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獎

中國新聞獎

中國新聞獎是經中央宣傳部批准的全國性年度優秀新聞作品最高獎,由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主辦,每年評選一次。

中國新聞獎共設四大類,29個評選項目,其中報紙、通訊社設訊息、言論、通訊、系列報導、新聞攝影、報紙版面、新聞漫畫和報紙副刊8項,廣播、電視設訊息、評論、新聞專題、系列報導、新聞性節目編排和新聞現場直播各5項。中國新聞獎採取無計名投票評選。每屆設一等獎,二等獎和三等獎,特別情況下還設個別榮譽獎、特別獎。

2016年11月2日,第二十六屆中國新聞獎揭曉。來自全國報社、通訊社、電台、電視台和新聞網站的256件作品獲中國新聞獎,其中特別獎3件,一等獎40件(含10個新聞名專欄),二等獎85件,三等獎128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新聞獎
  • 主辦單位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
  • 周期:每年評選一次
  • 影響力:全國性年度優秀新聞作品最高獎
  • 創辦時間:1990年
  • 評選範圍一:必須全國統一刊號的報紙,通訊社
  • 評選範圍2:國家批准的廣播電台、電視台
創辦歷史,信息介紹,評選範圍,評選項目,評選標準,總標準,各項標準,評獎宗旨,設獎數額,獎勵辦法,推薦報送,作品署名,評選委員會,評選程式,處罰辦法,獲獎案例,評選結果,

創辦歷史

中國新聞獎創辦於1990年,是中國記協主辦的全國綜合性年度優秀新聞作品最高獎,也是經中共中央宣傳部批准常設的全國性新聞獎。開展這項評獎活動的目的在於檢閱我國新聞工作的年度實績,推動新聞改革,促進新聞作品質量的提高,促進新聞隊伍的思想建設、業務建設和作風建設。每年評選一次。經黨中央和政府有關部門正式批准的報紙、廣播電台、電視台及通訊社均可自願參評。
1997年,中國新聞獎增設了新聞論文評選項目,每兩年單獨組織評選一次。
2004年,中國國際新聞獎納入中國新聞獎系列,在中國新聞獎定評前,舉行國際新聞獎複評暨年賽。
2018年11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宣部部長黃坤明出席第二十八屆中國新聞獎、第十五屆長江韜奮獎頒獎報告會議並講話,強調新聞戰線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精神,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守正創新做好新形勢下新聞輿論工作。

信息介紹

長期以來,在中央宣傳部的關心和指導下,在全國新聞界的支持和參與下,中國新聞獎評選工作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落實科學發展觀,成為展示全國新聞工作者與時代同行,與人民同步,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科學發展,共建和諧的新聞業績的重要平台;是深化新聞界"三項學習教育",加強新聞隊伍建設,弘揚職業精神的重要抓手;是推動全國新聞界堅持"三貼近"要求,促進新聞宣傳創新,提高輿論引導水平,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激勵機制。
第十六屆中國新聞獎頒獎報告會第十六屆中國新聞獎頒獎報告會
有全國統一刊號的報紙,通訊社,經國家正式批准的廣播電台、電視台,經國務院新聞辦批准的由新聞單位設立、具有登載新聞業務資質的新聞網站刊播登載的新聞作品和經全國統一刊號的報刊、圖書發表的新聞論文可分別經中央新聞單位、各省記協與人大、政協、總政宣傳部等相關部門組織推薦參加評選,並於中國記協網、新華網上公示所有參評作品。從1991年起辦,每年一屆。

評選範圍

中國新聞獎參評作品必須是經國家正式批准的報社(報業集團)、通訊社、廣播電台、電視台、新聞宣傳主管部門和新聞單位主辦具有登載新聞業務資質的新聞網站(不含網路版、電子版),原創並在2013年度內首次刊播的新聞作品,有全國統一刊號的報刊、圖書在2013年首次刊發的新聞論文。

