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十三屆人大六次會議政府報告

淮北市十三屆人大六次會議政府報告2007年在淮北市舉行,主要對2006年工作進行了匯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淮北市十三屆人大六次會議政府報告
  • 類型:政府工作報告
  • 地區:淮北市
  • 時間:2007年
一、去年(2006年)的工作回顧
剛剛過去的2006年,市政府在市委的正確領導和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團結和帶領全市人民,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緊緊圍繞市十三屆人大四次、五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搶抓機遇、開拓進取,負重奮進、紮實工作,經濟社會發展邁出了新的步伐。
(一)國民經濟平穩發展。適應巨觀政策調控的新形勢,搶抓中部崛起和省委省政府打造“兩淮一蚌”重化工業走廊的新機遇,著力解決經濟結構單一、前期投資不足等突出矛盾和問題,加快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轉變,促進了國民經濟發展速度加快、質量改善和效益提升。全年實現生產總值226億元,增長10.1%;完成財政總收入31.2億元,增長1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807元,增長14%;農民人均純收入2968元,增長11.4%。
工業經濟平穩增長。積極推進工業強市戰略,大力組織實施“3588”工業振興計畫,強化經濟發展主動力。出台加快新型工業化進程等政策,實施優勢資源轉化、支柱產業帶動、工業園區集聚等,市場主體培育取得成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新增49家。切實強化運行調度,引導企業加強管理,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102.3億元,增長8.1%;企業綜合效益指數達120.9%,實現利稅總額29.5億元。支持質量興企,鼓勵創立名牌,3個產品獲國家免檢產品稱號、3個產品被評為安徽省名牌。縣區工業快速發展,增加值平均增長38%,高於全市30個百分點。
農村經濟健康發展。落實國家各項惠農政策,發放各種涉農補貼7621萬元。大力實施區域化種植、規模化生產、產業化經營和社會化服務,小麥高產攻關單產全省第一,糧食總產再創歷史新高;完成人工造林840公頃、綠色長廊二期工程73公里,林業加快發展;加大種豬、種禽場扶持力度,畜牧業恢復性增長;新增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11家,實現銷售收入15.6億元;新型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建設走在全省前列,農村能源建設切實加強。大力發展勞務經濟,新增勞務輸出3.3萬人,實現勞務收入22億元。啟動實施“五鎮十村”新農村建設示範工程,特別是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加強,臨渙閘、化家湖水庫加固工程等投入使用,數萬農民安全飲水問題得到解決,生產用水矛盾有所緩解;建成農村公路478公里,其中“村村通”工程完成386.3公里,位居全省前列;紮實推進農村電網改造,實現了城鄉同網同價,支撐發展的能力進一步增強。
第三產業快速壯大。圍繞提高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積極繁榮活躍消費市場,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61.9億元,增長13.9%,為近年來最好水平。大力推進“萬村千鄉工程”試點建設,努力構建城鄉雙向流通網路,新增農家店302個、配送中心4個,受到省政府通報表彰。專業市場建設步伐加快,礦業博覽城已經啟動,久興(東崗樓)批發市場加快建設。建立重要商品儲備和應急報告制度,加大市場運行監測和調控工作力度,3家企業被確定為國家級應急商品資料庫重點聯繫企業,1家企業被商務部確定為國家(生豬活體)儲備基地。千方百計擴大外貿進出口,完成進出口總額5361萬美元,實現省、市調整目標。
(二)有效投入持續增加。堅持有保有壓,最佳化投資和項目結構,紮實推進重點產業基地和重大基礎工程建設,一批事關全局發展的重大項目取得突破。固定資產投資高位攀升,促進了即期經濟成長。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10.4億元,增長42.8%,其中製造業完成投資21.9億元,增長99%;採掘業完成投資49.3億元,增長29.8%;組織實施技術創新56項,技術改造投資完成13.8億元。重點項目建設紮實推進,增強了持續發展後勁。臨渙煤焦化電焦化工程一號焦爐投產,南坪煤化工項目繼續推進。許疃、祁東等改擴建礦井即將竣工投產,渦北礦井進入聯合試運轉階段,臥龍湖、五溝等在建礦井進展順利;恆源、祁東煤泥矸石電廠進入試生產,50萬伏變電站及電網改造項目加緊建設,國安電力二期、平山電廠工程前期工作紮實推進;輝克藥業、龍波電器等一批非煤電高科技項目建設加快。按照“續建一批、開工一批、推進一批、儲備一批”的思路,先後兩次調整充實項目庫,入庫項目292個,總投資1083億元。
