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初佛

梵名 A^di-buddha。即本初佛,乃最元始、最根本之佛。元始天尊是萬物始祖,又稱元始真如。

印度之後期密教金剛乘(梵 Vajra-ya^na)認為,本初佛系諸法之本源、萬物之創造者,並有五在定佛(梵 Dhya^ni-buddha)亦由此佛所流出之說。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本初佛
  • 外文名:Because the Buddha
  • 含義:本初之佛
  • 亦由:此佛所流出之說
簡介,密教,

簡介

梵文大乘莊嚴寶王經(梵 Ka^raN!d!a-vyu^ha)之別本記載,於劫初出現本初佛、自生者(梵 Svayambhu^),或本初主(梵 A^di-na^tha),依禪定而創造世界,又自其精神而產生觀自在菩薩(梵 Avalokites/vara)。又由此菩薩兩眼生出日月;由額生出大自在天(梵 Mahes/vara);由肩生出梵天;由心臟生出那羅延天(梵 Na^ra^yaN!a);由牙齒生出辯才天女(梵 Sarasvati^)。
據梵本“自生富蘭那”(梵 Svayambhu^-pura^N!a)記載,本初佛最初即以火焰姿態出現於尼泊爾(Nepa^l);文殊師利菩薩為保存此火焰,而建自生支提(梵 Svayambhu^-caitya,自生塔)。本初佛之思想,在西曆第十世紀以後,為了統合五在定佛之思想,而興起於那爛陀寺(梵 Na^landa^)之學僧之間。至後世,為尼泊爾艾斯偉力卡派(梵 Ais/varika)、西藏喇嘛教等,採用為教義。

