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下發墨第一,名貴,稀少,升值空間,硯石分類,石料種類,名貴作品,史料記載,宋代、盛名,明清時期盛況,民國時期衰落,解放後興起,產地,礦石產地,工藝,品質,開發保護,
價值
下發墨第一
作為中國四大名硯中三大石硯端、歙、洮下墨發墨如何?歷史以來評價如何?咱們在此處做一研究討論。
以下做分析的前提條件是:1、均為老坑石料。2、以評鑑硯台下墨發墨。3、以下硬度均以摩氏為單位。
硯台的實用功能是磨墨,其中下墨、發墨是衡量硯材好壞的重要指標之一,簡單說,下墨,是通過研磨,墨從墨塊到水中“硯台上”的速度。發墨,是指墨中的碳分子和水分子融合的速度、細膩程度。發墨好的墨如油,在硯中生光發艷,隨筆旋轉流暢,所以畫畫的用硯比書法的用硯要求更高。下墨講求快慢,發墨講求粗細,但往往下墨快的發墨粗,發墨好的下墨慢。所以,下墨發墨均佳的硯極其珍貴。
以下為端、歙、洮硯石的對比:
石材 | 平均硬度 | 下墨 | 發墨 |
端硯 | 2.9 | 弱於洮、歙 | 強於洮、歙 |
洮硯 | 3.1 | 強於端,弱於歙 | 強於歙,弱於端 |
歙硯 | 4 | 強於端、洮 | 弱於端、洮 |
註:墨條的硬度是(2.2—2.4),刻刀的硬度是(鎢鋼刀:約7白鋼刀:約6碳鋼刀:約5)
從以上可以看出,石材硬度較軟則硯石顯空隙率小,硯石的礦物細、粒間間隙小,從而達到很好的發墨效果;而反之石材硬度較硬則顯示礦物較軟者稍粗、粒間間隙稍大,從而可以達到很好的下墨,下墨與發墨本身是矛盾體,好的硯質要恰好能夠調和矛盾,就是要細而不滑,澀而不粗。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三大石質名硯中,端硯硬度較軟,所以發墨更好,而歙硯硬度較硬,所以下墨更好,大文學家歐陽修在《硯譜》中評價:“歙萬出於龍尾溪,其石堅勁,大抵多發墨,故前世多用之。以金星為貴,其石理微粗,以其手摩之,索索有鋒芒者尤佳”。而洮硯硬度較於端歙之間,下墨優於端硯而發墨優於歙硯,所以從下發墨上來講是將矛盾體調節到恰到好處。
名貴
自唐代成名以來,老坑洮硯一直是皇室文豪、富商巨賈才能擁有的。
如宋代趙希鵠曰:“除端、歙二石外,唯洮河綠石,北方最貴重。綠如藍,潤如玉,發墨不減端溪下岩。然石在大河深水之底,非人力所致,得之為無價之寶”。
晁無咎《硯林集》中有詩並銘:洮之崖,端之谷,匪山石,唯水玉。不可得兼,一可足溫。然可愛,目鴝鵒,何以易之,鴨頭綠。
金代元好問曰:王將軍為國開臨洮(今卓尼),有司歲饋,可會者,六百鉅萬,其於中國得用者,此硯材也。
近代“老坑洮硯”作品屢次作為國禮贈與國外元首,敦煌菩薩硯以甘肅省政府名義贈與新加坡總理李光耀、反彈琵琶硯贈與日本前首相竹下登。
稀少
洮硯老坑石在四大名硯中儲量最少、最難採集,特級老坑石早在宋末(1175年)就已斷采,現在每得一塊洮硯特級老坑石都相當於是得到千年的古董。
宋初,王陬(zōu)收復洮硯石材產地洮州(今屬甘肅省卓尼縣),被封為趙土司管理礦區,洮硯被選為皇宮貢品,只有皇朝高官、文豪富商能夠擁有,百姓只是聽聞甚至難得一見。
趙希鵠《洞天清祿集》:“除端、歙二石外,唯洮河綠石,北方最貴重。綠如藍,潤如玉,發墨不減端溪下岩。然石在大河深水之底,非人力所致,得之為無價之寶。”可見洮硯老坑發墨不弱於端硯老坑(即下岩),但採集難度更大、石料稀有、更難獲取。
郭培元《論洮硯》:“世人知洮硯之妙,至有勝端歙之處。自宋以後名隱而不顯者,因地處邊陲,得之不易,兼無專書著錄之故,非才不良也,誠為憾事”。已道出洮硯雖有勝端、歙,但自宋之後老坑石逐漸絕跡,得之不易。
升值空間
