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第2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
- 外文名:21st SIFF Golden Goblet Awards
- 類型:電影類獎項
- 國家地區:中國大陸
- 頒獎時間:2018年6月24日
- 頒獎地點:上海大劇院
- 影帝:泰爾·謝里丹
- 影后:伊莎貝拉·布萊斯
獎項歷程
時間 | 日程 |
---|---|
2017年11月15日 | 線上作品徵集、報名開始 |
2017年12月1日 | 海報徵集開始 |
2018年1月15日 | 海報徵集截止 |
2018年3月14日 | 公布官方主視覺海報 |
2018年3月26日 | 公布金爵獎評審會主席 |
2018年4月15日 | 參賽影片報名截止 |
2018年5月24日 | 召開新聞發布會 |
公布金爵獎評審會全陣容 | |
2018年6月6日至25日 | 國際影片展映 |
2018年6月14日 | 公布入圍片單 |
2018年6月16日 | 金爵盛典紅地毯儀式 |
金爵盛典 | |
2018年6月17日 | 金爵獎評審見面會 |
2018年6月17日至21日 | 金爵電影論壇 |
2018年6月24日 | 金爵獎頒獎典禮紅地毯儀式 |
金爵獎頒獎典禮 | |
金爵獎頒獎典禮閉幕酒會 | |
2018年6月25日 | 金爵獎獲獎影片放映 |
參考資料來源: |
獎項主持
獎項評審
評審類型 | 評審姓名 | 評審職業 |
---|---|---|
金爵獎故事片單元 | ||
評審會主席 | 中國導演、演員、編劇 | |
評審會委員 | 中國演員、歌手 | |
匈牙利導演、編劇 | ||
賽米·卡普拉諾格魯 | 土耳其導演、編劇、製片人、剪輯 | |
美國製片人 | ||
中國演員、導演、編劇、製片人 | ||
金爵獎紀錄片單元 | ||
評審會主席 | 芬蘭導演、攝影師、編劇、製片人 | |
評審會委員 | 以色列導演 | |
中國導演 | ||
金爵獎卡通片單元 | ||
評審會主席 | 法國導演、編劇 | |
評審會委員 | 日本導演、編劇 | |
中國導演 | ||
金爵獎短片單元 | ||
評審會主席 | 中國導演、編劇 | |
評審會委員 | 卡特·皮爾策 | 美國製片人 |
中國導演 | ||
吳覺人 | 中國製片人、影評人 | |
參考資料來源: |
提名名單
類型 | 片名 | 導演 | 國家/地區 |
---|---|---|---|
故事片 | 《阿拉姜色》 | 中國 | |
《塔杜薩克女孩》 | 加拿大 | ||
《貓是要抱著的》 | 日本 | ||
《食肉動物》 | 法國、比利時 | ||
《綠草如茵》 | 德國 | ||
《給自己的情書》 | 義大利 | ||
《帽子戲法》 | 伊朗 | ||
《記憶殤口》 | 波蘭 | ||
《找到你》 | 中國 | ||
《再別天堂》 | 瑞士、蒙古 | ||
《翻譯家》 | 古巴、加拿大 | ||
《去曼德勒的路》 | 丹麥 | ||
《星期五的孩子》 | 美國 | ||
紀錄片 | 《罪與罰》 | 美國 | |
《盲行者》 | 中國 | ||
《漫長的離鄉》 | 荷蘭 | ||
加拿大 | |||
《非我族類》 | 美國 | ||
卡通片 | 《霍夫曼奇遇記》 | 俄羅斯 | |
中國、英國、西班牙 | |||
日本 | |||
《女他》 | 中國 | ||
《白牙》 | 法國 | ||
真人短片 | 《露西》 | 羅伯托·古迪戈 | 委內瑞拉、美國 |
《風》 | 市原俊幸 | 日本 | |
《遺留之人》 | 耶爾·阿拉德·扎菲爾 | 以色列 | |
《羅伯塔的客廳》 | 茱蒂·徐 | 西班牙 | |
《信箱》 | 尹航 | 中國、美國 | |
《雪》 | 阿侖·馬拉卡國家 | 亞美尼亞 | |
《野獸》 | 安德列拉·勒克圖什 | 羅馬尼亞 | |
《馴兔記》 | 中國 | ||
《刺客行》 | 楊宇飛、吳博平 | 中國 | |
《載羊》 | 徐敏、譚迪文 | 中國 | |
動畫短片 | 《衝破天際》 | 安德魯·查斯沃斯、巴比·龐迪亞斯 | 中國、美國 |
《鳴叫,鳴叫》 | 珍妮·內卡曼貝托娃 | 俄羅斯 | |
《航行者》 | 戈捷·阿梅爾、瓦倫·巴倫、班傑明·徹倫、亞歷山大·杜蒙、利亞·菲努西、瑪麗娜·羅傑 | 法國 | |
《S.M.H》 | 厲嘉臣 | 中國 | |
《怪物不存在》 | 伊拉·安吉利妮、盧卡·巴爾貝里斯·奧加尼斯塔、尼古拉·貝爾納迪 | 義大利 | |
參考資料來源: |
獲獎名單
獎項名稱 | 獲獎方 | 國家/地區 |
---|---|---|
最佳影片 | 《再別天堂》 | 瑞士、蒙古 |
評審會大獎 | 《阿拉姜色》 | 中國 |
最佳編劇 | 中國 | |
最佳導演 | 古巴、加拿大 | |
最佳男演員 | 美國 | |
最佳女演員 | 加拿大 | |
最佳攝影 | 美國 | |
藝術貢獻獎 | 《食肉動物》 | 法國、比利時 |
最佳紀錄片 | 荷蘭 | |
最佳卡通片 | 日本 | |
最佳真人短片 | 徐敏、譚迪文《載羊》 | 中國 |
最佳動畫短片 | 珍妮·內卡曼貝托娃《鳴叫,鳴叫》 | 俄羅斯 |
參考資料來源: |
頒獎嘉賓
獎項 | 頒獎嘉賓 |
---|---|
卡通片單元 | |
最佳卡通片 | |
紀錄片單元 | |
最佳紀錄片 | |
故事片單元 | |
藝術貢獻獎 | |
最佳攝影獎 | |
最佳編劇 | |
最佳女演員 | |
最佳男演員 | |
最佳導演 | |
評審會大獎 | |
最佳影片 | |
參考資料來源: |
獎項幕後
- 姜文是繼2014年鞏俐擔任第17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評審會主席之後,時隔四年,再次由華語電影人執掌“金爵”。
- 羅德里戈·巴里魯索、塞巴斯蒂安·巴里魯索憑藉古巴和加拿大的合拍電影《翻譯家》獲得該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最佳導演,他們倆是親兄弟。
- 獲得該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最佳影片的瑞士和蒙古合拍的電影《再別天堂》是導演巴特巴雅爾·綽格索姆的處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