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山後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中國東北
- 下轄地區:5個行政村
- 電話區號:0451
- 郵政區碼:151815
- 面積:159.2平方公里
- 人口:3.1萬
- 車牌代碼:黑L
地理位置,相關介紹,行政沿革,社會事業,各村簡介,躍進村,平陽村,勝北村,靠林村,雙林村,
地理位置
巴彥縣新一輪撤鄉並鎮行政區劃調整時計畫把原山後鄉睜劃入天增鎮,調整後成為天增鎮平陽村。興慶、綏慶兩條公路交匯穿過腹地。地勢南高北低,南部多丘陵,北部低洼易澇,中部地勢平坦,有8條溪流匯集的5條季節河縱貫全境,流入泥河。有豐收、靠林兩座水庫,黑山“胡仙堂”有著上百年神奇的傳說。有樹木、蘑菇、蕨菜、刺老芽、五味子、刺五加、飛龍、刺蝟、田雞、林蛙等動植物資源。
相關介紹
全年有效活動積溫2200-2400度,無霜期120-125天,降雨量50毫米左右。2004年,全鄉糧豆薯總產56080噸,比上年增長26%;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56億元,比上年增長12%;農民人均純收入3174元,比上年增長23%。因地域偏僻,貧窮環境條件制約了鄉村幹部的思想,無能開展工作,曾致使領導班子主失去信心和戰鬥力。2000-2006年期間是市定點幫扶特困鄉。多年來,由於掛交單位缺乏經濟實力幫扶,交通道路不暢,路途遙遠,扶貧工作克服重重困難,2014年全年著力實施了生豬、肉牛“貸、保、防”三位一體的扶持政策,引導鼓勵農戶大養其豬、特養其牛。全鄉生豬飼養量達到3萬頭,黃牛飼養量達1.2萬頭,大部分本脫貧。
行政沿革
山後鄉,因地處老黑山北麓而得名。清末民初,先後隸屬巴彥州和巴彥縣管轄。東北淪陷後,1939年1月,設山後村。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1946年3月,劃歸天增區管轄。1948年11月,改隸雙合區(後改為第八區)。1956年3月,並村劃鄉,設定平陽鄉。1958年9月,改稱山後人民公社,同年11月併入天增公社。1959年4月,從天增公社劃出,恢復山後公社建制。1968年10月,更名為紅勝公社。1981年7月,恢復山後公社名稱。1984年2月,改為山後鄉。
社會事業
山後鄉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力發展鄉域經濟和社會建設。
山後鄉緊緊抓住新農村建設這一有利契機全力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完成了村村通的道路硬化工程,全鄉共修通了57.6公里通村路,屯內巷路16.3公里。完成了2個廣場、5個文化活動室、5個計生服務室、1個計畫生育中心服務站的建設,實現了鄉政府所在地的亮化工程。
加強教育設施建設。山後鄉先是投資500多萬元,建成了山後中學教學樓,後又投資近1000萬元建成了全縣第一所寄宿制國小——山後鄉寄宿制中心國小。從而整合了教學資源,完善了教學設施,改變了教學環境,使山後鄉的教育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為了更好的實現撤村並屯工作,山後鄉新建了占地面積15000平方米的新村嘉園示範小區,目前已建成了兩棟住宅樓,將繼續建設剩餘的兩棟住宅樓。新村嘉園的建成將為山後鄉的百姓提供一個優越的居住環境,從而使山後鄉向城鎮化更進了一步。
以畜牧強鄉為主線,大力發展養殖業。目前山後鄉已興建養殖小區5個,其中生豬養殖小區3個、家禽養殖小區1個、特色養殖小區1個。並著力推進黃牛養殖,全鄉已有養牛點7個,其中50頭以上的規模戶3個。山後鄉的目標是實現生獵、黃牛、家禽三位一體養殖方式,達到牧業興鄉的目的。