1、稀少。
老坑石形成於古生代的泥盆系,大約為四億萬年至三億五千萬年前。屬泥盆系中
水成岩變質的細泥板頁岩石,礦帶運動複雜,很難形成岩石層,儲量極少。
礦藏量經千年開採,幾近枯竭,加之開鑿之地崇山峻岭、懸崖大壑、氣候多變,採集難度極大,比端硯、歙硯更為難得。
趙希鵠《洞天清祿集》:“除端、歙二石外,唯洮河綠石,北方最貴重。綠如藍,潤如玉,發墨不減端溪下岩。然石在大河深水之底,非人力所致,得之為無價之寶。”
2、隨著文化回歸,硯作為文房四寶之首,使用、送禮、收藏的需求都在擴大,洮硯作為中國四大名硯之一,市場也在逐漸擴大。
3、市場供應緊缺。
市場上98%以上都不是老坑石,多以假亂真,使得很多喜歡洮硯的人誤解,收藏數百方作品而無一方老坑洮硯的人也是有的。
隨著洮硯老坑石的開採越發艱難,石料越來越少,今後一方真正的老坑洮硯更會一硯難求。
洮硯老坑石的稀缺在市場上尤為明顯。
《甘肅洮硯志》記載:“凡物產於舟車交經之區,則其名易彰,而播易遠(諸如端、歙)。產於梯航難及之鄉,則其名不彰,而播不速,物因有幸有不幸歟!隴上鄙處西北(諸如洮硯),關山險阻,而彼洮石之綠沉澤膩天然胎孕者,實不幸產於斯土,則其名不若端與歙之彰,其播之不若端與歙之遠且速,自不待論,此洮石之一厄也。雖然,龍泉之劍,不能長埋於豐城,卞和之璞,不能久委於荊山,天之生材,必有其用,而況洮石之綠沉澤膩天然胎孕者,足為文房之至寶,足供秘閣之清玩者哉。用是雖產於隴上,前賢頗已歌詠,惟斷章遺句,終不敵端與歙之專書記載,故雖有耽嗜硯石者,言及洮石之音聲色澤,終屬茫然。遂使市者以贗冒真,而洮之實不見,購者以贗為真,而洮之名不振,職此之故,雖有超類軼倫之質,竟不能與端、歙之石爭短長於文房。”
書中詳細介紹了洮硯從來都不弱於端硯、歙硯,只因地處偏遠地區傳播力不足,地勢險要開採難度大,歷代戰亂破壞較大,導致石材幾近枯竭。市場流通劣質石材,以次充好,以贗冒真,喜好洮硯的人常因此失望,聽聞洮硯的人也更是茫然。
硯石分類
石料種類
製作洮硯最好的石料是“老坑石”,產於卓尼縣喇嘛崖和水泉灣一代。而老坑石中的極品,當屬“鴨頭綠”,碧綠如藍,輕撫如嬰兒肌膚,儲量極少,自宋末就已斷采,能否重現不得而知,現今每得一塊鴨頭綠可視之為千年古董。硬度在3.0左右,最適宜研磨,顆粒直徑0.01mm以下,發墨快而顆粒細,密度在3.05左右,儲墨久,容易清洗不滲墨。老坑石中的其他石品,有綠漪石、鸚哥綠、鸊鷉血,市場儲量依然不足3%,下發好和稀有是洮硯位列四大名硯的根本,尤其是在端硯、歙硯老坑石已枯竭的今天,“老坑洮硯”更是備受追捧。
名貴作品
自唐代成名以來,老坑洮硯一直是皇室文豪、富商巨賈才能擁有的。如宋代趙希鵠曰:“除端、歙二石外,唯洮河綠石,北方最貴重。綠如藍,潤如玉,發墨不減端溪下岩。然石在大河深水之底,非人力所致,得之為無價之寶”。晁無咎《硯林集》中有詩並銘:洮之崖,端之谷,匪山石,唯水玉。不可得兼,一可足溫。然可愛,目鴝鵒,何以易之,鴨頭綠。金代元好問曰:王將軍為國開臨洮(今卓尼),有司歲饋,可會者,六百鉅萬,其於中國得用者,此硯材也。近代“老坑洮硯”作品屢次作為國禮贈與國外元首,敦煌菩薩硯以甘肅省政府名義贈與新加坡總理李光耀、反彈琵琶硯贈與日本前首相竹下登。
史料記載
北宋·趙希鵠
《洞天清祿集》: “除端、歙二石外,唯洮河綠石,北方最貴重。綠如藍,潤如玉,發墨不減端溪下岩。然石在大河深水之底,非人力所致,得之為無價之寶。耆舊相傳,雖知有洮硯,然目所未睹,今有綠石名為洮者,多是澧石之表,或
長沙山谷石,澧石潤而光,不受墨,堪作砥礪耳。”
《魯直所惠洮河石硯銘》: “洗之礪、發金鐵。 琢而泓,堅密澤。 歲丙寅,斗南北。 歸予者,黃魯直。”
