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客家

深圳客家

深圳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有著與內陸客家諸多不同的特點,深圳客家總結和定位為“濱海客家”,深圳是改革開放後最早開展客家文化研究的地區之一。

根據《寶安縣誌》,1979年深圳建市之前,寶安縣本地村民中,講客家語的客家人占了六成左右,他們分布在龍華、鹽田、龍崗、坪山、羅湖、石岩、西麗等地,有幾個姓氏:龍崗羅、坪地蕭、觀瀾陳、坪山曾、坑梓黃。而坑梓黃,是其中的大姓,一度發展到占坑梓人口的80%。深圳地區的客家人有500萬左右。

龍崗客家民俗博物館特別邀請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在龍崗從事文化工作的15位老“龍崗通”,及深圳大學客家研究所所長張衛東教授、深圳大學客家研究會會長劉麗川教授、深圳市本土文化藝術研究會會長廖虹雷老師,相聚鶴湖新居,共同商討進一步提升《深圳客家》館刊的史料性、知識性、可讀性,更好的開展客家文化學術研究,弘揚深圳本土客家文化,推進龍崗客家民俗博物館持續發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深圳客家
  • 類別:文化類
人口分布,人口由來,歷史文化,文化研究,

人口分布

據了解,深圳客家是在第四次大遷徙形成,具有獨特濱海客家特徵的典型代表。深圳客家民系居民主要在廣九鐵路深圳段以東的鹽田、沙頭角、橫崗、龍崗、坪地、坪山、坑梓、葵涌、石岩、布吉、龍華、觀瀾等地。據《寶安縣誌·方言》載“客家方言使用人口占全縣戶籍人口56%,粵方言44%”(廣東人民出版社,1997版)。

人口由來

第一批進入深圳地區的客家先民難以確證。一般認為自宋末開始,從中原輾轉閩、贛、粵地區遷入,“深港地區的客家人並非一竿子插到底,而是經過幾代的輾轉奔波,來到嶺南海隅的”。如坪山區客家圍屋“大萬世居”曾氏一族,“祖籍山東,為孔子著名弟子曾參後裔。西漢末年王莽篡漢,避亂江西吉安府吉水鎮,唐代徙居樊城,宋代遷福建汀州,隨後又遷至廣東潮州定居。至明洪武年間,先後遷至長樂(今廣東五華)、興寧。清雍正年間,由75世孫簡輝公率家族遷至坪山。乾隆五十六年(1791),由端義公創建大萬世居(又稱大萬園)。族人後尊端義公為始祖,繁行至今已有八代。”曾氏一族輾轉南遷至深圳定居的過程,在深圳客家人中具有典型的代表性。
深圳客家
深圳客家沙頭角魚燈節祭月大典
根據坪地、坪山、坑梓、葵涌、大鵬等鎮實地調查結果,大多數客家人是從廣東梅縣、興寧、五華及江西等客家人聚居地遷至深圳,遷居時間大體在清初康熙復界之時。因原居民回遷者甚少,清政府遂實行粵、贛、閩客家人南遷新安,給予減免賦稅和發給牛、口糧、種子的優惠政策。

歷史文化

深圳客家人秉承中原漢族詩禮傳家文化優勢,艱苦創業有成之後,大多建有獨特的客家圍屋,聚族而居,以耕讀持家,有極強的封建宗族觀念和家族凝聚力。歷史上,深圳客家人幾乎是過著自耕自足的生活,極少與廣府人交往。但他們畢竟生活在富于海洋文化氣息的近海地區,頗得風氣之先,故又能在重振家聲、光宗耀祖的精神動力驅使下,除了重視以堂號、堂聯、族譜、家譜等激勵子孫發奮圖強外,也能突破祖傳禁忌,積極尋求向外開拓,從事商貿活動,甚至揚帆海外,尋求發展。較之內地地區客家人,更具開放性。故深圳客家人從近代以來;在經濟、文化諸方面獲得巨大發展,體現之一即是客家圍屋建設。龍崗地區的鶴湖新居、大萬世居等氣勢宏大並融入部分西洋建築成分,是新客家圍屋典型代表。
深圳客家風俗,拙樸中不乏濃郁生活情趣;遵古風又頗含海洋文化開放氣質;嚴謹的祭祖祀歲與熱烈的舞獅、舞麒麟、舞龍相映成趣;即編即唱的客家山歌,風情萬種;客家狗肉、釀豆腐、糯米酒等客家飲食,就地取材,鄉土特色濃郁。

文化研究

作為深圳市唯一一家客家主題博物館,龍崗客家民俗博物館承擔起深圳客家研究的重任,深入發掘深圳客家傳統文化中的精華,認真研究其歷史價值和現實意義,在此基礎上,2012年申請創辦了《深圳客家》館刊,為深圳客家文化研究專家學者、客家文化愛好者搭建一個發表學術見解、交流學術觀點、展示研究成果的平台。該刊已出版2期,引起客家研究學界、博物館界及社會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和讚譽。2014年,得到龍崗區委宣傳部高度重視,獲得區文藝精品項目資助。
深圳客家
大田世居
俗話說“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俗”。龍崗客家民俗博物館認識到:龍崗客家民俗文化研究工作,離不開龍崗本土這些具有較高的知識文化水平,長期關注本土民風民俗的老文化工作者的參與、支持和幫助。為做好《深圳客家》第三期論文徵集和編纂工作,突出深圳本土客家文化特色,博物館特別邀請有責任感並熱心博物館事業的龍崗老文化人聚集一堂,動員他們用文字或口述的方式,講述龍崗的神話傳說、風土人情,形成“龍崗人寫龍崗事”的良好局面。
深圳客家
鶴湖新居
這次參加研討會的老文化工作者都是上世紀60年代成立的“寶安縣農村文藝演出隊”的隊員,這個演出隊後來改名為“寶安縣專業文藝宣傳隊”,解散後他們多數人在原鎮級文化站工作至退休,是土生土長的龍崗客家人,對龍崗神話傳說、信仰祭奠、歲時節日、人生禮儀、日常習俗等非常熟悉,單是“龍崗”地名的來歷,他們就能說出近十種不同版本。會上他們踴躍發言,紛紛表示要發揮餘熱,多撰寫一些關於龍崗客家歷史和民俗的文章,也建議博物館加快收集、記錄、整理龍崗民間傳說和獨特民俗,深入開展龍崗客家民俗文化研究工作,辦好《深圳客家》館刊,將龍崗客家民俗文化帶得更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