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爵獎全稱為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SIFF Golden Goblet Awards),是由中國國家電影局指導,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和上海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電影類獎項,創辦於1993年,是中國唯一的國際A類電影節上海國際電影節的最高獎項。
金爵獎分為故事片單元、紀錄片單元、卡通片單元、國際短片單元4個競賽單元,接受來自世界各地的報名,每屆固定頒發12個獎項。由國際專業人士組成的評審會觀賞完所有參賽影片並討論後,經投票選出獎項得主。除了固定獎項外,金爵獎還設有電影終身成就獎、華語電影終身成就獎等榮譽獎項。
金爵獎每年舉辦一屆,一般於每年6月在中國上海舉行頒獎典禮。
第23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將於2020年7月25日正式開幕,組委會透露,由於疫情原因,今年上海電影節金爵獎、亞洲新人獎不評獎,僅公布“官方入選片”、不舉辦金爵盛典暨紅毯和頒獎盛典暨紅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金爵獎
- 外文名:SIFF Golden Goblet Awards
- 全名: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
- 類型:電影類獎項
- 國家地區:中國大陸
- 創辦時間:1993年
- 頒獎地點:中國上海
- 頒獎周期:一年一次
獎項沿革,獎項文化,獎項設定,評選規則,參評資格,參評方法,評選委員,歷屆回顧,歷屆百科,帝後導演,華語獲獎,華語入圍,華人評審,獎項之最,獎項評析,
獎項沿革
1992年初,上海市人民政府與中國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聯合向國務院提出舉辦上海國際電影節的申請。同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批覆同意申請,由中國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上海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上海國際電影節。
1993年10月7日,第1屆金爵獎開幕紅毯儀式及開幕式在上海影城舉行。10月14日,第1屆金爵獎頒獎典禮紅毯儀式及閉幕式在上海大光明劇院舉行。第1屆金爵獎歷時8天,實行主分會場制度,主會場設在上海影城,上海大光明影院、上海新華電影院、上海和平影都、上海國泰電影院、上海永樂宮影院、上海衡山電影院、上海勝利電影院及上海國際電影院8家電影院為分會場,共設獎項5個。
1994年,上海國際電影節獲得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認證,成為中國唯一的國際A類電影節。
1999年,第4屆金爵獎在電影放映時,首次採用電子顯示屏提供中英文對白字幕,並增設“最佳音樂”和“最佳技術”獎項。
2001年,從第5屆起,由“隔年舉辦”改為“每年舉辦”金爵獎;舉辦時間也進行了調整,由原來的每年10月更改為每年6月舉辦。
2002年,增設“最佳編劇”和“最佳攝影”獎項。
2003年,受非典事件的影響,未舉行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
2004年,從第7屆起,“評審會特別獎”更名為“評審會大獎”。
2005年,增設“華語電影傑出貢獻獎”,表彰為推動中國電影走向世界取得巨大貢獻的電影人。
2006年,第9屆金爵獎首次實施網上報名方式,報名影片數量也取得突破,較前一屆增加48%。該屆金爵獎也首次由中國之外的影人擔任評審會主席,並增設“傑出電影藝術貢獻獎(第14屆更名為電影藝術傑出貢獻獎)”,表彰在藝術上有傑出貢獻的國際電影人。
