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客家研究》是2013年海天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麗川。《深圳客家研究》通過大量田野作業,蒐集文史資料,通過對龍崗、坪山、沙頭角、南澳等地客家發展的梳理、研究,重構深圳客家歷史,再現他們來深墾殖三百年間在經濟、文化上創造的輝煌,同時也反映了深圳客家研究與歷史重建的最新成果。
《深圳客家研究》是2013年海天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麗川。《深圳客家研究》通過大量田野作業,蒐集文史資料,通過對龍崗、坪山、沙頭角、南澳等地客家發展的梳理、研究,重構深圳客家歷史,再現他們來深墾殖三百年間在經濟、文化上創造的輝煌,同時也反映了深圳客家研究與歷史重建的最新成果。
《深圳客家研究》是2013年海天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麗川。《深圳客家研究》通過大量田野作業,蒐集文史資料,通過對龍崗、坪山、沙頭角、南澳等地客家發展的梳理、研究,重構深圳客家歷史,再現他們來深墾殖三百年間在經濟、文...
主要研究內容與方向是客家,特別是深圳客家的歷史、現狀及其文化,研究範圍含增城、東莞和惠州客家,即廣東東路客家。深圳客家研究,在整個客家研究中具有典型意義。近年研究活動主要在增城,已經打開局面,促成當地於2009年成立了“增城客家文化研究會”,刊出一批研究成果。深圳大學客家研究所也承擔了省部級科研項目,如由...
深圳市客家研究會成立於2000年10月01日,是全國第一家以客家為研究對象的民間學術機構,註冊地位於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深圳大學圖書館一樓環境系,法定代表人為饒小軍。經營範圍包括客家政治經濟文化研究、文化交流、聯誼、諮詢服務。本會會員多數為在崗高校骨幹教師和博物館專業領導幹部 (1)朱繼毅副教授(深圳大學建築...
深圳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有著與內陸客家諸多不同的特點,深圳客家總結和定位為“濱海客家”,深圳是改革開放後最早開展客家文化研究的地區之一。根據《寶安縣誌》,1979年深圳建市之前,寶安縣本地村民中,講客家語的客家人占了六成左右,他們分布在龍華、鹽田、龍崗、坪山、羅湖、石岩、西麗等地,有幾個姓氏...
深圳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有著與內陸客家諸多不同的特點,深圳客家總結和定位為“濱海客家”,深圳是改革開放後最早開展客家文化研究的地區之一。客家文化是深圳本土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根據《寶安縣誌》,1979年深圳建市之前,寶安縣本地村民中,講客家語的客家人占了60%左右,他們分布在龍華、鹽田、龍崗、坪山...
深圳客家民俗博物館是依託廣東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鶴湖新居所設立,是深圳“新客家之都”的標誌性建築,龍崗區兩大國有博物館之一,位於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龍崗街道羅瑞合居民小組。鶴湖新居落成於1817年,距已有200多年的歷史,是全國占地面積最大的客家民居建築。經修復,鶴湖新居1996年已被闢為客家民俗博物館。據國家...
在此基礎上,《文化融合視角下的深圳傳統聚落與民居形態研究》以廣府文化和客家文化的交流與融合為線索,通過區域比較研究的方式,對深圳一些特殊的村落和民居現象進行分析,進而闡明深圳聚落文化遺產的價值和特色。《文化融合視角下的深圳傳統聚落與民居形態研究》既可作為已有研究的補充和完善,也可以為城市更新過程中深圳...
《深圳(龍崗):濱海客家圖文志》由深圳出版社推出的反映深圳本土歷史文化的專著,該書由深圳市楊宏海客家文化與藝術工作室四位學者楊宏海、楊耀林、安國強、呂莉聯袂推出。本書共九章,內容涉及濱海客家的遷徙路線、客僑文化、人文故事、民俗文化、民居建築、藝術創新、濱海客家與人文灣區建設等,並配有近200幅圖片。內...
論壇中,杜佐祥會長以《提升城市公共文化空間,最佳化灣區特色旅遊景觀》為題,圍繞大灣區歷史文化遺產,提出非遺活態整合等景觀創新、共享共建理念,為龍華經濟景觀建設提供多維思路;楊宏海會長以《回望深圳客家三百年》為題,從系統性視角、典型化提煉、活化式呈現三個角度尋找對策,為龍華打造文化強區帶來重要啟示。陳能軍...
周建新,男,1973年生,江西萍鄉人。2005年畢業於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獲人類學博士學位;2009年破格晉升為教授,2013年被評為二級教授。現為深圳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執行院長、國家文化創新研究中心副主任,贛南師範學院客家研究中心教授、碩士生導師,國家社會科學重大項目首席專家,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新世紀百千...
《方言島——深圳大鵬話研究》是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圖書。內容簡介 “遷海”後粵東客家移民潮的歷史關係比較密切,大致在乾隆中葉至鹹豐年間成型;它是方言島,但也可以看作是一種受到粵東客家話較深程度滲透的深圳本土粵語,因為它只有少數語音規律及特點與客家話相同,核心辭彙以粵語為主,語法特點也更接近於...
鶴湖新居建於清朝乾隆年間,為廣東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是客家人開發深圳地區的歷史見證,為研究深圳歷史、文化、民俗和建築等提供了重要的依據。大萬世居 大萬世居,又稱大萬圍,坐落在深圳市坪山區大萬路33號坪環社區西南的客家村,為古堡式客家圍村建築。建於清朝乾隆年間(1736-1795年),規模宏大,占地1.5...
