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山孜遺址,又稱石山子遺址,位於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區古饒鎮石山孜村,現屬淮北市經濟開發區新區,是淮北地區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遺址。
石山孜遺址於1984年文物普查時被發現,遺址為平原地形,地勢略高於四周,由於歷年黃河泛濫,表面覆蓋沙土層厚約1米,現為農田。遺址文化層厚0.2至3米不等,總面積約115000平方米。石山孜遺址具有面積大、堆積厚、文化內涵豐富、出土器物特徵明顯的特點。相當於中原裴李崗文化階段,距今約5500至4900年,受長江流域和中原諸文化影響較小,有自身顯著特點。
1989年,石山孜遺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三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石山孜遺址
- 所屬時代:新石器時代
- 所處地區: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區古饒鎮石山孜村
- 占地面積:約115000平方米
- 保護級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批准單位:國務院
- 遺址別稱:石山子遺址
- 編號:7-0188-1-188
歷史沿革,遺址特點,文物遺存,歷史文化,研究價值,保護措施,旅遊信息,地理位置,交通信息,
歷史沿革
1984年,石山孜遺址於文物普查中被發現。
1987年,安徽省考古所對該遺址進行複查,確定遺址東西長370米,南北寬350米,面積約115000平方米。
1988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會同淮北市博物館、濉溪縣文物管理所對石山孜遺址組織第一次考古發掘,揭露面積100平方米。
1992年、1993年又進行了兩次考古發掘,發掘面積350平方米。
遺址特點
石山孜遺址緊傍石山西北,地勢略高於四周。由於歷年黃河泛濫,表面覆蓋沙土層厚約1米。遺址東西長370米,南北寬350米,面積約約115000平方米,文化層厚0.2至3米不等。
石山孜遺址共分7層,1、2層為耕土層、黃泛淤積層,第3層為元、明、漢代等時期的文化堆積層,4—7層為新石器時代文化層。
文物遺存
新石器文化遺存為遺址主要堆積,文化層厚1. 4—3.4米。新石器時期的房屋建築遺蹟多殘缺不全,其構築方法是在地面上挖基砌牆,以紅燒土鋪墊室內地面,有別於北方文化遺存半地穴建築和南方的欄桿式建築,建造技術比較先進。陶器以夾砂含蚌末的紅褐陶為主,泥質紅皮陶次之,還有少量黑陶及寬頻紋彩陶。陶器為手制,器型不規整,器壁較厚、較粗糙,甚至當時製作時留下的手紋尚清晰可辨。器物的外表流行扁鏨、雞冠耳鏨、環耳、鳥首形耳突等便於提拿的附屬檔案飾。陶器紋飾多為附加堆紋(用泥系盤貼法),多見於陶釜、盆之類器物外表的上腹部,其他有指窩紋、指甲紋、劃紋、弦紋、戳印紋等。另外,還有少量的彩繪陶。器型有釜、鼎、罐、缽、盆、缽、碗、豆、杯、盂、陶拍、器蓋、柱形支座等。石器較少,器型有斧、鏟、鑿、杵臼等,磨製粗糙。其他有蚌刀、蚌鐮、蚌鏟、骨錐、骨針、骨標和鹿角靴形器等。此外,遺址內還出土了大量的動物骨骼和貝殼、魚骨等,動物有豬、梅花鹿、水鹿、四不像鹿、獐、麝、麂、獾、牛、雞,其中鹿類占總數的52%,豬占30%,
該遺址新石器文化遺存可分為早晚兩期,即6、7層為早期,4、5層為晚期。早期文化陶器以夾砂紅褐為主,質地較軟,器型以釜、罐為主,並有鹿角靴形器。晚期文化陶器除有較多的夾砂紅褐陶外,泥質紅陶明顯增多,並出現大量的紅衣陶和彩陶。器型以鼎、釜、罐為主,長圓錐足鼎、缽較為發達。石器也比早期增多。
歷史文化
石山孜類型文化
石山孜新石器文化早晚期的時代相距不大,屬於關係緊密的前後階段。石山孜遺址的鏨手釜、圓錐形鼎足、紅衣陶缽和碗、鳥首形器耳、鹿角靴形器等風格古樸,與定遠縣侯家寨遺址一期文化有相似之處,年代大體相近,距今約7000年。與同時期的裴里崗文化、北辛文化年代相當但又有區別,可作為皖北區域新石器文化的一個類型,即石山孜類型文化。
研究價值
從石山孜遺址出現的動物骨骼可以看出,當時的居民們飼養的家豬骨骼所占比例較大,反映了當時的居民們以石鏟、蚌鐮、石杵、石臼等簡單的工具從事農業生產和穀物加工過著以農業經濟為主、漁獵經濟為輔的定居生活。
石山孜遺址對研究淮北地區新石器早期文化面貌及探索淮河流域史前文明等具有重要的價值。
保護措施
石山孜遺址保護規劃的立項報告已獲得國家文物局批准。
1989年,石山孜遺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三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13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石山孜遺址,位於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區古饒鎮石山孜村,東經116"83.3',北緯33"6.5'。
交通信息
從淮北市出發經X009到達石山孜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