2007年,增設“華語電影傑出成就獎(第11屆更名為華語電影終身成就獎)”。
2008年,增設“電影終身成就獎(又名電影傑出成就獎)”。
2009年,增設“傑出電影貢獻獎”。
2013年,因中國國家機構改革,金爵獎主辦單位由“中國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上海市人民政府”變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上海市人民政府”。同年,增設“藝術成就獎(第17屆更名為藝術貢獻獎)”。
2014年,增設“傑出貢獻獎”。
2015年,增設紀錄片單元和卡通片單元,設定“最佳紀錄片”及“最佳卡通片”兩個獎項。
2017年,增設國際短片單元,設定“最佳真人短片”及“最佳動畫短片”兩個獎項。
2018年,因中國國家機構改革,金爵獎主辦單位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上海市人民政府”變為“中國國家電影局、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上海市人民政府”。
獎項文化
獎盃獎座
金爵獎名稱取自中國古代盛酒的器具“爵”,其造型優美別致、古樸典雅,象徵著古老的東方民族傳統文化。而金爵獎獎盃也是以是以“爵”為模型進行倒模而成的。
主題音樂
2002年,第6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第一次有了屬於自己的主題曲《銀色的歌》,由金復載作曲,湯昭智、蔚紅作詞。
獎項設定
類別 | 獎項名稱 | 備註 |
---|---|---|
影片類 | 最佳影片(Award for Best Feature Film) | 第1屆設定 |
評審會大獎(Jury Grand Prix) | 第7屆設定,由評審會特別獎更名而來 | |
藝術貢獻獎/藝術成就獎(Award for Outstanding Artistic Achievement) | 第16屆設定 | |
最佳紀錄片(Award for Best Documentary Film) | 第18屆設定 | |
最佳卡通片(Award for Best Animation Film) | 第18屆設定 | |
最佳真人短片(Award for Best Live Action Short Film) | 第20屆設定 | |
最佳動畫短片(Award for Best Animated Short Film) | 第20屆設定 | |
個人類 | 最佳導演(Award for Best Director) | 第1屆設定 |
最佳編劇(Award for Best Screenplay) | 第6屆設定 | |
最佳男演員(Award for Best Actor) | 第1屆設定 | |
最佳女演員(Award for Best Actress) | 第1屆設定 | |
最佳攝影(Award for Best Cinematography) | 第6屆設定 | |
特別獎項 (均為非常設獎) | 電影終身成就獎/電影傑出成就獎(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Outstanding Film Achievement Award) | 第11屆設定 |
電影藝術傑出貢獻獎/傑出電影藝術貢獻獎(Outstanding Atistic Life Achievement Award) | 第9屆設定 | |
傑出電影貢獻獎(Outstanding Atistic Achievement Award) | 第12屆設定 | |
傑出貢獻獎(Outstanding Contribution Award) | 第17屆設定 | |
華語電影終身成就獎/華語電影傑出成就獎(Lifetime Chinese FilmAchievement Award/Award for Lifetime Achievement to Chinese Cinema) | 第10屆設定 | |
