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松材線蟲病防治條例

浙江省松材線蟲病防治條例

《浙江省松材線蟲病防治辦法》已經省人民政府第30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5年1月1日起施行。省長呂祖善二00四年十一月十二日浙江省松材線蟲病防治辦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浙江省松材線蟲病防治條例
  • 地區:浙江省
  • 實施時間:2005年1月1日
  • 類型:檔案
目 錄,第一章 總則,第二章 檢疫檢查,第三章 預防和除治,第四章 法律責任,第五章 附則,條例全文,修改的決定,
第十一條
在發生區和與其毗鄰地區的交通要道、車站、碼頭,省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根據疫情確定並報省人民政府批准後,可以設立臨時森林植物檢疫檢查點,對途經的松科植物繁殖材料,松木、松材及其半成品、成品進行檢疫檢查。
第十二條
禁止將松科植物繁殖材料,松木、松材及其半成品、成品調入重點預防區。
第十三條
育苗、造林不得使用未經檢疫合格或來自發生區的松科植物繁殖材料。
第十四條
發生區內的松科植物繁殖材料禁止調出。
第十五條
發生區內的松木、松材及其半成品、成品應當依法檢疫和辦理木材運輸證件後方可調出。
有關單位和個人申請辦理髮生區內的松木、松材及其半成品、成品運輸證件的,應當符合國家和省林業行政主管部門規定的條件。
第十六條
跨縣級以上行政區域調運各種松木、松材及其半成品、成品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先到調入地縣級以上防治檢疫機構辦理檢疫要求書後,向調出地縣級以上的防治檢疫機構申請檢疫,並在貨到次日起7日內報請調入地縣級以上防治檢疫機構復檢,經復檢合格後方可使用。
第十七條
對出入境的松科植物繁殖材料,松木、松材及其半成品、成品的檢疫,按照出入境動植物檢疫法律、法規和國家相關規定執行。
第十八條
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對下列松科植物繁殖材料,松木、松材及其半成品、成品,可以採取查封、暫扣等行政強制措施:
(一)帶有松材線蟲及傳播媒介昆蟲活體的;
(二)來自發生區又無植物檢疫證書的;
(三)未辦理運輸證件,擅自調運的;
(四)其他違法調運或來源不明的。
對來自非發生區而無植物檢疫證書的,經檢疫後確無疫情的,可補辦植物檢疫證書後放行。 第三章預防和除治
第十九條
國有的松林、松木的松材線蟲病疫情調查,由國有林場或者其他負責經營管理的單位組織進行;集體和個人所有的松林、松木的松材線蟲病疫情調查,由鄉(鎮)人民政府組織進行。
各調查單位應當及時向所在地防治檢疫機構報告調查情況。調查情況應當包括:分布地點、樹種、面積、受害程度、枯死株數等。
第二十條
各級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做好松材線蟲病疫情的監測工作,制定規章制度,建立健全監測網路,配備技術人員,開展技術培訓,落實責任制。
第二十一條
疫情調查和監測按有關技術規程進行,並應當建立疫情調查和監測技術檔案。
第二十二條
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及時組織森林經營管理單位和個人清除蟲害木、衰弱木、風倒木、火燒木等,並進行撫育間伐,有計畫地更新和改造松林。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予以協助與配合。
第二十三條
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木材經營、加工單位和個人的管理,建立防範責任制度和定期檢查制度,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予以配合。
防治檢疫機構應當加強對木材經營、加工場所的檢疫檢查,發現疫情及時予以除害處理。
第二十四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收購、銷售、存放、攜帶、使用來自發生區未經檢疫合格的松木、松材及其半成品、成品。
第二十五條
發現松材線蟲病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及時向當地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報告。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接到報告後,應當按照國家規定進行鑑定,並將結果上報省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涉及毗鄰地區的還應當及時通知相關林業行政主管部門。
第二十六條
對林區中出現的松材線蟲病病樹,應當嚴格按照有關技術規程進行清除和除害處理;除治松材線蟲病後的林地,應當及時進行補植、造林和封山。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做好相關技術指導和監督檢查工作。
第二十七條
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對易發生松材線蟲病的地區實施以營林措施為主,生物、化學和物理防治手段相結合的綜合防治措施;對風景區內的古松或其他有特殊保護意義的珍貴松林、松樹應當採取特殊措施加以保護。
第二十八條
權屬有爭議的跨市、縣(市、區)範圍的松林,其松材線蟲病的防治責任,由爭議雙方所在地的林業行政主管部門通過協商確定。協商不成的,由雙方共同的上一級林業行政主管部門確定。
第二十九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保障對松材線蟲病預防和除治資金的投入。松材線蟲病疫情調查、監測、預防和除治費用,實行多渠道籌集,以政府投入為主,其中,政府投入資金列入各級人民政府財政預算。
財政、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切實加強對松材線蟲病防治資金的使用管理,建立有效的資金使用管理、監督制度。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截留、挪用防治專項資金。 第四章法律責任
第三十條
違反本辦法規定,國務院《植物檢疫條例》和《森林病蟲害防治條例》已有明確行政處罰規定的,依照其規定執行。
第三十一條
違反本辦法第十二條、第十四條、第二十四條規定的,由林業行政主管部門處以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罰款;引起疫情擴散的,處以5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二條
違反本辦法第十五條規定的,按違反木材運輸的有關規定處罰。
第三十三條
違反本辦法第十六條規定的,由防治檢疫機構責令依法補辦檢疫或復檢手續,並處貨物價值20—30%的罰款,但罰款最高數額不得超過5萬元。
第三十四條
經檢疫檢查發現攜帶有松材線蟲或傳播媒介昆蟲活體的物品,按照《植物檢疫條例》第八條、第十八條第二款的規定處理。
第三十五條
本辦法第三十一條規定的行政處罰,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可以委託防治檢疫機構實施。
第三十六條
松材線蟲病防治責任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因松材線蟲病防治工作不力,造成嚴重後果的;
(二)在松材線蟲病監測、檢疫、疫情上報、除治過程中失職,造成松材線蟲病傳播擴散的;
(三)騙取、截留、挪用松材線蟲病防治經費的;
(四)有其他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玩忽職守行為的。 第五章附則
第三十七條
本辦法所稱松材線蟲病發生區,是指以縣級行政區域為單位,由國家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或其授權的單位發布的發生松材線蟲病的地區。
松材線蟲病重點預防區,是指易發生松材線蟲病,需要特別保護的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和有特殊意義的重點生態區域。重點預防區由省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報省人民政府批准。
第三十八條
本辦法自2005年1月1日起施行。

修改的決定

(2014年5月28日浙江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通過)
為了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推進政府職能轉變,浙江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決定:
一、對《浙江省松材線蟲病防治條例》作出修改
1.將第十二條修改為:“疫木不得調出松材線蟲病發生區。因當地不具備安全利用條件或者其他特殊情形確需向外地調運疫木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2.將第二十一條修改為:“縣級以上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對涉嫌違法收購、加工、運輸、銷售、存放、使用的松科植物及其製品,可以予以扣押,扣押期限不得超過十五日。經查實對具有違法情形的松科植物及其製品,應當在扣押期限內依法作出處理;對不具有違法情形的松科植物及其製品,應當立即予以返還;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3.將第三十三條修改為:“違反本條例第十二條規定調運疫木的,由防治檢疫機構處以一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的罰款;造成危害的,處以二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對調運的疫木,應當按照本條例第二十條的規定進行除害處理。”
本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相關法規根據本決定作相應修改,重新公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