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順縣

泰順縣

泰順縣位於浙江南部,隸屬溫州市,枕山近海,區位獨特,東鄰蒼南縣,東南界福鼎市,南界柘榮縣,西南、西側分別與福安市、壽寧縣接壤,西北靠景寧縣,東北毗文成縣。明景泰三年(1452年)置縣,取“國泰民安、人心效順”之意。縣域總面積1761.5平方公里,現轄12鎮7鄉,總人口37.1萬人。縣政府駐地羅陽鎮,至杭州市區432公里,距溫州市區152公里。

泰順是國家生態縣、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森林覆蓋率達76.1%,生態環境狀況指數居全省前列。現存各類橋樑970多座,古廊橋33座,15座古廊橋和“仕水矴步”被列為國家級文保單位,被列入國家和省市非遺名錄116項。擁有被譽為“天然生物基因庫”和“綠色生態博物館”的烏岩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神水寶地”“天下第一氡”盛譽的承天氡泉省級自然保護區以及極具文化藝術創造價值和收藏價值的泰順石等。

2018年9月26日,泰順縣榮獲2018年“中國天然氧吧”創建地區稱號。2019年3月,被列為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泰順縣
  • 外文名稱:Taishun County
  • 行政區類別:縣
  • 所屬地區:中國華東
  • 下轄地區:現轄12鎮7鄉 
  • 政府駐地:羅陽鎮
  • 電話區號:0577
  • 郵政區碼:325500
  • 地理位置:浙江省南部邊陲,溫州市西南部
  • 面積:1761.5平方公里
  • 人口:24.90萬(2016年常住人口)
  • 方言:百丈口話,汀州話,畲話,彭溪話等
  • 氣候條件: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泰順廊橋、承天氡泉、汀布
  • 車牌代碼:浙C
  • 行政代碼:330329
建制沿革,行政區劃,區劃沿革,區劃詳情,自然地理,位置境域,生態環境,地勢水文,氣候特徵,生物資源,植物資源,動物資源,泰順石資源,人口民族,政治,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美麗泰順,最美山城,美麗鄉村,歷史人文,非物質文化遺產,重點文物,泰順縣歌,傳統節慶,歷史名人,泰順石雕,生態旅遊,旅遊資源,旅遊開發,旅遊景點,泰商創業,泰商品牌,千市萬億,泰商回歸,名優特產,特色產品,泰順小吃,泰順金名片,

建制沿革

泰順於明朝景泰三年(1452年)設縣,明代宗賜名“泰順”,意為“國泰民安,人心歸順”。
泰順縣泰順縣
泰順歷史上一直歸溫州治。明景泰三年(1452),朝廷派兵鎮壓了浙閩邊境鄧茂七、葉宗留為首的農民起義隊伍,遂析瑞安縣義翔鄉五十六、五十七、五十八、五十九、六十5都12里和平陽縣歸仁鄉三十八、三十九、四十3都6里置縣,治羅陽,景泰帝以“國泰民安,人心效順”之意賜名泰順。隸浙江布政使司溫州府。清代,隸屬未變。宣統三年(1911),辛亥革命爆發,浙江光復,泰順屬溫州軍政分府管轄。
民國元年(1912)廢溫州軍政分府。1915年置甌海道,泰順屬之。1916年廢道,實行省縣二級制,縣直隸浙江省。1921年,實施行政督察區制,泰順屬浙江省第十縣政督察區。1922年,改稱第三特別行政督察區,1922年8月,又以特區駐地縣命名為永嘉行政督察區。1936年4月,全省改划行政督察區域,泰順縣一度劃歸第六行政督察區(今麗水地區)。1936年復劃歸第五區(溫州)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全司令公署。
1949年8月,隸浙江省人民政府第五專員公署。1949年,第五專員公署易稱溫州區專員公署,旋改稱溫州專員公署,泰順屬之。1967年屬中國人民解放軍溫州軍管會、支左聯合指揮部管轄。1968年12月,隸溫州地區革命委員會。1978年9月,屬溫州地區行政公署。1981年9月至現今,隸溫州市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明清代縣城東至分水排(今屬文成縣桂山鄉)的平陽界130里(步行里程,華里,下同),南至樟坑的閩霞浦界100里,西至黃坭隘的閩壽寧界10里,北至上燕的景寧界100里,東北至平溪(今屬文成縣仰山鄉)的瑞安界100里,至蟾宮埠(今文成縣匯溪鄉)的青田界100里,西南至東溪頭的壽寧界10里,東南至月湖烊的平陽(今蒼南縣)界和閩福鼎界170里,西北至壽寧、景寧縣界50里。
民國27年(1938),福建壽寧縣第一區轄地葛藤(繩)嶺、張家洋、卓家坑、東溪頭、雙港渡等村劃歸泰順,並分別在李家山上村橋頭、東溪頭、雙港渡三地樹立界碑,此後兩縣以東溪(今名壽泰溪)為界,劃入面積9平方公里。
民國37年(1948年)1月,百丈區匯溪、兩岸兩鄉及翁山(舊榮城鄉)、白雲(舊新川鄉)兩鄉部分轄地劃歸新設定的文成縣,面積計180.5平方公里,今為文成縣匯溪、雙溪、稽洋、東龍、仰山、桂山鄉地。
解放後,1949年9月全縣劃分為百丈羅陽泗溪泰南4個區,設31個鄉(鎮)。1952年4月調整行政區劃,全縣分為7個區、109個鄉(鎮)。1958年11月,實行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體制,全縣轄9個人民公社、53個生產大隊(相當於鄉)。1961年7月,調整人民公社規模,全縣設6個區、51個人民公社。1984年,全縣轄9個區、58個鄉、1個縣直屬鎮。1992年撤區擴鎮並鄉,全縣分設9個鎮、29個鄉,下轄527個行政村、8個居民區。
1998年,泰順縣轄11個鎮27個鄉,人口34.33萬人。有畲族分布。(2000年人口普查)
2001年,泰順縣轄11個鎮(其中1個民族鎮)、24個鄉、1個民族鄉,6個居委會、518個村委會,總人口348 069人。
2011年末,全縣轄10個鄉鎮(其中1個畲族鎮、1個畲族鄉),包括羅陽鎮、司前畲族鎮、百丈鎮、筱村鎮、泗溪鎮、彭溪鎮、雅陽鎮、仕陽鎮、三魁鎮9鎮和竹里畲族鄉,下設11個社區、6個居民區,295個行政村。

區劃詳情

2011年,泰順縣下轄10個鄉鎮,包括8鎮1畲族鎮1畲族鄉。
羅陽鎮、百丈鎮、泗溪鎮雅陽鎮、仕陽鎮、三魁鎮、筱村鎮、彭溪鎮、司前畲族鎮竹里畲族鄉,11個居民區、295個行政村。
2016年末,泰順縣下轄19個鄉鎮,包括12鎮7鄉,其中1個畲族鎮、1個畲族鄉,包括羅陽鎮司前畲族鎮百丈鎮筱村鎮泗溪鎮彭溪鎮雅陽鎮仕陽鎮三魁鎮南浦溪鎮龜湖鎮西暘鎮12鎮和包垟鄉東溪鄉鳳垟鄉柳峰鄉雪溪鄉大安鄉竹里畲族鄉7鄉,共19個鄉級政區;下設11個社區、3個居民區、298個行政村。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泰順縣位於浙江省最南端,溫州市西南部,為浙南閩東山區。地理坐標為東經119°37′-120°15′,北緯27°17′-27°50′(中心:北緯27°33′,東經119°42′)。東南鄰蒼南縣、福建省的福鼎、柘榮,西南接福建省的福安、壽寧,西北靠景寧,東北毗文成。東西寬61.5千米,南北長56.55千米,總面積1761.5平方千米。
泰順縣

