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作內容
顧愷之傳世之作《洛陽賦圖》為其觀三國曹魏時
建安著名文人、曹操第三子
曹植所寫《
洛神賦》這篇著名文學作品後有感而畫的。《洛神賦》通篇言辭美麗,描寫動情,神人之戀纏綿淒婉,動人心魄。顧愷之讀後大為感動,遂凝神一揮而成《洛神賦圖》。此圖卷收藏於
北京故宮博物院。無論從內容、藝術結構、人物造形、環境描繪和筆墨表現的形式來看,都不愧為中國古典繪畫中的瑰寶之一。
這卷宋摹本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顧愷之藝術的若干特點,千載之下,亦可遙窺其筆墨神情。全卷分為三個部分,曲折細緻而又層次分明地描繪著曹植與洛神真摯純潔的愛情故事。人物安排疏密得宜,在不同的時空中自然地交替、重疊、交換,而在山川景物描繪上,無不展現一種空間美。
全畫用筆細勁古樸,恰如“春蠶吐絲”。山川樹石畫法幼稚古樸,所謂“人大于山,水不容泛”,體現了早期山水畫的特點。
此圖不書《洛神賦》文,亦無名款,從畫法、絹、色等方面研究,當為宋人
摹本,但畫風仍存
六朝遺韻,其原本傳為顧愷之所作。
引首有清高宗
弘曆行書“妙入毫巔”。前卷有“松雪齋圖書印”一印,後
隔水押縫有“群玉中秘”璽,後面的余幅有“明昌御鑒”一璽。前隔水乾隆辛酉小春御題“妙人毫顛”四個大字,御筆題簽,簽上“神品”、“乾隆宸翰”二璽。
藝術賞析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的《洛神賦圖》原卷就是東晉著名畫家顧愷之繪製的,可以稱為顧愷之傳世精品。這卷宋摹本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顧愷之藝術的特點,全卷分為三個部分,層次分明地描繪著曹植與洛神真摯純潔的愛情故事。顧愷之的《洛神賦圖》發揮了高度的藝術想像力,富有詩意地表達了原作的意境。此畫用色凝重古樸,具有工筆重彩畫的特色。作為襯托的山水樹石均用線勾勒,而無皴擦,簡繁得當,空間、疏密都安排的井然有序,與畫史所記載的“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時代風格相吻合。
顧愷之是開創中國人物畫的鼻祖,他的筆法如春蠶吐絲,輕盈流暢,被後世稱為“
鐵線描”。唐代
張彥遠對顧愷之的畫評價為:“緊勁聯綿,循環超忽,調格逸易,風趨雷疾,意存筆先,畫盡意在,所以全神也。”
通觀《洛神賦圖》,此畫作稍顯不足之處是對於山川樹石的處理還略顯簡單,但這也在某種程度上加強了整幅作品的裝飾趣味。此外,襯景中對車船、女媧以及怪誕神獸的描繪都極為生動鮮活,使整幅畫面充斥著強烈的神話氣氛和浪漫主義色彩。此幅作品無論構圖、情節的展示、人物的刻畫以及筆墨繪畫技巧方面都可稱得上是中國古典繪畫藝術之瑰寶。
人物
曹植所寫《
洛神賦》,通篇言辭美麗,描寫動情,神人之戀纏綿淒婉,動人心魄。
顧愷之讀後大為感動,遂凝神一揮而成《洛神賦圖》。畫中的曹植帶著隨從,在洛水之濱凝神悵望,仿佛見到思念已久的洛神。遠處凌波而來的洛神,衣帶飄逸,動態委婉從容,目光凝注,表現了關切、遲疑的神情。二人的思念之情溢於卷面,令人感動。
全圖設色艷麗明快,線條準確流暢,充滿動感,富有詩意之美。展開畫卷,只見站在岸邊的曹植表情凝滯,一雙秋水望著遠方水波上的洛神,痴情嚮往。梳著高高的雲髻,被風而起的衣帶,給了水波上的洛神一股飄飄欲仙的來自天界之感。她欲去還留,顧盼之間,流露出傾慕之情。初見之後,整個畫卷中畫家安排洛神一再與曹植碰面,日久情深,最終不奈纏綿悱惻的洛神,駕著六龍雲車,在雲端中漸去,留下此情難盡的曹植在岸邊,終日思之,最後依依不忍地離去。這其中泣笑不能,欲前還止的深情,最是動人。