評選項目

中國新聞獎設29個評選項目,參評作品的作者、編輯和主創人員按各項目要求申報。作者姓名以刊播時署名為準(刊播時為筆名、網名的,申報時可在筆名、網名後括弧內填報本名)。
第十五屆中國新聞獎頒獎第十五屆中國新聞獎頒獎
1.文字類作品參評項目
(1)訊息類:迅速報導新聞事實的新聞作品。作者超過3人或未署名的,按“集體”申報,並另報1名責任編輯。
(2)評論類:對社會關注的新聞事件、熱點話題、社會現象等進行事實分析和說理的新聞作品。包括社論、評論員文章、署名評論等,不包括雜文和系列評論。作者、編輯署名申報要求同上。
(3)通訊與深度報導類:用深度報導、解釋性報導、調查性報導、新聞特寫、新聞綜述等表現手法對新聞人物、事件等進行深入報導的新聞作品(含分上、下兩期刊發的通訊)。作者、編輯署名申報要求同上。
(4)系列(連續、組合)報導類:系列報導是指圍繞某一主題或已經發生的新聞事件等所做的多角度、多側面報導,單件作品不少於3篇。作品策劃性強,單篇作品間關聯性強,成系統。連續報導是指圍繞正在發生的新聞事件連續刊發的“跟蹤式”報導,單件作品不少於3篇。組合報導是指圍繞同一主題、現象、人物、事件在同期同一專題內刊發的不同體裁的報導,單件作品不少於3篇。本評選項目不包括專欄、系列評論和系列文章,不含事後將一段時間內分散發表的主題和內容相關的報導集納在一起的作品。
刊播時間跨年度的系列報導和連續報導,按作品結束刊播年度申報。參評的系列、連續報導要求報送開頭、中間、結尾部分各1篇代表作,組合報導選擇3件代表作。
作者以代表作刊播時的署名為準,刊播時署名超過6人按“集體”申報。每件代表作另報1位責任編輯。
(5)新聞版面:要聞版等新聞版面(不包括攝影、漫畫等專版、專刊版面和成組的版面)。作者指版面編輯和版式設計人員,超過3人按“集體”申報。
(6)副刊類:包括雜文、文藝評論、特寫和報告文學。作者、編輯申報要求同訊息類作品。
2.廣播、電視作品參評項目
(1)訊息類:定義同文字類。作者指采寫、編輯等主創人員,超過4人按“集體”申報,不另報責任編輯。
(2)評論類:定義同文字類。包括以評論為主的述評性節目。作者、編輯署名申報要求同上。
(3)新聞專題類:從不同角度報導、分析同一新聞事件、新聞人物、社會現象的廣播電視新聞作品,包括深度報導、解釋性報導、調查性報導、新聞特寫、新聞綜述(含電視新聞紀錄片和分上、下兩期刊發的專題)等。作者、編輯署名申報要求同上。
(4)系列(連續、組合)報導類:定義同文字類。本項目主創人員指作品策劃、采寫和編輯等,署名超過7人的,按“集體”申報,不另報責任編輯。
(5)新聞訪談節目類:主持人與嘉賓就公眾關注的新聞人物、新聞事件和熱點話題進行討論的談話作品和新聞人物訪談作品,要求主持人與嘉賓現場交流談話占整個作品時長不少於2/3。本項目主創人員指作品主編、編導、主持人等,超過6人按“集體”申報。
(6)新聞現場直播類:與重大新聞事件或突發事件的發生和發展同步採集現場信號並播出,集現場報導、背景介紹與事態分析等於一體的新聞作品。要求必須以新聞現場音像信號為直播主體,採用音像資料時長不超過整個作品時長的1/3。同等條件下,現場信號為本台自采的占優。對同一新聞事件進行的間斷性直播選取其中1個完整直播段參評。本評選項目不包括紀念會、報告會、文藝演出、工程慶典、剪彩儀式、活動開幕式和以演播室直播談話等為主體的作品。本項目主創人員超過8人,按“集體”申報。
(7)新聞節目編排類:常設的以動態訊息為主的集納式新聞欄目的編排作品。本項目主創人員指作品責任編輯,超過3人按“集體”申報。
3.網路作品參評項目
(1)新聞評論類:新聞網站首發的原創評論。作者超過3人按“集體”申報,並另報1名責任編輯。
連續十屆中國新聞獎得主陳泉涌連續十屆中國新聞獎得主陳泉涌
(2)新聞專題類:用圖片、文字、音視頻、Flash等多媒體手段和多種新聞體裁,從不同角度全面報導同一新聞事件或同一新聞主題的作品。本項目主創人員指策劃、采寫、編輯、頁面設計等,超過6人按“集體”申報,不另報責任編輯。
(3)新聞訪談類:主持人與嘉賓就公眾關注的新聞人物、新聞事件或熱點話題進行討論的線上訪談作品,主持人與嘉賓現場交流談話內容不少於作品的2/3。本項目不含系列訪談。作者、編輯申報要求同廣播、電視新聞訪談類作品。
(4)網頁設計:網站首頁、新聞頻道首頁或新聞專題首頁。本項目主創人員指網頁的編輯、設計人員,超過3人按“集體”申報,不另報責任編輯。
4.綜合項目
(1)新聞攝影:報紙、通訊社和新聞網站首發的新聞攝影作品。單幅作品只能申報1位作者,組照作者超過2人按“集體”申報,並另報1位責任編輯。
(2)新聞漫畫:報紙、通訊社和新聞網站首發的新聞漫畫作品。作者、編輯署名申報要求同上。
(3)新聞名專欄:報紙、通訊社、廣播電台、電視台和新聞網站刊播有共同特徵(同類主題、同類題材、同類體裁)的新聞報導的版塊(單元)。要求已連續刊播一年以上且年度內刊播不少於48周,每周刊播或更新不少於一次。
報紙專欄應有固定的名稱,位置相對固定和獨立,不含專刊和專版。廣播、電視專欄應有固定名稱、標識、開始曲。網路專欄應在固定頁面有固定名稱和連結位置。
本項目主創人員指欄目策劃、采寫和編輯等,署名超過6人按“集體”申報,不另報責任編輯。
(4)新聞論文:以新聞實踐和新聞理論為研究主體的學術文章。作者署名超過3人的,按“集體”申報,並另報1名責任編輯。
(5)國際傳播獎項:中國新聞的對外報導,以及有效影響了國際輿論的新聞作品,以及以國際傳播為研究對象的新聞論文,參評作品體裁不超出中國新聞獎其他28個項目的規定範圍。作者、編輯、主創人員署名按體裁參照上述28個項目申報。

