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38年1月11日,《
新華日報》正式在武漢創刊。
1938年10月25日,《新華日報》在武漢出版最後一期。同日,同一期號、不同內容的《新華日報》在重慶出版。重慶《新華日報》一直出版至今。
1947年2月28日被國民黨勒令停刊。至此,《新華日報》在國民黨統治區共出版9年1個月又18天,在國民黨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占領了輿論制高點,被
人民民眾譽為“茫茫黑夜中的一座燈塔”,成為我黨推進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有力工具和我黨溝通
外部世界的一個重要視窗。毛澤東高度讚揚《新華日報》,稱其為八路軍、新四軍以外的“另一方面軍”。
《新華日報》凝聚著老一輩
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智慧和心血。當年,經常為新華日報撰稿的有毛澤東、董必武、葉劍英、王若飛、鄧穎超、吳玉章、博古、陸定一等。周恩來作為當時中共中央南方局書記和《
新華日報》董事長,長期直接領導《新華日報》。他還親主筆政,為《新華日報》撰寫108篇總計24萬多字的稿件。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親自參與《新華日報》的辦報實踐,有力地指導和推進了中國革命的歷史進程。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周恩來在北京招待將赴滬、寧工作的新聞
文化界人士時宣布:中央決定在南京出版《新華日報》。4月30日,
中共南京市委機關報《新華日報》正式出版。
1952年,中央人民政務委員會決定
南京市、
蘇北及
蘇南兩行政區合併成立江蘇省。11月1日,《
新華日報》、《
蘇北日報》、《蘇南日報》合併出版,《新華日報》成為中共江蘇省委機關報。毛澤東曾於1949年9月、1953年2月23日和1964年7月29日三次為《新華日報》題寫
報頭。
1999年,江澤民、李鵬、李瑞環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又為《新華日報》在南京復刊50周年報慶題字。2008年1月,紀念《新華日報》創刊70周年暨在南京出版59
周年慶典隆重舉行。
2001年9月28日,經中宣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准,省委、省政府研究,新華日報報業集團正式組建成。
2002年7月11日,江蘇新華日報報業集團有限公司成立。
2011年,在新華日報報業集團成立10周年之際,經省委、省政府批准,更名為新華報業傳媒集團。
2013年,經世界媒體實驗室統計,新華報業傳媒集團入選世界媒體500強。
2020年,新華日報社獲
全國文明單位殊榮,是全國唯一以整體單位獲評的省級媒體。
2022年4月6日,新華報業傳媒集團
中國江蘇網入選“2022年江蘇省
工人先鋒號”擬表彰對象公示名單。
2022年9月24日,新華報業傳媒集團等三單位共同發布《2021—2022年度江蘇文旅消費白皮書》。
2023年6月20日,江蘇新華報業傳媒集團有限公司交匯點新聞共同組建的南京會展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黨建聯盟成立。
集團組成
集團目前擁有14張報紙、8份刊物、12個新聞網站、11個移動客戶端、100多個
微媒體賬號,以及30餘家參股、控股公司。
獨資和控股的江蘇新華傳媒
投資實業公司、江蘇新華傳媒信息發展公司、江蘇新華傳媒時代江南公司、江蘇華匯新聞實業公司、江蘇華新出版物發行公司、集團印務總公司、江蘇新華柏印務公司、蘇州新東印務公司、淮安新華印務公司、江蘇九九遞送公司、江蘇新華房地產開發公司等10多家經營公司和單位。
集團成就
新華報業傳媒集團 2018年扭轉了自2012年以來連續多年的下滑趨勢,當年
實現利潤增長47%,2019年再增長76%。2020年克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實現利潤同比大幅增長。
2021年,《
新華日報》打響“辛仲平”
署名文章品牌,辦好“新華時論”等
品牌專欄,刊發“新華時論”130多篇、“江東時評”稿件148篇,
中國新聞獎名專欄“漫說快評”推出漫評近200篇。不斷創新呈現形式和
表達方式,提升評論理論內容質量,《思想周刊》進一步改版升級,“理論之光”
微信公眾號冬粉已突破7.5萬。理論
抖音“@理所當然”,邀約大家名家、“
網紅”思政教師、理論名嘴等錄製
微視頻,全年推出作品42件。全國首個女評論員工作室“姿正腔媛”獲評“省級巾幗文明示範崗”。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於2021年1月設立《牛刀斬謠》欄目,推出全新原創
