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名門之後,省元狀元,治理太湖,歸葬故里,
名門之後
自唐以來,中原的仕人和望族為躲避戰亂,紛紛遷居江南。泰順徐氏始祖徐相,祖籍婺州(今浙江省金華市),初徙安固(今浙江省瑞安市);唐寶曆元年(825年),定居百丈睦源(今泰順司前宮頭洋),堅持耕讀傳家,為將來徐氏家族的文風鼎盛奠定了基礎。徐氏六世孫徐暹,生於後唐明宗六年(931年),20多歲就擔任文淵閣大學士,宋雍熙四年(987年),徐暹挈眷攜子,遷往仙居村(今泰順仙居村)。徐氏入遷仙居後,文風鼎盛,人才輩出,尤其是兩宋時期,進士就有徐清、徐涓、徐元德、徐元長、徐容、徐諒、徐天佑等,標誌著泰順文風進入了鼎盛時期。
省元狀元
徐奭,他在泰順度過幼年和少年時代,後跟隨其父遊學於福建甌寧(今福建省建甌縣),並從甌寧開始走上仕途,。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壬子科,28歲的徐奭中狀元及第。他是溫州歷史上的第一位狀元。因他以甌寧籍考上狀元,世人多以為徐奭為福建人,以至於溫州典籍記錄不詳。
徐奭繼省試奪魁後,於大中祥符五年參加殿試,一舉奪得狀元,連中兩元。
徐奭;學識淵博,善於寫詩作賦。他在廷試時所作的《鑄鼎象物賦》,其中有“為時人所推重,名噪天下”的名句:“足惟下正,詎聞公餗之欹傾;鉉乃上居,實取王臣之威重。”意為:鼎足平正,沒有聽說鼎中美食傾斜倒掉的;王朝永固,取決於君王大臣的威嚴重信。
據歐陽修《歸田錄》載,宋真宗極喜歡以文辭取士,也非常重視外表氣質和才識獨到之處。每次親賜進士及第後,必召其中文才最佳的三四個人,並列站在殿堂上,詳細觀察,然後將狀元賜予形神光明磊落的人。但有時他也會被其中的千古名句所感動,而將狀元相送。徐奭就是其中之一。
徐奭高中狀元後,宋真宗給他下了一道聖旨,該聖旨實物已失,內容見於《仙居徐氏祖傳歷代祖宗畫像》題款中,云:“敕狀元徐奭皇帝制曰:‘竊惟入侍經筵,必資多聞博學之佐,出使藩臬,宜簡窮材碩德之臣,非聞望素優,曷得吏民帖服?今科一甲進士徐?#93;龍首高登,蜚聲唧唧,鰲頭獨占,鴻譽魏魏,不特海內惟尊,抑亦天朝倚重。茲特委爾榮行,需朕簡命,宣我威信,俾國體之共尊,振爾紀綱,令君命其不褻如,朕親臨爾其懋哉!’大中祥符五年八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