清代惠州府所領各縣,是傳統濱海客家的核心區域,改革開放40多年,濱海客家群體的數量增長了好幾倍。現代意義上的濱海客家,包括但不限於深圳、惠州全境,河源、東莞、汕尾、廣州增城、粵西沿海,以及港澳台的局部地區和北部灣。深圳客家是清初形成的濱海客家地區的代表,是客家人第四次“大遷徙”中的一個典型。研究...
而它的多種唱法及襯詞的運用等,對研究客家山歌的音律和語言特點也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2007年,石岩山歌被列入寶安區首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深圳市首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6月18日,客家山歌(石岩客家山歌)被列入廣東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Ⅱ-11。歷史淵源 按照石岩最早落鄉的浪...
《深圳大浪客家方言志》是龍華區首部系統全面記錄本土方言的專著。是2022年中華文化書局出版的圖書,由鐘蔚苹、劉玲著。系2017年“大浪客家方言採集及方言志編寫”項目課題成果之一,以提供基礎語料為基本目標,對大浪客家方言的語音、辭彙、語法和口頭文化進行描寫分析。內容簡介 《深圳大浪客家方言志》以提供基礎語料為...
深圳市客家山歌協會是深圳唯一一家以“客家山歌”命名的社會組織。致力於原生態深圳本土客家山歌挖掘、收集、整理,本土客家創作、名人名曲彙編等。為一個集客家山歌研究、創作、表演於一體的深圳特色鮮明的團體。2019年6月,深圳市客家山歌協會由客家山歌歌唱家何穗生及翁國峰等有志於推動客家山歌發展的愛好者,與深圳...
創意十二月活動之一的第十屆深圳客家文化節正式啟動。該活動由深圳市客家文化交流協會、深圳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客家研究所、深圳市龍華新區大浪辦事處主辦,龍華新區大浪辦事處文體中心、深圳市楊宏海客家文化與藝術工作室、《客家人》雜誌社承辦,文化節包含客家文化高峰論壇和客家文化嘉年華兩大主題活動。在當天上午舉行...
現為深圳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執行院長、國家文化創新研究中心副主任,贛南師範學院客家研究中心教授、碩士生導師,國家社會科學重大項目首席專家,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省級人選。主要研究領域為文化理論、客家文化。近年來主持完成多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項目,出版《動盪的圍龍屋:一個...
▪客家方言 ▪客家山歌 ▪客家婚姻 ▪客家農事 ▪客家習俗 ▪宗族觀念 ▪族規家訓 ▪諺語 ▪童謠 ▪戲曲 ▪文學 ▪客家飲食 5包含系統 6地域分布 7中外比較 ▪居住的自然環境 ▪經濟生活 ▪社會文化生活 8文化保護 歷史演變 播報 編輯 深圳客家文化節 客家人,是漢民族在我國南方的一個分...
深圳的經濟特區發展史雖只有30多年,卻擁有著6700多年的人類活動史(新石器時代中期就有土著居民繁衍生息在深圳土地上)、1700多年的郡縣史、800多年的廣府人移民史、600多年的南頭城史、大鵬城史和300多年的客家人移民史。深圳客家人均來自中原一帶,綜合各地族譜了解,最早在東晉、漢唐、北宋或明清時期陸續遷徙而至...
麒麟舞濃厚喜慶的民俗特徵,民間傳說豐富,演出前祭祖師訓和崇尚禮義謙讓的優秀文化傳統,是客家移民精神信仰的傳承和寄託,這對研究當地客家民風民俗具有歷史價值、民間藝術價值。麒麟舞在深圳客家地區具有廣泛的民眾基礎,港、澳、台、海外僑胞也十分喜歡觀看。在重大節日和慶典活動中表演,對增強民俗文化內涵,拓展旅遊...
《深圳龍崗客家圍總體保護規劃綱要》是在龍崗區進入城市轉型期,面對快速發展與遺產保護的矛盾,選擇客家圍這一活的地域文化標本進行研究的規劃任務。項目內容 總體保護規劃綱要通過對龍崗客家圍的形制特徵、價值特色、現存狀態、管理條件等進行全面、系統的分析和評估,提出保護和利用的目標、原則、策略、方法和措施,以期...
活動中,還舉辦了深圳市客家文化交流協會、深圳大學客家文化研究基地揭牌儀式及客家文化研討會,來自北京、上海、福建、江西、廣東等地的專家學者圍繞客家非遺文化的活態傳承、客家文化研究的創新性發展等重要課題進行研討,收穫了豐碩的成果。據悉,這是大浪街道辦第四次承辦客家文化節。自成立以來,大浪街道辦就高度重視...
深圳客家文化節是由深圳市委宣傳部、市文聯、深圳大學、深圳廣電集團、深圳特區報文體中心、六區區委區政府等單位主辦,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協辦的深圳本土特色的客家文化節。深圳客家人 在深圳本土的原住居民中,客家人占了60%,而龍崗區則是深圳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客家人進入深圳,最早的在明末,但極少。大部分是...
這是2018中國·龍華客家文化藝術節系列活動之一,也是繼虔貞女校之後,大浪街道的又一道客家文化風景線。為加強文化人才的培養,大浪客家文化體驗中心還引進了楊宏海、周建新、陳菊芬、趙艷、劉沅聲5位客家文化名家,在此組建工作室,並在當天的活動上為其頒發聘書。作為代表,深圳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執行院長、國家文化創新...
饒小軍,男,1960年8月生。深圳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副院長,教授,國家一級註冊建築師,全國建築學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世界建築導報》副總編輯,深圳市客家研究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人物生平 1982年本科畢業於東南大學建築系,1991年畢業於東南大學建築研究所,以建築歷史與理論專業獲博士學位,博士導師是郭湖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