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創刊號上說明本刊的宗旨、性質等方面的文章。它是編者在讀者面前的第一次亮相,也是編輯創辦該報刊的“宣言”,因而有助於讀者對報刊的了解,能幫助報刊迅速擴大影響。發刊詞有時為了顯得別致一點,也稱“見面的話”、“開篇絮語”、“致讀者”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發刊詞
- 外文名:The foreword
- 屬性:說明本刊的宗旨、性質
- 說明:編者在讀者面前的第一次亮相
- 寫法:百花齊放
寫法,例子,中國青年報,南方周末,法治中國30年特刊,大學生村官論壇,明報月刊,
寫法
發刊詞在寫法上,可以百花齊放:或明白曉暢,如晴川麗日;或含蓄深沉,如林海雲濤;或激情磅礴,如大江東去;或舒徐婉轉,如幽蘭飄香……這種不同的風格,和報刊的性質有關,和特定的時代氣氛有關,也和編者的審美情趣、精神氣質有關。但不管以什麼面目出現,一般都應包括以下基本內容:
第一、介紹本刊(報)的性質; 第二、闡述辦刊(報)的宗旨; 第三、明確讀者對象; 第四、宣布辦刊(報)的方針; 第五、提出關於稿件方面的要求和對作者、讀者的希望。
當然,在具體寫作時,不必面面俱到,而應有所側重,有所創造,突出特點。一個報刊要有自己的個性,在發刊詞上就要體現出來。所以,發刊詞寫法要因刊而異。為了取得良好的宣傳效果,發刊詞除了旗幟鮮明、富有個性之外,還應注意態度的誠懇,要讓讀者有親切感。
例子
中國青年報
2011年,中國青年報的版面中增加了幾個新面孔,今天和廣大讀者見面的“成長”就是其中之一。
這是中國青年報最年輕的版面。不是因為她的創辦時間最短,而是因為她的讀者對象定位於青年人中最年輕的一個群體——中學生。
對讀者的廣泛調查顯示,中學生是閱讀中國青年報人數最多的群體之一。不少中學生以及教師、校長都希望,在中國青年報上應該有一方屬於中學生的天地,有一個讓中學生相互交流以及和師長溝通的平台。所以,這是應讀者要求創辦的版面。
同時,這也是服務中學生成長的版面。在這裡,既有引領人生的社會偶像也有自我激勵的身邊榜樣;既有對前途的規劃指導也有對學業的答疑解惑;既有成長的煩惱也有青春的張揚。
這還是一個有趣又有用的版面。我們希望這個版上的內容輕鬆明快好玩可讀,但同時還要傳達一個潛台詞:幫你學得更好,做得更好,將來做一個出類拔萃的人。
要辦這樣一個版面,我們也很忐忑。我們的采編隊伍,最年輕的也是“80後”,把握“90後”中學生的需求,貼近他們的生活,貼近他們的心靈,不是易事。
正因如此,我們懇切地希望讀者給我們提出批評建議,給我們來信來稿。
讓我們一起努力搭建好這個成長的平台!
南方周末
這是新年的第一天。這是我們與你見面的第777次。祝願陽光打在你的臉上。
陽光打在你的臉上,溫暖留在我們心頭。這是冬天裡平常的一天。北方的樹葉已經落盡,南方的樹葉還留在枝頭,人們在大街上懶洋洋地走著,或者急匆匆地跑著,每個人都緊握自己的心事。本世紀最後的日曆正在一頁頁減去,沒有什麼可以把人輕易打動。除了真實。人們有理想但也有幻象,人們得到過安慰也蒙受過羞辱,人們曾經不再相信別人也不再相信自己。好在歲月讓我們深知“真”的寶貴?真實、真情、真理,它讓我們離開凌空蹈虛的烏托邦險境,認清了虛偽和欺騙。儘管,“真實”有時讓人難堪,但直面真實的民族是成熟的民族,直面真實的人群是堅強的人群。
沒有什麼可以輕易把人打動,除了正義的號角。當你面對蒙冤無助的弱小,當你面對專橫跋扈的惡人,當你面對足以影響人們一生的社會不公,你就明白正義需要多少代價,正義需要多少勇氣。
沒有什麼可以輕易把人打動,除了內心的愛。沒有什麼可以輕易把人打動,除了前進的腳步。
這是新年的第一天,就像平常一樣,我們與你再次見面,為逝去的一年而感懷,為新來的一年而準備。祝願陽光打在你的臉上。
陽光打在你的臉上,溫暖留在我們心裡。有一種力量,正在你的指尖悄悄流動,有一種關懷,正從你的眼裡輕輕放出。在這個時刻,我們無言以對,惟有祝福:讓無力者有力,讓悲觀者前行,讓往前走的繼續走,讓幸福的人兒更幸福;而我們,在不停為你加油。
我們不停為你加油。因為你的希望就是我們的希望,因為你的苦難就是我們的苦難。我們看著你舉起鋤頭,我們看著你舞動鐮刀,我們看著你揮汗如雨,我們看著你谷滿糧倉,我們看著你流離失所,我們看著你痛哭流涕,我們看著你中流擊水,我們看著你重建家園,我們看著你無奈下崗,我們看著你咬緊牙關,我們看著你風雨度過,我們看著你笑逐言開.我們看著你,我們不停為你加油,因為我們就是你們的一部分。
總有一種力量它讓我們淚流滿面,總有一種力量它讓我們精神抖擻,總有一種力量它驅使我們不斷尋求“正義、愛心、良知”。這種力量來自於你,來自於你們中間的每一個人。
所以,在這樣的時候,在這新年的第一天,我們要向你、向你身邊的每一個人,說一聲:“新年好”! 祝願陽光打在你的臉上。
因為有你,才有我們。
陽光打在你的臉上,溫暖留在我們心裡。為什麼我們總是眼含淚水,因為我們愛的深沉;為什麼我們總是精神抖擻,因為我們愛的深沉; 為什麼我們總在不斷尋求,因為我們愛的深沉。愛這個國家,還有她的人民,他們善良,他們正直,他們懂得互相關懷。
祝願陽光打在所有人的臉上。
法治中國30年特刊
“法治中國30年特刊”今日誕生,此後半年間的每個周日,它將在這裡亮相。
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這是“法治中國30年特刊”的時代背景與主題;品味法治中國成長變遷,這是“法治中國30年特刊”的紀念視角與內容。