《贈戴嗣良》長詩:“東坡喜為出好礪,洮鴨綠石如堅銅。”“從公請礪歸作硯,聞公嘗諫求邊功。”
《豫章黃先生文集》有詩云: “久聞岷石(或作岷右)鴨頭綠,可磨桂溪龍文刀。 莫嫌文吏不知武,要試飽霜秋兔毫”。
《以團茶、洮河綠石硯贈無咎、文潛》 :“
張文潛,贈君洮河綠石含風漪,能淬筆鋒利如錐。請書元祐開皇極,第八思齊訪落詩。”
《以古詩謝王仲至惠洮河礪石、黃玉印材》: “洮礪發劍貫虹日, 印章不琢色烝粟。(或作蒸粟) 磨礱頑頓印此心, 佳人詩贈意堅密。 佳人鬢雕文字工, 藏書萬卷胸次同。 日臨天閒豢真龍, 新詩得意挾
雷風。 我貧無句當二物, 看公倒海取明月。”
《晁以道硯銘》: “惟矩也有隅,惟深也有瀦,策勛於文書。惟重也不反側,惟溫也文明之澤,君子以媲德。西在臨洮,其所從來遠矣!毀璞而求之,成圓器者鮮矣!藏器待時,勿急勿遲,勿抵勿墜,勿盜勿誨。”
《李周翰所藏洮石銘》: “出
河西之結錄,(疑為綠),薦中洲之隱君,蓋未始用吾力也,不必發於硎,若夫抵節礪行,不見其穎,則所以表一世而無群者耶。”
北宋·張 耒
《以黃魯直惠洮河綠石,作米壺硯詩》:“ 洮河之石利劍矛,磨刀日解十二牛。 千年虎地困沙礫,一日見寶來中州。
黃子文章妙天下,獨駕八
馬森幢旒。 平生筆墨萬金值,奇謀利翰盈篋收。 誰持此硯參几案,風瀾近乎寒生秋。 抱持投我棄不惜,副以請詩帛加璧。 明窗試墨吐秀潤,端溪歙州無此色! ”
北宋·米 芾
《硯史》 :“通遠軍覓石硯,石理澀可礪刃,綠色如朝衣,深者亦可愛。久則水波間有墨點,土人謂之‘湔墨’(湔作濺)。有紫石,甚奇妙,而考者與墨斗,而漫其者滲墨。無光其中者甚佳,在洮河綠石上,自朝庭開熙河始為中國有。赤紫石色玫玉,為硯發墨過於綠者,而不勻淨又有
墨者,戎人以礪刀,而鐵色光肥,亦可做硯而堅不發墨。”
《硯林集》中有詩並銘: 洮河石貴雙
趙璧, 漢水鴨頭如此色。 贈酬不鄙亦及我, 刻畫無鹽譽頃國。” 銘曰:“洮之崖,端之谷,匪山石,唯水玉。不可得兼,一可足溫。然可愛,目鴝鵒,何以易之,鴨頭綠。”
《洗硯詩》:
自洗洮州綠,閒題柿葉紅。
一塵空水月,百念老霜風。
鈍菊淒猶蕾,顛桃艷己叢。
幹流千萬變,誰實主鴻濛。
南宋·陸 游
《劍南詩稿》中有詩句云: “玉屑名箋來濯錦, 風漪奇石出臨洮。”. 詩後原注曰:“張季良寄洮硯,何元立寄蜀紙”。
南宋·范大成
《石湖嘲峽石》詩中有句云:“端溪紫琳腴,洮河綠沉色。”
金代·雷 淵
《洮石硯詩》: 緹囊深復有
滄州, 文石春融翠欲流。 退筆成邱竟何益, 乘時直欲利
吳鉤。 [注] 作者雷淵,字希顏,金代
渾源人,官至翰林修撰。緹,桔紅色。
金代·元好問
《賦澤人郭唐臣所藏山谷洮石硯》: 舊聞鸚鵡曾化石,不數鸊鵜能瑩刀。 縣官歲費六百萬,才得此硯來臨洮。 玄雲膚寸天下偏,璧水直上文星高。 辭翰今誰
江夏筆! 三錢無用試雞毛。 題下原注曰:“硯有銘云: ‘王將軍為國開臨洮,有司歲饋,可會者,六百鉅萬,其於中國得用者,此硯材也。’硯作璧水樣。”
金代·馮延登
《洮石硯》:鸚鵡洲前抱石歸,琢來猶自帶清輝。芸窗盡日無人到,坐看元雲吐翠微。
洮硯歷史悠久,在宋初就聞名於世,歷代作為貢品而顯赫於當時
宮庭或權貴之書房中。金朝詩人
元好問就曾有詩曰:“縣官歲費六百萬,才得此硯來臨洮”,繼之宋時大書法家黃山谷又對洮碩有“洮州綠石含風漪,能澤筆鋒利如錐”的評價,益發驗證了洮硯的優異,蘇軾的《洮硯銘》:“洗之礪,發金鐵。琢而泓,堅密澤,郡洮岷,至
中國”的題記,更加讚譽洮硯的膚理縝潤,色澤雅麗;元明的以後的讚譽更是連聲不輟,而且
日本昭科14年出版的《書苑》封面上就連刊有“宋洮河綠石大硯”的原物照片,又說明洮硯在國外的影響之深,至今仍在我國、日本、東南亞及世界各國作為珍品使用或饋贈[1]。1997年,香港回歸之際,巨型硯
