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貽弓

吳貽弓

吳貽弓,1938年12月1日出生於重慶市,中國內地導演、編劇,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

1957年,執導個人首部電影《大木匠》。1963年,擔任劇情電影《兄妹探寶》的助理導演。1977年,開始擔任上海電影製片廠副導演、導演。1980年,執導劇情電影《巴山夜雨》,該片獲得第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1983年,憑藉劇情電影《城南舊事》獲得第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1985年,執導劇情電影《流亡大學》。1990年,執導劇情電影《月隨人歸》。1993年,由其執導的劇情電影《闕里人家》上映,他憑藉該片獲得廣電部優秀影片獎最佳導演獎;同年,主導創辦了中國唯一的國際A類電影節——上海國際電影節。1995年,擔任製作人的劇情電影《搖啊搖,搖到外婆橋》上映。1999年,擔任神話動畫電影《寶蓮燈》的藝術指導。2001年,擔任電視電影《第十三個名字》的編劇。2003年,吳貽弓擔任中國電影家協會主席。2012年,吳貽弓獲得第15屆上海電影節華語電影終身成就獎。2016年,吳貽弓擔任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10屆榮譽委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吳貽弓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重慶市
  • 出生日期:1938年12月1日
  • 職業:導演、編劇
  • 畢業院校: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
  • 代表作品:巴山夜雨、城南舊事、闕里人家
  • 主要成就:廣電部優秀影片獎最佳導演獎
    第15屆上海電影節電影終身成就獎
  • 妻子張文蓉
人物經歷,個人作品,導演作品,助理導演,編劇作品,監製作品,藝術指導,參演電視劇,獲獎記錄,人物評價,

人物經歷

1957年,執導個人首部電影《大木匠》。1960年,吳貽弓從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畢業,並擔任了上海海燕製片廠的助理導演。1962年,擔任劇情電影《李雙雙》的助理導演,該片根據李凖的小說《李雙雙小傳》改編。
1963年,擔任劇情電影《兄妹探寶》的助理導演。1977年,開始擔任上海電影製片廠副導演、導演。1979年,擔任劇情電影《於無聲處》的助理導演。
1980年,獨立執導劇情短片《我們的小花貓》;同年,執導劇情電影《巴山夜雨》,該片講述“文革”中遭到迫害的詩人秋石在被押解過程中發生的故事,他憑藉該片入圍第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該片獲得第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中國文化部優秀影片獎。
1982年,由其執導的劇情電影《城南舊事》上映,他憑藉該片獲得第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該片獲得第2屆馬尼拉國際電影節最佳故事片金鷹獎、第14屆貝爾格勒國際兒童電影節最佳影片思想獎。
1983年4月,當選為上海第6屆政協委員。1984年,擔任上海電影局副局長,兼任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任、上海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同年,執導由宋春麗王之夏搭檔主演的劇情電影《姐姐》。
1985年3月,擔任上海電影總公司總經理;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執導劇情電影《流亡大學》,該片由智一桐祁明遠合作主演。1987年,擔任上海電影局局長兼上海電影製片廠廠長;同年,由其執導的劇情電影《少爺的磨難》上映,該片根據儒勒·凡爾納的小說《一個中國紳士的磨難》改編。
1989年1月後,開始擔任上海電影局局長、中共上海市委委員、上海廣播電影電視局藝術總監。1990年,在家庭愛情劇《圍城》中飾演陳道明的岳父周經理;同年,執導由夏宗佑、張文蓉、向梅等聯合主演的劇情電影《月隨人歸》。1993年,由其執導的劇情電影《闕里人家》上映,他憑藉該片獲得廣電部優秀影片獎最佳導演獎,該片獲得第1屆中國長春電影節銀鹿杯獎;同年,主導創辦了中國唯一的國際A類電影節——上海國際電影節
1995年9月14日,擔任製作人的劇情電影《搖啊搖,搖到外婆橋》上映,該片改編自李曉的小說《門規》。1997年,由其執導的劇情電影《海之魂》上映。1999年,擔任神話動畫電影《寶蓮燈》的藝術指導,該片根據同名中國神話改編。2001年,擔任電視電影《第十三個名字》的編劇,該片由吳天戈執導。
2003年,吳貽弓擔任中國電影家協會主席。2012年4月8日,吳貽弓獲得第3屆中國電影導演協會中國電影終身成就獎;6月16日,吳貽弓獲得第15屆上海電影節 “華語電影終身成就獎”。2016年,吳貽弓擔任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10屆榮譽委員。

個人作品

導演作品

時間名稱類型
1997年
《海之魂》
電影
1992年
《闕里人家》
電影
1990年
《月隨人歸》
電影
1987年
《少爺的磨難》
電影
1985年
《流亡大學》
電影
1984年
《姐姐》
電影
1982年
《城南舊事》
電影
1980年
《巴山夜雨》
電影
1980年
《我們的小花貓》
電影
1957年
《大木匠》
電影

助理導演

時間名稱類型
1979年
《於無聲處》
電影
1963年
《兄妹探寶》
電影
1962年
《李雙雙》
電影

編劇作品

時間名稱類型
2001年
《第十三個名字》
電影
1997年
《海之魂》
電影
1995年
《大捷》
電影
1990年
《月隨人歸》
電影
1980年
《我們的小花貓》
電影
1957年
《大木匠》
電影

監製作品

時間名稱類型
1995年
《搖啊搖,搖到外婆橋》
電影

藝術指導

時間名稱類型
1999年
《寶蓮燈》
電影

參演電視劇

共1部

獲獎記錄

榮譽獎項
獲獎時間屆次獎項名稱獲獎作品備註
2012第3屆中國電影導演協會終身成就獎----獲獎
2012第15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華語電影終身成就獎----獲獎
1992----中國廣播電影電視部優秀影片獎最佳導演獎闕里人家獲獎
1992第1屆中國長春電影節銀鹿杯獎闕里人家獲獎
1992第2屆上海農民電影節金穗獎‘92年《當代電影》國產十佳影片獎最佳影片獎闕里人家獲獎
1984----新時期十年電影獎最佳故事片獎城南舊事獲獎
1983第2屆馬尼拉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鷹獎城南舊事獲獎
1983第14屆貝爾格勒國際兒童電影節最佳影片思想獎城南舊事獲獎
1983第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城南舊事獲獎
1983第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十大影片獎城南舊事獲獎
1983第10屆基多城國際電影節二等獎(赤道獎)城南舊事獲獎
1983第14屆季福尼國際兒童電影節榮譽金牌獎城南舊事獲獎
1981第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巴山夜雨獲獎
1981第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巴山夜雨提名

人物評價

吳貽弓的電影實現了一種開放的文化態度,電影文本中體現了廣泛的經典審美經驗,採用一種寫意原則,多有一種古典詩詞意境以及對於中國傳統山水繪畫和戲曲藝術的借鑑運用,還使用了游的原則、陰陽美學原則和以一當十原則。而且,在整體上表現了民族精神底蘊與民族風格,即中國知識分子的“以天下為己任”的責任感、“中庸之道”哲學愈識和對於傳統文化精神的傍依和追究。同時,吸收借鑑外來藝術,對紀實美學的合理運用、影像美學的有限採用以及對類型電影的多方努力,使電影建立起了一種現代感,具有某種程度的先鋒傾向(《齊魯藝苑》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