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後王(荀子提出的為政的重要原則)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法後王定義是取法於後王,荀子提出的為政的重要原則,參考資料包括《王制》、《荀子·非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法後王
  • 定義:取法於後王
  • 提出者:荀子
《王制》:“王者之制,道不過三代,法不貳後王。”《荀子·非相》:“聖王有百,吾孰法焉?……彼後王者,天下之君也,舍後王而道上古,譬之是猶舍己之君而事人之君也。”而“法後王”則見於《荀子·儒效》:“……不知法後王而一制度,不知隆禮義而殺詩書……是俗儒者也。”與孟子主張法先王不同,荀子主張法後王;他推崇聖王,但認為在眾多聖王之中,應該重視和效法距當世更近的後王。“欲觀千歲,則數今日;欲知億萬,則審一二;欲知上世,則審周道”,要了解聖王的事跡,就要通過後王,因為聖王之道在後王身上表現得最為明白。
荀子重視對事物統類的認識,主張“以近知遠,以一知萬,以微知明”,通過具體個別的事物認識事物的共性。他認為先王后王,治亂之道相同,古今一也,雖久同理。所以,法後王並不是否定或反對先王之道,法後王與法先王並不是根本對立的。荀子批評當時一些儒者,只知高唱法先王,卻不懂要“法後王而一制度,隆禮義而殺詩書”,自己的思想行為已經同於世俗而還不自知,這樣的人,是“俗儒”;一些人,雖然知道要法後王,一制度,隆禮義而殺詩書,但卻不知統類,遇到新情況新問題就不能推類旁通加以解決,這樣的人,稱“雅儒”。只有能夠法先王,一制度,又能“以淺持博,以古持今,以一持萬”,遇到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新問題,都能“舉統類而應之”,得心應手地加以解決,這樣才稱得上“大儒”。
對於荀子所說“後王”是何所指,歷來有不同的解釋。一是以為後王是指“近時之王”、“當今之王”、“當時之王”,由此認為荀子的法後王是反對孟子的法先王思想的一種主張,或認為是一種厚今薄古的社會進化論;二是以為後王即周文王、周武王,因此荀子的法後王其實與孟子的法先王是一致的,沒有原則的差別,只是提法不同而已;三是認為後王只是一位虛懸的期待中的王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