評選標準

總標準

1.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為全黨全國工作大局服務,貫徹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的方針,堅持正確輿論導向,落實"三貼近"要求,社會效果好。
第十六屆中國新聞獎頒獎報告會第十六屆中國新聞獎頒獎報告會
2.內容真實,新聞性強,時效性強,主題鮮明,富於創新,語言文字生動,製作精良,感染力強,為人民民眾喜聞樂見。
3.倡導短新聞,在同等條件下,短小精煉的作品優先。

各項標準

1.訊息要求新聞要素完整,時效性強,角度新穎,內容充實,信息量大,結構清晰,語言文字精煉,報導準確。
2.評論要求觀點鮮明,論點正確、有新意,論據準確,分析深刻,論述精闢,論證有力。網路評論要求必須有鮮明的網路特色。
3.通訊要求主題鮮明,材料典型,事實準確,結構合理,語言生動,描寫有細節,評議有深度,感染力強。
4.報紙、廣播、電視的系列、連續和組合報導要求主題鮮明,結構完整,多角度,報導全面有深度。
5.新聞版面要求體現政治性、新聞性、思想性與藝術性的統一,標題準確生動,照片、文字與圖示兼顧,編排整體協調,版式設計有新意、有特色,色彩清新明快。
6.新聞攝影作品要求新聞性強,現場抓拍,表現力強,圖像清晰,標題準確,文字說明新聞要素完整,文字簡潔。
7.新聞漫畫作品要求能夠反映國內外新聞時事,觀點明確,構思新穎,新聞性強,思想性強,針對性強,幽默感強,藝術性強。
8.報紙副刊作品要反映現實生活,引導社會熱點,時代感強,思想性強,角度新穎,格調高雅,內容充實,文字生動。
9.廣播電視新聞專題要求主題鮮明,材料典型,事實準確,結構合理,語言(聲音、畫面)生動,有細節,有深度,音響、畫面運用得當,有感染力。
10.廣播、電視、網路新聞訪談要求選題恰當,時效性強;嘉賓有代表性、權威性;談話主題集中,脈絡清晰,結構完整;談話內容與節目定位、播出時段相適應;語言簡潔生動流暢準確;主持人提問、轉承自然得當,對現場節奏把握適度;背景資料運用得當。
11.廣播、電視新聞現場直播要求主題重大,策劃周密,能夠全面迅速準確地採集與傳播新聞現場的重要信息,導播調度合理,主持應變機敏,音質畫面清晰。
12.廣播、電視新聞節目編排要求主題集中,重點突出,內容豐富,編輯思想明確;內容選擇與節目定位、播出時段相適應;節目形式新穎,編排合理,轉換流暢;字幕準確,編輯製作水平較高;主持人駕馭節目能力強。
13.網路專題要求主題得當,特色鮮明;容量大、採集廣、更新快;互動性強、表現形式多樣;頁面結構清晰、邏輯分明、布局合理,頁面設計新穎美觀,富有特色,達到內容與形式完美統一。
第十六屆中國新聞獎頒獎報告會第十六屆中國新聞獎頒獎報告會
14.網頁設計要求主題鮮明,風格獨特;能夠完美、準確展示新聞內容、體現首頁功能性;布局合理、富於創新;細節精緻、色彩協調;符合讀者閱讀習慣,體現新聞性、藝術性和網路特點的完美統一。
15.新聞名專欄要求內容選擇與欄目定位、版面位置(播出時段)相適應;形式新穎,特色鮮明;文字、聲音、畫面生動感人;編排製作精良,社會影響較大。網路新聞專欄要求選題重要,信息量大,互動性強,圖文音像並茂,編排製作精良,有比較固定的位置,社會影響較大。
16.新聞論文要求立論正確,論據可靠,論證充分,論述嚴謹,理論聯繫實際,重視理論創新。
17.在全部獲獎名額中,報紙通訊社類超長作品不得超過2個;廣播、電視、網路、論文超長作品每類不得超過1個。