生態環境

泰順縣森林覆蓋率76.1%,縣域三大水系水質全面達到或優於水環境功能區要求,地表水環境功能區水質和縣出界水質達標率均達100%,2012年、2014年全省行政區域交接斷面水質考核榮獲優秀縣。環境空氣品質總體較好且保持穩定,環境空氣品質常年保持在國家二級標準以上,2005年以來,泰順生態環境狀況連續五年全省第一,成為名副其實的浙江生態第一縣。2016年泰順縣環境空氣品質優良率99.4%,位列全省第二;PM2.5濃度年均值24ug/m3,位列全省第一。

地勢水文

泰順境內山脈屬南雁盪和洞宮山脈,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其境內西北的白雲尖,海拔1611.3米,為溫州市最高峰。泰順縣城平均海拔超過500米,為浙江省海拔最高的縣城。
大小溪流百餘條,縱橫密布,呈多乾樹枝狀,分屬飛雲江交溪沙埕港、鰲江四大水系,主要溪流有里光溪、洪口溪、仕陽溪、壽泰溪、彭溪、會甲溪等,年平均水資源總量28.2億立方米,2012年,水資源量為35.97億立方米。泰順是浙南重要的生態屏障和水源保護地,其中溫州的“大水缸”——珊溪水庫有2/3水域面積在泰順縣境內。

氣候特徵

泰順屬亞熱帶海洋型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夏季平均25.1℃,冬季平均14.7℃,年平均氣溫16℃,年降雨量2000mm,無霜期280天。泰順多山近海,雷雨頻繁,雨量豐沛。6月降水最多,12月降水最少。3-4月為春雨期,雨日多,降水強度小。5-6月為梅雨期,暴雨增多,降水強度大。7-9月是颱風雷陣雨期。
由於地處山區,群山環繞,植被覆蓋率高,負氧離子濃度高,泰順縣常年空氣品質均在優良以上,被稱作“養生福地”。
據歷年整編資料(1981-2010年)顯示,泰順縣年平均溫度16.2℃,最冷1月平均氣溫6.1℃,最熱7月平均溫度25.9℃。極端最低氣溫-10.5℃,極端最高氣溫39.2℃。年平均降水量2047.5毫米,其中4—9月降水量1475.9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72.1%。年平均相對濕度82.1%。全年日照1627.7小時,占可照時數的37.2%。年平均風速1.3米/秒,最多風向為NE(東北)風。年平均蒸發量1302.3毫米,年雷暴日54.4天。主要氣象災害有颱風暴雨雷電連陰雨寒潮等。

生物資源

植物資源

泰順縣境內有植物342科1379屬3690種(含種下等級和栽培植物,下同),其中藍藻8科32屬136種、真菌61科129屬212種、苔植物58科155屬358種、蕨類植物45科94屬296種(含栽培1種)、裸子植物9科28屬55種(含栽培33種)、被子植物161科941屬2633種(含栽培328種)。
在170科種子植物中,物大科(100種以上)有禾本科(189種)、菊科(159種)、薔薇科(153種)、和豆科(120種)4科計621種,占全縣總種數的23.1%;大科(50-99種)有莎草科(91種)、百台科(69種)、唇形科(66種)、蘭科(57種)、玄參科(50種)5科計333種,占全縣總種數的12.39%;中等科(20-49種)有茜草科、樟科、傘科科科、芸香科、蓼科等28科計874種,占全縣總種數的32.51%;小型科(10-19種)有杉科、三白草科、黃楊科、澤瀉科、棕櫚科等78科計401種,占全縣總種數的14.92%;單種科(1種)有鐘萼木科、楊梅科、檀香科、番荔枝科、檉柳科、香蒲科等25科占全縣總種數的0.93%。特大科、大科、中等科計37科占總科數的21.76%,但含1828種占總種數的68.01%,是泰順植物區系的基本成分。
植物區系包含中國特有屬22個,占全省特屬的45.8%,占全國特有屬的6.9%,占全縣總屬數的2.4%。其中單種特有屬有青錢柳屬、鐘萼木屬、香果樹屬等,少種(2-5種)特有屬有杉木屬、蠟梅屬、半楓荷屬、銀鵲樹屬、八角蓮屬等。
在浙江植物區系中,僅見於泰順的有泰順鳳尾蕨、羅城石楠老虎刺、尖葉算盤子,海芋等57種,其中泰順鳳仙花、泰順杜鵑、浙江雪膽等是泰順特有種。此外,模式標本采於泰順的有縮羽複葉耳蕨、短葉勾兒茶、毛枝連蕊茶、尖萼紫莖、無腺野海棠、白花滿山紅、浙江柿、銀鐘花、四棱卷卷瓣蘭等9種。
列入《中國珍稀瀕危保護植物名錄》的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有福建柏、華東黃杉、鐘萼木、香果樹等9種,國家三級保護植物有南方鐵杉、八角蓮、沉水樟、閩楠、胡豆蓮銀鐘花等19種。

動物資源

泰順縣境內有動物252科1185屬1551種(含種下等級和養殖種類,下同),其中獸類24科55屬73種,鳥類40科130屬206種,爬行類9科31屬51種,兩棲類8科11屬28種,淡水魚類18科51屬66種,昆蟲類131科853屬1042種,蜘蛛類22科54屬85種。
依據中國動物地理區系,本縣動物區系屬東洋界中印亞界華中區的東部丘陵平原亞區。從地理型看,340種陸棲脊椎動物中東洋界234種占68.82%,古北界92種占27.06%,廣布種14種占4.12%。
根據中國動物地理分區,本縣340種陸棲脊椎動物中,華北華中區73種占21.47%,華中區42種占12.35%,華中華南區187種占55.00%,華中西南區14種占4.12%,華南區10種占2.94%,廣布種14種占4.12%。
本縣淡水魚類在區繫上屬華南地區浙閩亞區,65種淡水魚中,浙閩亞區分布的有26種占40.00%,浙閩亞區與華東區江淮亞區分布的有34種占52.31%,江淮亞區分布的有5種占7.6%。
列入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雲豹、豹、虎、黑麂、白鸛、金雕、黃腹角雉、白頸長尾雉、黿等9種,占全省45%,占全國8.33%;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有短尾猴、獼猴、穿山甲、豺、黑熊、黃喉貂、水獺、大靈貓、小靈貓、金貓、鬣羚、鴛鴦、蒼鷹、雀鷹、赤腹鷹、松雀鷹白腹山雕、普通騫、蛇雕、小隼、游隼、燕隼、紅隼、白鷳、勺雞、小杓鷸小青腳鷸、草鳥、長耳鳥、雕鳥、領鵂鳥、斑頭鵂鳥、鷹鳥、領角鳥、紅角鳥、褐林鳥、大鯢、虎紋蛙、花鰻、拉步甲等42種,占全省的42.86%,占全國的15.91%。列入省經保護動物的有黑白飛鼠、鼯鼠、豪豬、狐、鼬獾、食蟹蒙、毛冠鹿、白額小鷓鴣、紅翅鳳頭鵑、大杜鵑、四聲杜鵑、小杜鵑、中杜鵑、鷹鵑、噪鵑、栗頭蜂虎、大擬啄木鳥、黃嘴噪啄木鳥、星頭啄木鳥、斑啄木鳥、姬啄木鳥、黑枕綠啄木鳥、戴菊、普通幣、紅胸啄花鳥、叉尾太陽鳥、脆蛇晰、黑眉錦蛇、滑鼠蛇、眼鏡蛇、眼鏡王蛇、五步蛇、黑大紫蛺蝶等33種,占全省的66%。

泰順石資源

泰順石資源主要分布在泰順縣龜湖鎮,其已探明可開採量為5000萬噸,理論儲量達1億噸,是東南亞地區最大的單體礦,號稱“世界蠟都”。泰順石質地溫潤似玉、細膩剔透、紋理精美、色澤雅麗、軟硬適中,具有宜雕琢、宜制印等工藝美術特點,極具文化藝術創造價值和收藏價值。按質地、紋理、色彩分類,分為金石凍、華文石、東方紅、鳳黃石、虎白石、乳花石、湖藍石等七個系列200多個品種。除工藝用途之外,還廣泛套用於工、農業部門,如玻纖和陶瓷的原材料,農藥和化妝品的填充劑。