華語電影傑出貢獻獎(Award for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 to Chinese Cinema) | 第8屆設定 | |
已取消獎項 | 評審會特別獎(Special Jury Award) | 第1屆設定,第5屆未頒,第7屆更名為評審會大獎 |
銀爵獎最佳影片(Second Best Feature Film) | 僅第4屆頒發一次 | |
最佳音樂(Award for Best Music) | 第4屆設定,第16屆取消 | |
最佳技術(Award forBest Technology) | 第4屆設定,第6屆取消 | |
特別獎(Special Award) | 僅第10屆頒發一次 | |
評審會獎/評審團獎(Jury Award) | 第12屆設定,第14屆取消 | |
評審會特別嘉獎 | 僅第13屆頒發一次 | |
註:以上“獎項設定”根據歷屆金爵獎獎項設定整理,統計截至2019年。參考資料來源: |
評選規則
參評資格
- 符合下列標準的故事片可被視為“金爵獎”故事片競賽單元的候選影片:
- 金爵獎舉辦年前一年6月1日以後製作完成的故事片;
- 未曾在其他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認證的非專門類競賽型(A類)國際電影節參賽及參展的影片(以市場及宣發為目的放映的影片除外,以官方會刊為準);未曾在該片主要製片國以外的國家或地區公映;
- 優先選擇世界首映和國際首映影片,中國影片必須是世界首映;
- 片長不少於70分鐘;
- 放映介質:DCP。
- 符合下列標準的紀錄片可被視為“金爵獎”紀錄片競賽單元的候選影片:
- 金爵獎舉辦年前一年6月1日以後製作完成的紀錄片;
- 未曾在其他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認證的非專門類競賽型(A類)國際電影節參賽的影片;
- 優先選擇世界首映和國際首映影片,中國影片必須是世界首映;
- 片長不少於70分鐘;
- 放映介質:DCP。
- 符合下列標準的卡通片可被視為“金爵獎”卡通片競賽單元的候選影片:
- 金爵獎舉辦年前一年6月1日以後製作完成的卡通片;
- 未曾在其他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認證的非專門類競賽型(A類)國際電影節參賽的影片;
- 優先選擇世界首映和國際首映影片,中國影片必須是世界首映;
- 片長不少於60分鐘;
- 放映介質:DCP。
- 符合下列標準的短片可被視為“金爵獎”國際短片競賽單元的候選影片:
- 金爵獎舉辦年前一年6月1日以後製作完成的短片;
- 短片是指:包括片頭片尾在內,片長不超過40分鐘的原創影片,但不包括:預告片、廣告片、長故事片的片段、未播出的電視劇剪輯、未出售的電視節目;
- 短片為未加密DCP或24幀或48幀的數字高清格式且不加密,並滿足相關的聲音和畫面放映要求。在影院發行過的學生作品不符合報名要求;
- 未曾在其他地方進行非院線公開放映或發行,非院線公開放映或發行包括並不限於:電視網路、視頻點播、DVD及網路平台;
- 所有短片的畫幅比例需符合影院的放映標準。
- 除了滿足以上要求,報名相應單元還需要滿足:
①金爵獎真人短片單元:主要利用攝像機真實拍攝演員、道具和環境的為真人短片。紀錄短片不可以申報真人短片項目;
②金爵獎真人短片單元:利用逐格技術製作的卡通片通常可以分為兩種,角色動畫和抽象動畫。卡通片使用的技術包括:賽璐珞動畫、電腦動畫、定格動畫、粘土動畫。剪紙動畫、真人動畫、針頭動畫、攝影機多重影像、萬花筒效果和在膠片上手繪動畫等。用動畫手法拍攝的紀錄片可以按動畫短片申報。
參評方法
- 登錄上海國際電影節網站,通過“影片報名”模組進行線上報名,並逐項填寫報名影片的必填項信息。
- 電影節接受移動儲存介質(DVD、隨身碟、移動硬碟)或線上樣片連結。報名影片的樣片內容必須與電影拷貝一致,並在規定截止日前送達規定地址,地址見參考資料。
