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洪啟薰
- 外文名:홍계훈
- 出生日期:1842年
- 逝世日期:1895年
- 字:聖南
- 性別:男
生平,評價,其他,影視形象,
生平
洪啟薰出身南陽洪氏,初名洪在羲(홍재희),1893年(朝鮮高宗三十年)改名“啟薰”。1842年4月9日(舊曆道光二十二年壬寅二月二十九日)出生於朝鮮首都漢城(今韓國首爾),他3歲喪父,家境貧寒,其母全氏勉勵其讀書,但洪啟薰長大後“性格剛毅,智略深遠,常恨家世貧,慨然投筆執弓”。1859年武科及第,其後在京城及各地擔任武官。1882年,洪啟薰(當時名為洪在羲)在宮中擔任武藝廳別監一職。是年夏,朝鮮爆發壬午兵變,漢城的士兵與部分市民攻入昌德宮追殺朝鮮王妃閔妃,洪啟薰拚死保護閔妃逃出昌德宮,經過司御尹泰駿家,又離開漢城前往忠州長湖院的閔應植私宅中避難。在剛出宮時,閔妃乘坐驪興府大夫人的轎子逃走,有個宮女向起義軍民指認轎中之人是閔妃。於是起義軍民鄭義吉等就用刀劈開轎子,扯著閔妃的頭髮將她甩在地上。洪啟薰見狀,大吼道:“此吾妹為尚宮者也,勿誤認!”又立刻背起躺在地上的閔妃逃走。起義軍民信以為真,便沒有追擊,閔妃得以逃脫。
後來壬午兵變平定、閔妃回宮以後,洪啟薰就成為閔妃的心腹。同年八月八日被任命為抱川縣監。甲申政變時曾營救王室。1885年後歷任忠清道水軍節度使、忠清道兵馬節度使等職務,後又任壯衛營正領官等職。1893年,東學道徒數萬人在忠清道報恩郡集會,號召“斥倭洋倡義”,令朝廷十分震驚,6月,洪啟薰被任命為巡撫中軍,率領京軍300人前去鎮壓,將不肯撤離的道徒強制解散。1894年春,東學道起兵反抗,是為甲午農民戰爭。甲午農民戰爭爆發後,時任全羅兵使兼壯衛營正領官的洪啟薰被高宗任命為兩湖招討使,率美式裝備的京軍800人前往鎮壓農民起義,但在長城郡戰敗,全羅道首府全州陷落。洪啟薰接連炮擊全州,給東學軍造成很大的損失,但仍未能收復。駐朝鮮的清朝大臣袁世凱對此指責道:“方今東學跳梁,招討重任,而使孺子之洪啟薰任之,國家不誤而何?余近遣使至戰地偵察,將無嚴威,軍無紀律,官校終日不為一事。兵卒出入閭里,偷財貪色,為害居民。賊軍在前,則遠陣於數十里以外,待其退卻,然後追討,是豈討賊之本意?”洪啟薰也相繼在5月14日、23日電奏朝廷,請借外國軍隊助剿。1894年6月11日,洪啟薰被迫接受東學軍在全州和議中的提出的12項條款,東學軍撤離全州。洪啟薰儘管在鎮壓東學軍中表現不佳,但由於是閔妃的親信,所以沒有遭到任何的懲罰,反而在五月二十六日班師回朝,在乾清宮受到朝鮮高宗李熙的召見。後又出任鐵原府使,正逢甲午中日戰爭爆發,他在任內接待了從牙山北撤平壤的清軍將領葉志超,表示願為清軍效力。不過清軍很快在平壤之戰中敗北,故洪啟薰與清軍並肩作戰的構想未能實現。
洪啟薰的著作有《兩湖日記》,記載了他在1894年鎮壓甲午農民戰爭時的經歷。
評價
- 高宗評價:“去年八月之變,捽當亂鋒,隻身力拒,中丸致命,危忠卓節,無愧古人。”
黑雲蔽月暗空城,連帥當門怒氣橫。
(原註:乙未八月之變,亂兵入宮。洪公時帶聯隊長,聞之馳至宮門,按劍叱之曰:“汝輩無將令而擅入宮門,將欲何為乎?”前徒欲退。俄而刃丸交加,公至死罵不絕口。)
只手綱常扶欲起,一身鋒鏑死如生。
伏蒲幾進忠言苦,分竹曾聞吏事清。
(原註:公每昵侍兩殿,隨事泣諫。屢典郡邑,以清白著名。)
更有家中賢母訓,千秋彤管定垂名。
(原註:公早孤,大夫人以義方教之。嘗以清州兵使送魚物供膳,夫人對使責之曰:“汝受國恩,不思圖報,乃以官物遺乎?吾家衣食無非君賜,何待汝送?”嚴辭還送。公凜不敢違,晩年成仁,寔資母訓雲。)
其他
影視形象
- 1990年韓國電視劇《朝鮮王朝500年-大院君》,洪淳昌飾
- 1995年韓國電視劇《燦爛的黎明》,金周榮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