評獎宗旨

開展中國新聞獎評選活動,旨在檢閱我國新聞工作年度業績,表彰德才兼備的優秀新聞工作者,展示新聞戰線“三項學習教育”活動和“走轉改”活動成果,發揮優秀新聞作品和優秀新聞工作者示範作用,引導和鼓勵廣大新聞工作者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繼承和發揚黨的新聞工作優良傳統,弘揚職業精神,恪守職業道德,促進新聞媒體多出精品、多出人才,推動我國新聞界建設政治強、業務精、紀律嚴、作風正的高素質隊伍,推進新聞事業更好地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為全黨全國工作大局服務。
中國新聞獎作品選中國新聞獎作品選

設獎數額

中國新聞獎設獎數額不超過280個,其中一等獎不超過47個(包括10個新聞名專欄),二等獎不超過87個,三等獎不超過146個,可以空缺,不能增加。特殊情況下(各項評選條件都很優秀,只是因字數、時長限制等硬規定所限)經評審會決定可設不超過2個特別獎(與一等獎同樣待遇)。每個項目設獎數,由當屆評審會根據年度參評作品等情況,在上屆基礎上作少量調整。

獎勵辦法

中國記協向一等獎和新聞名專欄獲獎作品的作者頒發中國新聞獎獎盃、獲獎證書和獎金;向二、三等獎獲獎作品的作者頒發獲獎證書;向獲獎作品的責任編輯頒發獲獎證書。如作者和編輯為同一人的,只頒發作者證書,不再頒發編輯證書。