1978年,以十一屆三中全會為標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史開闢新時代。對新中國的法治建設而言,一個全新發展階段同樣就此啟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近6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來,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中國的法治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
對於“巨大成就”,2008年2月28日首次發布的法治建設白皮書的總結是:確立了依法治國基本方略,中國共產黨依法執政能力顯著增強,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基本形成,人權得到可靠的法制保障,促進經濟發展與社會和諧的法治環境不斷改善,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不斷提高,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得到加強。
學者給出的解讀是:一個成長中的法治國家。
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中國人民的主張、理念,也是中國人民的實踐。一個在今天看來,已是普及化的主張、理念,當年卻是經歷了一番討論。要人治!要法治!法治加人治!都是一種觀點;用法制還是法治?同樣有著諸多爭議。
中國人民最終選擇了法治。依法治國,這一個必然的選擇,其起點是1997年黨的十五大,還是1978年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
從1978年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1979年的中共中央第64號檔案到對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的審判的歷史性總結,再到1982年憲法,基於這樣四個標誌性事件,法學家李步雲堅持“我國實施依法治國方略應該是從1978年開始的”。
1978,注定也是“法治中國30年特刊”的紀念、梳理與總結的起點。
實踐產生經驗。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應當遵循的基本經驗是: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必須堅持一手抓建設、一手抓法治,使法治建設為經濟社會發展和構建和諧社會服務;必須把法治建設植根於中國社會的實際,既注意借鑑國外的有益經驗,又立足於中國國情,不照搬別國的法律制度和政治制度;必須堅持把法治建設的基礎放在制度建設和增強全社會的法治觀念上。
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中華民族正在民主與法治的道路上闊步前進。
梳理歷史,指引未來。從來兩者並行。
30年法治中國的一點一滴,其後中國法治的一招一式,“法治中國30年特刊”不敢有遺!
大學生村官論壇
庚辰初春,百艷吐芳。伴隨著吹綠隴東大地的習習春風,由市委組織部主辦、西峰區委組織部承辦的內部交流刊物《大學生村官論壇》(雙月刊)創刊了。這是我們送給全市大學生村官的一份新年賀禮,她傾注著關愛、寄託著希望、期待著收穫。
《大學生村官論壇》,是春天律動的新生命,是服務“大學生村官”的新平台,是展示年輕村官創業成長的新載體。我們為之耕耘,為之祝福,期待廣大讀者的關注、支持,期望她與大學生村官一起茁壯成長,一起創造輝煌。
“大學生村官”是一個新生的辭彙,代表了一個朝氣蓬勃、活力無限的年輕基層幹部群體,是我國新一輪農村改革與發展的成果。大學生村官的成長壯大,無疑會給小康社會建設、慶陽的新農村建設,注入鮮活的血液,帶來無限的生機,也將會成為幹部隊伍極富生機與活力的重要人才資源,我們要倍加珍惜和關愛。
按照中央五年選聘十萬大學生村官到村任職的重大決策和省委的總體部署,我市已於2008年在全省率先實現了“一村一名大學生”計畫目標。全市1000多名大學生村官,在全市人民的殷切期望中,肩負各級黨組織的重託,滿懷壯志,紮根“三農”,用青春服務山鄉,用智慧發展農村,用汗水澆灌理想之樹,用真情譜寫輝煌人生。他們所到之處,青春之花競相綻放,農村發展活力倍增。
大學生村官作為新生的社會群體,作為年輕的基層幹部個體,思維活躍,善於探索,勇於創新,勤於實踐。面對嶄新的成長環境和艱苦的工作,他們需要社會的理解、關心和支持,需要交流溝通的載體,需要展示風采的平台。我們創辦《大學生村官論壇》這份刊物,就是以促進大學生村官“創業、成長、成才”為宗旨,為他們提供一個展示的視窗、一個交流的平台、一個成長的園地、一塊精神的領地、一個生活的樂園。在這裡,他們可以交流信息、學習新知,探索理論、展示才華,傾訴情感、暢想未來,豐富精神、活躍人生;在這裡,他們可以讓更多的人走近他們,認識他們,了解他們,支持他們。
眾星捧月月更明。我們真誠希望通過《大學生村官論壇》這個載體,架起一座社會各界與大學生村官互知互通的橋樑,在大家的傾心關注和大力支持下,讓大學生村官茁壯成長,讓這個群體綻放出更加絢麗的青春之花。
願這份新生的刊物辦出風格,辦出特色,辦出品位,與大學生村官一起見證我們這個充滿朝氣的時代!