人口民族

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泰順縣常住人口為23.34萬人,同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時的27.98萬人相比,十年共減少4.64萬人,減少16.58 %,年平均減少1.8%。
全縣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戶8.35萬戶,家庭戶人口為22.53萬人,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2.70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3.26人減少0.56人。
全縣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為12.29萬人,占52.67%;女性人口為11.05萬人,占47.33%。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117.94下降為111.27 。
全縣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為22.00萬人,占94.26%;各少數民族人口為1.34萬人,占5.74%。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少數民族人口比重上升0.71個百分點。

政治

泰順縣委書記:陳永光
泰順縣委副書記、縣長:黃陽栩

經濟

綜述

2009年泰順縣實現生產總值34億元,比上年增長10.5%。財政總收入3.64億元,增長13.6%,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63億元,增長15.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 432元,增長9.3%。農民人均純收入5190元,增長11.3%。年末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56億元,增長33%;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33.8億元,增長38%。
2016年泰順縣實現生產總值81.31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8.3%。完成限額以上固定資產投資75.22億元,增長10.3%,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額20.47億元,下降3%。財政總收入10.66億元,增長14.1%,其中地方財政收入7.81億元,增長13.6%。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337元,增長9.5%;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130元,增長8.9%。年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152.73億元,增長17.4%;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99.5億元,增長6.1%。
2017年,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1.71億元,增長8.4%;財政總收入11.43億元,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91億元,分別增長7.2%、9.1%;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6.98億元,增長12.7%;城鎮和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175元、15532元,分別增長9.1%、9.9%。

第一產業

2009年泰順縣農業總產值6.18億元,增長4.96%。糧食作物種植面積11 975公頃,糧食總產量63 639噸,比上年增加3552噸。油料種植面積1024公頃,總產量1783噸,產值633萬元。茶葉總產量2309噸,產值15 000萬元。蔬菜總產量67 516噸,產值10 195萬元。水果總產量8302噸,產值3595萬元。肉類總產量6459噸,產值11 161萬元。牛奶產量978噸,產值274萬元。禽蛋產量458噸,產值321萬元。荒山地完成造林面積754公頃,更新造林420公頃。完成農村飲用水項目55個,受益人口5.13萬人。新增和改造茶葉、筍竹、楊梅、油茶、獼猴桃等農業基地1.3萬畝。新增農業示範基地14個,特色專業村10個,示範性農業龍頭企業20家。新增省市著名(知名)商標4枚,名牌產品4個。
2016年全縣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1.4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4.5%。全年農作物種植面積1.66萬公頃,增長4.5%。其中:糧食種植面積8157公頃,增長0.5%;油料種植面積995公頃,增長19.2%;藥材種植面積1650公頃,增長22.4%;蔬菜種植面積4621公頃,增長0.4%。全年糧食總產量4.49萬噸,增長0.1%。茶葉總產量0.32萬噸,增長5.9%。蔬菜產量7.9萬噸,下降0.8%。全年肉類總產量1.04萬噸,增長31.4%;其中豬肉產量0.79萬噸,增長36.2%。生豬年末存欄5.18萬頭,下降9.8%;全年出欄8.66萬頭,增長34.1%。家禽年末存欄41.93萬隻,下降13.8%;全年出欄124.96萬隻,增長9.6%。年末全縣共有農業龍頭企業64家,其中省級農業龍頭企業5家,市級農業龍頭企業25家;國家級示範合作社4家,省級示範合作社15家,市級示範合作社38家;省市兩級主導產業示範區8個;特色農業精品園27個;休閒觀光農業示範園5個;生態循環農業示範區3個。全年完成水利建設投資1.06億元,年末擁有中型水庫3座,小型水庫58座。全縣旱澇保收面積3.49千公頃,有效灌溉面積9.41千公頃。年末全縣農業機械總動力6.71萬千瓦,增長6.6%。

第二產業

2009年泰順縣工業總產值24.66億元,增長12.6%。其中輕工業產值2.55億元,增長21.2%;重工業產值12.02億元,增長14.6%。年產品銷售收入額500萬元以上工業企業38家,實現工業總產值14.33億元,增長15.7%。產值超億元企業新增1家,累計4家,實現產值7.16億元,增長15.86%。建築業實現總產值53.92億元,增長21.%。年末擁有三級以上資質的建築企業22家。資質以上建築企業房屋建築施工面積672.6萬平方米,增長6.3%,房屋竣工面積227.3萬平方米,增長25.6%。
2016年全縣實現工業增加值9.6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1%。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5家,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4.22億元,增長6.3%。其中,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0.53億元,增長11.4%;裝備製造業增加值0.36億元,增長32.1%。規上工業新產品產值2.51億元,增長48.8%,新產品產值率為14.1%。規模以上工業銷售產值17.24億元,增長4.6%,產銷率為96.5%;其中完成出口交貨值2.46億元,增長6.5%,占銷售產值比重為14.26%。全年實現建築業總產值156.04億元,增長7.6%;實現增加值14.0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3.2%。全縣擁有資質建築企業50家(未包含勞務分包企業5家),其中:一級企業10家,二級企業7家,三級企業33家。新開工房屋施工面積357.34萬平方米,下降2.4%,房屋建築竣工面積296.98萬平方米,增長25.3%。全年實現利潤總額3.53億元,增長24.7%。年末擁有資產72.91億元,其中固定資產原價8.39億元。

第三產業

2009年泰順縣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15.71億元,增長2.9%。限額以上項目固定資產投資額12.52億元,增長1.2%。工業性投資5.03億元,增長23.1%。房地產開發投資3.38億元,增長44.5%。基礎設施建設投資6.07億元,增長7.5%,其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投資1.87億元,下降20.8%。
泰順縣大壩泰順縣大壩
2009年泰順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52億元,增長19.6%。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12.95億元,增長18.3%;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1.56億元,增長30.8%。實現旅遊綜合收入3.85億元,增長20.3%。接待國內外遊客81.8萬人次,增長23%。11月,中國·泰順廊橋文化旅遊節舉辦。新增省級旅遊強鎮1個,旅遊特色村1個,市級農家樂特色村1個,市級農家樂示範點4家,縣級示範點農家樂13家,三星級經營戶11家。
全年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1.71億元,同比增長12.3%。按區域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34.39億元,增長11.4%;鄉村消費品零售額7.32億元,增長16.5%。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總額10.96億元,增長9.9%。其中,批發零售業零售額9.99億元,增長10.9%;住宿餐飲業營業額0.97億元,增長0.5%。外貿出口總額26508萬元,增長3.8%。全年接待國內外遊客341.34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產值20.64億元,分別增長17.2%和20.7%。其中接待國內遊客340.95萬人次,增長17.2%;國內旅遊收入20.58億元,增長20.6%;接待入境遊客3870人次,增長33.4%;國際旅遊外匯收入106.07萬美元,增長29.7%。 全縣共有省級風景名勝區1個2處,2A、3A景區各1個,4A景區2個;省級森林公園2個,市級森林公園9個。