- 所有被電影節邀請參賽參展的影片拷貝必須寄往規定地址,地址見參考資料。
- 送片方在寄出拷貝同時,須通過電子郵件通知電影節,內容包括影片的片名、寄出的日期和方式,以及運輸單號。電影節結束後,將按送片公司或拷貝出借人指定的地址,在兩周以內將拷貝寄還。
- 入選影片所需的完整資料,包括但不限於劇情簡介、劇照、導演簡介、導演照片、主創名單、海報、預告片、英文對白/字幕台本等(具體內容以影片入圍邀請信為準),最遲於規定截止日前寄至上海國際電影節。入選影片拷貝最遲於規定截止日前寄至上海國際電影節。送片方須遵從影片入選通知所附須知寄送拷貝。
- 送片方應收到電影節組委會書面邀請後的5個工作日內書面回傳邀請函回執。送片方一旦正式確認接受電影節邀請(以送片方書面接受影片入圍邀請信為準),即不得以任何理由擅自撤回影片。如送片方提出撤回影片要求的,電影節組委會有權根據實際情況決定是否接受。如因送片方提出撤回影片申請給電影節或電影節組委會造成任何損失的,送片方應當賠償由此造成的一切經濟損失及名譽損失,包括但不限於支付經濟賠償金,向電影節出具書面抱歉信及向公眾平台公開道歉等。
- 入選的影片,送片方需提供完整的與拷貝一致的英文字幕台本。其中非英文對白的影片,送片方需提供英文字幕拷貝;少數民族語言或方言對白的華語影片,送片方須提供中英文字幕拷貝;影片放映時配有電子中文字幕顯示,英譯中的翻譯和字幕機操作由電影節負責。
- 寄往至電影節選片使用的樣片運費、海關費、保險費由送片公司承擔。電影節承擔入選影片拷貝寄回的運費和保險費,並承擔收到拷貝起至將拷貝交付運輸公司的這段時間內影片的保險費用,以及拷貝在電影節期間的倉儲費。在拷貝抵達上海起至運離上海期間,如有損壞或遺失,電影節將根據拷貝產地當前標準製作價支付新拷貝的製作費用。
評選委員
- 上海國際電影節邀請國際影人組成4個金爵獎單元的國際評選委員會,分別對故事片競賽單元、紀錄片競賽單元、卡通片競賽單元和短片競賽的的影片進行投票評選;
- 投票的最終結果在頒獎典禮上公布;
- 評審不能與競賽影片的製作或商業開發有關。
歷屆回顧
歷屆百科
年份 | 名稱 | 年份 | 名稱 |
---|---|---|---|
1993 | 1995 | ||
1997 | 1999 | ||
2001 | 2002 | ||
2004 | 2005 | ||
2006 | 2007 | ||
2008 | 2009 | ||
2010 | 2011 | ||
2012 | 2013 | ||
2014 | 2015 | ||
2016 | 2017 | ||
2018 | 2019 | ||
註:以上“歷屆百科”統計截至2019年。 |
帝後導演
年份 | 屆次 | 最佳男演員 | 最佳女演員 | 最佳導演 |
---|---|---|---|---|
1993 | 第1屆 | |||
1995 | 第2屆 | |||
1997 | 第3屆 | |||
1999 | 第4屆 | 阿曼德·贊基《笑一笑,你會更動人》 | ||
2001 | 第5屆 | |||
2002 | 第6屆 | |||
2004 | 第7屆 | |||
2005 | 第8屆 | |||
2006 | 第9屆 | |||
2007 | 第10屆 | |||
2008 | 第11屆 | 艾米麗婭·瓦薩約娃《空虛》 | ||
2009 | 第12屆 | |||
2010 | 第13屆 | |||
2011 | 第14屆 | |||
2012 | 第15屆 | 弗拉德斯·巴格多納斯《指揮家》 | ||
2013 | 第16屆 | |||
2014 | 第17屆 | |||
2015 | 第18屆 | |||
2016 | 第19屆 | 安提·喬金恩《惡之花》 | ||
2017 | 第20屆 | |||
2018 | 第21屆 | 泰爾·謝里丹《星期五的孩子》 | ||
2019 | 第22屆 | |||
註:以上“歷屆回顧-帝後導演”根據歷屆金爵獎獲獎名單整理,統計截至2019年。參考資料來源: |
華語獲獎
獎項名稱及獲獎次數 | 時間及獲獎方 |
---|---|
最佳影片(3次) | |
