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間游僧》是清代學者紀昀所創作的一篇散文,散文主要講述了一個河間的游僧在市集中用騙人的手段賣藥的故事。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河間游僧
- 作品別名:河間有游僧
- 創作年代:清朝
- 作品出處:《閱微草堂筆記》
- 文學體裁:散文詩
- 作者:紀昀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注釋,譯文,作者簡介,相關成語,作品啟示,相關練習及答案,
作品原文
後有人於所寓⑦寺內,見其閉戶研⑧鐵屑,乃悟其盤中之丸,必半有鐵屑,半無鐵屑,其佛手必磁石為⑨之,而裝金於外,驗之信然⑩,其術乃敗。
注釋譯文
注釋
①游僧:雲遊四方的和尚。
②市:集市。
③置:放
④引手:伸手。
⑤禱:祈禱。
⑥舉國:全國。
⑦寓,住宿。
⑧研:碾細,磨碎。
⑨為:做。
⑩信然:確實這樣。信,確實。
譯文
河間縣有一個四處遊走的僧人,在集市上賣藥。先在放一尊銅佛在桌案上,旁邊盤子裡存放藥丸,銅佛伸手像是要拿東西的樣子。有買藥的人,先要向銅佛祈禱,然後(僧人)就雙手捧著藥盤靠近銅佛,如果是可以醫治的病,盤中藥丸就會跳躍到銅佛手裡。如果病難以醫治,盤中藥丸就不會跳躍,全城(的人)都以為這件事是真的。後來有人在游僧住宿的寺廟裡,看見他關上房門偷偷地研磨鐵屑,這才明白游僧盤中的藥丸,一定有一半混有鐵屑,有一半沒有混鐵屑,那佛手一定是用磁石做的,只不過在外面鍍一層金(以掩人耳目),經過檢驗這件事,果然如此,那個游僧騙人的花招也就敗露了。
作者簡介
紀昀(1724-1805)清代學者、文學家。字曉嵐,一字春帆,晚號石雲,道號觀弈道人,河北滄縣人。生於清雍正二年(1724年)六月,卒於嘉慶十年(1805年)二月,歷雍正、乾隆、嘉慶三朝,享年八十二歲。因其“敏而好學可為文,授之以政無不達”(嘉慶帝御賜碑文),故卒後諡號“文達”,鄉里世稱文達公。
紀昀祖籍為應天府上元縣,傳其家為紀家邊。明永樂二年(1404年),奉命“遷大姓實畿輔”(乾隆《獻縣誌》),始遷來獻縣,入安民里四甲籍,卜居獻縣城東九十里之景城鎮。到紀曉嵐,北遷已十四世。有據可考,自紀曉嵐上推七世,都是讀書人。高祖紀坤(1570—1642),庠生,屢試不第,有詩名,著有詩集《花王閣剩稿》。曾祖父紀鈺(1632—1716),十七歲補博士弟子員,後入太學,才學曾受皇帝褒獎。祖父紀天申(1665—1732),監生,做過縣丞。父親紀容舒(1685—1764),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恩科舉人,歷任戶部、刑部屬官,外放雲南姚安知府,為政有賢聲。其道德文章,皆名一時,尤長考據之學,著有《唐韻考》、《杜律疏》、《玉台新詠考異》等書。至紀容舒,紀氏家道衰而復興,更加重視讀書,遺訓尚有“貧莫斷書香”一語。紀曉嵐為紀容舒次子,他就是出生於這樣一個世代書香門第。
三十一歲考中進士,為二甲第四名,入翰林院為庶吉,授任編修,辦理院事。外放福建學政一年,丁父憂。服闋,即遷侍讀、侍講,晉升為右庶子,掌太子府事。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授貴州都勻知府,未及赴任,即以四品服留任,擢為侍讀學士。同年,因坐盧見曾鹽務案,謫烏魯木齊佐助軍務。召還,授編修,旋復侍讀學士官職,受命為《四庫全書》總纂官,慘澹經營十三年,《四庫全書》大功告成,篇帙浩繁,凡3461種,79309卷,分經、史、子、集四部。
紀並親自撰寫了《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凡二百卷,每書悉撮舉大凡,條舉得失,評騭精審,論述各書大旨及著作源流,考得失,辨文字,為代表清代目錄學成就的巨著。《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實際上是一部學術史,對每一部書和源流、價值等都作了介紹。它成為後來學者研究這些古書的一個切入點。很多大學者都承認,他們是從《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入手作學問的。同時,還奉詔在《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基礎上,精益求精,編寫了《四庫全書簡明目錄》二十卷,為涉獵《四庫全書》之門徑,是一部研究文史的重要工具書。《四庫全書》的修成,對於蒐集整理古籍,保存和發揚歷史文化遺產,無疑是一重大貢獻。紀曉嵐一生精力,悉注於此,故其他著作較少。《四庫全書》和《四庫全書總目》毫無疑問是集體智慧的結晶,但紀昀在其中所起的關鍵作用絲毫不可忽視。以《總目》而言,全書行文風格一致,思想主旨貫通,都昭示了紀昀“筆削一貫”的重要作用。