清明習俗

清明習俗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是中華民族傳統的重大春祭節日,屬於慎終追遠、禮敬祖先、弘揚孝道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清明節習俗甚多,全國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上或細節上的差異,各地習俗雖不盡相同,但掃墓祭祖、踏青郊遊是共同基本禮俗主題。清明節既是一個掃墓祭祖的肅穆日子,也是人們親近自然、踏青遊玩、享受春天樂趣的歡樂節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清明節
  • 起始時間:上古
  • 類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種類:國家法定節假日
習俗,簡述,盪鞦韆,蹴鞠,踏青,植樹,放風箏,掃墓,插柳/戴柳,古代寒食節的習俗,文化內涵,各地習俗,食品,淵源,吃青團,相關古詩,詩賞析,外國風俗,

習俗

簡述

清明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社會的重大春祭節日。清明節氣是上古乾支曆法中表示季節變遷的廿四個特定節令之一,處在生氣旺盛的時節,也是陰氣衰退的時節。這一時節吐故納新、萬物皆潔齊,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清明節將節氣與民俗融為一體,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合一。清明禮俗文化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先祖追求“天、地、人”的和諧合一,講究順應天時地宜、遵循自然規律的思想。經歷史發展演變,清明節吸收融合了寒食節與上巳節的習俗,雜糅了多種民俗為一體,具有極為豐富的文化內涵。
清明是春天的節日,是親近自然、品味春天、激發生命活力的時節。清明是傳承民族信仰、家庭人倫的重要載體,是人們親近自然、珍重生命的重要時間。清明祭祀是文化表達,是感恩先人、密切人情的重要方式。清明祭祖除掃墓的“山頭祭”外,後世還有祠堂祭,稱為“廟祭”,廟祭跟古代春礿之祭有著密切的關係,二者雖然在時間上相距遙遠,血脈確實相通。廟祭是宗族的共同聚會,有的地方徑直稱為“清明會”或“吃清明”。在祭祖儀式結束後,族長主持共商族內大事,申誡族法家規,最後會聚飲食。以同食共飲的形式分享祖宗福分,團聚宗族,是古已有之的傳統,所謂“以飲食之禮親宗族兄弟”。祭祖掃墓是清明節俗的中心。

盪鞦韆

這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為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盪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清明習俗

蹴鞠

鞠是一種皮球,起源於宋代,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
清明習俗

踏青

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 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
清明習俗

植樹

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會規定,每年三月十二日為我國植樹節。這對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開展綠化祖國活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清明習俗

放風箏

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裡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像閃
清明習俗
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
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掃墓

第一個清明掃墓的:晉文公
第一個清明被掃墓的:介子推
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載:“三月清明日,男女掃墓,擔提尊榼,轎馬後掛楮錠,粲粲然滿道也。拜者、酹者、哭者、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錠次,以紙錢置墳頭。望中無紙錢,則孤墳矣。哭罷,不歸也,趨芳樹,擇園圃,列坐盡醉。”其實,掃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際,清明掃墓則是秦以後的事。到唐朝才開始盛行。《清通禮》云:“歲,寒食及霜降節,拜掃壙塋,屆期素服詣墓,具酒饌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樹,剪除荊草,故稱掃墓。”並相傳至今。
清明習俗
清明祭掃儀式本應親自到塋地去舉行,但由於每家經濟條件和其它條件不一樣,所以祭掃的方式也就有所區別。“燒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所謂“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屬從陽世寄往“陰間”的郵包。過去,南紙店有賣所謂“包袱皮”,即用白紙糊一大口袋。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用木刻版,把周圍印上梵文音譯的《往生咒》,中間印一蓮座牌位,用來寫上收錢亡人的名諱,如:“已故張府君諱雲山老大人”字樣,既是郵包又是牌位。另一種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圖案,中間只貼一藍簽,寫上亡人名諱即可。亦做主牌用。關於包袱里的冥錢,種類很多。
一、大燒紙,九K白紙,砸上四行圓錢,每行五枚;
二、冥鈔,這是人間有了洋錢票之後仿製的,上書“天堂銀行”、“冥國銀行”、“地府陰曹銀行”等字樣,並有酆都城的圖案,多系巨額票面,背後印有佛教《往生咒》;
三、假洋錢,用硬紙作心,外包銀箔,壓上與當時通行的銀元一樣的圖案;
四、用紅色印在黃表紙上的《往生咒》,成一圓錢狀,故又叫“往生錢”;
五、用金銀箔疊成的元寶、錁子,有的還要用線穿成串,下邊綴一彩紙穗。舊時,不拘貧富均有燒包袱的舉動。是日,在祠堂或家宅正屋設供案,將包袱放於正中,前設水餃、糕點、水果等供品,燒香秉燭。全家依尊卑長幼行禮後,即可於門外焚化。焚化時,劃一大圈,按墳地方向留一缺口。在圈外燒三五張紙,謂之“打發外祟”。
有的富戶要攜家帶眷乘車坐轎,親到墳塋去祭掃。屆時要修整墳墓,或象徵性地給墳頭上添添土,還要在上邊壓些紙錢,讓他人看了,知道此墳尚有後人。祭罷,有的圍坐聚餐飲酒;有的則放起風箏,甚至互相比賽,進行娛樂活動。婦女和小孩們還要就近折些楊柳枝,將撤下的蒸食供品用柳條穿起來。有的則把柳條編成籮圈狀,戴在頭上,謂“清明不戴柳,來生變黃狗”。此即是掃墓又是郊遊,興盡方歸。