《九九歸一》
《九九歸一》由甘肅省政府贈予香港特區政府。
洮硯石料礦的開採歷史將近千年,
礦區的所有權在歷史上屢易其主。
唐代、成名
唐代大書法家柳公權《論硯》記道:“蓄硯以青州為第一,絳州次之,後始端、歙、臨洮。”這是對洮硯最早的記載。唐代石制名硯的發展迎來了成熟期,端硯、歙硯、洮硯與澄泥硯並稱中國四大名硯也開源於此時,使得大唐成為石質制硯開始一統天下的標誌性時代,洮硯、端硯、歙硯逐漸取代各類材質的名硯,至今不可撼動。
宋代、盛名
宋神宗熙寧四年〔公元一0七一年〕王昭於徵戰中在洮河邊,被宋神宗任以秦風路
經略使司,收復河隴,築古渭堡為通遠軍。王昭於應朝中恩旨,選用當地特產洮硯作為皇宮貢品,並贈予各大文豪,立即被蘇軾、黃庭堅、陸游、
張耒一般文士所賞識,倍受寵愛。洮硯身價一哄而起,珍貴無比。
蘇軾作詞《魯直所惠洮河石硯銘》:“洗之礪、發金鐵。琢而泓,堅密澤。歲丙寅,斗南北。歸予者,黃魯直。”
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有詩云:“久聞岷石(或作岷右)鴨頭綠,可磨桂溪龍文刀。莫嫌文吏不知武,要試飽霜秋兔毫”。
陸游《劍南詩稿》中有詩句云:“玉屑名箋來濯錦,風漪奇石出臨洮。”
張耒《以黃魯直惠洮河綠石,作米壺硯詩》:“洮河之石利劍矛,磨刀日解十二牛。千年虎地困沙礫,一日見寶來中州。
黃子文章妙天下,獨駕八
馬森幢旒。平生筆墨萬金值,奇謀利翰盈篋收。誰持此硯參几案,風瀾近乎寒生秋。抱持投我棄不惜,副以請詩帛加璧。明窗試墨吐秀潤,端溪歙州無此色!”
元代、斷續
金大定十四年起(南宋淳熙二二年、西夏乾硝五年、公元1175年),洮州地盤分別為金、西夏及洮州番部十八族所有。部落間輪番作戰,早復晚失。老噢什地區(今洮硯)名義上同時受趙土司(當時已降金)、金熙河路、西夏國河湟諸路管轄,但因地處偏隅,誰也不管。洮硯礦區的真正主宰、所有者仍是當地部落的小首領。此階段戰事紛沓,交易經營渠道又梗塞不通,洮硯石料礦的開採、制硯業幾乎陷於中斷、停頓的狀態。金朝詩人
元好問詩曰:“縣官歲費六百萬,才得此硯來臨洮”,雷淵《洮石硯詩》曰:緹囊深復有
滄州,文石春融翠欲流。退筆成邱竟何益,乘時直欲利
吳鉤。馮延登作詩《洮石硯》:鸚鵡洲前抱石歸,琢來猶自帶清輝。芸窗盡日無人到,坐看元雲吐翠微。可見當時雖行業斷續不整,但文人藏家對洮硯的追捧、渴望更加迫切。
明清時期盛況
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78年),洮州資堡部落首領昝南秀節投誠內附,總兵
李文忠申報朝庭,賜昝南秀節洮州千戶所世襲百戶。於原番部十八族中實授百戶轄民統之,老噢什附近居民中也有部分屬民,洮硯石料礦也即為其開採、製造貢品而效力了。明正德初年,土司旺秀調京晉見,被賜姓楊名洪,自此稱卓尼土司為楊土司、亦稱卓尼所有轄區的所有百姓為楊家百姓、洮硯石料自此即為“楊家洮硯”了。
歷代楊土司深知洮硯的珍貴,對礦區開始嚴加管理,規定:凡採石者必須以土司衙門的尕書(相當於今之介紹信)為執照,知會駐納兒村的老噢什旗總管,再由總管通知達窩村的採石工去採石。絕不允許其它人無照採石。達窩村民除擔負採石任務外,同時負有監視、保護石窟的職責,經常派出專人守護,“但聞竊石之聲,即糾合村民,前往制止,絲毫不予通融”。
為了加強對礦區的管理和保護,防止當地村民和外來人等的非法採石,土司和當地的頭目除採取嚴厲的行政手段外,還通過寺院等宗教機構,傳播封建迷信思想來束縛人們。他們在洞窟門邊的石岩上鑿一塊極大的喇嘛爺神碑。購石者必須在採石前向“喇嘛爺”獻上一隻綿羊,並在碑前祈禱祭祀後,才能進洞採石。否則,據說不僅采不出好石,而且還要遭到不幸,當地還要遭受冰雹之災。對這些迷信觀念,誰也不敢貿然去作試驗,民們深信不疑,不僅自身不敢絲毫觸犯,並且嚴格制外人,不得擅自行事,有違神明。土司的這一措施,適應當時、當地政教合一的社會制度,雖帶有一定的欺騙色彩,但不失為一種可行的管理方式。在此階段內,洮硯石料的濫采亂掘現象得到了控制。