評審會大獎/評審會特別獎(11次) | |
最佳導演(5次) | |
最佳編劇(3次) | |
最佳男演員(6次) | |
最佳女演員(9次) | |
最佳攝影(5次) | |
最佳音樂(2次) | |
最佳紀錄片(1次) | |
最佳真人短片(2次) | |
特別獎(1次) | 2007年第10屆:《雲水謠》 |
評審會獎/評審團獎(1次) | 2009年第12屆:《白銀帝國》 |
評審會特別嘉獎(1次) | |
華語電影傑出貢獻獎 | |
華語電影終身成就獎/華語電影傑出成就獎 | |
注2:以上“歷屆回顧-華語獲獎”具體收錄規則為:大中華區參與製作的影片獲獎或相關個人獲獎即予以收錄;其中個人獎項方面,大中華區未參與製作的影片相關個人獲獎,且獲獎者為華人,也予以收錄。 | |
參考資料來源: |
華語入圍
年份 | 屆次 | 入圍方 | 年份 | 屆次 | 入圍方 |
---|---|---|---|---|---|
故事片單元(53部) | |||||
1993 | 第1屆 | 1995 | 第2屆 | 《紅櫻桃》 | |
1997 | 第3屆 | 《安居》 | 1999 | 第4屆 | |
2001 | 第5屆 | 2002 | 第6屆 | 《面對生命》 | |
2004 | 第7屆 | 《美麗上海》 | 2005 | 第8屆 | 《求求你,表揚我》 |
2006 | 第9屆 | 《理髮師》 | 2007 | 第10屆 | |
2008 | 第11屆 | 2009 | 第12屆 | 《白銀帝國》 | |
2010 | 第13屆 | 2011 | 第14屆 | ||
2012 | 第15屆 | 2013 | 第16屆 | ||
2014 | 第17屆 | 2015 | 第18屆 | ||
2016 | 第19屆 | 2017 | 第20屆 | ||
2018 | 第21屆 | 《找到你》 | 2019 | 第22屆 | |
紀錄片單元(5部) | |||||
2015 | 第18屆 | 《我的詩篇》 | 2016 | 第19屆 | 《第三極》 |
2017 | 第20屆 | 《搖搖晃晃的人間》 | 2018 | 第21屆 | 《盲行者》 |
2019 | 第22屆 | 《大理的聲音》 | |||
卡通片單元(7部) | |||||
2015 | 第18屆 | 2016 | 第19屆 | 《搖滾藏獒》 | |
2017 | 第20屆 | 《阿唐奇遇》 | 2018 | 第21屆 | 《女他》 |
2019 | 第22屆 | 《動物特工局》 | |||
國際短片單元(真人短片)(12部) | |||||
2017 | 第20屆 | 2018 | 第21屆 | ||
2019 | 第22屆 | ||||
國際短片單元(動畫短片)(5部) | |||||
2017 | 第20屆 | 《氣球人》 | 2018 | 第21屆 | 《衝破天際》 《S.M.H》 |
2019 | 第22屆 | ||||
注1:以上“歷屆回顧-華語入圍”根據歷屆金爵獎入圍名單整理,統計截至2019年。 注2:以上“歷屆回顧-華語入圍”具體收錄規則為:大中華區參與製作的影片入圍或相關個人入圍即予以收錄。 | |||||
統計截至2019年。參考資料來源: |
華人評審
年份 | 屆次 | 姓名及職位 | 年份 | 屆次 | 姓名及職位 |
---|---|---|---|---|---|
故事片單元(53位) | |||||
1993 | 第1屆 | 1995 | 第2屆 | 評審會主席:孫道臨 評審會委員:李行 | |
1997 | 第3屆 | 評審會主席:石方禹 評審會委員:吳思遠 | 1999 | 第4屆 | 評審會主席:吳貽弓 評審會委員:鄭洞天 |
2001 | 第5屆 | 評審會委員:潘虹 | 2002 | 第6屆 | |
2004 | 第7屆 | 評審會主席:丁蔭楠 評審會委員:文雋 | 2005 | 第8屆 | 評審會主席:吳天明 評審會委員:蔣雯麗 |
2006 | 第9屆 | 2007 | 第10屆 | 評審會主席:陳凱歌 評審會委員:陸川 | |
2008 | 第11屆 | 2009 | 第12屆 | ||