插柳/戴柳

據說,插柳的風俗,也是為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的。有的地方,人們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預報天氣,古諺有“柳條青,雨濛濛;柳條幹,晴了天”的說法。黃巢起義時規定,以“清明為期,戴柳為號”。起義失敗後,戴柳的習俗漸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楊柳有強大的生命力,俗話說:“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柳條插土就活,插到哪裡,活到哪裡,年年插柳,處處成陰。
清明習俗
清明節春風明媚,綠樹成蔭。人們在這一天踏青、掃墓、上墳。人人都要戴柳,家家戶戶門口插柳枝。這個習俗究竟從何而來呢?關於清明節有個傳說和宋代大詞人柳永有關。據說柳永生活放蕩常往來於花街柳巷之中。當時的歌妓無不愛其才華,並以受柳永青睞為榮。但因為生活不軌,柳永一生為仕途所不容,雖中過進士最後卻於襄陽貧困而亡。他的墓葬費用都是仰慕他的歌女集資的。每年清明節,歌女們都到他墳前插柳枝以示紀念,久而久之就成了清明插柳的習俗。其實這個習俗早在唐代就有了。唐人認為三月三在河邊祭祀時,頭戴柳枝可以擺脫毒蟲的傷害。宋元以後,清明節插柳的習俗非常盛行,人們踏青玩游回來,在家門口插柳以避免蟲疫。無論是民間傳說還是史籍典章的記載,清明節插柳總是與避免疾疫有關。春節氣候變暖,各種病菌開始繁殖,人們在醫療條件差的情況下只能寄希望於搖搖柳枝了。
清明插柳戴柳還有一種說法:原來中國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為三大鬼節,是百鬼出沒討索之時。人們為防止鬼的侵擾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們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響,人們認為柳可以卻鬼,而稱之為“鬼怖木”,觀世音以柳枝沾水濟度眾生。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里說:“取柳枝著戶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節,值此柳條發芽時節,人們自然紛紛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漢人有“折柳贈別”的風俗:灞橋在長安東,跨水作橋,漢人送客至此橋,折柳贈別。李白有詞云:“年年柳色,灞陵傷別。”古代長安灞橋兩岸,堤長十里,一步一柳,由長安東去的人多到此地惜別,折柳枝贈別親人,因“柳”與“留”諧音,以表示挽留之意。這種習俗最早起源於《詩經.小雅.採薇》里“昔我往矣,楊柳依依”。用離別贈柳來表示難分難離,不忍相別,戀戀不捨的心意。楊柳是春天的標誌,在春天中搖曳的楊柳,總是給人以欣欣向榮之感。“折柳贈別”就蘊含著“春常在”的祝願。古人送行折柳相送,也喻意親人離別去鄉正如離枝的柳條,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發芽,好像柳枝之隨處可活。它是一種對友人的美好祝願。古人的詩詞中也大量提及折柳贈別之事。唐代權德輿詩:“新知折柳贈”,宋代姜白石詩:“別路恐無青柳枝”,明代郭登詩:“年年長自送行人,折盡邊城路旁柳。”清代陳維崧詞:“柳條今剩幾?待折贈。”人們不但見了楊柳會引起別愁,連聽到《折楊柳》曲,也會觸動離緒。李白《春夜洛城聞笛》:“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其實,柳樹可以有多方面的象徵意義,古人又賦予柳樹種種感情,於是借柳寄情便是情理中之事了。