(三)改革開放成效顯著。招商引資取得新突破。建立市級領導聯繫招商組及重點招商項目制度,開展駐點、離崗、企業和節會招商等,實際利用市外資金70億元,增長108.6%;實際利用外資4532萬美元,增長68.9%;新引進2000萬元以上工業項目111個,新批外商投資企業21家。特別是圍繞提高招商引資工作的針對性、選擇性和實效性,成功舉辦首屆中國(淮北)煤礦機械裝備投資貿易洽談會,簽約合作項目62個,協定投資額27.4億元。工業園區建設取得新突破。舉全市之力加快市經濟開發區建設,完成基礎設施建設投入3億元,龍湖工業園起步區發展框架已經形成;創新運行機制,實行全程代理服務,強化招商引資,引進資金10.7億元,增長127.6%;引進1000萬元以上大項目29個,增長163.6%。各縣區工業園建設力度加大,特別是淮北杜集經濟開發區比照省級開發區籌建進展順利,10平方公里控制性規劃已經完成,起步區實現“五通一平”,並有一批企業相繼入駐。全民創業取得新突破。成功舉辦首屆中國(淮北)專利技術推介會,簽訂合作契約、協定或意向227個,並首批成為全國18家獲準建設“中國專利技術展示交易中心”的城市之一。制定和完善優惠政策,積極開展銀企合作,加強創業基地建設,強化技能培訓,引導和促進創業,新發展私營企業885家,新增個體工商戶5363戶,新增從業人員15877人。國企改革取得新突破。列入改制計畫的163戶市屬國有、集體企業改制面達98.2%,改革步伐加快。淮北印染、相王啤酒、市燃氣公司等一批企業引進了維科、華潤等戰略投資者,已轉換機制、擴大生產,企業發展活力增強。多渠道籌措資金,累計支付改革成本5.3億元,2萬多名職工完成身份轉換,1.6萬名職工重新就業,職工利益得到較好維護。其他改革取得新突破。深化財政和投融資體制改革,硬化預算約束,加強非稅收入管理,推行零餘額賬戶管理;整合政府行政性資產和部分企業經營性資產,重組市國有資產運營公司,組建市信用擔保公司,做大做強建投公司,共融資8.6億元,支持了城市建設、開發區建設和企業改制。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理順了一些部門的管理關係。深化農村綜合改革,推進了獸醫體制改革和林權、水權改革,鄉鎮政務服務中心建設步伐加快。
(四)城市建設紮實推進。正確處理城市化與工業化、城市化與提高人民民眾生活水平的互動關係,切實加大工作推進力度。城市規划進一步完善。《淮北市城市總體規劃(2005—2020)》順利通過國務院審批,《淮北市城市近期建設規劃(2006—2010)》完成編制並批准實施,工業園區、住房建設、生態水景等專項規劃編制完成,人民路東段和老城區等控制性詳細規劃正在編制。城市功能進一步提升。南湖中路、南黎東路、惠苑東路建成通車,惠黎路改造完成,董莊路、張寨路等加緊建設,全年新增市政道路22公里。老濉河改造等工程竣工,供水管網改造及區域供水工程完成,中水回用、醫療廢棄物處置等工程加快建設,天然氣、集中供熱、垃圾處理等項目前期工作紮實推進。“城中村”改造穩步實施,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新開工建設房地產85.3萬平方米,增長39%;完成投資12.5億元,增長41.7%。建成“愛園”等一批園林景觀,培育一批園林式單位,新增園林綠地6.36公頃,完成相山造林綠化200公頃,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39.3%,榮獲“國家園林城市”稱號。採煤沉陷區環境綜合治理項目獲“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相山區被評為省環保模範城區。城市管理進一步加強。實施“四級衛生督查制度”,推行“城管110”受理服務,建設城管電子監控中心,開展占道經營、占道停車等專項整治和文明示範街創建活動,市容管理更加規範。
(五)社會事業協調發展。高度重視民生問題。出台並落實《關於大力實施六大民生工程,積極構建和諧淮北的意見》。加強就業再就業工作,全年新增城鎮就業崗位3.3萬個,8626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進一步提高城鎮低保補差標準、企業退休人員待遇和城市居民最低工資標準,全年增加支付社會保險金6000萬元。在全省率先建立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3萬名特困民眾及時納入低保範圍。積極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濉溪縣參合率達到89.6%,三區參合工作啟動有力;市公共衛生大廈投入使用,城市社區衛生服務走在全省前列。經濟適用房建設穩步推進,“南黎花園”一期項目即將竣工,946戶城鎮中低收入家庭即將搬入新居;啟動廉租住房保障,保障戶近期可領到住房補助。市社會福利中心建設籌備工作進展順利,新建和擴建12個鄉鎮敬老院,社會救助工作繼續走在全國先進行列。
高度重視安全穩定。“五五”普法紮實推進,人民調解工作進一步加強。制定和完善75項總體、專項和部門突發公共事件預案,應急處置能力得到加強。深入開展綜合治理,健全治安防控體系,嚴厲打擊刑事犯罪,社會治安形勢穩定。落實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強化煤礦、非煤礦山等領域的監管和整治,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好轉。全面貫徹新的《信訪條例》,認真落實市領導接訪制度,堅持以人為本,順利完成久興(東崗樓)批發市場停業搬遷,妥善化解了成品油價格上漲對公車、出租汽車行業的影響,人民民眾反映的一些熱點難點問題得到解決。
高度重視社會事業發展。科技創新步伐不斷加快,依靠科技進步推動經濟發展的成效顯現、氛圍形成。落實教育事業優先發展政策,改造農村中國小D級危房2萬多平方米,新建校舍2.2萬平方米,一批薄弱學校建設得到加強;市十二中、煤師院附中順利跨入省示範高中行列,全市中國小整體辦學水平躋身全省前列,職業教育工作受到省政府表彰。文化事業加快發展,創作生產了電視連續劇《大嫂》、電影《美麗的村莊》,農村無線微波數位電視系統開通,市廣電中心開工建設,市新圖書館選址等前期工作進展順利。體育事業平穩推進,成功承辦了省第五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新體育場加快建設。民眾性精神文明創建紮實推進,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取得成效。認真貫徹落實國家調控政策,土地及礦產資源開發市場秩序得到規範,土地出讓金清欠工作成效顯著。建成市環境監控中心,大力開展小水泥等專項整治,環境保護得到加強。農村計生工作水平穩中有升,城市計生工作在全省繼續保持領先。物價工作成效顯著,全省綜合評比第一。支持駐淮部隊和武警部隊建設,加強國防動員和後備力量建設,積極做好人民防空工作,軍政、軍民關係進一步密切。第二次全國農業普查工作進展順利,統計工作水平不斷提高。老齡、殘疾人和婦女兒童等工作紮實推進,人事編制、民族宗教、外事僑務、對台事務、郵政通訊、新聞出版、公積金管理、機關事務管理、接待、氣象、檔案、地震、地方志等工作取得新進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