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行政區劃
明嘉靖四十五年海澄建縣時,境域為“廣八十里,袤五十里。東至鎮海衛
海門巡檢司六十五里,西至祖山鋪、石碼一十五里,南至
南靖、漳浦交界馬口橋四十里,北隔大江至青礁一十里,又至同安縣界新垵一十里。”
隆慶六年(1572年)漳浦縣二十八都之五圖(今白水營一帶)劃歸海澄縣。
清
雍正十二年(1734年)漳浦縣二十三都之八圖(今隆教鄉鎮海一帶)劃歸海澄縣。
1957年9月,漳浦縣董浦、三美、山邊3個鄉劃歸海澄縣。
海澄設縣之初,設三坊五里:第一二坊,原龍溪八都;第三坊,原龍溪九都;第一里,原龍溪八九都;第二里,原龍溪六七都;第三里,原龍溪四五都及漳浦二十三都之九圖;第四里,原龍溪一二三都;第五里,原龍溪一二三都並二十八都之五圖。
清初有保、甲112個,加上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新割漳浦二十三都之八圖,即浦地東界8保,共有120保、甲。
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共轄保、甲103個。
縣城內 南門一保、南門二保、東門一保、東門二保、西門一保、西門二保、北門一保、北門二保,共8保。
城外東路 新亭甲、南岐保河福甲、尤
田甲、塗上甲、十八保、十九保蔡埭甲、二十保、廿一保、廿二保、廿三保張
劉甲、吾養保橋東甲、橋南甲、河頭甲、埭卜保、厚境甲、槐東甲、嶺東
保山頭甲、留田保、高
陳甲、八坑甲、青浦保、海門甲、大徑甲、
格林甲、小東山甲、島美甲、浯嶼甲、浦西甲、
石埠保、荷蔀保、仙恬保、岐塢保、姑壠保、鎮坑上半保、鎮坑下半保、沙澳上半保、沙澳下半保,共37保、甲。
城外南路 新盛甲、溪頭甲、內樓甲、外樓甲、上曾甲、珠浦甲、營邊甲、林坑保、廿四保、廿五保、虎渡保、太江保、鄒岱甲、東原保、田埭保、中和保、圳尾保、金豐保、郊邊甲,共19保、甲。
城外西路 篷巷甲、學邊甲、黃田保、港口甲、容川碼甲、埭內甲、樓下甲、碼頭甲、華窯美甲、月邊甲、嶼上甲、溪洲甲、普賢甲、沉嶼甲;祖山保、戴厝保、高坑甲、盧沈甲、美山保、仁美保、許坑保、猴山保、
合浦保、溫林保、溝邊甲、徑口保、
龍潭保、龍井保遑巷甲、滄泉保、漸山保、馬口保,共31保、甲。
城外北路 霞美街甲、土城內甲、恆泥保、永昌保、集興上半保、集興下半保澄瀛甲、崇隆保、新安保,共8保、甲。
民國25年5月,海澄縣轄4個區,其中甲級區1個,乙級區3個。
民國29年,海澄縣劃為4區,下轄5鎮14鄉,178保:
第一區(駐溪頭)
城區鎮 溪頭、外樓、內樓、後增、東門、西門、河福、下寮、豆巷、五社、華瑤、珠浦、林坑、港口,共14保。
城東鄉 倉頭、後厝、
東河、錦埭、崎溝、港邊、厚境、秋租、雙鳳、爐里,共10保。
城西鄉 沉嶼、嶼上、田厝、黃坑、溪北、下田,共6保。
陂
內鄉 南邊、東園、楓林、霞林、樓仔、後柯、埭尾、東頭、鄒岱、茶斜、寶里,共11保。
山後鄉 田邊、柯坑、高坑、丹坑、竹馬、南寮、中庵、下樓、下庵、玉枕,共10保。
南霞鄉 虎渡、田寮、合浦、下埭、羅坑、廣林、
龍門、西月、下渡、太江,共10保。
東
馬鄉 倒港、東泗、碧浦、水滸、清泉、漸山、溪坂,共7保。
第二區(駐浮宮)
浮宮鎮 崇福、養懷、仁和、萃福、溪頭、溪山、港前、林墩、邱厝、朝峰、美山、寶峰、石峰、際次、際長、八卿,共16保。
霞谷鄉 崎河、甘山、田頭、城內、埔里、赤嶺、霞威、霞圳、丹溪、霞興,共10保。
青浦鄉 下嶼、大山、石坑、高港、考後、沙沄、田墘,共7保。
白水營鎮 方田、菜市、米市、南市、雞市、西市、過田、圳南、寨內,共9保。
白南鄉
金鰲、樓埭、坑西、西鳳、崎汾、郊邊、鶴頭,共7保。
第三區(駐港尾)
港尾鎮 象山、港尾前、港尾後、省山、上五、東山、東坑、
湯頭、亭嶺、古山、古城,共11保。
浦西鄉 石埠前、石埠後、格林、
白沙、林尾、城外、店地、大徑,共8保。
太武鄉 卓岐前、卓岐後、深澳、島美、徑內、青陽、黃坑,共7保。
隆教鄉 雜社、白坑、
鎮海、關頭、油車、新厝、碧塘,共7保。
(第三區浯嶼保被日軍占領,居民遷入內地,無列入)。
第四區(駐海滄)
滄江鎮 路頭、大街、橫街、新街、山仰、柯井、青礁、院前、古樓、囷瑤,共10保。
金鐘鄉 錦里、內坑、貞庵、嵩嶼、石倉、溫厝、漸美、
鐘山、東嶼、
石塘,共10保。
新霞鄉 鰲冠、霞北、霞南、霞西、東社、海墘、巷內、上丘,共8保。
民國31年7月,海澄縣撤銷第一、二區,由縣轄鄉;將第三區改為港尾區,第四區改為
海滄區,仍由區轄鄉。至34年區署全部撤銷。
民國35年5月調整鄉鎮保甲,轄鄉鎮11個:城區鎮、
白水鎮、浮宮鎮、港尾鎮、
峨山鄉、富有鄉、
康樂鄉、鎮海鄉、青浦鄉、海滄鄉、金霞鄉。