古代寒食節的習俗

寒食節習俗,有上墳、效游、鬥雞子、盪鞦韆、打毯、牽鉤(拔河)等。其中上墳之俗,是很古老的。有墳必有墓祭,後來因與三月上已招魂續魄之俗相融合,便逐漸定在寒食上祭了。《唐書》記云:“開元二十年敕,寒食上墓,《禮經》無文。近代相傳,浸以成俗,宜許上墓同拜掃禮。”宋莊季裕《雞肋篇》卷上:“寒食上冢,亦不設香火。紙錢掛於塋樹。其去鄉里者,皆登山望祭。裂帛於空中,謂之掰錢。而京師四方因緣拜掃,遂設酒撰(zhuan,飯食),攜家春遊。”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老北京過清明節的習俗:
老北京清明節時的另一習俗,是在這一天要去城隍廟燒香叩拜求籤還願問卜,在明清民國時老北京有七八座城隍廟,香火亦以那時最盛。城隍廟裡供奉的“城隍爺”,是那時百姓信奉灶王爺、財神爺外最信奉的神佛。這個“爺”其實就是一個城、一個縣的“不管部”部長,城隍廟在每年的鬼節——清明節開放時,人們紛紛前往求願,為天旱求雨(多雨時求晴),出門求平安、有病企求康復,為死者祈禱冥福等諸事焚香拜神,那時廟會內外異常熱鬧,廟內有戲台演戲,廟外商品貨什雜陳。據家中老人回憶在民國初時還有“城隍爺”出巡之舉,人們用八抬大轎抬著用藤製的“城隍爺”在城內巡走,各種香會相隨,分別在“城隍爺”後賽演秧歌、高蹺、五虎棍等,邊走邊演,所經街市觀者如潮。有一首雜詠:“神廟還分內外城,春來賽會盼清明,更兼秋始冬初候,男女燒香問死生。”即說的清明節這一習俗。