石料得到規範管理的同時,洮硯製作、貿易也迎來空前盛況,洮州、卓尼、岷州(今岷縣)、狄道(今臨洮)、鞏昌(今隴西)、河州(今臨夏)、蘭州分布著繁多的雕刻工人和貿易往來。
民國時期衰落
民國後期,朝政腐敗,橫徵暴斂,更加戰事不斷,烽煙四起。土司為了八面應付,誰也不敢得罪,只有加重對其屬民的盤剝和榨取。作為貢物的洮硯,年貢數猛增。石料需求、開採量也相應增大,對礦區的管理逐漸趨於混亂,採掘全以眼前利益為準,殺雞取蛋,資源浪費嚴重。很多中、下品石料得不到綜合利用,全被棄擲、風化。數眼優質礦石洞窟被毀壞、坍塌而不能採石。洞窟、岩坑無長遠規劃,僅容單人爬出爬進,更談不上什麼安全支護設施了。整個礦帶,在十數年間被鑿剝得坑坑窪窪、瘡痍滿目。
解放後興起
建國初期,這裡成立了農業合作社,洮硯礦區隨著
生產資料所有制的變化而歸農業社集體所有。石料亦由集體採取,作為集體的一項副業收入而出售經營,礦區管理又逐漸趨於穩定,混亂局面也予以扭轉。一九五八年初,“引洮上山”工程動工,整天炮火連天,土石飛揚。沿工程渠線的山坡村寨多被土石掩埋,無人再顧及洮硯石料的存亡了。喇嘛崖也被當時“讓高山低頭、河水讓路”的氣勢所攝服,乖乖讓人腰斬了自己,就連歷來讓人頂禮膜拜的“喇嘛爺”神碑也被炸得不知去向。原有的採石洞窟被碎石流砂淹埋。在近乎兩年半的日月里,人們一方面被當時的狂熱氣氛所陶醉,忘乎了洮硯;另一方而被引洮工程的炮火所阻隔,斷了流通渠道。致使洮硯石料的開掘和雕琢幾乎中斷。
一九六零年初,
引洮工程在嚴酷的自然災害面前被迫半途下馬。當人們從狂熱中醒來後,面臨的是生存的威脅和挑戰。生存欲望驅使硯鄉的人們在令人頭暈目眩的喇嘛崖畔,重新踩出了一條比以往更危險、更崎嶇的小路。在半崖的流砂、滾石中,又鑿出了幾個僅容人身軀爬行的縫,在這些毫不惹人注目的洞穴中,重新採取出了稀世珍寶——洮硯石料。
洮硯石料採集的艱難迫使洮硯事業的發展在往後的幾十年中風雨飄搖。期間湧現出一批又一批熱愛洮硯的雕刻師,為洮硯的傳承與發展做出卓越貢獻。但由於喇嘛崖、水泉灣一帶石材已無法人力獲取,致使很多喇嘛崖、水泉灣一帶之外劣質石材湧出市場,對洮硯的發展造成巨大的衝擊。
2010年,國家正式收回洮硯劣質石材的礦產——岷縣禾馱鄉、西江一帶,以及唯一一處洮硯頂級石材的礦產——卓尼縣喇嘛崖、水泉灣一帶,並通過國家招拍掛公開招拍,停止開採岷縣石材、讓洮硯劣質石材得到流通的遏制,併科學開採卓尼縣喇嘛崖一代頂級石材。
隨著華夏文明創新區落戶甘肅,洮硯的精品化也隨之被多次提及。
2010年,萬龍工藝美術有限公司創立品牌“老坑洮硯”,在當地政府的指導和支持下,開始洮硯文化產業品牌化運營。
目前“老坑洮硯”項目已被列為國家級重點文化發展項目。洮硯和敦煌是甘肅兩張最具代表的名片,由老坑洮硯品牌雕刻大師創作的“洮硯上的敦煌”系列作品敦煌菩薩硯贈與新加坡總理李光耀、反彈琵琶硯贈與日本前首相竹下登。
產地
洮硯產地在歷代曾隸屬於隴西、
鞏昌、狄道、臨洮、岷州、會川、洮州等處分別轄,又因行政建置廢設無常,以致洮硯石料產地眾說紛紜。 歷代關於洮硯產地不同說法,歸納起來,大致上有以下幾種:
產隴西之說:
秦漢時硯材產地屬
涼州刺史部,屬隴西郡所轄,後代修隴西之方誌者,以此為據,斷言“洮硯出隴西”。隋唐時,此地隸屬於隴右道,再者明清時洮州隸屬於
鞏昌府轄 ,鞏昌府治在隴西,因有是說。此謂以府治稱產地,猶今之稱“洮石產於甘南”者。