推薦報送

推薦單位和報送單位
評選範圍內的全國所有新聞單位均為推薦單位,均可推薦本單位在上一年度首次刊播的符合本辦法中各獎項"評選標準"的作品參評。
中國廣播電視協會、中國記協國內部、解放軍總政治部宣傳部、中國產業報協會和各省(區、市、兵團)記協是中國新聞獎參評作品的報送單位。
第二十二屆中國新聞獎評選會第二十二屆中國新聞獎評選會
推薦辦法和報送辦法
各推薦單位、報送單位均須按評選通知規定的格式及要求,在截止日期前報送參評作品及相關申報材料。如因格式不符合要求無法上網公示和無法在DVD機上正常播放的參評作品,視為自動棄權(確有特殊情況者要提前15個工作日報告)。逾期報送的作品將不予受理(截稿日期以寄出之日郵戳為準)。
1.推薦辦法。
各推薦單位按照下列程式推薦參評作品:
(1)組織本單位編輯記者民主推薦參評作品;
(2)領導班子集體審議,提出擬推薦的參評作品,在本單位公示不少於5個工作日;
(3)領導班子根據公示情況集體研究決定推薦的作品,經單位一把手簽字並加蓋單位公章(蓋單位部門章無效),附上規定的推薦材料,一併推薦給報送單位。
人民日報新華社光明日報經濟日報中國日報的參評作品向中國記協評獎辦公室推薦;
中央電台、國際電台、中央電視台的參評作品向中國廣播電視協會推薦;
科技日報、中國紀檢監察報、工人日報、中國青年報、中國婦女報、農民日報、法制日報、中國新聞社和中國產業報協會以外的中國記協專業報會員單位的參評作品向中國記協國內部推薦;
解放軍報、海峽之聲電台和軍隊系統新聞單位的參評作品向解放軍總政治部宣傳部推薦;
中國產業報協會會員單位的參評作品向中國產業報協會推薦;
各省(區、市、兵團)新聞單位的參評作品向本省(區、市、兵團)記協推薦。
2.報送辦法。
各報送單位須按照下列程式初評、報送參評作品:
(1)根據本辦法制定本地區、本系統新聞單位推薦作品初評辦法。
(2)對本地區、本系統新聞單位推薦的參評作品,按本辦法規定的"評選標準"認真審核,並在本地區、本系統新聞網站完整公示推薦作品及相關申報材料,接受網上評議,公示時間不少於5個工作日。
(3)認真受理公示中收到的意見,對有實質內容的舉報,如作品有虛假、失實等情況,相關材料有篡改、偽造等違規問題,都要認真核查,如屬實,即撤銷該作品的參評資格。網上評議意見要提交初評審員會作參考。
(4)對本地區、本系統新聞單位推薦的參評作品進行初評,評選出規定報送數額的參評作品後,加蓋報送單位公章,附上相關報送材料,報送到中國記協評獎辦公室。
(5)中國新聞獎報紙通訊社、廣播、電視訊息,評論,通訊(專題),系列、連續和組合報導,新聞論文等13個評選項目的參評作品,經各報送單位初評後,按當屆評選通知規定數額上報中國記協評獎辦公室。在同等條件下,要統籌兼顧中央媒體與地方媒體、平面媒體與廣電媒體、對內與對外宣傳作品及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報紙、廣播、電視作品等情況。
(6)中國新聞獎報紙、通訊社新聞版面;報紙副刊;報紙、通訊社、網路新聞攝影、新聞漫畫;廣播電視新聞訪談節目、新聞現場直播、新聞節目編排;網路新聞評論、新聞專題、網頁設計、新聞訪談;新聞專欄等15個評選項目,經各有關中央新聞單位和省級報送單位初評後,報各專業項目初評(複評)委員會。
各初評(複評)委員會由中國記協國內部單獨或與中國廣播電視協會、中國新聞攝影學會、中國新聞漫畫研究會、中國報紙副刊研究會共同組織,按規定數額評選出參評作品報送到中國記協評獎辦公室。
(三)為了防止推薦單位因各種原因可能出現漏報優秀作品的情況,允許社會單位和個人在推薦單位公示作品期間,向推薦單位、報送單位或中國記協評獎辦公室自薦、他薦參評作品。報送單位或評選辦公室收到的自薦、他薦作品,要及時轉給刊播該作品的推薦單位。推薦單位對收到的自薦、他薦作品,要認真按規定的標準、程式認真審核,把明顯該推薦而未推薦的作品納入推薦範圍。
(四)全國人大、全國政協、中央綜治委、科技部、人口計生委、團中央、中國殘聯可在有關推薦單位公示本單位推薦作品之前,將推薦作品報到中國記協評獎辦公室。評獎辦公室收到後立即通過報送單位轉到刊播該作品的推薦單位。推薦單位收到全國人大等七部門推薦的作品後,要認真、充分地考慮他們的意見,並按照本辦法"評選標準"納入到本單位推薦範圍。推薦單位公示期結束(電子郵件按傳送時間,紙質郵件按寄出之日郵戳時間為準)不予受理。

作品署名

參評作品的作者均以刊播時的姓名、人數、排序為準。參評作品的編輯必須是作品的第一編輯(即作品的第一位編輯);系列、連續和組合報導,專欄,網路專題的作者、編輯署所推薦代表作作者和第一編輯姓名;廣播電視新聞訪談、新聞現場直播等主創人員超過6人,署名"集體"。推薦和報送時不得變更,否則將對相關單位、人員按虛報、篡改論處。