文化內涵

“清明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它不僅是人們祭奠祖先、緬懷先人的節日,也是中華民族認祖歸宗的紐帶,更是一個遠足踏青、親近自然、催護新生的春季儀式。”中國社科院民俗學博士施愛東說。
作為清明節重要節日內容的祭祀、踏青等習俗則主要來源於寒食節和上巳節。寒食節與古人對於自然的認識相關。在中國,寒食之後重生新火就是一種辭舊迎新的過渡儀式,透露的是季節交替的信息,象徵著新季節、新希望、新生命、新循環的開始。後來則有了“感恩”意味,更強調對“過去”的懷念和感謝。
寒食禁火冷食祭墓,清明取新火踏青出遊。唐代之前,寒食與清明是兩個前後相繼但主題不同的節日,前者懷舊悼亡,後者求新護生;一陰一陽,一息一生,二者有著密切的配合關係。禁火是為了出火,祭亡是為了佑生,這就是寒食與清明的內在文化關聯。唐玄宗時,朝廷曾以政令的形式將民間掃墓的風俗固定在清明節前的寒食節,由於寒食與清明在時間上緊密相連,寒食節俗很早就與清明發生關聯,掃墓也由寒食順延到了清明。
入宋之後,清明和寒食逐漸合而為一,清明將寒食節中的祭祀習俗收歸名下。同時,上巳節“上巳春嬉”的節俗也被合併到了清明節。到了明清以後,上巳節退出了節日系統,寒食節也已基本消亡。春季只剩一個清明節。
“清明節是幾乎所有春季節日的綜合與升華,清明節俗也就具有了更加豐富的文化內涵。”施愛東說。與其他傳統大節不一樣,清明節是融合了“節氣”與“節俗”的綜合節日。清明從節氣上正排在春分之後,此時天氣回暖,到處生機勃勃,人們遠足踏青,親近自然,可謂順應天時,有助於吸納大自然純陽之氣,驅散積鬱寒氣和抑鬱心情,有益於身心健康。
唐代開始,寒食與清明並列放假,不同年號分別有四至七天的假期。宋代是生活日趨都市化的時代,也是民俗向娛樂方向發展的時代。為了讓人們能夠在清明掃墓、踏青,特地規定太學放假三日,武學放假一日。《清明上河圖》描繪的就是當時盛世清明圖景。
清明掃墓與踏青,本來是兩個不同的文化主題,宋以後慢慢融為一體,並不斷地被賦予肯定的文化意義。人們把祭祀先人與中華民族重視孝道、慎終追遠的民族性格直接聯繫起來,認為清明節俗體現了中國人感恩、不忘本的道德意識。其文化意義類似西方感恩節。清明節祭祖掃墓、追念先人功德的活動,與中國文化深層的祖先崇拜、孝的文化之間有著深刻的關係,而這種文化正是中國社會幾千年來得以和諧穩定發展的支柱,有助於在古人與今人、前人與後人之間建立和諧的代際關係,進而促進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關係,這也是清明節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民間根基。
施愛東介紹,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生活的演進,清明節較早出現了由神聖祭祀向世俗娛樂轉化的趨向,清明祭墓成為踏青春遊的假日時光。因柳樹為春季應時嘉木,插柳與戴柳也是清明特有的風習時尚。民國時期,插柳日還曾一度成為“植樹節”。但不管如何衍變,追悼與祭祀是中國人過清明的最重要內容。
“無論從起源還是從其流變中,我們可以歸納出清明節的兩個象徵意義,一是‘感恩紀念’,二是‘催護新生’。”
清明節法定節假日 清明節,2008年被正式確立為法定節假日。2008年的4月4日——第一個“清明節”法定假日。
英文名稱:Tomb-sweeping Day
Pure Brightness

各地習俗

河南省清明節習俗
鞏縣清明,女婿也祭岳家之祖墳。人家祭祀青苗、牛王、洪山諸神。孟津縣清明插青苗於麥地。
陝西省清明節習俗
興平縣清明,姻親間以紙錢相贈,且互相拜墓。富平縣每戶人家於清明請名山之泉源水,共禮一神。準備牲禮來祭祀,以祈求豐收,稱為「游水」。同州縣清明祭掃後,折柳枝插門;並以紙錢貼於樹幹,據說如此可以防蟲蟻。洛川縣清明蒸饃為食,饃四周作鳥蛇之形的裝飾。據說介子推上綿山時有鳥、蛇保護他,所以以此作為紀念。
四川省清明節習俗
川東重慶、萬縣等地,舊時有「上野墳」的習俗。清明節前後,三兩女子結伴攜酒食往郊外野餐。不管是否相識的男子均可入席同樂。什邡等地,婦女以薺菜花沾油後投入水中,視水面花紋以卜吉凶,稱為「油卜」。成都一帶則賣炒米糰,上麵點染彩色,以線相串,稱為「歡喜團」。
廣東省清明節習俗
乳源縣稱清明前十日為「禁風」,縣民都在頭上戴桃葉。埔陽縣清明掃墓後「頒胙」,即由主祭人主持,將掃墓的祭品烹調後,請上墳者食用。廣寧縣清明掃墓,稱為「拜山」。
廣西省清明節習俗
橫州鄉民清明節取柳葉及田螺浸水洗眼睛,據說可使眼睛明亮。興仁縣掃完墓後,以白紙作長幡掛在墓頭,稱為「標墳」,又叫「掛青」。開陽縣掃墓時,由值年主祭備酒食以祭。祭畢,親友就近飲宴,稱為「野餐」。
江西省清明節習俗
新建縣清明拜掃,例用春餅。永豐縣清明掃墓以前三後七為期。除例行的牲禮外,還以米粉作果,稱為繭果,或壓糯米為糕,澆上糖汁,稱為飯果,猶有寒食之遺風。安義縣清明祭掃唯男丁行祭,婦女皆不參加。
湖南省清明節習俗
長沙府清明插柳,稱為「記年華」。永州府清明節凌晨汲水,經數月味色不變,用以造酒尤佳。新田縣農諺:「清明晴,萬物成」。
福建省清明節習俗
福州清明,東郊踏青之遊人甚盛,大多拾野菜煮臛,稱為煮菜臛。惠安人掃墓時放紙鳶,吹麥簫。泉州清明吃「潤餅」、制「腳目粿」,這是一種球狀的點心。據說清明節吃了腳目粿,可以增加腳力。十歲以下的小孩子也在清明節糊彩色的小旗為戲。

