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我族類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是fēi wǒ zú lèi,早期意思是指不是跟自己一條心的人,後來代指不是跟本族一條心的異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非我族類
- 使用頻率: 很少使用
- 拼音: fēi wǒ zú lèi
- 解釋: 指不是跟自己一條心的人
西元前,例子,西元後,
西元前
現代學者認為,《春秋左傳正義》為晉人杜預所注,它對“非吾族也”這句話的註解是“與魯異姓”。由於在當時的魯國和楚國都各自存在許多氏族和姓氏集團,這裡所說的“與魯異姓”只能被理解為楚國的王室與魯國的王室不屬於同一個姓氏集團,所以“楚雖大,非吾族也”不能被寬泛地理解為“楚國與魯國不屬於同一個民族”。這裡說的不同“族類”,儘管可能從字面上被現代人理解為與今天我們所講的其他“民族”或“族群”相似的含義,但是從這一註解來看,直至晉朝,人們對“非吾族”的理解還是指“異姓”群體,並不是其他的“民族”或“族群”。
另外,無論從《左傳》、《國語》這些先秦文獻中直接查找,還是參閱近代學者關於中國民族史的研究成果,尚沒有找到在先秦時代把“族”字用於稱呼當時少數族群的有關證據。
現代學者認為,春秋時代的“夷夏之辨”乃是根據文化傳統把“天下”的人群分做兩大類的區分,而不是一個“多種類”(甲族、乙族、丙族等)平行並存的分類框架。若以中原地區為文化中心來看,“夷夏之辨”表現的僅僅是“教化之內”和“教化之外”這個最根本的區別,並不是什麼依據血緣、體質、語言的差別而固定不變的“族群”(“民族”)差別,所以先秦文獻從不使用“族”字來表示這些群體,也不太重視四周“蠻夷戎狄”(少數族群)之間的差別。
例子
西元後
自漢朝以後,“非我族類”漸漸開始用來代指異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