評選委員會

(一)評選委員會負責長江韜奮獎和中國新聞獎兩項評選,每屆評審人數不超過90名,由中國記協聘任並報經中宣部批准,任期一屆。
(二)評審聘任條件:堅持新聞的黨性原則;品行正,作風務實,辦事公道;熟悉新聞業務;組織紀律性強。評審實行迴避制和輪換制,有采編作品參評者不得擔任當屆評審。
(三)評審由四部分人組成:
1.中宣部、國務院新聞辦、廣電總局、新聞出版總署、中國記協、解放軍總政治部宣傳部和人民日報、新華社、光明日報、經濟日報、中國日報、中國廣播電視協會、中國產業報協會、韜奮基金會有關負責人(16人左右);
2.新聞單位(人民日報、新華社、光明日報、經濟日報、中國日報除外)具有副高以上職稱的編輯、記者代表(27人左右);
3.各省(區、市、兵團)記協主席或由主席委託的副主席(32人左右);
4.新聞教研機構專家學者(15人左右,建立60人左右專家庫供抽取)。

評選程式

1.評選辦公室對各報送單位報送的參評作品及有關材料按規定進行審核,然後統一在新華網、中華新聞傳媒網上公示10個工作日,接受網上評議,除受理舉報外,評議意見要提交評審會作參考。
2.定評評選程式和細則:
實到評審超過全體評審4/5方可評選。評審將分為若干小組分項目評議、討論參評作品,以無記名投票方式淘汰篩選參評作品,評選出各評選項目一、二、三等候選作品。評審會全體會議聽取各小組評選匯報後,集體評議、討論各評選項目候選作品,並以無記名投票方式評選出獲獎作品。
一、二等獎實行差額評選,差額數不少於設獎數額的20%。三等獎實行等額評選。一等獎須獲得實到評審2/3的贊成票,二、三等獎須獲得實到評審半數以上的贊成票。
如達到規定票數的作品多於設獎數額,按得票順序從多向少取齊;如最後一個出現並列時,須經全體評審再表決,得票多者獲獎。
如達到規定票數的作品數少於設獎數額,其空缺的設獎名額空缺不補。
為調動更多新聞單位的積極性,在訊息,評論,通訊(專題),系列、連續和組合報導中,每個刊播單位獲一等獎不超過1個。
評選細則由評獎辦公室根據當屆參評作品等實際情況擬定,提交當屆評審會第一次全體會議討論通過後施行。
3.評選結束後,評審名單、評選程式將隨評選結果在新華網、中華新聞傳媒網(中國記協網)和中華新聞報上公示,網上公示時間不少於10個工作日。評選委員會委託中國記協評獎辦公室受理公示期間有關舉報,按照本辦法規定進行認真核查並提出處理意見報評審會決定。
4.核查工作結束並報經中宣部批准後,正式揭曉獲獎作品名單。

處罰辦法

1.如發現報送到中國記協評獎辦公室的參評作品或經評選獲得中國新聞獎的作品有報導虛假、失實,相關申報材料有篡改、偽造等情況,即撤銷該作品參評或獲獎資格;對推薦單位和報送單位予以警告、通報批評並禁止推薦單位在下一年度參評;對該作品的作者、編輯將予以通報批評並禁止其五年內參加中國記協組織的各項評選活動。
2.凡發現參評作品的推薦單位、報送單位和作者,對有關人員有請客吃飯、贈送錢物和有價證券等涉嫌賄選行為,一經查實即取消該作品的參評資格或獲獎資格,該作品的作者今後不得參加中國記協主辦的各項評選活動,對吃請、收受錢物和有價證券等有關人員給予相應處罰。
3.評選委員會要嚴格執行評選辦法,並接受社會監督。如發現評審有接受錢物、有價證券等違紀違規行為,一經查實即取消其評審資格並通報所在單位,今後不再聘其擔任中國記協主辦的各項評選活動的評審。

獲獎案例

獎次項目題目作者編輯
一等獎
新聞攝影
習近平冒雨考察武漢新港
李學仁
李斌
中國新聞獎
二等獎
新聞攝影
薄熙來一審被判處無期徒刑
謝環馳
逯陽
中國新聞獎

評選結果

第二十五屆中國新聞獎
評選結果 2015年8月27日
獎次
項目
題目
作者(主創人員)
編輯
刊播單位
報送單位




4件
文字通訊
更高舉起改革開放偉大旗幟——寫在鄧小平同志誕辰110周年之際
集體
新華社
自薦
文字通訊
生命線在強軍興軍偉大征程中閃耀
集體
禹光譚健
解放軍報
總政宣傳局
電視
系列
新春走基層·家風是什麼
集體
中央電視台
中廣聯合會
網路專題
學習路上
集體
人民網
網信辦傳播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