食品

在清明節的飲食方面,各地有不同的節令食品。
由於寒食節與清明節合二為一的關係,一些地方還保留著清明節吃冷食的習慣。在山東,即墨吃雞蛋和冷餑餑,萊陽招遠長島吃雞蛋和冷高粱米飯,據說不這樣的話就會遭冰雹。泰安吃冷煎餅卷生苦菜,據說吃了眼睛明亮。晉中一帶還保留著清明前一日禁火的習慣。
很多地方在完成祭祀儀式後,將祭祀食品分吃。晉南人過清明時,習慣用白面蒸大饃,中間夾有核桃、棗兒、豆子,外面盤成龍形,龍身中間扎一個雞蛋,名為“子福”。要蒸一個很大的總“子福”,象徵全家團圓幸福。上墳時,將總“子福”獻給祖靈,掃墓完畢後全家分食之。上海舊俗,用柳條將祭祀用過的蒸糕餅團貫穿起來,晾乾後存放著,到立夏那天,將之油煎,給小孩吃,據說吃了以後不得疰夏病。
上海清明節時有吃青團的風俗。將雀麥草汁和糯米一起舂合,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然後包上豆沙、棗泥等餡料,用蘆葉墊底,放到蒸籠內。蒸熟出籠的青團色澤鮮綠,香氣撲鼻,是本地清明節最有特色的節令食品。上海也有的人家清明節愛吃桃花粥,在掃墓和家宴上愛用刀魚。
江西一帶清明節吃青團是一直以來的傳統。是使用鼠鞠草與糯米粉一起柔和,在包上自己喜歡吃的餡兒,蒸熟即可了。通常有蘿蔔絲兒肉末,綠豆,紅豆等餡兒。下圖為鼠鞠草,每年清明前可在田地面采,是屬於野生的菊科植物,做出來的清明果香味兒十足。
清明習俗
清明習俗
安徽北部的清明節孩子們最喜歡的就是插柳條,把折來的柳枝插在家裡所有門的兩旁,還有最最喜歡的就是碰雞蛋了,孩子們從家裡拿出來雞蛋(也有鴨蛋,鵝蛋),在學校里握著去碰,看誰的堅硬。當然,有的會使壞,裡面挖空後放上石頭。
清明習俗

