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出自《左傳·成公四年》:“史佚之《志》有之,曰:‘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楚雖大,非吾族也,其肯字我乎?”指跟自己不是一條心的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 讀 音:fēi wǒ zú lèi,qí xīn bì yì
- 出 處:《左傳·成公四年》
- 類別:詞語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出自《左傳·成公四年》:“史佚之《志》有之,曰:‘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楚雖大,非吾族也,其肯字我乎?”指跟自己不是一條心的人。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出自《左傳·成公四年》:“史佚之《志》有之,曰:‘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楚雖大,非吾族也,其肯字我乎?”指跟自己不是一條心的人...
先秦·左丘明《左傳·成公四年》:“史佚之《志》有之,曰:‘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楚雖大,非吾族也,其肯字我乎?”根據《春秋左傳正義》的註解,此處之“...
族類(zú lèi),是一個漢語辭彙,釋義為同族或同類。 意思是指自己的氏族 [1...大音泰。〉曰‘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楚雖大,非吾族也,〈與魯異姓。〉其...
[6] 《左傳》:“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7] “(孔丘曰)裔不謀夏,夷不亂華。” [8] 《孟子》:“吾聞用夏變夷者,未聞變於夷者也。” [9] 《漢書...
一般來說,中文學界的學者大都根據《左傳》「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嚴夷夏之防一類的話語,認為中國人的族群與文化之自我辨識(Self-identification)確立甚早,中國...
再加上中國傳統文化中根深蒂固的“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民族觀念,從而使遊牧民族——匈奴族原有的“強胡”心理喪失存在的根基。由“強胡”至“卑怯”,這種...
小說類型異世爭霸內容簡介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所以,魔獸?馴養,做寵物 精靈?美人,做禁臠!矮人?苦力,做礦工!獸人?強壯,馬車夫!好吧,這就是我要做的…… ...
章太炎是一個理學家,晚年主張讀經,並據《春秋》“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之義,力主對日強硬。本名 湯斌 別稱 潛庵 所處時代 滿清 出生地 睢縣 主要作品 湯斌...
性格怪異的時候信奉的名言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討厭和陌生人打交道。通常對美麗的人和食物都沒有抵抗力。沉迷星座理論,對雙魚座的人最沒有好感。和所有...
在誅天眼中一直秉持著『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觀念,故對人類毫無同情之心,但對內卻極重情義,對好友風之痕真心相對,對養子白衣劍少視如己出,同時亦及其愛護魔...
051、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乎 052、量身打造,請君入甕來 053、福地洞天,養氣安神居 054、學以致用,揮灑侃江山 055、人生如戲,添幾多渲彩 056、換...
薛元逾時為宰相,認為“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上疏極力勸諫。他道:“夷狄之輩...薛元超是高宗朝的文壇領袖,楊炯稱其為“朝右文宗”,崔融也在墓誌中盛讚其文采、...
第七十六章,非我族類,其心必異05-26 第七十七章,郎天義之死05-26 第七十八章,貼著心臟的子彈05-27 第七十九章,起死回生05-27 第八十章,誰在...
為大於其細銅山西崩洛鐘東應大國病第七章 亢龍有悔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蠻夷要服主客之道不卑不亢道不同不相為謀宴無好宴乘興而來敗興而歸大國病第八章 履...
在遊戲《三國殺》中擁有權計和自立兩個技能,發動自立覺醒後獲得排異技能。...排異: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礙命不遵,死有餘辜! 陣亡:伯約,我已無力回天...
九州之上,六族紛亂。人族聰慧,夸父驍勇,河絡狂熱,鮫人優美,羽人翱行。魅族孤零,無父無母,精神凝聚,化為實體。他們外表與人無異,卻始終,非我族類。夸父西行...
17. 《資治通鑑·卷八十四》:李庠驍勇得眾心,趙廞浸忌之而未言。長史蜀郡杜淑、張粲說廞曰:“將軍起兵始爾,而遽遣李庠握強兵於外,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魏晉統治者從封建階級的利益出發,在“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戎狄志態,不與華同”的思想支配下,對內屬氐族的統治上層,一方面封官賜爵,予以羈摩拉攏;另一方面置護...
長史蜀郡杜淑、張粲說廞曰:“將軍起兵始爾,而遽遣李庠握強兵於外,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此倒戈授人也,宜早圖之。”會庠勸廞稱尊號,淑,粲因白廞以庠大逆...
但是其首領的政治合法性來自於中原政府的冊封,不能自主,中原政權將其視為臣下,...此誠杜漸防微之意也。紅毛人狡而詐,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不可聽其居留”...
在遊戲《三國殺》中擁有權計和自立兩個技能,發動自立覺醒後獲得排異技能。...排異: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礙命不遵,死有餘辜! 陣亡:伯約,我已無力回天...
卷首語:所謂的“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不過是個笑話,是人們為自己自私找的藉口,正是“其心有異”所以才“非我族類”。只要彼此信念相同,哪怕基因完全不同,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