洮硯產地 洮河峽谷
產陝西之說:明初至清
雍正時期,洮州衛屬於陝西都司統轄。明、清間修史編志者,均以陝西統稱,以省級都司治地稱產地,猶今之稱“洮石產於甘肅”者。
產狄道(今臨洮)之說:秦漢以來,洮硯產地屬隴西郡臨洮縣(今岷縣)地。唐末,此地被吐蕃占踞。宋代文人對洮硯產地的史料記載均以此為據:“石在臨洮大河深水之底”。而今天的臨洮縣古為狄道縣。 《狄道府志》里也有“洮硯產狄道”的記載,其原因一據史料古今地名混淆;二據產地附近的藏巴哇等地曾一度隸屬於狄道府所轄。另一原因是建立在“產隴西”基礎上的,秦漢以來的隴西郡
治所曾屢設於狄道。
產河州(今臨夏)之說。原因有二:一是洮硯產地曾經一度屬河州鎮統轄。其二是河州也是洮硯產品的貿易市場和對外交流的視窗 。
產洮州(今臨潭)說:卓尼雖久為土司統治,但仍有洮州、臨潭縣的行政建置稱之。加之歷史上最初的臨潭縣治所在即今卓尼縣境內的洮水南岸。整個明清時期,卓尼又歸洮州轄屬。所以,歷史上洮硯的產地宣稱為“洮州”。
產岷州(今岷縣)之說:其原因有三:一是硯石產地石門峽口,歷史上長期為岷州所轄(現今的卓尼所長期受轄於洮州;二是岷州城有許多硯工,常從產地購石,於城內刻硯,且洮硯貢品也多出自岷州工匠之手;三是岷州離產地較近,貿易流通渠道暢通,是洮硯產品、石料的三大集散地(河州、洮州、岷州)之一。同治之亂,大多洮州工匠逃到岷州城避難,久而久之,岷州便成為洮硯的生產中心。
實際產地:洮硯石材產於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縣東北境內洮硯鄉的喇嘛崖、水泉灣一帶,自古便有藏王故里——洮硯之鄉之說。歷來因區域管轄的劃分,導致說法甚多。但實際產地僅此一處,從未變更。
岷縣地處洮硯鄉上游,洮硯石材礦礦體延伸到岷縣,顏色有些許相近,但石材品質和卓尼縣喇嘛崖、水泉灣一代相去甚遠,手感粗糙無光澤,嚴格來說並不適合做硯台,只因現代人磨墨較少,故對其石質要求不夠苛刻。岷縣石材儲量較大,品質較差,幾百元的洮硯隨處可見。而喇嘛崖、水泉灣一帶礦產資源歷經千年的開採,已幾近枯竭,加之引洮工程對坑口的淹沒,現在人力已無法進行開採,資源的稀有也導致得一方老坑石洮硯已非易事。
礦石產地
洮河綠石開採雕刻始於唐而盛於宋。
硯石主要產於卓尼縣東北境內洮硯鄉的喇嘛崖。該地居民系唐宋興起的青唐吐蕃駐防於洮州東部董戩後裔留居老奧什和藏
巴森石雕藝術哇等部落。宋初歸屬會川趙土司,元代為鐵州,屬
陝西行省鞏昌路臨洮府管轄。自明代始屬卓尼楊土司領地。
吐蕃東遷之前,卓尼地區本為羌、氐遊牧之地,屬洮州轄地,秦漢時洮州為臨洮縣地,屬隴西郡,三國初
雍州地,晉時為
吐谷渾地,北周始置洮州,唐天寶時改屬臨洮郡轄地,
唐肅宗乾元元年(758)為吐蕃之地。
1、礦石形成及特點
硯石質地之所以極佳,是天然形成的礦石。據地質專家測定,形成於古生代的泥盆系,大約為四億萬年至三億五千萬年前。屬泥盆系中
水成岩變質的細泥板頁岩石。
岩石結構細密,滋潤滑膩,顆粒細,粒徑為0.01毫米以下,密度為3.04/厘米左右。並含有多種金屬離子,磨墨快而細膩發光。岩石經長期浸潤水份充足,細膩光滑,呵之出水,硯堂盛水久存不乾。故享有雖酷暑而傾墨不乾之盛譽。其硬度適中,為摩氏三度,質硬而不脆,磨抹久經耐用。
其色澤美觀典雅。顏色有翠綠、赤紫、暗紅、黑等十多種,其色澤之美居諸硯之首。北宋著名詞人
張文潛在答謝黃廷堅贈他洮硯詩中讚美道:“明窗拭墨吐秀潤,端溪
歙硯無比色。”又北宋詩人
晁無咎讚美硯石貴和氏壁:“洮河石貴雙照壁,
漢水鴨頭無此色。”大自然中那鮮翠欲滴的綠色展現出一派盎然欣茂的勃勃生機,鴨頭上的“鴨綠色”令人眼明心亮怡悅欣喜,綠色是洮石的代表色,洮石不僅色秀而且擁有圭璋之質。