淵源

清明節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是重要的“八節”(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曆的四月五號,但其節期很長,有十日前八日後及十日前十日後兩種說法,這近二十天內均屬清明節。
寒食節習俗,有上墳、效游、鬥雞子、盪鞦韆、打毯、牽鉤(拔河)等。其中上墳之俗,是很古老的。有墳必有墓祭,後來因與三月上已招魂續魄之俗相融合,便逐漸定在寒食上祭了。《唐書》記云:“開元二十年敕,寒食上墓,《禮經》無文。近代相傳,浸以成俗,宜許上墓同拜掃禮。”宋莊季裕《雞肋篇》卷上:“寒食上冢,亦不設香火。紙錢掛於塋樹。其去鄉里者,皆登山望祭。裂帛於空中,謂之掰錢。而京師四方因緣拜掃,遂設酒撰(zhuan,飯食),攜家春遊。”
《荊楚歲時記》:“(寒食)鬥雞,鏤雞子(雞蛋),鬥雞子。”可見南朝時就有鬥雞與鬥雞蛋之戲了。鬥雞今多見,鬥雞蛋多是鄉間小兒互相撞碰雞蛋作為遊戲。在古代,用作碰撞爭鬥的雞蛋多是染色、雕鏤(lou,雕刻)過的,十分精美。畫蛋。鏤蛋之俗,源於《管子》中所記的“雕卵”。無疑它是由古代食卵求生育的巫術發展而來,成了寒食的節俗。今天民間亦有清明吃蛋之俗(如前述的“子福”)。 寒食打秋乾,據《藝文類聚》中記,北方山戎於寒食日打鞦韆。但這恐怕只是傳說而已。劉向《別錄》記打鞦韆是在春時,不一定在寒食。又打毯,王建《宮詞》:“寒食宮人步打毯。”牽鉤與打毯等戲,也不一定在寒食舉行。
由於清明節氣在寒食第三日,後世隨著時間的遷移,逐漸把寒食的習俗移到清明之中。宋代之後,寒食掃墓之俗移到清明之中。踏青春遊、盪鞦韆等俗也只在清明時舉行。清明節便由一個單純的農業節氣上升為重要的大節日了,寒食節的影響也就消失了。但寒食的食俗有若干變形的方式卻傳承下來了,並保存於清明節中。

吃青團

上海人在清明前後有吃青團的食俗,這種風俗可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周朝。據《周禮》記載,當時有“仲春以木鐸循火禁於國中”的法規,於是百姓熄炊,“寒食三日”。在寒食期間,即渭明前一、二日,還特定為”寒日節”。古代寒食節的傳統食品有糯米酪、麥酪、杏仁酪揚,這些食品都可事前制就,供寒日節充飢,不必舉火為炊。
青團青團
在寒日節的傳統食品中還有一種“青精飯”,據《瑣碎錄》記載:“蜀入遇寒食日,采陽桐葉,細冬青染飯,色青而有光。”明代《七修類槁》也說:“古人寒食采楊桐葉,染飯青色以祭,資陽氣也,今變而為青白糰子,乃此義也”。清代《清嘉錄》對青團有更明確的解釋:“市上賣青團熟藕,為祀先之品,皆可冷食”。
現在,青團有的是採用青艾,有的以雀麥草汁和糯米粉搗制再以豆沙為餡而成,流傳百餘年,仍舊一隻老面孔。人們用它掃墓祭祖,但更多的是應令嘗新,青團作為祭祀的功能日益淡化。因此,一些賣青團的店家洞察到這一點,前些年曾出現過多種甜鹹餡料的青團,如豬油玫瑰青團、黑洋酥青團、金針耳鮮肉青團等,但好景不長,這些原本受人青睞的青團,竟然無疾而終,實在讓人百思不解。

相關古詩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作者簡介: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唐代詩人,漢族,字牧之,號樊川居士,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孫。
途中寒食
【唐】宋之問
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
可憐江浦望,不見洛橋人。
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
作者簡介:宋之問,字延清,一名少連,汾州(今山西汾陽市)人。一說虢州弘農(今河南靈寶縣)人。初唐時期的著名詩人。
寒食
【唐】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作者簡介:韓翃 (?-785?)唐代詩人。字君平,南陽(今屬河南)人。天寶十三年(754)進士。
閭門即事
【唐】張繼
耕夫召募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項田;
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
作者簡介:張繼 字懿孫,襄州(州治在今湖北省襄陽縣)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公元715-712年至779年(大曆末年)唐肅宗至德初前後在世。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也為後人留下了描寫清明節的著名詩句:南國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
清明
【宋】黃庭堅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清明
【宋】王禹俏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宋】吳惟信
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寒食上冢
【宋】楊萬里
逕直夫何細!橋危可免扶?
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
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
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余。
郊行即事
【宋】程顥
芳草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周;
興逐亂紅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磯;
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紅;
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
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
【宋】高啟
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後還鄉亦可哀。
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
清江引·清明日出遊
【明】王磐
西樓禁菸何處好?
綠野晴天道。
馬穿楊柳嘶,
人倚鞦韆笑,
探鶯花總教春醉倒。
清明夜
【唐】白居易
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
獨繞迴廊行復歇,遙聽弦管暗看花。
清明日登老君閣望洛城贈韓道士
【唐】白居易
風光煙火清明日,歌哭悲歡城市間。
何事不隨東洛水,誰家又葬北邙山
中橋車馬長無已,下渡舟航亦不閒。
冢墓累累人擾擾,遼東悵望鶴飛還。
清明日觀妓舞聽客詩
【唐】白居易
看舞顏如玉,聽詩韻似金。
綺羅從許笑,弦管不妨吟。
可惜春風老,無嫌酒盞深。
辭花送寒食,並在此時心。
清明日送鄧芮二子還鄉
【唐】戴叔倫
鐘鼓喧離日,車徒促夜裝。
曉廚新變火,輕柳暗翻霜。
傳鏡看華發,持杯話故鄉。
每嫌兒女淚,今日自沾裳。
寒食清明日早赴王門率成
【唐】李嶠
遊客趨梁邸,朝光入楚台。
槐煙乘曉散,榆火應春開。
日帶晴虹上,花隨早蝶來。
雄風乘令節,餘吹拂輕灰。