美麗泰順

最美山城

羅陽鎮緊緊圍繞“多彩文化養生城”定位,以“小縣大城、旅遊小鎮”為要求,著力建設“浙南山泉生態山城、多彩文化旅遊新城、蠟石產業創意新城”,全面打造“最美縣城”。先後榮獲中國旅遊文化名鎮、國家級生態鎮、省級衛生縣城、省級體育強鎮、省級文明縣城等稱號,並於2014年3月列入省級重點生態功能區小城市培育試點。結合人口分布三個1/3的特點,促進老城區、新城區和無區域生態移民區“三區”一體化發展。以廊橋旅遊為主體,拓展紅色老區體驗、古道廊橋觀光、綠色山林養生、藍色氡泉保健等“紅古綠藍”的多彩旅遊業態,探索文化引領發展的“泰順模式”,完善旅遊設施,設計地標景觀,提升羅陽鎮集散能力。
特色小鎮
2016年,氡泉小鎮、廊橋小鎮和時尚體育小鎮列入市級第一批特色小鎮創建名單,氡泉小鎮同時列入省級第二批特色小鎮培育名單,為推動泰順經濟轉型升級和城鄉統籌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雅陽氡泉小鎮
氡泉小鎮位於泰順縣雅陽鎮,規劃面積4.9平方公里,建設用地1238畝。總體布局為“兩心、兩帶、六板塊”,“兩心”即氡泉小鎮氡溫泉時尚休閒度假區集聚區、寶林寺—特色購物與文化創意街區;“兩帶”即環大峽谷旅遊帶、大峽谷運動休閒帶;“六板塊”即大自然古堡板塊、蓮雲谷板塊、養生養老社區板塊、特色民宿與現代莊園板塊、特色營地與休閒運動板塊、泰順國際影視產業綜合體板塊等。立足承天氡泉稀缺資源為特色主題,以廊橋—氡泉省級旅遊度假區為平台,以休閒度假旅遊產業為主體,融入氡泉影視創意文化,並緊密結合慢旅遊、自助自駕車旅遊、戶外運動休閒旅遊等現代旅遊發展新趨勢,按照市場導向,著力建設集觀光遊憩、生態宜居、溫泉度假、養老養生、休閒娛樂、運動休閒等功能於一體的“氡泉小鎮”。
百丈時尚體育小鎮
時尚體育小鎮位於泰順縣百丈鎮,規劃面積3.2平方公里,建設用地1800畝。以水源保護和生態發展為導向,以推進庫區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為目標,依託飛雲湖自然生態資源和歷史文化資源,大力發展體育運動產業。先後成功招引國家青年賽艇隊、浙江省皮划艇隊、遼寧省皮划艇隊等多支專業體育運動隊伍近500人進駐百丈飛雲湖國家水上運動訓練基地;成功舉辦2013中國泰順全國露營大會、2014中國溫州國際山地戶外運動挑戰賽、2013溫州市第十屆運動會皮划艇比賽、2014全國青少年賽艇訓練營等品牌賽事活動;建成泰順水上運動訓練基地一期、遼寧一期曲棍球場等。
泗溪廊橋小鎮
廊橋小鎮位於泰順縣泗溪鎮,規劃面積3.5平方公里,建設用地1437畝,突出“廊橋文化”主題,以開發古廊橋獨特價值為核心,整合周邊古建築和泰順木偶戲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建設古民居、古村落等傳統建築為主要平台,以傳承傳統文化、展示民俗民風為核心內容的文化旅遊產業區;結合西溪溫泉開發,豐富和完善農業農村景觀,著力發展養生養老產業和鄉村度假旅遊,打造“世界最美廊橋”文化旅遊休閒產業區。

美麗鄉村

羅陽鎮村尾村位於泰順縣城西北部,距縣城17.6公里,轄區總面積10.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43畝,林地面積13128畝(其中竹林3000多畝)。境內自然景觀優美、生態環境優越,素有“泰順後花園”之美稱,擁有千年古道、過村清溪、水葦灘林、同樂廊橋、古樹名木、古厝民居、古民風民俗等生態景觀和人文資源。先後獲得浙江最美鄉村、溫州市十大最美村莊、省級旅遊特色村等榮譽稱號,目前已完成浙江省歷史文化古村落保護利用重點村和國家級美麗宜居示範村創建工作。
司前鎮左溪村位於司前畲族鎮南部1公里處,距縣城13公里,總面積20.3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積1039畝,林地面積25369畝(其中毛竹面積7460畝),共567戶2285人,其中畲族人口占總人口的62.3%,是一個少數民族村。左溪村地理條件優越,自然資源豐富,生態環境優美,森林覆蓋率達81%,擁有紅岩古道、紅岩雙瀑、石柱、朱家潭等多個有待開發的自然景觀景點,空氣負氧離子含量高達2-10萬個/立方厘米;至今保留和傳承著特有的傳統習俗、服飾、歌舞、語言等畲族文化,是一個極具開發潛力和發展前景的美麗畲寨。先後獲得省少數民族十佳特色村寨、省先進基層黨組織、省民族團結進步小康村、省文明村、溫州市十佳示範文明村等榮譽稱號。
竹里畲族鄉竹里村位於泰順縣西北部,全村總面積14.73平方公里,共570戶1361人,其中畲族人口998人,占總人口的73%。竹里村森林覆蓋率達87.74%,空氣負氧離子超過8000個/立方厘米;竹里村畲族原真文化保留完整,藝術形式多樣,底蘊深厚、內容豐富。注重畲族傳統習俗、服飾、歌舞、語言等畲族文化的保護、傳承、挖掘和發展,恢復了畲民傳統制油技藝,組建有1支畲鄉民俗風情歌舞隊伍,每年舉辦畲族風情節展示畲族民俗風情。建有竹文化展示館竹里館,發展特色農家樂5家、特色民宿8家。先後獲得省少數民族十佳特色村寨示範單位、省級綠色示範村、省級美麗宜居示範村、省級團結進步小康村、市級先進基層黨組織、市十佳魅力村寨等榮譽稱號,2017年列入國家第一批綠色村莊名單。

歷史人文

泰順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獨特的山區地理環境,造就了厚重鮮明的人文積澱,擁有廊橋文化、茶文化、泰順石文化、竹木文化、紅色文化、民俗鄉土文化等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被譽為二十世紀三大篆刻大師之一的方介堪、溫州首位狀元徐奭等都是泰順著名歷史人物。

