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目錄,明代畫論和著錄,
目錄
明代畫論 目錄:
崇尚文人畫的畫論(前言)
王 履 (畫概序,華山圖序)
何良俊 (四友齋畫論)
文徵明 (文待詔論畫)
李開先 (中麓畫品)
楊 慎 (升庵論畫)
王世貞 (藝苑卮言論畫)
孫 鑛 (月峰畫跋)
顧凝遠 (畫引)
莫是龍 (畫說)
屠 隆 (畫箋)
王穉登 (吳郡丹青志
董其昌 (畫旨,畫眼,畫禪室隨筆)
陳繼儒 (眉公訴畫)
李日華 (竹懶論畫)
唐志契 (繪事微言)
蓮 儒 (畫禪)
茅一相 (繪妙)
沈 顥 (畫麈)
汪砢玉 (汪玉水論畫)
徐 沁 (明畫錄論畫)
朱謀垔 (畫史會要)
Mingdai hualun he zhulu
明代畫論和著錄
works of painting history and painting theory in Ming Dynasty
中國明代繪畫創作興盛,名家輩出,流派叢起,收藏、鑑賞的風氣也極為發達。適應創作與鑑藏的需要,繪畫理論的著作和著錄畫跡的著作也獲得很大發展,流傳至今者尚不下30餘種。其中畫論方面,除論述類與品評等的專門著作外,各家詩文集與筆記雜著中也不乏有關內容。持論則因人而異,分別反映了各家各派的創作主張與創作傾向。著錄方面,多數均著錄各家藏品,且每與書法合併著錄成書,以一家藏品為對象者尚少,但體例日臻詳明完備。
明人畫論的發展約分3期。初期未發現論畫專書,論文散見於文集或題跋原件中。宋濂《畫原》以儒家經世致用觀點論畫,主張繪畫應“助名教而翼群倫”,慨嘆當代畫家“溺志於車馬、仕女、花鳥、蟲魚、山林、水石”,“使古之意益衰”。他對人物畫教育作用的重視可說是反映了當政者的繪畫主張。練安則繼承宋以來文人畫見解,要求繪畫表達“雅人勝士”的意態情性,反映了一般士大夫畫家的傾向。
王履《華山圖序》又據親身經驗重申了“師造化”的極端重要性,在對古人“宗”與“不宗”,“形”與“意”的關係問題上發表了具有辯證因素的見解。中期除大量畫家均有論畫言論外,還出現了較完整的理論專著。代表以吳門派為中心的文人畫家見解者有王世貞《藝苑卮言》,推崇趙孟文徵明的何良俊《四友齋書畫論》亦屬此類。為浙派張目者有李開先《中麓畫品》。楊慎《升庵畫品》則大體繼承了唐宋論畫傳統。後期繪畫論著更加繁榮,有專著(包括某一畫科專著),有涉及畫論的文集雜著,更有後人所輯名家論畫之作。
各書各文大多持文人畫觀點,以論山水畫者為主,但見地也不盡相同。影響最大者為董其昌《畫禪室隨筆》《畫旨》、《畫眼》與《畫說》。其中心論點是倡導文人畫,貶抑“行家畫”的“南北宗論”。其他如著《竹懶畫媵》等書的李日華,寫《輸蓼館集》的范允臨,著《五雜俎》的謝肇,作《燕閒清賞箋》的高濂,著《畫》的沈顥,撰《繪事微言》的唐志契,寫《赤牘》的範式玉,雖在崇尚文人畫方面與董其昌大同小異,但《六硯齋筆記》之提倡“真工實能”,《繪事微言》之提出“山水性情”,指出過於看重“畫理”與“畫筆”的流弊,《畫》之批評“近日畫少壑,習得搬前挪後法耳”,《五雜俎》之指責“任意師心,鹵莽滅裂,動輒托之寫意”,《赤牘》之反對“雷同少變化,其丘壑布置,千幅如一”等,均能觸及文人畫流行中的某些時弊,各有所見。
明代繪畫著錄約有4種體例。①繼承前代傳統,不錄款識、題跋,唯存其名目,如楊慎《名畫神品目》,文嘉《鈐山堂書畫記》等。前者采編自古來諸書,後者則記嚴嵩籍沒時所見。②除著錄作品的作者、名目外,還著錄其款識、題跋。它始發於朱存理《珊瑚木難》,影響至為深遠,並且不斷在體例上達到完備周詳,如趙琦美《鐵網珊瑚》,都穆《寓意編》,張醜《清河書畫舫》、張泰階《寶繪錄》等。③為專門著錄題跋之作。大約受宋代《廣川畫跋》等影響,亦受《珊瑚木難》著錄題跋的啟發。自王世貞著《州畫跋》,其後頗有效法者,如孫鳳《書畫鈔》,孫《書畫跋跋》,郁逢慶《書畫題跋記》等。④為“著錄表”,此體為張醜所獨創,似受中國史學家於史中列表方法的影響。編有《清河書畫表》、《南陽名畫表》等。
明代繪畫著錄,適應鑑藏搜求之需,較少一家藏品著錄,多為歷代名家藏品目錄,個人收藏亦著錄其中。因明人疏於考證,著錄中往往雜入贗品,至於作者、圖名,訛傳誤植之處,尤屬習見不鮮,甚至還有像張泰階《寶繪錄》出於虛張聲勢、炫售於人的目的,有意著錄偽品的情況。但因明代繪畫著錄體例漸呈多樣,內容日漸豐富完備,所以積累了大量有關作品流傳的文獻資料,對後世繪畫史的研究工作是具有極其重要價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