密教

佛名FROM:【佛光大辭典】
【本初佛(梵A^di-Buddha)】
。音譯阿提佛陀。意譯又作本初覺者、第一覺者、勝初佛。用語。印度後期密教(即金剛乘,Vajra-ya^na),以此佛為諸法的本源、萬物的創造者。並謂五在定佛(Dhya^ni-buddha)系由此佛所流出。但是在金剛乘諸派中,有人以本初佛為五在定佛之一。也有人以金剛薩埵,或普賢菩薩,或金剛持為本初佛。
根據梵文《大乘莊嚴寶王經》(Ka^ran!-d!a-vyu^ha)之別本記載,劫初出現稱為本初佛、自生者(Svayambhu^)、本初主(A^di-na^tha)之佛,藉禪定而創造世界。又從其精神產生觀自在菩薩。由額生大自在天。從肩生梵天。從心臟生那羅延天。自牙齒生辯才天女(Sarasvati^)。
另依梵本《自生往世書》(Svayambhu^-pura^n!a)記載,本初佛最初以火焰姿態出現於尼泊爾。文殊師利菩薩為保存此火焰,而建自生支提(Svayambhu^-caitya)。西元第十世紀以後,為統合五在定佛的思想,印度那爛陀寺的學僧之間興起此本初佛的概念。到後世,在尼泊爾,為艾斯瓦力卡(Ais/varika)派所採用。在西藏,則被採用為藏傳佛教的教義。
本初佛以人的形態表現時,被稱為持金剛(Vajradhara)。其形像,有單身及雙身。單身者,金剛結跏,以寶玉與嚴身具裝飾身體,右手握金剛,左手握犍稚(gan!t!a^),兩手交叉於胸前,結金剛吽字印。雙身者,則以同樣的姿勢抱鑠乞底(s/akti)。鑠乞底右手執小刀,左手持髑髏器(kapa^la)。
◎附︰賴富本宏〈喇嘛教美術的特色〉(摘錄自《世界佛學名著譯叢》{75})
在五佛里,由居於中心地位的所謂的大日如來總括全體。在行部或瑜伽部密教里,通常以大日如來為中心,但在無上瑜伽密教里,則屬金剛部族,司五煩惱中之嗔恚(dves!a)的阿■系統之諸尊繼之而起,密教於此有很大的改變。
然而,這種傾向更進展到不以五佛之間的位置轉換為滿足,甚而在五佛之上,置一總括五佛的絕對的佛。此一絕對的佛,不依存於其他;於本初之時,即已存在,故稱為本初佛。能獲得本初佛之地位的,並不是原來的佛,在《初會金剛頂經》里,說聖俗一致,以如下三尊為現象世界的代表(此三尊與現象世界具有同樣的意義)。此三尊即是第六佛,亦即升上本初佛的地位。(1)金剛薩埵,(2)持金剛,(3)法身普賢(普賢王如來)。
如上三尊,到了後代遂成為本初佛。但各派有各自的本初佛。例如,噶舉派以持金剛,寧瑪派則以法身普賢為最高的佛。
茲略述各尊如下︰
(1)金剛薩埵(Vajrasattva)
金剛薩埵,此名稱具有‘金剛的薩埵’,亦即‘密教之菩薩’的重要意義。這個名稱可能並非出自大乘經典,而是出自密教經典(《大日經》?)。其早期有金剛手菩薩(Vajra-pa^n!i),甚至於可追溯到古印度神話的因陀羅(Indra)神。另外,與金剛薩埵有關的是執金剛、釋提桓因、忿怒金剛手等等。
在原始經典中,金剛手已出現,即釋尊之侍衛,在犍陀羅美術里,曾清楚的表示出此種特色。即以其與佛接近的特色,在大乘經典中遂取得了佛說法之對告眾的地位。又在密教經典中,此尊是密教的菩薩,眾生的代表者,特別是在密教的相承中,此尊連結聖俗,是大日(聖的象徵)的橋樑。根據這點,日本的密教把金剛薩埵視為大日如來的因位,是真言宗付法八祖中,繼第一祖大日如來之後的第二祖。金剛薩埵在佛教中,取得確定的地位,是在《初會金剛頂經》;在該經中,他是十六位大菩薩的上首,是大日如來的對告眾,其重要性不亞於大日如來。
從美術的角度來看拉達克的金剛薩埵,大致可分為兩種類別。
第一,是十六大菩薩之一的金剛薩埵。常見於阿爾齊袞巴為主的林親桑坡系的曼荼羅中。
在圖像上,拉達克的金剛薩埵圖像與印度和日本一樣,同是右手持金剛杵於胸前,左手握金剛鈴於左膝上。身色常作白色。這種類型的金剛薩埵,不用說,當然還不是本初佛。
第二,是可以稱為本初佛的金剛薩埵。此尊的圖像與前者大抵無異,但大多是抱著金剛薩埵女(Vajrasattvi^)的雙身像。出現於一般稱為‘西藏死者之書’的《中陰救度法》(Bar-do thos-dol)一書中的第六佛,即是一例。
作為本初佛的金剛薩埵,也被當作單獨一尊來描繪,但在此時,其身色是金色身。
(2)持金剛(Vajradhara)
持金剛,與金剛薩埵一樣是衍生自因陀羅神,因此與金剛手不無關係。在《初會金剛頂經》中將金剛薩埵(Vajrasattva)、持金剛(Vajradhara)、金剛手(Vajrapa^n!i)置於同格,即是證據。
在圖像上,持金剛之持物與金剛薩埵完全一樣,但其兩手於胸前交叉結金剛吽迦羅(Vajrahu^m!ka^ra)印,是其差異處。又若再舉出其特色,其身色與金剛族的阿■佛,同是青色。類似金剛吽迦羅的印相,可見於日本東寺講堂五大明王中的軍荼利明王,但據筆者的推測,其起源大概是出自印度愛羅拉石窟的金剛手的侍者。
雖然在西藏,此兩者多少有點混亂,但還是能將兩者加以區別。由於持金剛是噶舉派的本初佛,因此在八十四成就者傳等的成就者系統的前面或中央,必定有青色的持金剛。換句話說,這是相承系譜的中心,與日本的金剛薩埵扮演同樣的角色。
(3)法身普賢(Samantabhadra)
普賢菩薩是《華嚴經》里,專司行願的菩薩。但也見於《大日經》和八大菩薩之中,以其為菩提心(bodhicitta)的典型象徵。因此,在《金剛頂經》中,將其視為金剛薩埵和持金剛的異名同體。但是,表現於圖像的法身普賢(本初佛),是否與《初會金剛頂經》的普賢有直接關係,今還不能確定。亦即本初佛的普賢,不同於金剛薩埵等的菩薩形,而是近似佛形。所謂‘近似’,即是在此尊身上,不著大衣,完全裸形。頭頂可見肉髻,但此肉髻是否確是三十二相之一,並無確證。
此尊身色無例外的,都作青色。有單獨尊和膝上抱著明妃的雙人形兩種形態。由於是寧瑪派的本初佛,故可見於寧瑪派的寺院。
此尊的起源未明,若探討與其類似者,不禁想起耆那教之尊像。眾所皆知,耆那教大致可分為裸形的空衣派(Digambara)和穿白衣的白衣派(S/veta^mbara),但其尊像均是裸形。耆那教的尊像以比哈、歐利沙為中心,存在於印度各地,但在印度因無法見到法身普賢的實例,資料不足,故無法確知是否受耆那教之影響。
又,在近代密教研究初興之時,有人主張以時輪尊為本初佛的代名詞,但根據最近的研究,此說已被否定。
[參考資料] M. Monier Williams《Buddhism》;H. Kern《Manual of Indian Buddhism》;Be-noytosh Bhattacharyya《An Introduction to BuddhistEsoterism》;M. Winternitz《Geschichte der indischen Literatur》;H. V. Glasenapp《Der Buddhismus》。
FROM:【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