詩賞析

《心祭》是劉小烽所作的四言體遊仙長詩。作者通過對一個夢境的描述,寄託自己痛失外婆的哀思。其中“我有所願,乞上蒼憐:願茲世界,鬼神存焉,他年我死,共在黃泉”,句句如金石擲地,悠悠孝思,綿綿不盡。實乃寫孝思方面的經典詩句。
劉小烽,又名劉周,字冷靜,男,漢族,山西省呂梁市人,生於1973年12月。作家,學者,辭賦家,文言文復興倡導者,大眾儒學倡導者,自然門武術第五代重要傳人。出版著作有:《天有霓裳》、《帷幄仙風奇門遁甲預測圖典》等。2003年3月被新華社內參報導。
中國易經協會會長陳帥佛倡議書,“中國文化復興的第一步(倡議書)”和“全世界都來踐行大眾儒學,促進和諧社會和諧建設(倡議書)”在網上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
心祭(節選)
甲戌歲末,丁丑己酉戊辰之時。炊煙裊裊,日影蹣跚。朔風起而復平,歲寒逼而化暖。天地之氣和兮,誰期霹靂以降。愴然悲夫,失我之“婆婆”;衝冠怒兮,天何奪我之親。思未曾片時斷兮,淚未曾一日乾,魂牽夢縈,無日而已,剜心之痛,何以復加。時維乙亥清明,余於太原,難奠其瑩,五百里遠,香火何聞,紙灰隨風,遺於路中,惟焚我之心,攝我之魄,遙祭“婆婆”之慈靈於天界。是時父病急也,余與父俱在太原山醫一院。此序。(註:婆婆即外婆)
西望臨川,山脈高偉
寄我魂魄,涉彼湫水;
懸壁仙徑,止於瑤池;
......
陰霾初霽,太陽其輝;
照我身者,萬道虹霓;
擁護婆婆,蓮花以見;
我心大喜,亦一何悲;
念此為幻,曷不心碎;
但睹慈容,宛若生時;
但聞教侮,如舊日聲;
婆婆之言,永難忽忘:
陰陽殊途,心無異路;
正善而已,誠能感天;
......
爾今爾後,汝自保全。
我聞此言,匍伏淚下;
知為夢境,願不復醒;
......
聞此言也,淚復如雨;
若無婆婆,我早死矣;
婆婆之逝,心不甘也;
願隨左右,結草銜環;
.......
禱祈彌久,聞鐘鼓鳴;
蓮花又現,鳳鳥畢至;
視我婆婆,立花鳥間;
身赤金色,微笑不語。
我心喜極,無名狀者;
著急近前,舉步卻空;
更是一驚,覺時已醒。
枕邊濕透,夢何不永;
輾轉反側,憾也無窮:
我無怙者,賴婆婆生;
甘苦與共,何期其薨;
從今孤獨,豈千年哉!
我有所願,乞上蒼憐:
願茲世界,鬼神存焉;
他年我死,共在黃泉。
【歌曲】 清明雨上 《清明雨上》
作詞:安琪、Vae
作曲:Vae
編曲:Vae
演唱、錄音、混音:VAE
窗透初曉日照西橋 雲自搖
想你當年荷風微擺的衣角
木雕流金 歲月漣漪 七年前封筆
因為我今生揮毫只為你
雨打濕了眼眶 年年倚井盼歸堂
最怕不覺淚已拆兩行
我在人間彷徨 尋不到你的天堂
東瓶西鏡放 恨不能遺忘
又是清明雨上 折菊寄到你身旁
把你最愛的歌來輕輕唱
遠方有琴 愀然空靈 聲聲催天雨
涓涓心事說給自己聽
月影憧憧 煙火幾重 燭花紅
紅塵舊夢 夢斷都成空
雨打濕了眼眶 年年倚井盼歸堂
最怕不覺淚已拆兩行
我在人間彷徨 尋不到你的天堂
東瓶西鏡放 恨不能遺忘
又是清明雨上 折菊寄到你身旁
把你最愛的歌來輕輕唱

