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殺菌乳
- 外文名:Pasteurized milk
滅菌乳又稱長久保鮮乳,系指以新鮮牛乳(羊乳)為原料,經淨化、均質、滅菌和無菌包裝或包裝後再進行滅菌,從而具有較長保質期的可直接飲用的商品乳。[1]...
乳製品殺菌是重中之重,殺菌乳是殺滅對人體有害的致病菌,使牛乳成為安全的食品。良好的殺菌方式不僅能夠保留營養價值和口感還能避免傳統殺菌帶來的熱效應這已經收到...
巴氏殺菌乳是以新鮮牛奶為原料,採用巴氏殺菌法加工而成的牛奶,特點是採用72-85℃左右的低溫殺菌,在殺滅牛奶中有害菌群的同時完好地保存了營養物質和純正口感。經過...
我國從 20 世紀 80 年代引進國外超高溫( UHT) 殺菌技術,發展至今已有 20 多年的歷史。超高溫殺菌乳是將牛乳加熱至137~150 ℃ 保持 4 ~ 20 s以達到商業...
低溫長時間殺菌乳,又名巴氏殺菌乳,是以新鮮牛奶為原料,經過離心淨乳、標準化、均質、殺菌和冷卻,以液體狀態灌裝,直接供給消費者飲用的商品乳。根據脂肪含量的不同...
超巴氏殺菌乳是巴氏殺菌乳的一種,是以新鮮牛乳為原料,經過離心淨乳、標準化、均質、殺菌、冷卻、灌裝,直接供給消費者飲用的商品乳。...
據《中國消費者報》2003年4月7日報導,上海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對乳製品質量的監督抽查顯示,UHT產品的抽樣合格率為100%,而傳統巴氏殺菌乳的抽樣合格率僅為76.9%。...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滅菌乳,現行標準號為 GB 25190-2010,該標準本標準代替 GB 19645-2005《巴氏殺菌、滅菌乳衛生標準》及 GB 5408.2-1999《滅菌乳》中的部分指標。...
超高溫(UHT)滅菌乳是指物料在連續流動的狀態下通過熱交換器加熱至135~150℃,在這一溫度下保持一定的時間,以達到商業無菌水平,然後在無菌狀態下罐裝於無菌包裝容器...
巴氏殺菌奶指對鮮牛奶採用低溫的巴氏殺菌法加工成的牛奶(一般為72℃--85℃)巴氏殺菌既能夠達到安全飲用標準,又能最大程度地保留鮮牛奶的營養和風味。巴士殺菌法由...
高溫短時間殺菌乳編輯 鎖定 本詞條由“科普中國”百科科學詞條編寫與套用工作項目 審核。將牛奶加熱至超過135ºC,僅保持幾秒便迅速降至常溫,然後在無菌條件下...
巴氏殺菌牛奶又稱消毒牛奶。它是用健康奶牛所產的新鮮乳汁,經有效的加熱殺菌方法處理後,分裝出售的飲用牛乳。。在我國的北京、上海、南京和一些中小城市還是以巴氏...
該標準由原衛生部(現國家衛生和計畫生育委員會)發布,適用於全脂、脫脂和部分脫脂巴氏殺菌乳的國家標準。...
保鮮奶是乳製品結構調整的重要內容。這不僅因為保鮮奶的加工可以大大節約能源,能較好地保持牛乳的營養和風昧,具有方便、衛生等特點。...
水靜壓式連續滅菌機殺菌溫度由水柱高度控制,殺菌時間可通過調節鏈條速度來保證。它由4個柱子組成,先後對罐奶進行預熱、滅菌、預冷卻和冷卻4個階段。這種設備在我國...
巴氏滅菌法(pasteurization),亦稱低溫消毒法,由法國微生物學家巴斯德發明的冷殺菌法,是一種利用較低的溫度既可殺死病菌又能保持物品中營養物質風味不變的消毒法,...
滅菌乳的灌裝是指在無菌的狀態下將滅菌的牛乳灌裝到事先滅好菌的容器內後封合的操作。無菌灌裝滅菌乳的灌裝應在無菌室內進行,室內空氣需經過濾處理,以防滅菌乳...
3.均質後,添加單獨調製的2%瓊脂溶液並混合好,將混合液在90℃下加熱殺菌10分鐘,添加預先調製好的乳酸菌種(嗜熱鏈球菌及保加利亞乳桿菌的混合培養菌種),發酵至乳酸...
巴氏殺菌奶指對鮮牛奶採用低溫的巴氏殺菌法加工成的牛奶(一般為72℃--85℃)巴氏殺菌既能夠達到安全飲用標準,又能最大程度地保留鮮牛奶的營養和風味。巴士殺菌法由...
巴氏奶(pasteurised milk),又稱巴氏乳、市乳,是由巴氏消毒法處理的鮮奶。一般保質期較短,但保存了絕大部分的營養和口感。...
消毒牛乳(也稱殺菌鮮乳),系指以新鮮牛乳為原料,經淨乳、殺菌、均質、裝瓶或用其他形式的容器包裝(如夾層紙袋、夾層紙盒等)後,直接供消費者飲用的商品乳。...
殺滅鮮乳中對人體健康有害細菌的措施。目的是使鮮乳成為安全的食品並保藏一個時期不致酸敗,同時最大限度地保持鮮乳原來的感官性狀和營養成分。乳中常見的致病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