民國36年,海澄縣設4鎮7鄉173保
歷史沿襲
陳武帝永定元年(557年)升晉安郡為
閩州,龍溪縣地屬閩州
晉安郡。光大二年(568年)閩州改為
豐州,屬豐州南安郡。
隋開皇九年(即陳禎明三年,589年)改豐州為泉州(治在今福州),廢
建安郡、
南安郡、
晉安郡。不久龍溪縣撤銷併入南安縣,不久南安縣也撤銷,龍溪縣地直屬泉州(駐地今天福州)。大業二年(606年)改泉州為閩州,翌年改閩州恢復為
建安郡,領閩、建安、南安、龍溪四縣。
唐武德元年(618年)改建安郡為建州,龍溪縣地屬建州;三年析建州地置豐州(治在南安),龍溪縣屬豐州,州駐地今天福州:六年閩縣升制為泉州都護府,龍溪縣屬之,不久豐州撤銷併入泉州,州駐地今天福州
嗣聖元年(684年)析泉州的莆田、南安、龍溪置武榮州(治在南安),龍溪縣屬武榮州,不久州廢,併入泉州,州駐地福州。
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割泉州南部(此時泉州 州駐地為今天的福州,今天的泉州在唐朝久視年間(西元700年)才最後定設州,前面多次裁撤)和潮州一小部分,設定了漳州。716年(開元四年),徙州治至李澳川(今漳浦縣綏安鎮)。開元二十九年後,劃龍溪縣、龍巖縣來屬。786年(貞元二年)州治再徙龍溪縣桂林村(今漳州城區)。龍溪縣屬武榮州,不久州廢,併入泉州(州駐地)福州。
景雲二年(711年)改武榮州為泉州(治在
晉江),龍溪縣屬泉州。
開元二十九年(741年)割泉州的龍溪縣屬漳州。
天寶元年(742年)改漳州為漳浦郡,龍溪縣屬之。乾元二年(759年)漳浦郡復名漳州,龍溪縣屬漳州。
貞元二年(786年)漳州遷治龍溪,龍溪縣成為附廓。886年(唐光啟二年)王潮三兄弟隨
王緒農民軍進入福建,攻下泉州,福建觀察使陳岩委王潮為泉州刺史,909年(閩國開平元年),
王審知為閩王,立閩國,都福州。
南唐保大四年(946年)漳州改稱南州,龍溪縣屬南州。龍溪縣屬南州,清源軍帶管南州。宋乾德四年(966年)南州復名漳州,龍溪縣屬漳州,清源軍代管漳州。。
963年,
清源軍(下轄泉州、莆田、漳州)改名為平海軍,
陳洪進為節度使,同時管轄南州,漳州屬平海軍。
至947年,南唐滅閩國,漳州地為王潮和
閩國治地,歷時61年。王潮、王審知兄弟先後為威武軍節度使,漳州為其治地,963年,
清源軍(下轄泉州、莆田、漳州)為平海軍,
陳洪進為節度使,平海軍帶管南州,漳州屬清源軍、平海軍。
978年(北宋太平興國三年),陳洪進納土於宋,漳州始隨平海軍納入宋土。宋代屬於福建路
宋乾德四年(966年)南州復名漳州,龍溪縣屬漳州。
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漳州改為
漳州路,龍溪縣屬福建省漳州路。
明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初五日(1567年1月14日),朝廷批准析龍溪縣一都至九都及二十八都之五圖和
漳浦縣二十三都之九圖,設定海澄縣。海澄屬漳州府。
清海澄屬漳州府。
民國元年
福建實行省、道、縣三級政制,海澄屬
福建省西路道;3年西路道改為汀漳道,海澄屬之。
民國14年廢道,福建實行省、縣二級政制,海澄屬省
直轄。
民國21年4月20日,
中國工農紅軍東路軍進駐漳州(龍溪縣城),4月下旬成立
閩南工農革命委員會,海澄兩縣屬之,至5月28日紅軍回師蘇區時終止。
1950年4月1日,海澄屬漳州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0月改屬
福建省人民政府龍溪地區專員公署。
1960年8月15日,國務院批准將海澄縣海滄鄉、新垵鄉劃入
廈門市郊區,設海滄公社,領14大隊,將龍溪、海澄合併為龍海縣,屬龍溪地區專員公署。
1967年6月,龍海縣屬中國人民解放軍福建省龍溪專區軍事管制委員會。1968年4月27日龍海縣革命委員會成立,5月改屬龍溪地區革命委員會。
1978年在杏林公社基礎上置杏林區。1978年9月杏林區成立,轄今海滄區。1984年改杏林鄉(1991年12月改鎮)霞陽、新垵村委會
1987年8月改屬集美區海滄鎮、海滄農場、第一農場、天竺山林場
1980年10月,龍海縣革命委員會改為龍海縣人民政府,仍屬龍溪地區行政公署。
1985年6月,龍海縣屬漳州市人民政府。
1993年6月,龍海縣撤縣建市。
2003年8月杏林區駐地遷海滄鎮石塘並更名海滄區;馬鑾灣以北杏林街道、杏林鎮劃歸集美區,海滄區轄馬鑾灣以南地域和海滄鎮、東孚鎮和廈門市第一農場、天竺山林場、海滄農場,共28村委會,2居委會。2003年底,居委會改制社區,村改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