張彥遠在《
歷代名畫記》中記載了顧愷之為
裴楷畫像在臉上加三根毛一事,其云:“楷俊朗有識具,此正是其識具,觀者詳之,定覺神明殊勝。”臉上加三根毛對於繪畫的教化作用來說,其實並無任何聯繫,而顧愷之卻認為它能夠反映出裴楷的氣質,這是屬於一種極個性化的問題,而不是某一類人的典型化和抽象化。這種對個人精神氣質的重視與追求,表現在他對刻畫眼睛的謹慎與仔細。他說:“點睛之節,上下、大小、濃薄有一毫小失,則神氣與之俱變也。”很明顯,顧愷之對人物表現的要求是如實地反映人物獨特的氣質和品格,而不是某種概念化的東西。
形神
主人翁曹植在翠柳叢石的岸邊突然不經意地發現崖畔洛水之上飄來一位婀娜多姿美麗照人的女神時如痴如醉的神情寫照。他生怕驚動神女洛神,下意識輕輕地用雙手攔住侍從們,目光中充滿了初見洛神時的又驚又喜的神態。高明在顧愷之在處理曹子建的侍從時,將他們畫得程式化,用侍從們呆滯的目光、木然的表情,以襯托出曹氏喜不自禁的神情,使畫面形成一種鮮明的對比。這時人們看到的曹植的神情是既專注又驚訝,內心既激動外表又矜持的複雜心情,這是言語所難以表達的。
把玩品賞畫中人物體態消瘦飄逸之美不難領會,洛神含情脈脈描繪的細膩、生動傳神。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穠紙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約素,延頸秀項,皓質呈霧,奇服曠世、骨像應圖。岸上的曹子建在侍從的簇擁下舉步而行,不僅他那生動的表情跟眾人呆滯的面部形成鮮明對照,他那形體也明顯較眾人高大而引人注目。這種處理手法跟現實生活所謂的比例關係、透視原理無關。他是一種傳統思維定勢和欣賞習慣下形成的藝術規律。
山水
“水不容泛,人大于山”八個字在顧愷之的《洛神賦圖》中完全得到證實:人物與背景之間比例關係失調,近景和遠景拉不開距離,高山仿佛土丘,大河如同小溪,至於樹木就只能勾畫一個扇形輪廓,繪畫技巧尤其稚拙,中國繪畫史這種狀況在顧愷之所處的時代相當普遍一直延續到隋唐以後才真正得到改觀。顧愷之《洛神賦圖》卷中勾勒添色的人馬畫技法意味著人馬畫已具備了獨立成為一種畫科的藝術條件。《洛神賦圖》構圖技巧:畫面生動感人,是中國繪畫史上的一部經典作品。顧愷之不愧是第一位留名畫史的人,他的稟性中頗有藝術家與生俱來的天真、善良、風趣、大度,人物亦是顧愷之最擅長的。
奇獸
顧愷之在《洛神賦圖》中還根據曹植的《洛神賦》中文字的描繪,創造了許多神仙和奇禽異獸。實際上,這些神獸在現實生活中是沒有的,完全是畫家憑想像將多種動物的特徵融合成一體而畫出的視覺形象。如他畫出的海龍就長著一對長長的鹿角、馬形臉、蛇的頸項和一副如羚羊般的身體,他畫的怪魚也長著一隻豹子一樣的頭。它們雖然賓士在江水之上,卻沒有飛濺的水花,就如同騰飛於空中一般。這種高古的繪畫技法,烘托出了畫面的熱鬧,增強了故事的傳奇性和神秘感。幾千年來,一直受到人們的青睞。
色彩
《洛神賦圖》色彩典雅鮮麗。整個畫面環境富於裝飾性。從對人體雲紋和水紋的多姿多彩的勾描中,亦歷歷可見,作為文人型畫家,顧愷之人物畫中富於運動感的線條若拿去和出自民間藝人之手的某些相思構圖的作品(如西秦炳靈寺石窟中的飛天像)比較,其精緻、流利、細美特徵尤為彰顯。
全畫用筆細勁古樸,恰如“春蠶吐絲”。山川樹石畫法幼稚古樸,所謂“人大于山,水不容泛”,體現了早期山水畫的特點。此圖卷無論從內容、藝術結構、人物造形、環境描繪和筆墨表現的形式來看,都不愧為中國古典繪畫中的瑰寶之一。
