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流域早期文明》是一本2021年黃山書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吳海濤,王方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淮河流域早期文明
- 作者:吳海濤,王方領
- 出版社:黃山書社
- 出版時間:2021年6月
- ISBN:9787546155159
- 叢書系列:淮河歷史文化叢書
《淮河流域早期文明》是一本2021年黃山書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吳海濤,王方領。
《淮河流域早期文明》是一本2021年黃山書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吳海濤,王方領。內容簡介本書稿是《淮河歷史文化叢書》中的一種,全書共分五章,分別介紹了淮河流域的部族和方國、早期水利的開發與利用、淮河流域早期的文化遺存。書稿...
淮河流域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根據考古發現,早在舊石器時代,淮河流域就有人類活動。已經發現的遠古時代的文化遺址,就達100多處。如:位於沂河上游的沂源1號遺址;位於淮河中游的盱眙縣下草灣遺址;位於淮河下游的蘇北連雲港桃花澗遺址和淮安青蓮崗文化遺址。新石器時代,淮河流域人類活動更為活躍,現已發現散落在...
《禹會村遺址研究—禹會村遺址與淮河流域文明研討會論文集》是2014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等。本論文集是禹會村遺址與淮河流域文明研討會的成果之一。禹會村遺址的發掘,經論證與大禹會諸侯事件相關,為夏文化的探索,中華文明探源研究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集收錄了與...
流域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帶。把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放在首要位置,建立健全跨區域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的聯動機制,統籌上中下游開發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落實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和環境保護制度,著力保護水資源和水環境,加強流域綜合治理和森林濕地保護修復,加快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把淮河流域建設成為天藍地綠水清、...
雙墩遺址位於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區小蚌埠鎮雙墩村北,該文化遺址距今約七千年,是淮河中游地區已發現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是淮河流域早期文明的有力證據。雙墩遺址是一個台地遺址,遺址保存範圍為南北長180米左右,東西寬140米左右,約25200平方米。雙墩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骨角器、蚌器、紅燒土塊建築...
賈湖遺址,位於河南省舞陽縣北舞渡鎮西南1.5公里的賈湖村,是中國新石器時代前期重要遺址,C14、釋光測年結果顯示其距今約9000―7500年,保護區面積5.5萬平方米,始發現於20世紀60年代初。賈湖遺址是淮河流域迄今所知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文化遺存,提供了連線黃河中游至淮河中下游之間新石器文化關係的一個連線點,...
淮河也是中國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淮河流域在考古學上應有自己的文化系統,有自己的源和流。國家文物局抓蘇魯豫皖先秦考古學課題以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蘇魯豫皖地區主要包括江蘇省的淮北地區,山東省的泰沂山系以南,河南省的東部,安徽省的淮北地區,尚不包括淮河以南地區,如果加上龍虬文化涵蓋的地區,整個淮河...
但是,淮河流域能列入中國古代文明探源工程的子項目只有禹墟一處,而禹墟遺址考古年代也正是龍山文化時期,故發掘禹墟遺址是填補淮河流域考古研究之舉,其意義遠比上述其它遺址發掘重大得多。2007年4月底,王吉懷研究員帶領考古隊一行,以及來自安徽大學考古學專業的9名研究生入住禹會村。劃時代的禹墟發掘之舉也得到禹會...
距台地表面下1.6米處有螺殼密集層。從遺址上採集到的陶器標本和動物骨骼來看,該遺址具有典型的淮河流域早期文化特徵。遺址保存較為完整,地表遺存豐富,文化層自新石器時代可至商周、漢代。對於研究淮河中下游地區史前及先秦時期淮河流域遺址分布及淮夷文化內涵、特質、文明發展進程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雙墩刻劃符號的大量出土,填補了淮河中游地區新石器時代中期史前文化的空白,為中國新石器時代文化譜系和中國文字起源的研究注入新的內容。這一研究成果表明,早在7000多年前淮河中游地區已顯露出早期文明的曙光,淮河流域與黃河、長江流域同樣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為豐富中國古代文明起源多元一體學說提供了有力的證據...
是淮河中游地區已發現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是淮河流域早期文明有力證據。雙墩春秋一號大墓 雙墩1號墓位於蚌埠市區淮河以北3公里處、淮上區小蚌埠鎮雙墩村內的墓。這座已有2000多年的春秋墓葬,已經確定墓主人就是春秋時期鐘離國的國君——柏。蚌埠雙墩春秋一號墓葬結構,主要由封土堆、墓道和墓坑三個部分...
石山孜遺址對研究淮北地區新石器早期文化面貌及探索淮河流域史前文明等具有重要的價值。保護措施 石山孜遺址保護規劃的立項報告已獲得國家文物局批准。1989年,石山孜遺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三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石山孜遺址,位於安徽省淮北...
90年代中葉以後,國務院開始了“三河”、“三湖”綠色工程計畫,僅對淮河治理的費用已高達200億元,這個數字甚至超過了80年代初期以來沿淮兩岸那些污染嚴重的鄉鎮企業所創造的價值的總和。也就是說我們中的一些人創造的“物質文明”成果,還不抵社會和環境為其所付出的代價。但淮河水質狀況的改善確還是有限的。黃河流域 ...
5.淮河流域的文明曙光,收入《蚌埠塗山華夏文明》,黃山書社,2002年版;6.《山海經》和夏史,《社會科學戰線》,2003年1期;7.關於"尋根探源"問題的思考,揚州教育學院學報,2001年4期;8.展現金老學術思想的軌跡--讀《知止老人論學》,收入《金景芳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吉林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學術著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