四庫館總閱官朱珪在紀昀墓志銘中寫道:“公館書局,筆削考核,一手刪定為《全書總目》。”張維屏《聽松廬文鈔》云:“或言紀文達公(昀)博覽淹貫,何以不著書?余曰:文達一生精力,具見於《四庫全書提要》,又何必更著書!”“一手裁定”、“一手刪定”、“一手編注”《總目》或者說紀昀“一生精力,萃於《提要》一書”,都說明紀昀對《總目》所傾注的心血得到時人和後人的公認。從這個意義上說,《總目》最大限度地反映了紀昀的學術文化思想就不是什麼無本之木了。正如黃雲眉所言:“就形式觀之,《提要》似為多人心血之結晶品,其實此書經紀氏之增竄刪改、整齊畫一而後,多人之意志已不可見,所可見者,紀氏一人之主張而已。”紀昀總纂的《四庫全書》和一手刪定的《總目》問世以來,得到歷代學者的高度讚譽。阮元說:“高宗純皇帝命輯《四庫全書》,公(紀昀)總其成,凡六經傳注之得失,諸史記載之異同,子集之支分派別,罔不抉奧提綱,溯源徹委。所撰定《總目提要》多至萬餘種,考古必求諸是,持論務得其平允。”江藩指出:“《四庫全書提要》、《簡明目錄》皆出公手,大而經史子集,以及醫卜詞曲之類,其評論抉奧闡幽,詞明理正,識力在王仲寶、阮孝緒之上,可謂通儒也。”有目共睹的學術價值還使得這部大著的文化影響歷久不絕。晚清張之洞對讀書士人談到:“今為諸生指一良師,將《四庫全書提要》讀一過,即略知學問門徑矣。”對該書有精深研究的余嘉錫說:“《提要》之作前所未有,可為讀書之門徑,學者舍此,莫由問津。”他還談到清朝嘉道以後通儒輩出,“莫不資其津逮”,將其奉作指南,“功既巨矣,用亦弘矣”。他對《總目》的缺點多有指摘,但也承認自己“略知學術門徑,實受《總目》之賜”。
紀昀在四庫館修書十年,“自始至終,無一息之間”,其辛勞不言而喻,卻也是人生收穫頗豐的十年。他既為恰逢“王事適我”的歷史機遇而欣慰,又為“期於世事有補”願望的實現而自豪。正如他在《自題校勘四庫書硯》詩中所云:“檢校牙籤十餘萬,濡毫滴渴玉蟾蜍。汗青頭白休相笑,曾讀人間未見書。”“曾讀人間未見書”只是一個表象,紀昀和他的同仁們為中國學術文化樹立的一座豐碑才是看不見的永恆! 在主編《四庫全書》期間,紀曉嵐由侍讀學士升為內閣學士,並一度受任兵部侍郎,改任不改缺,仍兼閣事,甚得皇上寵遇。接著升為左都御史。《四庫全書》修成當年,遷禮部尚書,充經筵講官。乾隆帝格外開恩,特賜其紫禁城內騎馬。嘉慶八年(1803年),紀曉嵐八十大壽,皇帝派員祝賀,並賜上方珍物。不久,拜協辦大學士,加太子少保銜,兼國子監事。
紀曉嵐一生,有兩件事情做得最多,一是主持科舉,二是領導編修。他曾兩次為鄉試考官,六次為文武會試考官,故門下士甚眾,在士林影響頗大。其主持編修,次數更多,先後做過武英殿纂修官、三通館纂修官、功臣館總纂官、國史館總纂官、方略館總校官、四庫全書館總纂官、勝國功臣殉節錄總纂官、職官表總裁官、八旗通志館總裁官、實錄館副總裁官、會典館副總裁官等。人稱一時之大手筆,實非過譽之辭。紀曉嵐晚年,曾自作輓聯云:“浮沉宦海同鷗鳥;生死書叢不老泉”,堪稱其畢生之真實寫照。他六十歲以後,五次出掌都察院,三次出任禮部尚書。紀曉嵐卒後,築墓崔爾莊南五里之北村。朝廷特派官員,到北村臨穴致祭,嘉慶皇帝還親自為他作了碑文,極盡一時之榮哀。
相關成語
“其佛手必磁石為之,而裝金於外。”這句話的含義,以比喻外表華美,裡面一團糟。這一成語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華而不實”、“虛有其表”。
作品啟示
用小伎倆來騙人的人,花招最後總是會被人識破,也不會得到好結果。
相關練習及答案
1、 解釋下面句中的詞。
(1)佛作引手取物狀( )
(2)舉國信之( )
(3)見其閉戶研鐵屑( )
(4)其佛手必磁石為之( )
1、(1)伸(2)全(3)研細磨碎(4)做
2、翻譯下面的句子。
(1)一銅佛置案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驗之信然,其術乃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一個銅佛放到桌子上
(2)經過檢驗,確實是這樣,那騙人的花招也就敗露了
3、下列句中“於”字用法與其他各項不同的一項是 ( )
A、買藥於市 B、後有人於所寓寺內
C、而裝金於外 D、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3、D
4、用一成語概括文中“其佛手必磁石為之,而裝金於外”這句話的含義,以比喻外表華美,裡面一團糟,這一成語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5、請你結合所學的知識,解釋一下和尚騙人的花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因為磁石有磁力,而鐵是一種金屬物質,兩者吸引,自然跳到銅佛手中去了(2013.四川眉山中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