洮石不但色澤美觀,而且天然形成的石紋圖案更顯神韻。有的如驚濤駭浪,有的如平水微波,有的如雲、氣、點等多種自然圖案,充分地顯示出動感。
洮石性能卓越優良。石之美決定了硯之奇,洮硯貯水不耗歷寒不冰,澀不留筆滑不拒筆,發墨快而不損筆,儲墨久而味不腐,用之揮撒得心應手。當代國畫大師
黃胄贊曰:“萬古洮石,磨墨為寶。昔日珍品,今日更好。”
2、礦石開採
洮硯礦石的開採和管理權,自唐以來幾經更迭。宋神宗熙寧六年(1064),王韶平熙河,洮河東岸歸屬宋朝。會川土司趙阿哥昌率原烏斯藏舊部歸附朝廷。附宗後皇帝御賜國姓趙,並封賜統領洮河東岸藏巴哇一帶藏族部落。阿哥昌其貌甚偉,勇猛過人,金貞友年間(1214—1216),因功授熙河
節度使。金滅後,隨元太子窩闊台汗次子闊端遣兵西征,中統元年(1260),任疊州安撫使。八十歲卒於官,後代為世襲土司。宋元時洮硯的開採權歸趙土司管,開掘石料少,生產硯台相應很少,硯台主要為土司官場應籌饋贈禮品。元代戰亂不止,基本停止生產。金、元時每年只生產百台硯。
洮硯礦石開採
明代,硯石的開掘管理權歸屬洮州卓尼楊土司。土司始祖噶·益西達吉系吐蕃
聶赤贊布後裔,赤熱巴巾贊布的大臣,後定居
四川松藩。其後裔的兄弟二人,明永樂時率領其部遷居卓尼。至旺秀時,皇帝賜姓“楊”,名為“洪”,從此噶氏家族改姓為楊。
明永樂二年(1404),原洮州十八部落和老奧什部落歸屬卓尼楊土司。隨之喇嘛崖硯石開採權歸屬楊土司。土司衙門對石料開採管理極嚴,不讓濫采亂掘,規定專人開採,開掘者必須持執照,極大地保護了石料資源。
到了清代,自同治之亂起二十年間,屢遭戰亂,石料產地農民離鄉背井,逃往
隴南各地避難。硯業生產處於停滯狀態。至後來返鄉時,硯雕藝人因病等原因減員到十不存一。硯工子弟們只好以掘石向附近地區出售維持生活。
到了民國時期,社會需求量增加。至民國二十五年前後,年生產量達到近千方。由於大量亂采,導致
管理制度哄亂,石料資源大量浪費。
石料開掘極其艱辛,歷代石工們付出了生命的代價。硯石礦藏於喇嘛崖山洞中,其中聳崎於洮河之濱,三面環水,水流洶湧奔騰,
海拔高度2939米,高寒缺氧,常人難以涉足,從懸崖壁進入山洞,雨季河水漲至洞口。石工們用油燈或燭光照明進洞,彎腰弓背支起護架,除此無其他防護設備。然後用鋼釺鐵錘採掘,採到一塊石料絕非易事。北宋著名鑑賞家趙希鵠在其著《洞天清錄》中敘述道:“除端歙二硯外,唯洮河綠石北方最為貴重。綠如蘭潤如玉,發墨不減端溪下岩。然石在大河深水之底,非人力所至,得之為無價之寶。”可見洮硯之難得。
解放後,當地政府對洮硯生產較重視。礦石開採權由集體所有。1964年,甘肅省工藝美術社開辦了洮硯雕刻業務,並在當地組織硯工設立了加工點。於是大力開採礦石,結果人為造成大量石料被損壞。文革期間,停止生產。
1978年以後,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洮硯生產迅速恢復崛起。生產隊伍逐漸龐大,新一代硯工的興起,新的生產技術的套用,洮硯文化產業欣欣向榮。據統計,僅1990年,洮硯地區開採石料約50噸,僅收入約5萬元。
工藝
硯雕與玉雕一樣,是一種艱苦細緻的技術工作,從設計開始到完成工序是一次性的。沒有熟練的技術難以雕成一方好硯。歷代硯雕技工主要是
父子傳承,代代相傳。他們把精美的作品奉獻給世人,也留下了不朽的精神財富。洮石以優良多彩的石質,精美的雕刻工藝贏得了國內外專家學者的讚賞。新中國成立以後,硯雕業如枯木逢春。國家大力搶救培植這朵古老的藝術奇葩,在保護的基礎上,科學開發洮石資源。精美典雅,風格獨異的洮硯多次在全國地方工藝美術品展覽會、全國