農業是山後鄉的主導產業,山後鄉將進一步做好農業這篇大文章。重點以調整種植業結構推行綠色品牌種植為主。目前山後鄉的特色種植業已經蓬勃發展起來,烤菸種植面積達到了5000畝,新建新型烤菸房10個;萬壽菊種植面積2000畝,萬壽菊收購點已經在山後鄉靠林村董老闆屯落戶;新型甜玉米種植面積2100畝,並且簽定了購銷契約,成為山後鄉的第一筆定單產業;北藥種植有新突破達到15000平方米。鄉里結合縣裡旱改水政策,已經實現改水面積3萬多畝,正在推行綠色種植,力爭打造出自己的綠色品牌。
山後鄉緊緊抓住新農村建設這一有利契機全力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完成了村村通的道路硬化工程,全鄉共修通了57.6公里通村路,屯內巷路16.3公里。完成了2個廣場、5個文化活動室、5個計生服務室、1個計畫生育中心服務站的建設,實現了鄉政府所在地的亮化工程。
加強教育設施建設。山後鄉先是投資500多萬元,建成了山後中學教學樓,後又投資近1000萬元建成了全縣第一所寄宿制國小——山後鄉寄宿制中心國小。從而整合了教學資源,完善了教學設施,改變了教學環境,使山後鄉的教育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為了更好的實現撤村並屯工作,山後鄉新建了占地面積15000平方米的新村嘉園示範小區,目前已建成了兩棟住宅樓,將繼續建設剩餘的兩棟住宅樓。新村嘉園的建成將為山後鄉的百姓提供一個優越的居住環境,從而使山後鄉向城鎮化更進了一步。
以畜牧強鄉為主線,大力發展養殖業。目前山後鄉已興建養殖小區5個,其中生豬養殖小區3個、家禽養殖小區1個、特色養殖小區1個。並著力推進黃牛養殖,全鄉已有養牛點7個,其中50頭以上的規模戶3個。山後鄉的目標是實現生獵、黃牛、家禽三位一體養殖方式,達到牧業興鄉的目的。
農業是山後鄉的主導產業,山後鄉將進一步做好農業這篇大文章。重點以調整種植業結構推行綠色品牌種植為主。目前山後鄉的特色種植業已經蓬勃發展起來,烤菸種植面積達到了5000畝,新建新型烤菸房10個;萬壽菊種植面積2000畝,萬壽菊收購點已經在山後鄉靠林村董老闆屯落戶;新型甜玉米種植面積2100畝,並且簽定了購銷契約,成為山後鄉的第一筆定單產業;北藥種植有新突破達到15000平方米。鄉里結合縣裡旱改水政策,已經實現改水面積3萬多畝,正在推行綠色種植,力爭打造出自己的綠色品牌。
各村簡介
躍進村
躍進村位於山後鄉與慶安縣交界處,村委會所在設在姜求屯,全村1400戶,6600口人,30800畝耕地,15個自然屯。主要以農業為主,糧食生產主要品種有玉米、大豆、水稻。經濟作物有烤菸。2005年,全村人均收入達3000元。
平陽村
平陽村位鄉於鄉政府所在地,村委會設在王振先屯。全村1645戶,7000口人,32574畝耕地,20個自然屯。糧食生產以玉米、大豆、水稻為主,經濟作物有烤菸。全村人均收入3150元。
勝北村
勝北村位於鄉政府西3公里處,村委會設在劉希屯。全村1057戶,5375口人,28468畝耕地,18個自然屯。糧食生產主要以玉米、大豆、水稻為主。經濟作物有烤菸。2005年人均收入3000元。
靠林村
靠林村位於鄉政府東南6公里處,村委會設在王爐屯。全村1098戶,5120口人,26963畝耕地,轄14個自然屯。糧食生產以玉米、大豆、水稻為主。經濟作物有烤菸。2005年人均收入為3050元。
雙林村
雙林村位於山後鄉北5公里處,村委會設在肖家窩堡屯。全村1087戶,4800口人,26900畝耕地,轄9個自然屯。糧食生產以玉米、大豆、水稻為主。經濟作物有烤菸、平貝。2005年人均收入達3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