外國風俗

日本的盂蘭盆節
在每年農曆七八月間舉行,與我國北方有些地方每年農曆七月十五舉行的“盂蘭會”很相似。不同的是,日本更重視這個節日,機關、團體、廠礦、企業都放假3天,有組織地進行祭祀活動。在鄉間活動更熱鬧,幾乎家家戶戶都不例外,城裡人也返鄉,到墓地祭祖。遠離家鄉的人能回來的也回來參加,不能回來的也往往委託別人代自己祭奠。
敘利亞的“烈士節”
敘利亞把每年初夏的5月6日定為“烈士節”,這是由政府規定的法定節日,全國都十分重視,在這一天,全國各地都要舉行紀念活動,向烈士碑敬花圈,為烈士墓掃墓,慰問烈士家屬。
波蘭亡人節
波蘭每年春天都要舉行“亡人節”,即悼念已經逝世的人。節日這一天,人們都去掃墓,為靈墓祭典,並點上燭燈。有些人全家都到來,特別要帶上孩子,年長者點燃燭燈,讓孩子敬獻,表示紀念故人,以教育後代不忘祖先。
坦尚尼亞哀思節
為悼念為國犧牲的烈士,把每年9月2日定為“哀思節”。每到這一天,人們都到墓地獻花掃墓。國家領導人也到陵園墓地參加掃墓活動,到獨立廣場紀念碑獻上花圈,以寄託對烈士的哀思。
墨西哥掃墓節
每年11月2日為墨西哥的“掃墓節”,家家為死去的人掃墓。去時,準備特別的“亡人麵包”、骷髏形糖塊和已故親人愛吃的食物及菸酒,作為祭祀供品。舉行儀式後,全家人在墓前鋪上布,席地而坐,點上蠟燭,邊吃喝,邊歌舞,作為守靈,通宵達旦。但各地區掃墓的時間不同,有的地區在白天,有的在晚上。
法國萬靈節
每年11月1日為法國“萬靈節”。這一天,人們趕往墓地,祭典故人,獻上菊花,位於巴黎公墓不遠的巴黎公社紀念碑和十多個反法西斯紀念碑,憑弔者最多,獻上的鮮花也最多。
突尼西亞英雄節
9月1日,突尼西亞全國掃墓日,又叫英雄節,用以紀念在獨立鬥爭中殉國的烈士。
新加坡
東南亞地區擁有獨特的宗鄉會館文化,其形成與華人的清明節祭祖傳統密切相關。正是為了處理同胞的身後事,早年闖蕩南洋的華人共同湊錢置地,建「義山」(免費墳場),蓋大伯公(土地公)廟,以實現共同的祭祖願望,由此逐漸形成對東南亞華人社群起到重要凝聚作用的宗鄉會館文化。
不過,在華人約占總人口75%的新加坡,由於土地資源有限,政府自上世紀60年代起採取了移風易俗的措施,倡導華人改土葬為火葬,幷在郊區建造了大型骨灰甕安置所,市區內的墳場因此漸漸消失。如今在新加坡,若要土葬,買一處政府提供的墳地約需六七千新元(1美元約合1.52新元),不僅費用高昂,而且使用期只有15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