明報月刊
只有獨立的意見,才有它的尊嚴和價值。
華裔學人散處全世界各地。在相互的通訊之中,許多人表達了一個共同的要求:希望有一本獨立的、沒有任何政治背景的中文刊物,來發表大家的意見,交流朋友們的感想和看法;也希望這本看完能客觀地報導各地華人社會的真實情況,不要作任何偏袒的或惡意的宣傳。
《明報月刊》是亞洲、歐洲、美洲許多華人文化界朋友們探討商量了三四年之後的產物。經過了長期以來的通訊商酌,這本看完終於面世而和廣大讀者們相見。所以叫做《明報月刊》,只不過因為這本刊物由《明報》負擔主要的經費、主要的編輯與發行工作。但這本刊物的主幹人物,卻是亞、歐、美三洲的文化人。我們熱切希望,這本看完能作為海外華人溝通心聲的一個橋樑,更希望海外同胞們熱心地給予支持。
這是一本以文化、學術、思想為主的刊物。編輯方針嚴格遵守“獨立、自由、寬容”的信條,只要是言之有物,言之成理的好文章,我們都樂於刊登。對於任何學派、任何信仰的意見,我們絕不偏袒或歧視。本刊可以探討政治理論、研究政治制度、評論各種政策,但我們絕不做任何國家、團體或個人的傳聲筒。我們堅信一個原則:只有獨立的意見,才有它的尊嚴和價值。任何人如對本刊所發表的文字感到不同意,我們都樂於刊載他的反對意見。《明報月刊》希望成為一個辯論和探討問題的園地。並不是它已經有了一套信念,因而借這個看完來加以闡述和宣傳。
散處各地的華人們由於種種條件限制,無法經常閱讀到一般有價值的文章和資料。《明報月刊》願意負起這個任務來,每月輯錄數百種中文報刊中有參考意義的文字和資料,供給讀者。好文章,那是“奇聞欣賞,疑義相與析”的意思;資料和事實,是為了讀者們的方便,使它能置於案頭,一索即得。
為了求讀者群的廣泛與普及,在學術性與思想性的文字之外,我們也刊登一部分知識性與趣味性的文字。今日學術界分工精密,專家學者所鑽研的,往往只是一個極小的部門,其尖端處若非本行中人,就無法了解。我們當然不拒絕發表華人學者在學術和科學上的精心創見,但也十分歡迎深入淺出的解釋性文章。
新,年輕,現代化,多彩多姿的變化和改革,那是我們在編輯上所企求的精神。我們重視數千年中華文化的傳統和價值,認為那是全人類文化的一部分寶貴的遺產。但是世界交通日益迅速、文化交流日益頻繁的今日,我們以本刊的重大任務之一,是介紹世界上最新的思潮、重要的創造和著作。我們對中華文化決不妄自菲薄,篇幅中的一部分,將用來探討和介紹中華文化,另一部分,將著重於趕上這個嶄新的時代。
《明報》有一個副刊《自由談》,經常發表各方面的文章和來信,還頗能得廣大讀者的歡迎。這個副刊剔除“有容乃大、無欲則剛”八個字作為編輯信條。有容,那是門戶開放,對任何一種意見都不歧視;無欲,那是說我們絕不企圖由此而追求私利,除了讀者們的支持之外,覺不接受任何方面的津貼和影響。由於我們識淺學陋,才疏力弱,報紙距離“大”和“剛”的目標還很遙遠,但這是我們一貫的理想,也始終在這樣堅持著。如果本刊和《明報》有什麼共通之處,我們只希望,在全世界親愛的華人朋友們的支持之下,我們也始終不渝地向著這個目標邁進。獨立不倚是一件艱難的事,有時不自覺地會看法偏頗,有時會感到難於抗拒這一種或那一種的壓力。但如果海外的朋友們共同對或則個小小的事業感到興趣,那便是一股力量,能糾正我們的錯誤,能幫助我們抗拒壓力,使這本刊物永遠走在大家所贊同的正確道路上。“中立而不倚,強哉矯”,那本來是強者的事,但人數一多,非強者也能成為強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