非物質文化遺產

泰順被列入國家和省市非遺名錄116項,其中“國遺”項目6項。其中“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泰順還入選“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浙江省第一批傳統戲劇之鄉”“第二批浙江省傳統節日保護基地”“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旅遊景點”“浙江省畲族文化生態保護試點縣”“浙江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料庫試點縣”等。
畲族風情節
2013年4月2日(農曆三月初三),浙江首屆泰順畲族風情旅遊文化節暨溫州市第五屆甌越“三月三”畲族風情旅遊節在泰順縣舉行。本屆節慶以“中國夢·山哈情”為主題,向人們多樣化展示了泰順濃郁的地域文化。
縣歌
採茶舞曲》(2005年確立)這首源自浙南茶葉之鄉泰順的歌曲,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就流行於大江南北,為周大風所作,因其濃郁的江南特色,198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為“亞太地區風格的優秀音樂教材”。
百家宴
泰順“百家宴”史稱“做福”,始於北宋時期,明清時期極為流行,源起三魁鎮張宅村,先人在每年正月十五元宵節這一天同飲團圓酒,以期“聚宗親,商族事,祈豐收,保平安”。2007年,泰順因“百家宴”被省文化部門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節日保護基地”。2010年春擺下6000餘桌,6萬人赴宴,亦被載入世界吉尼斯紀錄。
藥發木偶戲
藥發木偶戲又稱“瓊花木偶”,2006年列入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代表性傳承人為周爾祿。藥發木偶在泰順已有幾百年的歷史,它通過火藥帶動木偶來表演,是所有木偶表演藝術中最特殊的一種,同時,泰順藥發木偶戲也是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唯一的火藥類保護項目。
泰順被列入國家和省市非遺名錄116項,其中“國遺”項目6項。其中“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泰順還入選“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浙江省第一批傳統戲劇之鄉”“第二批浙江省傳統節日保護基地”“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旅遊景點”“浙江省畲族文化生態保護試點縣”“浙江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料庫試點縣”等。
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
泰順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以傳承人對環境以及結構力學的認知體系為基礎,採用原木材料,使用傳統木建築工具及手工技法,運用編梁等核心技術,以榫卯連線並構築成非常穩固的拱架橋樑技藝體系。編梁木拱橋是中國傳統木構橋樑中技術含量最高的一種建築樣式。該技藝體系於2009年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代表作。泰順境內至今較完好地保存著宋、元、明、清各朝代的木拱廊橋,是珍貴的建築工藝遺存,被人們稱為古代木結構橋樑的活化石。
 提線木偶戲
提線木偶戲也是一種極具泰順地方特色的傳統戲劇,古稱“傀儡戲”,始於南宋,明清時期達到鼎盛,泰順木偶戲班至清末多達120多班,在頭像雕刻、人物造型、服飾裝扮諸方面均獨具一格。泰順提線木偶戲題材豐富,有傳統劇、現代戲與兒童劇。演出風格多樣,提線水平精湛,表演細膩逼真,勾、挑、提、拉,雙手並用,吹、拉、彈、唱,一併俱佳。唱腔以亂彈為主,兼唱崑劇、和調(京劇)與高腔。2007年,提線木偶戲列入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1年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碇步龍
碇步龍系泰順獨具一格的民間舞龍藝術。始創於清嘉慶三年(1798年),至今已有二百多年歷史。道具用竹篾編成圓形籠子,籠外蒙以布匹並繪上龍鱗圖案,節節相連,每節均裝有木手柄用來把持。舞蹈從開龍門到關龍門共六十多套動作,全部動作均可在碇步上表演。2009年列入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1年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畲族民歌
泰順畲族民歌以“對歌”(俗稱“盤歌”)應景為主要形式,每逢婚嫁喜慶,或是有客自遠方來,畲民們就要聚攏灶房或廳堂對歌,以歌對話,以歌會友,以歌傳情。泰順畲族民歌可分傳統民歌、革命山歌和新民歌三類。其中,傳統民歌具有原真性,傳承較好。傳統民歌有長篇敘事歌、小說歌和雜歌三類。泰順畲族民歌於2009年列入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1年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泰順木偶頭雕刻技藝自南宋末年於杭州傳入,明清時期達到很高水平,以“雕工精細簡練、機巧構思巧妙、開相文靜秀美、臉譜描繪簡潔樸素、粉彩工藝細緻講究、木偶人物性格各異”而著稱。其造型特點是在頭像比例的基礎上加以誇張和變形,線條明快洗鍊、舞台形象俊美,生、旦、淨、末、醜,忠、奸、賢、愚各具特性。目前,泰順木偶頭有180多種造型,臉譜近300種。泰順木偶頭雕刻主要分布在羅陽鎮,藝人以季桂芳、季天淵為代表。2009年列入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4年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遺項目名錄。

重點文物

泰順文化起源較早,人文底蘊深厚,是文化遺產大縣和重點文保單位。目前,泰順境內共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處24個單體,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處8個單體,省級歷史文化街區村鎮3處,列入國家級保護名錄5項,省級保護名錄15項,市級保護名錄68項。
泰順廊橋
泰順是“中國廊橋之鄉”,古廊橋的數量、保存質量以及建造歷史、藝術價值都堪稱世界之最,為中國古代拱橋的代表。民間橋樑數量眾多,達900多座,宋至明清時期遺存的古橋有80座,其中北澗橋、溪東橋、三條橋、仙居橋、文興橋、薛宅橋、池源橋、城水橋、南陽橋、永慶橋、文重橋、劉宅橋、普賓橋、毓文橋、霞光橋等15座古廊橋被列為國家級文保單位,最為著名的是被譽為“世界最美廊橋”的泗溪北澗橋。泰順廊橋造型古樸,結構精巧,按類型分為編梁木拱廊橋、八字撐木拱廊橋、木伸臂梁廊橋、木平梁廊橋、石拱木廊橋等。泰順廊橋的始建年代可追溯至明中期,現存廊橋的修建年代多為清代,有較典型的地域特殊性及很高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
仕水碇步
仕水碇步是泰順碇步中的典型代表,位於仕陽鎮溪東村仕水溪之上,始建於清乾隆60年,清嘉慶25年重修,系青石結構雙堤梁式,全長136米,有石磴223步,一字型凌波延伸,跨度長,結構精緻。每齒石磴分高低兩層,高層石材用花崗岩,低層石材用青石岩。高低兩層設計利於行人交匯,雙色石材的使用便於夜間辨認行走,碇步上下河灘基加固較為科學,井字形松木框架的使用猶為特色,具有典型的地域特徵及較高的科學、藝術價值。2006年仕水碇步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泰順土樓
泰順土樓涵括上交垟土樓、黃沙坑土樓、東溪土樓、雙路土樓、半月丘土樓、下洋寨土樓等6座土樓,建於十九世紀中晚期和二十世紀早期之間,均為外部四面夯土合圍、內部木構的一種防禦性較強的鄉土典型風格建築。泰順最大的土樓可同時容納幾百人,最高的土樓達到六層,或沉穩如虎踞,或挺拔如孤峰,形式不一,造型古樸。泰順土樓風格獨特,具有強烈的時代氣息。2013年3月5日被列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泰順縣歌

《採茶舞曲》由國家一級作曲家、原浙江省音樂家協會主席周大風先生1958年在泰順東溪創作而成。採茶舞曲是採茶的人採茶的時候唱的歌曲,是一首浙江省的漢族民歌,原為越劇《雨前曲》主題歌及舞蹈曲。全曲以越劇的音調為素材,具有舞曲的風格,樂曲採用浙江民間音調的特點,旋律優美流暢,其中逗趣性的樂句,如一問一答,似年輕人在相互嬉戲,又像老年人對豐收的讚美。半個世紀以來,這首具有濃鬱江南風味的歌曲,不僅全國人民耳熟能詳,還在全世界發行了100餘種唱片、磁帶和CD等,1983年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亞太地區風格的優秀教材”。2005年8月《採茶舞曲》被確定為泰順縣歌。2016年G20杭州峰會文藝晚會,《採茶舞曲》與開篇《春江花月夜》水乳交融的無縫連線,律動了西湖夜色,驚艷了全世界。

