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論

畫論包括繪畫審美理論、繪畫批評、繪畫技法理論等內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畫論
  • 外文名:theory of painting
  • 拼音:hualun
  • 簡介:繪畫理論的簡稱
畫論,定義,古代西方,中國繪畫,徐悲鴻《中國畫改良論》,畫論,

畫論

定義

畫論,往往是重要的甚至是標誌性藝術家和理論家,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獨創理論。畫論是重要的有影響力學術著作,它的誕生標誌著人們對於繪畫藝術的審美特點與表現手段的認識水平。而“論畫”,僅僅是藝術家和理論家在實踐中的一般性評論和階段性藝術感悟感想,也可擇要結集成冊,但學術性一般,與“畫論”明顯有別。

古代西方

古代西方,在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人的美學著作和普林尼、鮑薩尼阿斯等人的歷史著作中,已有大量論述涉及繪畫中的模仿、比例、美與醜、素描與色彩等問題。但這些零星的或專門的文字大都只是經驗性的評述。文藝復興時代,在人文主義思想和科學方法影響下,歐洲才真正形成具有理論體系的繪畫理論,透視學和解剖學是當時畫論的主要內容。L.達·文西的畫論筆記是當時歐洲畫論的傑出代表。18世紀德國文藝批評家G.E.萊辛的《拉奧孔》專門論述了繪畫與詩歌的界限,是比較美術理論的重要論著。近現代以來,有關繪畫的理論大量見之於畫家的言論、日記、書信和美學家、文藝批評家的各種著述中。

中國繪畫

中國的繪畫理論,最早散見於先秦諸子的言論中,不成系統,而且往往是以論畫說明某一倫理的或哲學的問題,但對後世影響很大。自東晉顧愷之開始,出現了專門的畫家論畫的著作。經歷代發展,形成了自成系統的中國古代畫論體系,著作宏富,體裁多樣(包括畫論、畫評、畫史、著錄、題畫詩等),門類豐富(包括人物、山水、花鳥等門類的理論),闡述精微,是有待於進一步整理和研究的古代藝術理論遺產。

徐悲鴻《中國畫改良論》

中西繪畫,故欲振中國之藝術,必須重倡吾國美術之古典主義,如尊宋人尚繁密平等,畫材上不專山水。欲救目前之弊,必采歐洲之寫實主義,如荷蘭人體物主精,法國庫爾貝、米勒、勒班習,德國萊柏爾等構境之雅。美術品貴精工,貴滿貴足,寫實之功成於是。
——《美的解剖--在上海開洛公司講演辭》,1926年3月19日上海《時報》
我們的雕塑,應當繼續漢人雄奇活潑之風格。我們的繪畫,應當振起唐人博大這精神。我們的圖案藝術,應紹述宋人之高雅趣味。而以寫生為一切造型藝術之基礎;因藝術作家,如不在寫生上立下堅強基礎,必成先天不足現象,而乞靈抄襲摹仿,乃勢所必然的。
——《當前中國之藝術問題》,1947年11月28日天津《益世報》
有人喜言中國藝術重神韻,西歐藝術重形象;不知形象與神韻,均為技法;神者,乃形象之精華;韻者,乃形象之變態。能精於形象,自不難求得神韻。希臘兩千五百年前之巴爾堆農女神廟上浮雕韻律,何等高妙!故說西洋美術無韻,乃不通之論。
——《當前中國之藝術問題》,1947年11月28日天津《益世報》
中國畫在美術上,有價值乎?曰有!有故足存在。與西方畫同其價值乎?曰以物質之故略遜,然其趣異不必較。凡趣何存?存在歷史。西方畫乃西方之文明物,中國畫乃東方之文明物。所可較者,惟藝與術。然藝術復須借他種物質憑寄。西方之物質可盡術盡藝,中國之物質不能盡術尺藝,以此之故略遜。
——《中國畫改良之方法》,1918年5月23-25日《北京大學日刊》
吾國美術發展後,變為多元體;如山水、人物、花鳥、草蟲,各樹一幟(上古並不如此),有全不連屬者。故為萬物平等觀,不同西洋以人為主體。彼之所長,我遠不及,而我之所長,彼亦不逮。因為我國人之思想,多受道家支配,道家尚自然,繪畫之發展,一面以環境出產如許多之繁花奇禽,博採異章……故自然物之豐富,又以根深蒂固之道家思想,吾民族之造型藝術天才,便向自然主義發展。波斯印度亦多物產,但其繪畫,俱為生活習慣所限制,類作五六方寸小幅,開展為難。
——《美術漫談--部分中國花鳥畫》,1950年12月1日北京《新建設》第3卷第3期

畫論

《達文西畫論》、《羅丹藝術論》、《古畫品錄》、《中國畫改良論》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