2010 | 第13屆 | 評審會主席:吳宇森 評審會委員:趙薇、王小帥 | 2011 | 第14屆 | |
2012 | 第15屆 | 評審會委員:張家振、李冰冰、張楊 | 2013 | 第16屆 | 評審會委員:寧浩、余男 |
2014 | 第17屆 | 評審會主席:鞏俐 評審會委員:劉傑 | 2015 | 第18屆 | |
2016 | 第19屆 | 評審會委員:林嘉欣、萬瑪才旦、嚴歌苓 | 2017 | 第20屆 | 評審會委員:曹保平、李檣、許晴 |
2018 | 第21屆 | 2019 | 第22屆 | ||
紀錄片單元(5位) | |||||
2015 | 第18屆 | 評審會委員:孫曾田 | 2016 | 第19屆 | 評審會委員:張僑勇 |
2017 | 第20屆 | 評審會委員:杜海濱 | 2018 | 第21屆 | 評審會委員:吳文光 |
2019 | 第22屆 | 評審會委員:周浩 | |||
卡通片單元(5位) | |||||
2015 | 第18屆 | 評審會委員:常光希 | 2016 | 第19屆 | 評審會委員:丁亮 |
2017 | 第20屆 | 評審會委員:袁梅 | 2018 | 第21屆 | 評審會委員:孫立軍 |
2019 | 第22屆 | 評審會委員:高薇華 | |||
短片單元(7位) | |||||
2017 | 第20屆 | 評審會主席:管虎 評審會委員:盛志民、袁梅 | 2018 | 第21屆 | |
2019 | 第22屆 | 評審會委員:松太加 | |||
註:以上“歷屆回顧-華人評審”根據歷屆金爵獎評審名單整理,統計截至2019年。參考資料來源: |
獎項之最
獲獎最多的影片 | |
4項獎 | 《碧羅雪山》 |
3項獎 | |
電影入圍次數最多的導演:4部影片,2個最佳女演員、2個最佳攝影、1個最佳影片,也是第一位獲得最佳影片的中國內地導演 | |
獲最佳影片最多的導演:2次 | |
2004年第7屆,《代價》、2012年第15屆《熊》2次獲最佳影片 | |
最年長最佳男演員得主:96歲 | |
2019年第22屆,《拂鄉心》 | |
最年輕最佳女演員得主:10歲 | |
2013年第16屆,《激戰》 | |
影帝創造大師:4位 | |
影后創造大師:2位 | |
因同一部電影多位獲同一獎項 | |
最佳導演 | |
最佳男演員 | |
最佳女演員 | |
最佳編劇 | |
最佳攝影 | |
評審會特別嘉獎 | |
獎項多黃蛋 | |
評審會特別獎/評審會大獎 | |
最佳導演 | |
最佳男演員 | |
最佳女演員 | |
最佳編劇 | |
最佳攝影 | |
華語電影傑出成就獎 | |
華語電影傑出貢獻獎 | |
評審會特別嘉獎 | |
註:以上“歷屆之最”根據歷屆金爵獎入圍名單及獲獎名單整理,統計截至2019年。參考資料來源: |
獎項評析
如同金棕櫚獎之於坎城、金熊獎之於柏林、金獅獎之於威尼斯,金爵獎是上海國際電影節的核心。作為主競賽單元的獎項,它是電影節賦予優秀電影人最新作品的最高榮譽。金爵獎對多元文化的推動和引領有目共睹,贏得了海內外業界的尊重。
金爵獎的評選,不僅有名導名作的加持,也見證了許多電影和電影人從默默無聞到一飛沖天的華麗轉身。第8屆金爵獎最佳影片是日本電影《鄉村照相館》,這部圍繞著東方式父子關係展開,聚焦日本凋敗的鄉村文化的文藝電影,以克制、樸素的溫情打動了很多年輕人。2006年,德國電影《四分鐘》卡著金爵獎片報名截止時間送到金爵獎組委會,在拿到第9屆金爵獎最佳影片後,這部電影回到歐洲開啟“獎項收割”的征途。
培育中國導演,發掘各國新秀,這是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穩紮穩打的步調,它多年來致力於讓中國觀眾能零時差地看到歐洲重要影展的參展作品,也不懼於同行光環的壓力,而是在好萊塢的商業規則和歐洲影展的審美思路之外,尋找到自己的立場,即——發掘展示多元文化色彩的作者和作品,促成各國電影文化的交流,讓中國觀眾看到更多的好作品,也讓更多的好作品抵達最大數量的觀眾人群。(央視網、《文匯報》綜合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