文房四寶展覽會等展銷中名震群芳,洮河名俏神州。當代著名詩詞大師趙朴初先生曾對這顆重放異彩的硯林明珠傾情盛讚:“風漪分得洮州綠,堅似青銅潤如玉。故人萬里意殷勤,勝我荒齋九年蓄。”
藏族雕刻藝人經長期不斷地創作實踐,精益求精,一絲不苟的硯雕中,流傳下來豐富多彩的藝術圖案。
石雕一般以硯雕為主,兼雕立體
山水人物、香廬等物。一台硯從設計至雕琢完工,傾注了硯工藝人的心血。工序很複雜:首先根據石料的自然形態和大小確定要刻的圖案,然後設計硯台構造、款式、裝飾等,再按程式施刀。以先粗後細,從外至里,一絲不苟的精雕細刻。硯台由墨池、水池和蓋三大部分構成。除了使用價值外,也很講究藝術觀賞價值。因此,硯工把精力傾注於圖案的章法布局,產生科學自然的藝術美方面。硯工對硯蓋的款式極為重視。蓋面有名家詩詞或題及落款,或是雕龍鳳等。
字型不拘一格,有楷、草、行、隸、篆,包括上、下、邊款。裝飾是硯的重要組成部分,由圖案和文組成。目的突出主題圖案,其次是搭配密切協調。雕刻素材內容廣泛,包括山水、人物、龍鳳、花鳥、魚蟲等。雕刻技術和使用法吸收了玉雕、牙雕、磚雕、木雕等技法。浮雕和透雕是基本技法。浮雕是在平面上雕隆起的物體,刀法由淺到深逐步進行,是物體產生栩栩如生的效果。透雕是在浮雕的基礎上進行鏤空雕,形成強烈的真實和整體感。
採用圖案有漢、藏民間流行的傳統圖案和現代圖案。一般有龍鳳圖、宗教飾物圖、諧音寓意圖。如二龍戲珠、龍鳳朝陽、八吉祥、佛八寶、福壽延年、福榮有餘、四君子、歲寒三友、松鶴延年、大鬧天空、
文成公主、亭台樓閣等。傳統圖案倍受國內外文人墨客和收藏家的喜愛。
品質
洮硯石質細潤堅實,潑墨如油不損毫,書寫流利生輝,有“鴨頭綠”、“柳葉青”、“鸊鵜血”等名貴品種,綠色中含有條紋,形成變化萬端的雲水;不但有其美妙,而且含有雲霞風漪,下墨既快又省。洮硯濕潤,所以呵氣或珠,籍以墨既可書寫,將磨好的墨貯於硯中,經月不涸,又不變質。這種硯石帶有黃標的更為名貴,故有“洮硯貴如何,黃標帶綠波”之贊,宋
書法家米芾著《
硯史》云:“通遠軍,(古稱隴西郡,洮河流域歸此)石硯,石理澀可礪刃,綠色如朝衣,深者亦可愛”。洮硯石之上品,扣之有清越鏗亮之聲,著水磨墨,相戀不捨,但覺細膩,不聞磨聲。作為硯石,肌理細潤而堅密可謂之“道德高尚”,發墨快而不損筆毫可謂“才能出眾”;滋津潤朗貯墨不乾可謂“品格高雅”;綠質
黃章,色澤雅麗可謂之“容貌靈秀”。因此,洮硯在硯林中可謂“德、才、品、貌”四絕,無與倫比[1]。
開發保護
洮硯以貯墨其中,經夜不滲不乾,發墨如油,滑不拒墨等特色有別其他三硯,面世後文人墨客爭相求購,名噪一時,宋代名士黃庭堅曾以“洮州綠不含風漪,能淬鋒利如錐”對洮硯推崇備至。歷代以來,儘管生產洮硯的石料主要來源於洮河東岸的喇嘛崖岩層之中,山崖險峻、道路崎嶇,三面環水,水流湍急,開採難度十分巨大,但開採洮硯石料的工作從未停止,並挖掘出許多的稀世珍品。
但是,近幾年來,由東岸喇嘛崖采出的洮硯的石料越來越少,且石料品質也大不如前。一位在當地幹了三十年的採石工告訴記者,他們的礦洞已由以前的六七十米挖到了一百多米,但依然沒有較好的石料。如今,在喇嘛崖,很多的礦洞因為無石不得不宣告廢棄。
另外一個名叫水泉灣的重要石料開採點也遭遇了同樣的尷尬,曾經世代以採石為生的當地人現在只有守望著空蕩的大山。據相關資料顯示,現在藏身於深層的洮硯石料的存量最多不超過二十噸,石材開發已近極至。
與此同時,作為國家重點項目引洮工程的核心項目——
九甸峽水庫也已開始興,這一帶的石料產地將全部葬身水海。屆時洮硯也將徹底失去生存之源。據當地相關部門政府介紹,為保護洮河石,他們正在和負責九甸峽工程的公司商議,計畫出台具體的保護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