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平原

江海平原

江海平原,又名南通平原或如皋平原,位於江蘇省東部,西起靖江孤山長江中下游平原相接,東至啟東圓陀角,北至如東洋口港‘古長江口’,與里下河平原相接,南面長江。因長江與黃海衝擊與南通地區諸沙連線而成故稱江海平原。江海平原主要包括靖江東部(現隸於泰州地區)、南通大部(下轄之如皋市 、如東縣、啟東市、海門市和通州區及南通市區,海安市因與淮安、鹽城同為里下河平原故除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江海平原
  • 外文名:Jiang-Hai(Yangtze River-Yellow Sea) Plain
  • 又名南通平原或如皋平原
  • 位於:江蘇省東南部
  • 包括:靖江東部,南通地區等
  • 類型沖積平原
主要水系,自然資源,形成歷史,蘇東海域成陸史,江海平原的形成,通海地區一段被誤解的歷史,

百科名片

江海平原地勢低平,整個江海平原地區是一片平原地,但東部略低。南通在1000多年前以前在西部如皋林梓以西,如東的東馬塘以北(古如皋地界)就已成陸。東南部啟東圓陀角明清才衝擊連陸。經過一兩千年的沖積才形成今天的南通平原。
今日南通今日南通
古通州地區成陸歷史古通州地區成陸歷史

主要水系

江海平原的水系主要為長江水系
江海平原

自然資源

江海平原集“黃金海岸”與“黃金水道”優勢於一身,擁有長江岸線200多公里,其中可建萬噸級深水泊位的岸線30多公里;擁有海岸線200公里左右,其中可建5萬噸級以上深水泊位的岸線40多公里。海岸帶面積1萬多平方公里,沿海灘涂21萬公頃,是中國沿海地區土地資源最豐富的平原之一。已探明的礦產資源主要有鐵礦石油天然氣大理石等。耕地總面積數百萬畝,土壤肥沃,適種範圍廣,盛產水稻蠶繭棉花油料等作物。水產資源十分豐富,是全國文蛤紫菜沙蠶對蝦的出口創匯基地。其中呂四漁場是全國四大漁場、世界九大漁場之一。
南通州港口南通州港口
通州江南園林通州江南園林

形成歷史

蘇東海域成陸史

春秋時期是華夏歷史的繼續,先民生活也十分艱難。漢武帝(公元前140~87年)時期史學家司馬遷傑作《史記》,在《吳王夫差、越王勾踐傳》中說,大夫范蠡(前536~448年)見越王事業成功,悄悄地離開越國(時勾踐二十四年底即前473年),在姑蘇乘船從海上到齊國(今山東半島煙臺地區)。
江海平原第一山——狼山日出江海平原第一山——狼山日出
嘉靖三十九年(1560)《如皋縣誌》記載的民間傳說稱:范蠡在廣陵境內站在高堤上向東瞭望,只見白茫茫一片海水,以為到了東海,將馬車丟在那裡候船渡海。當地人說這裡不是海邊,在漲潮,待退潮後還可以策馬東行。後人將丟車的地方叫“車馬湖”、“范湖洲”(今如城南20多公里)。范蠡繼續東行,經馬塘在掘港東有漁民告訴他往東南海水較淺的地方可以涉水過去。他止馬於此,涉水過低洼,直奔潮墩候船,渡海去齊國。後人將此稱為“止馬窪”(在掘港東15公里)。
江海平原今古地形圖江海平原今古地形圖
李承實任淮南節度使判官時,在唐大曆(766~779)年間,以“海漲鹵潮病民田稼請築堰以御自楚州鹽城直抵揚州海陵境”上奏朝廷,隨後築捍海堰。《嘉靖海門縣誌》又記載:“古蹟捍海堰在縣治西北即范公堤”。范仲淹在宋天聖初(1023)重修加固捍海堰。由於范公聲望高,民眾對他尊重,所以范公堤名字傳承下來,連編撰《嘉靖海門縣誌》的海門人“探花”、修國史的“翰林”“禮部侍郎崔桐(1478~1556),也寫捍海堰即范公堤。
從上述史料看:5000多年前青墩遺址春秋戰國到唐捍海堰築成是真正的成陸過程。因為自古黃河流入渤海,揚泰崗地以東江淮之間,沿海水中泥沙含量很少,千百年來淤積不多;直至南宋初(1128),黃河奪淮入海泥沙大增,范公堤東岸線迅速延伸,至明清六七百年形成,長約300公里,寬約30~50公里的蘇東區域。

江海平原的形成

二十五史新編》附圖西周(公元前1100~770年),在揚泰崗地以東漲出沙洲,其東沿在今海門,以後從未間斷而漸漸向西延伸,在西晉時(265~316)逐步與揚泰崗連成一片,後人稱為江海平原,這塊土地在東晉建武元年(317),建立如皋、臨江(石莊)、蒲濤(白蒲)、海陽(海安)四縣、屬廣陵郡(泰州)。
南通平原歷代演變南通平原歷代演變
不久沿海因風暴潮而坍塌,建立170多年的蒲濤縣撤銷。長江江陰向東,南漲北塌200多年,石莊北遷40里,隨後臨江縣撤銷。向東是狼五山所在胡逗洲,阻止了坍塌,胡逗洲向東泥沙淤積,加速了江海平原形成,隋唐初一馬平川,直到料角嘴,唐朝開元二十九年(741)刊有地形圖(附)。

通海地區一段被誤解的歷史

江海平原形成100多年後,唐大曆中(772),李承築捍海堰至餘慶遇夾江。夾江寬約15公里,今海門五里墩東至呂四的西寧西部,古海門成孤島。
南通地區大橋南通地區大橋
嘉靖海門縣誌》載:“海門島在縣治北海中”,時縣治已遷夾江成陸的南段,此方位有土地因坍入海叫海門島。從唐中後期兩次駐軍,約有1000多平方公里的海門孤島證明:它不僅存在,且地勢險要,人口的規模、經濟的發展、社會活動承受能力是可以想像的。第一次駐軍:唐建中元年(780)德宗繼位,韓晃鎮海軍節度使潤州刺史)“訓練士兵,閉關梁,築石頭五城,自京口玉山禁牛馬出境,造樓船戰艦三十多艘以舟師5000人,由海門楊威至申浦而還”(那時崇明只有東西兩小沙),為支援朝廷保護江南,封鎖長江,在海門建橋頭堡將近20年。第二次駐軍:因淮南副將孫儒作亂,淮南副節度使楊行密率兵追剿,唐大順二年(891)楊行密向兒女親家杭州刺史錢鏐求援,錢鏐派吳興姚存制率兵一千進駐東洲,這一占領割據時間長達65年(前40多年在東洲,後20年重心移到靜海),通海能“專漕運副上貢”。
東洲先民不僅養活了占領軍,還承擔兩吳四次大戰,先民生命財產遭受重大損失。後周顯德三年(956)撤逃時達一萬餘人。但也傳入了吳越文化,發展了種桑養蠶、紡紗織布,昔日通海土布,今日的疊石橋家紡和吳文化密切相關。
江海平原方言分布圖江海平原方言分布圖
北宋至和(1054~1055)年間,江海平原又連成一片,海門知縣沈興宗於沿海築堤七十里,西接范公堤。後人把300年前坍成夾江這段歷史遺忘了,將沈公堤的築成誤認為通海第一次連成一片,於是有“唐末形成大小不等幾塊沙洲”“一千餘年歷史”的提法,由於離開五千年中華文明史,只看“唐末形成大小不等沙洲……”缺乏歷史全局觀念,必然得出不切實際的判斷,因此,必須還原這段被遺忘的歷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