傳統節慶

泰順具有豐富的鄉土民俗文化,畲鄉風情百家宴木偶戲、鬥牛、舞龍、舞獅等享譽甚遠。特別是逢歲時節氣,泰順民間有著鄉鎮趕集的傳統習俗,元宵節百家宴、“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畲族風情節、禳神節等傳統節慶文化,積澱了山里人“聚宗親、商族事、祈上蒼、保平安”傳統文化內涵,形成了泰順“非遺趕大集”的獨特人文景觀。近年來,泰順依託本地深厚的山水文化、茶文化、廊橋文化以及豐富的民俗文化,又相繼挖掘和舉辦了廊橋文化節、木偶文化節、泰順石文化節、“三杯香”茶文化節、古鎮文化節、紅麯酒釀製節等新興節慶活動,打響了“一鎮一節慶、月月有節慶、節節有特色”的鄉土文化品牌,八方遊客慕名而來,極大地帶動了鄉村文化旅遊業的興旺發展。
百家宴
泰順百家宴源於三魁鎮張宅村“祭春福”,迄今已有970多年歷史。張氏族人在每年元宵節祭祖後舉辦“祠堂飯”,舉行盛大的典禮祭拜地方神祗王乞佬、陳十四娘娘和祭祖活動,並邀請鄰村或外姓人參加,漸漸演變成一項獨特又古老的鬧元宵習俗。舉辦“百家宴”當天,村民抬著“陳十四”神像沿村巡遊,並一路表演舞龍、舞獅、演奏民樂,夜裡燃放煙花、表演藥發木偶戲,有上千甚至上萬人參加。千百年來,每年正月十五,百里八鄉的民眾共聚一起歡度元宵節,迎春接福,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五穀豐盈、六畜興旺。2010年元宵節,三魁、雅陽、泗溪、仕陽等鄉鎮同時舉辦百家宴,規模超過6000桌,來自本地和外來的入席客人超過6萬人,被載入吉尼斯紀錄,成為名副其實的“天下第一福宴”。2009年,百家宴列入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三月三”畲族風情節
“三月三”畲族風情節是畲族傳統節日,又稱“烏飯節”或“對歌節”。活動以畲民紀念祖先為主題,活動形式主要是唱山歌、對山歌,一些年青人則選這一節日談情說愛,用歌聲和舞蹈表達對生活的讚美,對勞動的熱愛,對愛情的執著追求,氣氛歡快熱烈,令人陶醉。2006年開始,泰順縣內的司前畲族鎮、竹里畲族鄉、彭溪玉塔畲族村等地每年舉辦“三月三”畲族風情節。2013年,浙江省首屆畲族風情旅遊文化節暨溫州市第五屆甌越“三月三”畲族風情旅遊節在泰順縣舉行。現在,每年農曆三月三,廣大遊客就會紛至沓來,品畲味、聽畲歌、賞畲舞,還有萬人入席的“烏飯宴”,成為展示泰順少數民族文化的一張“金名片”,為推動山區鄉村旅遊注入了強大動力。2012年,“三月三”畲族風情節列入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廊橋文化旅遊節
自古廊橋遺夢處、從來泰順盛情時,“廊橋”是泰順最具特色、影響力和知名度的“金名片”。自2009年開始,泰順縣連續舉辦了六屆廊橋文化旅遊節,五屆廊橋文化論壇,利用多途徑、多渠道加大泰順的廊橋文化的宣傳推介,充分發揮廊橋等本土文化在全縣旅遊發展中的支撐作用,讓世人了解泰順、熟悉泰順,提升泰順廊橋文化的影響力和覆蓋面。廊橋文化旅遊節通常在“世界最美廊橋”北澗橋所在地泗溪鎮舉辦,時間安排在11月,時隔2年舉辦一次,活動內容突出泰順廊橋文化主題,組織民間民俗文化、美食小吃、特色文化展示、世界廊橋文化論壇等,推出了精彩紛呈的文化體驗活動,通過舉辦廊橋文化旅遊節、中國廊橋文化論壇、建設廊橋文化長廊等,全面拓展泰順廊橋文化知名度,塑造風情獨特的“泰順廊橋故事”。

歷史名人

吳畦(840年-923年),字禎祥,山陰(今紹興)人,泰順早期開發始祖之一。出身書香門第,鹹通元年(861年)進士,官太子太保,兼職諫議大夫。乾寧三年(896年),隱居安固縣卓小陽(今泰順南浦溪後坪);三年後,移居庫村。嗣後,築寺院以正教化,開學館以興學問,給當地帶來先進文化,為泰順境內兩宋時期文化高潮的到來奠定了基礎。
徐奭(985年-1030年),字武卿,瑞安縣木棉(今泰順司前墩頭)人。自幼隨父旅居甌寧,後返遷故里。徐奭智質聰穎,博學多聞。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殿試作《鑄鼎象物賦》,舉進士第一,成為溫州歷史上第一位狀元。初授官著作郎,任職集賢院。祥符八年(1015年)升任直隸侍郎。天聖元年(1023年),改任兩浙轉運使。時蘇州多水患,奭築石堤,架橋樑,民樂其便,因功受朝廷褒獎。天聖四年(1026年)八月,以起居郎知制誥,出使契丹。天聖八年(1030年)四月,受封翰林學士,署理開封知府,未到半年,猝死任上,年僅46歲,墓葬泰順仙居嶺下。
蔡起辛(1228年—1301年)字若金,號絜矩,平陽縣章峰里(今泰順縣雪溪富頭)人。通書史,諳兵法。宋景定三年(1262年)武科殿試第一,是泰順歷史上唯一的武狀元。登第後,相繼擔任督府計議、翰林院侍講、知韶州軍等職。鹹淳十年(1274年)辭官歸里。宋亡後,同僚好友多入仕元朝,蔡起辛堅持民族氣節,隱姓埋名,漫遊浙西,歷時十七年。大德五年(1301年),卒於蘇州,墓葬泰順稗嶺隘門近處。據《蔡氏宗譜》記載:蔡起辛與其兄遇壬同年登第,為表彰兄弟雙雙中舉,稗嶺隘門內曾建有“雙桂坊”。
潘鼎(1775年~1836年),字彝長,羅陽人。少即聰穎,被譽為神童。十三歲考中秀才,十五歲考取癝生資格,三十六歲考取副榜舉人。潘鼎擅長詩歌、古文和筆記文章;書法集晉唐之精髓,雄秀流麗,自成一家;水墨寫意,皆得天趣,所畫花、竹、荷,為人所鐘。晚年宦遊京城,與直隸總督那彥成、尚書穆崔舫交往,名馳都下,授官直隸州州判,未仕卒。
方介堪(1901年-1987年),名嚴,字介堪、原名文榘,浙江泰順人。工書,能畫,尤長於篆刻。曾延為故宮博物院編輯。四十歲後寫松梅竹石,有瞿山遺意。曾任西泠印社副社長、全國書法家協會名譽理事、中日蘭亭書會名譽顧問、上海美專、新華藝專、中國藝校教授、教育部二次全國美展會審查委員。畢生從事藝術創作,擅長金石,先後治印2萬餘方,郭沫若評其印章“爐火純青”,堪稱篆刻大師。遺著有《方介堪篆刻》《介堪刻晶玉印》《介堪印存》《璽印文字別異》等。

泰順石雕

泰順石雕,全稱泰順石寫意雕刻,簡稱“泰順石雕”。是以中國畫(寫意)理論為指導,汲取工藝美術各門類藝術傳統技法和文化精髓,在長期不斷探索、實踐和創新中形成的以傳統玉石雕刻技法為基礎,富有中國寫意畫藝術內涵的一種新的泰順石雕藝術風格。是一種主題突出,比例合理,色彩豐美,雕琢與自然和諧,意境深邃,具有中國畫的大寫意和小寫意藝術特徵,由泰順青石雕、泰順印雕、泰順石寫意雕刻構成一脈相傳的泰順石雕藝術文化理論體系。

生態旅遊

旅遊資源

泰順是生態旅遊資源大縣,全縣共有旅遊聚合區10個、旅遊單體總數295個,其中五級資源單體3個、四級資源單體13個、三級資源單體66個。其“泉橋山水石”的特色資源集成,具有明顯的稀缺性、獨特性和唯一性。“泉”即“承天氡泉”,為浙江省兩個4A級溫泉之一,並且是全省唯一的主動上升泉,被譽為“神水寶地”“天下第一氡”。“橋”即泰順廊橋,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其傳統營造技藝列入“世界人類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山”即烏岩嶺,系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主峰白雲尖為溫州第一高峰,擁有浙江50%以上的動植物種,被譽為“天然生物基因庫”“綠色生態博物館”。“水”即飛雲湖,位於飛雲江中游,是浙江南部最大的湖泊,是一處集湖光山色之大成,融自然人文景觀於一體,集避暑、休養、度假、觀光的旅遊勝地。“石”即泰順石,是與國內“四大名石”同等優秀的工藝葉臘石,理論儲量1億噸以上,極具文化藝術創造價值和收藏價值,旅遊文化開發前景廣闊。

旅遊開發

泰順將按照“生態立縣、旅遊興縣”發展思路,把旅遊作為最大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富民產業來抓,加快旅遊主業化、全域景區化,全面實施“旅遊百億工程”,創新實踐“旅遊業+”發展模式,做好旅遊業“乘法”,推動旅遊資源大縣向旅遊經濟強縣邁進,全力打造浙南閩北生態休閒旅遊目的地和國家全域旅遊示範縣,全力打響“中國氧吧·康旅泰順”品牌,全力提升“中國最佳生態、世界最美廊橋”旅遊形象。計畫至2020年,創成1個國家5A級景區,4個國家4A級景區,實現年接待遊客700萬人次、旅遊綜合產值40億元以上,占GDP比重達到30%以上。