歷史背景
《洛神賦圖》卷,東晉著名畫家顧愷之繪製(宋摹),這幅畫根據曹植著名的《洛神賦》而作,為顧愷之傳世精品。這卷宋摹本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顧愷之藝術的若干特點,千載之下,亦可遙窺其筆墨神情。全卷分為三個部分,曲折細緻而又層次分明地描繪著曹植與洛神真摯純潔的愛情故事。人物安排疏密得宜,在不同的時空中自然地交替、重疊、交換,而在山川景物描繪上,無不展現一種空間美。
顧愷之傳世之作《洛神賦圖》是觀《洛神賦》這篇著名文學作品後有感而畫的。傳說曹植少時曾與上蔡(今河南汝陽)縣令甄逸之女相戀,後甄逸之女被嫁給其兄
曹丕為後,而甄后在生了明帝曹睿後又遭讒致死。曹植在獲得甄后遺枕後感而生夢,因此寫出《
感甄賦》以作紀念,明帝
曹睿將其改為《洛神賦》傳世。而洛神是傳說中伏羲之女,溺於洛水為神,世人稱作宓妃。把甄后與洛神相提並論,實際上也是一種對甄后的懷念和寄託。《洛神賦》通篇言辭美麗,描寫動情,神人之戀纏綿淒婉,動人心魄。顧愷之讀後大為感動,遂凝神一揮而成《洛神賦圖》。此卷一出,無人再敢繪此圖,故成為千百年來中國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名著和最為世人所傳頌的名畫。
思想內涵
此卷很好地傳達了原賦的思想境界,在畫中人們可以清晰地感觸到原作所傳達的思想。畫卷中站在岸邊的曹植表情凝滯的望著遠方水波上的洛神,流露出傾慕之情。全畫用筆細勁古樸,恰如“春蠶吐絲”。山川樹石畫法幼稚古樸,所謂“人大于山,水不容泛”,體現了早期山水畫的特點。“藝術並不要求把他當做現實”自古以來,我們民族的繪畫就依照這種規律去安排布局,觀畫者也按此約定來鑑別欣賞,從來不曾覺得有什麼不合適。古代畫區別賓主、尊卑、貴賤之形的傳統處理法,他們從“神貴於形”的邏輯上推導出“以神制形”的觀念。顧愷之的“傳神論”便在這種背景下產生了,他以其對藝術創作中形神關係的深刻領悟和卓絕見識率先在歷史上揚起了中國美學形神論的大旗。這是他通過對前人的綜述而形成的理論,這在繪畫史上是具有劃時代意義。此圖卷從構圖、人物造形、環境描繪和筆墨表現來看,都不愧為中國古典繪畫中的瑰寶之一。
顧愷之曾說“凡將摹者,皆當先尋此要,而後次以即事。若長短、剛軟、深淺、廣狹,與點睛之節,上下、大小、濃薄,有一毫小失,則神氣與之俱變矣。凡畫人,坐時可七分,衣服彩色殊鮮微,此正蓋山高而人遠耳。”通過對顧愷之作品的解讀和其畫學理論的研究,及圖文搭配使人們有機會再度通往與古大師的精神對話,在人物、形神、色彩、山水、思想創造等方面有了心得領悟和收穫。中國古詩畫傳達的思想不僅沉澱著傳統美學理念也是中華民族奮發不息、樂觀向上民族精神的體現。
作者簡介
顧愷之(約344-405年),字長康,小字虎頭。是中國東晉時代的畫家,江蘇無錫人,約364年在南京為石棺寺畫
維摩詰像,引起轟動。366年當上大司馬參軍,392年為殷仲堪參軍,405年升為散騎常侍。顧愷之多才,工詩賦,善書法,被時人稱為“才絕、畫絕、痴絕”,他的畫風格獨特,被稱為“顧家樣”,人物清瘦俊秀,所謂“秀骨清像”,線條流暢,謂之“春蠶吐絲”。著有《
畫論》《
魏晉勝流畫贊》和《
畫雲台山記》三本繪畫理論書籍,提出“以形寫神”、“盡在阿堵中”的傳神理論。唐張彥遠評其畫:“意存筆先,畫盡意在”。他提出的“遷想妙得”、“以形寫神”等著名論點,對中國繪畫影響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