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身普賢佛法身普賢佛藏語名為“曲古滾都桑波”,是藏傳佛教寧瑪派所崇奉的本實佛,被認為是所辰諸佛的本源。按〈金剛頂經〉的說法,他與金剛持、金剛薩垂都是...
普賢王如來(梵文:Samantabhadra,藏文:Kuntuzangpo),又稱法身普賢,藏密的本初佛(藏文:Dang-po'i sangs-rgyas,英語:Adi-Buddha或英語:Adibuddha)、原始佛(英語:...
法身普賢,又稱普賢王佛、普賢王如來,藏名稱“曲古滾都桑波”,是藏傳佛教寧瑪派崇奉的本初佛。...
普賢如來(佛名)在金剛界或以名果上之大日如來,或以名因位之普賢菩薩。名大日者,依於大日普賢證成善願行之義。...
十方普賢金像位於峨眉山金頂,於2006年6月18日落成 [1] ,通高48米,重達600...印的圓滿報身佛,即盧舍那佛;第三層佛殿的主尊清淨自在法身佛,即毗盧遮那佛...
陳健民上師密宗傳承即稱之為普賢王如來壇城法脈。普賢王如來壇城法脈所要傳達的是法界一心、法界一體。普賢王如來是最初佛,也是法身佛的代表,以法界為體,以法...
普賢菩薩代表一切諸佛的理德與定德,與文殊菩薩摩訶薩的智德證德相對,兩者並為...最後階段,如果再進一步破一分無明,即入圓教初住菩薩位而證法身,從此成為法身...
普賢菩薩·十大願,是指《大方廣佛華嚴經》第四十卷《普賢行願品》經文中記載的普賢菩薩為菩薩眾所說的十大行願: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
《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佛經名,略名《觀普賢經》,一卷,劉宋曇摩蜜多譯。說觀念普賢菩薩而懺悔六根之罪之法。是與法華經之普賢勸發品相表里。故定之...
《普賢法身之旅:2004年美東弘法記行》是2004年全佛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洪啟嵩。...
簡說《華嚴經》中的盧舍那佛/杜繼文 普賢的實踐品格及其現代價值/方立天 普賢...試析普賢十大行願的結構、特徵與現代意義/李利安 寧瑪派與普賢法身之說/尕藏加...
佛經謂觀音菩薩有三十三個不同形象的法身,畫作觀水中月影狀的稱水月觀音。見《...如大智文殊師利、大悲觀世音、大行普賢、大願地藏王、大勢至等代表佛教中菩薩...
此三尊即是第六佛,亦即升上本初佛的地位。(1)金剛薩埵,(2)持金剛,(3)法身普賢(普賢王如來)。如上三尊,到了後代遂成為本初佛。但各派有各自的本初佛。...
娑婆世界教化眾生的釋迦牟尼佛,左脅侍菩薩是以智慧聞名的文殊菩薩,右脅侍菩薩是以大行聞名的普賢菩薩,三者合稱釋迦三尊。在華嚴經中,文殊菩薩以智、普賢菩薩以行...
依寧瑪派觀點,佛法真正的起源,是來自法身佛普賢王如來的正覺密意(注:密宗富於表征,真如法身寧瑪派稱普賢王如來,並非外在某人),經種種報、化身佛的化現,依因緣而...
三身,梵文 Trikāyāh,”即法身、報身、應身三種佛身,又叫自性身、受用身、變化身。“身” 除指體貌外,亦有“聚積”之義,即由覺悟和聚積功德而成就佛體...
此亦為敦珠仁波切終生致力弘揚寧瑪巴教法以暖由法身佛普賢王如來、蓮師等傳承之緣起,並成為紅教之法王。敦珠法王修持證量 編輯 由於敦珠仁波切於修持上勇猛精進,勤...
毗盧舍那佛被稱作佛之報身或法身,又作毗盧遮那。意譯光明遍照、大日遍照。即以種種光明,照眾生也。在中國水陸畫中常為本尊佛。在五方佛中為中央佛。...
度母在法身層面是普賢佛母,在報身層面是金剛亥母,在化身層面是妙音天女或者吉祥天女,三身在本體上是無二無別的,法名和化身的說明不只如此,度母乃由阿彌陀...
金剛薩埵佛是普賢王如來的法身。梵名為 Vajra-sattva ,其梵名前半 vajra,音譯縛日羅,即金剛之義;梵名後半 sattva ,音譯薩埵,為勇猛、有情等義。故「金剛薩...
梵名Vairocana。為佛之報身或法身。又作毗樓遮那、毗盧折那、吠嚧遮那。略稱盧舍那、盧遮那、遮那。意譯遍一切處、遍照、光明遍照、大日遍照、淨滿、...
(不思議薩埵)、佛子、佛持、大師、大聖、大功德、大自在、正士、始士、高士...峨眉山普賢菩薩像 菩薩分類 菩薩有多種分類,除依悟解之淺深而有不同之菩薩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