旅遊景點

泰順旅遊景點有鳳垟雲海泰順廊橋徐岙村包氏宗祠、胡氏大院、仕水碇步、榮西油菜花、承天氡泉、中國最長鐵索橋等等。
廊橋文化園:泰順廊橋文化園位於泰順縣泗溪鎮,總體規劃面積1.09平方公里,人文景觀豐富,自然景觀優美,以展示廊橋文化歷史為主要發展定位,體現浙南地域風情和民俗特徵,打造小橋流水、良田炊煙的世外桃源景象。園區內有北澗橋溪東橋、陳十四娘娘廟、宋代十八學士舊址、湯氏宗祠、林家大院等多處人文景觀,以及險峻高聳的將軍山、泗水洄瀾等自然景觀。2014年底,廊橋文化園創成國家4A級景區,實現了泰順縣4A級旅遊景區零的突破。
烏岩嶺國家自然保護區:烏岩嶺國家自然保護區原生態系統完整、山嶽風光絢麗,森林植被結構完整、典型,山峻地廣、複雜的地形地貌及原始森林構成了獨特多樣的自然景觀,被譽為“天然生物基因庫”和“綠色生態博物館”。烏岩嶺還是世界唯一的黃腹角雉保種基地和科研基地,被命名為“中國黃腹角雉之鄉”。烏岩嶺現存黃腹角雉種群數量600多隻,是目前已知的野生黃腹角雉最高種群密度區。2012年創成國家3A級旅遊景區,2016年創成國家4A級旅遊景區。
仕水碇步位於浙江泰順縣仕陽鎮溪東村,橫跨仕水溪。乾隆六十年(1795)建,嘉慶廿五年(1820)重建。 1989年列為浙江省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
白雲尖海拔1611.1米,是溫州第一高峰。
承天氡泉位於泰順雅陽會甲溪峽谷底部的承天氡泉,因出水量大、出水溫度高、醫療價值高而被譽為“浙南大溫泉”。浙江省水文地質大隊測定,承天氡泉泉水是在地層下經過38年循環增溫而成的地下水,並從5000多米深處的地層冒出,出露地表水溫為62至68℃,日出量500多噸。氡泉於2001年5月被列入國家級浴用醫療礦泉水名單。氡泉景區坐落於泰順縣雅陽鎮承天村會甲溪峽谷中,是浙南著名的溫泉治療、休閒度假、旅遊觀光的勝地,總面積5.71平方公里,距同三高速分水關出口20公里。景區最著名的景點就是“承天氡泉”,為國內罕見的高熱含氡礦泉,氡泉表露水溫54-62℃,含氡量21.4埃曼,具有40多種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極為顯著的醫療、美膚和養生功效,先後榮獲“神水寶地”“天下第一氡”“溫州四大王牌景區”“溫州十大避暑勝地”等美譽,氡泉國家4A級景區創建通過省級評估。
百島飛雲湖由百丈湖、莒江湖、洪口湖三大湖及大小不等的島嶼組成。森林覆蓋率為74.4%。
泰順被譽為“中國廊橋之鄉”,境內保存完好的唐、宋、明、清代的木拱廊橋達30餘座。
溪東橋疊梁式木拱廊橋,位於浙江省泰順縣泗溪鎮下橋村。始建於明隆慶四年(1570)。清乾隆十年(1745)重表。道光七年(1827)重修。橋長41.7米,寬4.86米,淨跨25.7米。
毓文橋,位於泰順西部的洲嶺鄉。始建於清,位於兩山缺口處,全長23米,高4米,單跨7.6米,有橋屋6間,三屋樓閣,二樓為文冒閣,系石拱木廊橋。拱卷青石築砌,呈半月狀,與周圍古松,溪水溶為一體。
泰順縣風景泰順縣風景
永慶橋,位於三魁鎮的下溪坪,始建於清,橋長36米,寬5米,高5.2米,二孔跨徑19.12米,橋屋12間,橋中有神龕。
仙居橋,位於羅陽鎮東北的仙稔。始建於明,是泰順跨徑最大的木拱橋。橋長41.83米,寬4.89米,高12.6米,跨徑34.14米,橋屋18間,以往扼為溫州大路的要衝。
文興橋,位於筱村鎮以西。始建於清,橫跨玉溪之上,全長46.2米,寬5米,單孔淨跨29.6米,距水面高1.5米,橋屋16間,系疊梁木拱廊橋。
薛宅橋,在三魁鎮以北。始建於明,長51米,寬5.2米,高10.5米,單跨29米,橋屋14間,此橋樑長而斜度大,橋頭坡度30多度,造型古樸,被載入《中國橋樑史話》一書。

泰商創業

泰商品牌

泰商以創辦商業市場而聞名,市場從業人員達9萬多人,成為中國市場建設的中堅力量。2012年至2015年,一批泰商、泰商企業、泰商市場分別榮獲“中國市場領軍人物”“中國市場先進工作者”“中國市場優秀管理機構”“中國優秀示範市場”“中國市場百城萬億”增長計畫先進單位;2015年10月,泰商被中國商業聯合會授予“中國市場著名商幫——泰商”品牌稱號。2012年,有5家泰商市場登上了中國社會科學院公布的“全國百強商品交易市場”榜單。

千市萬億

2012年9月,第二屆中國市場大會,中國商業聯合會授予泰順“中國市場投資開發第一縣”。2013年4月,泰順啟動泰商“千市萬億”增長計畫,力求通過3至5年努力,使泰商創辦的市場達到1000家、市場交易額達到1萬億元以上。“千市萬億”實施三年,新增商業市場229個、投資額達3300多億元。截至2016年底,泰順人創辦商業市場近1000家、總投資7000多億元,基本達到了預期目標,經營範圍涵蓋了家居建材、小商品、五金機電、汽車及配件、電子數碼服裝副食品石材、船舶用品、物流以及城市綜合體等業態。

泰商回歸

2012年,泰順縣開始實施“泰商回歸”一號工程,出台了支持泰商創業創新“1+12”、招商引資“1+5”、旅遊主業化“1+10”、農業招商“1+10”、對台招商、投資基金類、網路經濟發展等系列招商優惠政策和泰商回歸優質服務卡待遇規定,鼓勵、引導、支持泰商回歸創業發展,實現了在外泰商資本回流、項目回投、人才回聚、公益回鄉的良好局面。截至2016年底,泰順縣引進泰商回歸項目112個、省外回歸引進到位資金73億元;泰商與全縣312個村居(社區)結對,資助結對村開展“五水共治”、教育、新農村建設等慈善公益事業。