短評欄目《牛眼觀》,推出70多篇原創評論,及時查證謠言,有效引導輿論;
中國江蘇網“紫金e評”2021年獲中央網信辦全網推送網評40篇,全省推送網評144篇。
中國江蘇網,為
江蘇省委、
省政府組建的省級重點
新聞網站,是中央網信辦在江蘇唯一重點推送網站,由集團控股重組,全新改版後全球排名從3萬位左右上升到5000位左右,被中央外宣辦評為全國10家優秀網站之一。中國江蘇網近年來已由最初的一張網發展成為集中國江蘇網和
新江蘇客戶端、
“學習強國”江蘇學習平台、中共江蘇省委新聞網等158家黨務政務網群於一體的全
媒體矩陣,成為江蘇省網上宣傳主陣地
《
揚子晚報》居全國晚報
都市報發行量之首、發行量江蘇第1,中國第4,世界第21,並獲得了中國標桿品牌、
亞洲品牌500強等諸多殊榮。揚子晚報雲教育中心榮獲第五屆“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單位”。
中央組織部委託創辦的《
大學生村官報》2011年4月正式創刊向全國發行,李源潮同志專門撰寫
發刊詞並提出辦報指導思想。
《
黨的生活》辦出特色,成為中組部確定的全國4本重要核心
黨刊之一。
中國
江蘇手機報覆蓋全球75個國家,國內用戶達240萬,獲得“中國新聞出版最高獎”等殊榮。
中國新聞獎獲獎情況
2019年,集團有9件作品獲中國新聞獎;
2020年,集團有7件作品獲中國新聞獎,其中一二等獎作品6件。
2021年,集團有5件作品獲中國新聞獎,其中二件一等獎作品。
集團建設
辦公場地建設
2014年,集團規劃13萬平米、投資10億元新的新聞傳媒中心建築群在
南京河西新城CBD新華報業傳媒廣場落戶,並正式投入使用。集團中央信息廚房,為集團各類介質媒體提供統一的共享信息數據平台。集團
傳媒文化產業園
蘇州園區和南京園區建設正有序推進。集團還參股了江蘇紫金財產保險公司和江蘇文化產業發展基金,與省廣電集團合作建設
石湫影視基地。這些平台的建設,將推動集團各項事業在十二五期間和更長時期
再上新台階。截至2013年,集團正進一步整合資源,豐富載體,積極推進
全媒體建設,提升競爭力影響力,努力建設國內一流、國際先進的現代傳媒集團。
融合採編
新華報業傳媒集團持續推進5G融
媒體實驗室、AI智媒體
實驗室建設,新建媒體
資源庫,探索
數字資源共享服務平台、媒體專屬雲建設工作,推動媒體深融技術建設。在
交匯點新聞客戶端新一輪技術疊代中,自主研發量達25.2%,自主研發水平顯著提升。高質量高效率建設了虛擬報史館、江蘇“紀錄小康工程”資料庫。此外,集團
5G訊息在全國兩會、省兩會、省第十四次黨代會等
重大主題報導中廣泛運用。《
揚子晚報》打造了江蘇首支媒體穿越機團隊,為創作者提供了一個更具衝擊力的視角,穿越機拍攝的《一隧越江山》在揚子晚報抖音號上閱讀量達120萬。創新利用“大數據”,依託自有
媒資大數據平台,服務新聞生產傳播全流程,完善傳播效果評估系統,深度“理解”用戶使用習慣,讓權威內容高效抵達用戶,內容
風控、
著作權保護工作機制更加完善。
融媒體矩陣
集團以報、刊、網、端、微、屏六大傳播平台為基礎,形成了黨報求“深”、客戶端求“快”、網站求“全”、全媒體求“融”的傳播新體系。《
新華日報》發行量達50萬份,《
鄉村幹部報》達71萬份,實現紙媒覆蓋的
逆勢上揚。持續辦好新華日報《思想周刊》,實現由“智庫型媒體”向“媒體型智庫”
戰略轉型,成為
南京大學等
重點高校認可的等同於C刊的理論出版物。“理論之光”網站和微信公眾號、交匯點新聞“思想”頻道、“@理所當然”理論抖音號,與周刊矩陣協同發力,構建“理論傳播共同體”。“交匯點新聞”“紫牛新聞”“新江蘇”客戶端各展其長,下載用戶數分別突破3200萬、2000萬、1000萬,新媒體產品生產迸發空前活力。
學習強國江蘇學習平台日活量位居全國第二,“北京西路瞭望”用戶突破12萬,成為江蘇第一時政公眾號。“在中國,看Frank打開
長三角‘
盲盒’”“江蘇紫金雲美術館一、二期
建設項目”等11個項目入選
全國新聞出版深度融合發展創新案例名單。《
江蘇法治報》正式更名,江蘇法治傳媒智庫成立,有關融媒體新聞行動獲得熱烈反響。
社會責任
集團積極搭建政府部門與民眾溝通橋樑。2021年,集團所屬政風熱線訴求平台共收到3923件訴求,接聽訴求來電1025次,新媒體私信回復訴求人460名,辦理
滿意率80%。全年完成“政風熱線”廳局長上線直播24場,市長上線直播5場,原創新聞、預告、專題共199篇,其中督辦稿件32篇,直播類稿件30篇,熱點問答25篇,拍攝市長上線直播短片5個,欄目內容直面民生短板,用心用力用情解決民眾“急難愁盼”。圍繞“傳媒新生態、疫情新形勢、輿情新應對”這一主題,新華傳媒
智庫邀請資深專家,成功舉辦2021
新華輿情高級研修班;“蘇電新聞大講堂”從學在課堂,拓展到學在現場、學在路上,組織學員到北京、廣東,走進人民日報、
華為、
騰訊等權威媒體、知
名企業學習,同時,開展名師帶名徒實訓活動,組織學員跟班學習;舉辦首期縣級
融媒體中心主任研修班,在組織
集中學習的同時,
送教上門拓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