名優特產

特色產品

泰順有許多特產,如:茶葉,婆餅,煙燻臘兔等。泰順茶園多依山傍林而建,其土壤、水、大氣潔淨無污染。茶樹長期受雲霧籠罩,漫射光照時間長,山區晝夜溫差大,芽葉生長時間充裕,持嫩性好,內含物積累豐富,古以“黃湯”、“白毫銀針”著名。“天壇”牌特級珍眉獲得世界第25屆食品博覽會金獎,“三杯香”、“承天雪龍”等名優茶。
雪龍茶
雪龍茶產自中國生態示範縣、中國茶葉之鄉--浙江泰順。雪龍茶精選一芽一、二葉初展鮮葉為原料,採用機械和手工相結合,精心炒制而成。雪龍茶多次被中國國際茶博覽會、農博會評為“金獎”和“國際名茶獎”,一九九九年榮獲IMO國際“有機茶證書”。
高山雲霧茶
高山雲霧茶是我國十大名茶之一,始產於漢代,已有一千多年的栽種歷史,宋代列為“貢茶”。
天然山珍
泰順自產的山友牌系列天然山珍,均採用國家級生態縣境內野生野長的天然野菜為原料。本系列產品在傳統加工工藝基礎之上利用再現代微波技術精製而成。炒、熘、涼拌或佐以各種火鍋,味道鮮美。
產品:菜花、大刀豆、皇帝豆、葫蘆片、芥菜。
三杯香
泰順產茶歷史悠久,是全國和浙江省茶葉生產優勢區域之一,先後被列為全國重點產茶縣、眉茶出口基地縣、“中國茶葉之鄉” 、“中國名茶之鄉”。明崇禎六年,《泰順縣誌》記載:“茶,近山多有,惟六都泗溪、三都南竅獨佳。”明清時期,泰順“黃湯”“白毫銀針”等茶葉暢銷天津、上海、營口等地,並遠銷東南亞國家和地區。解放後,泰順炒青綠茶一直作為上海口岸公司和浙江茶葉公司出口眉茶的拼配原料,被譽為“浙江綠茶的味素”,產品銷往四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泰順的“三杯香”茶被評為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地理標誌證明商標,目前“三杯香”品牌價值達10.94億元。2016年,全縣茶葉總產量3200噸,總產值3.3億元,茶葉產值占農業總產值三分之一,已成為泰順生態農業的支柱產業。
楊梅
泰順楊梅栽培歷史悠久,據記載已有500年以上的栽培歷史,明朝弘治年間(1488-1505 年)《溫州府志》載:“楊梅,泰順尤盛”。清朝光緒年間《分疆錄》亦有記載。泰順楊梅,果實外形美觀、果大汁多;成熟最早的百丈產區在6月初就能成熟(浙江省最早),最晚的九峰產區在7月下旬落市(溫州地區最遲),上市期長達50多天。現有楊梅面積3.8萬畝,全縣楊梅產量12500噸,產值近億元。獨具特色的泰順楊梅多次榮獲“全國十大精品楊梅”“溫州名牌產品”“溫州市精品楊梅”等稱號,在市場擁有較高的信譽度與美譽度。2015年成功註冊為地理標誌證明商標,這是泰順縣繼“三杯香”後又一張地理證明商標的國家級“名片”。
竹製品
泰順擁有豐富的竹資源,是全省、全市的竹資源大縣,目前全縣竹林總面積23.3萬畝,立竹量5701萬株,年產竹材242萬支。近年來,泰順大力推進竹產業轉型發展,竹產品從傳統的餐具、工藝品、板材等製品向竹炭、竹活性炭、竹纖維等新型環保材料發展,形成竹餐具、竹工藝品、竹膠板、竹炭等產品200多種,銷往歐美10多個國家。竹產品註冊商標6個,各類專利技術60個。
獼猴桃
泰順獼猴桃生長地區常年雲霧繚繞,空氣濕度高,晝夜溫差大,形成有利於獼猴桃生長的小氣候條件。現有獼猴桃種植面積1.4萬畝,年產鮮果7000餘噸、年銷售額近億元,帶動1400餘戶6000多人從業。註冊商標70多枚,已取得浙江著名商標2枚、浙江名牌產品3個、無公害農產品等綠色認證20餘項。主栽品種有華特獼猴桃和布魯諾獼猴桃,其中華特獼猴桃是本地選育的新品種,具有高維生素C、易剝皮、耐貯藏、品質優異等特點;布魯諾獼猴桃是僅適宜泰順主栽30多年的老品種,其他地方極少種植,具有風味濃郁、糖度高、果肉翠綠等特點。
葡萄
泰順系國家生態縣,獨特優越的生態環境孕育了風味獨特的泰順葡萄。泰順葡萄栽培面積960畝,產量700噸,產值1000萬元。品種有寒香蜜(珍珠葡萄)、醉金香、宇選1號、美人指、巨玫瑰、夏黑、陽光玫瑰、信農笑、紅提、黃蜜等10多個品種,成熟期從7月上旬到9月初,主要分布在司前羅陽泗溪三魁等地,其中司前鎮葡萄栽培面積占全縣的70%,產量和產值占全縣的80%。泰順葡萄依託當地獨特的溪流小盆地氣候條件和砂質土壤,成熟早、糖度高、香氣濃郁、味道清純,深受市民喜愛。泰順縣紅月亮葡萄專業合作社和左溪葡萄專業合作社有300多畝葡萄通過了農業部無公害農產品認證,“月亮紅”葡萄和 “畲鄉明珠”葡萄分別獲得2014和2017浙江精品果蔬展銷會金獎。
梅花鹿
三魁鎮現有養鹿場三個:1、浙江省泰順縣勞務養鹿場,屬集體企業,建場於1982年;2、金鐘山養鹿場;3、曲尺潭養鹿場。全鎮年產鹿茸角750斤,乾鹿茸片250斤,並供應梅花鹿種。
官洋黑豚
官洋黑豚官洋黑豚
官洋黑豚產自泰順縣三魁鎮官洋特色養殖示範村,是一種集野味、滋補、藥用於一體的食草動物。其產品無污染,是一種純天然的綠色、第四代自然功能食品。官洋黑豚是老少、孕婦、病後體虛理想的營養、滋補保健食品。對胃病、冠心病、高血壓的病患者具有明顯的食療效果。並且還有抗癌的功效。
官洋綠頭野鴨
泰順縣三魁鎮官洋特色養殖示範村馴養的綠頭野鴨具有野味香濃,肉嫩而鮮美,瘦肉多。
鱒魚
鱒魚一般棲息在比較涼的淡水中,尤其是湍急的溪流和較深的池塘里。而泰順的自然氣候和地理環境比較適宜適合鱒魚產卵和生存,因而鱒魚也是泰順特產之一。
鷓鴣
泰順的鷓鴣也十分有名鷓鴣又名石雞,飛龍,是一種集野味、觀賞、保健、藥療為一體的珍禽新品種。具有良好的藥用作用和滋補作用。
鱒魚鱒魚
石蛙
石蛙的學名稱棘胸蛙,又名石蛙的學名稱棘胸蛙,又名石坑,石雞,石坑泰順蠻講叫“石凍”。主要分布在我國南方諸省的深山密林的山澗溪流中,長期以來處於野生狀態。因而具有補虛損、解熱毒、驅痞瘦、化毒瘡之功效,所以石蛙具有很高的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
鴛鴦梨南瓜
屬觀賞型南瓜。梨形小果,果實底部為深綠色,上方為金黃色,並有淡黃色縱紋相間,呈現明顯黃綠雙色果。果徑4—6厘米,果高8—10厘米,單果重100克左右。
煙燻臘兔
臘兔採用山區農民青料飼養的肉兔經特別煙燻而成,兔身焦黃外觀好,肉質鮮嫩,並有煙燻後特有的焦味,無腥味。 在當地,煙燻後的兔肉加如筍乾佐以黃酒、醋、辣椒做菜。

泰順小吃

泰順小吃獨具特色,源遠流長。多數採用當地新鮮食材,講究本色原味,是名副其實的“山珍野味”。泰順小吃遍布街頭巷尾和農家小院,大多是滋味厚重的民間土菜——土豆煎餅、地瓜絲團、泥鰍湯等;有的製作方法簡單,有的做工講究,比如米麵層、煙燻臘兔、綠豆腐、藥膳燉雞鴨等,都是最草根的美味。品嘗泰順小吃,味蕾滿足的同時,難忘的是濃濃的鄉愁。來到泰順,千萬別讓美食擦肩而過,徜徉美麗山水之間,更要任性享受泰順小吃在舌尖上酸甜苦辣的跳躍。

泰順金名片

中國市場投資開發第一縣
浙江省十大歡樂健康旅遊城市
中國名茶之鄉
中國廊橋之鄉
中國農村水電之鄉
中國黃腹角雉之鄉
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中國生態環境質量第一縣
浙江十大養生福地
國家生態縣
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
省級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
中國最美鄉愁旅遊目的地城市
中國生態養生旅遊目的地
中國碳匯城市
全國象棋之鄉
革命老根據地縣
浙江省第一批傳統戲劇之鄉
浙江省傳統節日保護基地
中國市場著名商幫——泰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