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地理文獻

歷史地理文獻

我們偉大的狽同是人類文明的一個重要策源地。在古代,我國人民的地理知識,與我國文明文的發展是相適應的。迄今發現的殷商甲骨文,已有大量具有地理價值的地名。大約成書於春秋戰國間的《山海經》,《禹貢》,《穆天子傳》中的《山海經》是我園傳吐的第一部地理撰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歷史地理文獻 
  • 類型:書籍
  • 代表作:山海經
  • 意義:意在說明地理與政治的關係 
秦漢之前,山海經,禹貢,穆天子傳,秦漢至南北朝,主要著作,河渠書簡介,河渠書具體資料,歷史資料,地理志簡介,地理志的意義,華陽國志簡介@,法顯傳簡介,法顯傳的重要意義,水經注簡介,水經注評價,洛陽伽藍記,隋唐兩宋時期,括地誌,大唐西域記,元和郡縣誌,太平寰宇記,元豐九域志,

秦漢之前

山海經

《山海經》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奇書之一。它有如下幾個特點:
第一,《山海經》為述圖之書。不過,《海經》所憑藉的圖畫早就佚失了,我們今天看到的《山海經》中都有插圖,怪怪奇奇,琳琅滿目,那只是後人根據書中的內容想像增補的,與我說的古圖完全不是一回事”。
第二,《山海經》保留了大量遠古時期的史料。也正因為《山海經》的所謂荒誕不經,幾千年來該書既不為正史所載,也不為諸子所傳,因而也很少被後人改動,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原書的風貌和許多珍貴的遠古資料和信息。
第三,《山海經》與東方夷族有關。自古以來,“神不禋非類,民不祀非族”,《山海經》中的某些史料特別是反應帝俊神系事跡的人文歷史地理資料來自東夷伯益或者伯益的族團應該無大誤。
第四,《山海經》有兩部分組成。因此,在考證《山海經》地望時,《大荒東經》和《海外東經》可以相互印證。
第五,《山海經》地理描寫的順序與現實的順序不同。《山海經圖》中,黑齒國在圖的上方(南方),而湯谷在黑齒國的下方(北方)。這為《山海經》地望考證提供了方向上的坐標。

禹貢

禹貢》是《尚書》(一作《書經》,簡稱《書》)中的一篇。漢馬融說:“上古有虞氏之書,故曰尚書。”①唐孔穎達說:“尚者,上也,言此上代以來之書,故曰尚。《尚書》是中國現存史書中最古者,繫上古歷史檔案和政史論文的彙編,儒家重要的經典著作之一。《尚書》相傳由孔子所測定,實際上有些篇是後來儒家補充進去的,《禹貢》篇者,歷代學者一般設為貢賦之法。其說導源於是書“禹別九州,隨山浚川,任土作貢”。漢孔安國就“任土作貢”釋作“禹制九州貢法”。後之學者注釋大致類此。竊謂貢考,功也,以記禹導山浚川,敷土作貢之功。是篇既以浚川——治水為主,而貢賦僅占很小份量(在全文257個短句1193字中,直接間接說貢賦者不過57句299字,所占比重較小),如此理解似更為合情順理。
地理價值最大的地理著作。前者在中國地理學史上開創了結集的一派①,後者則開創了徵實的一派。稍後,大約成書於戰閏之季的《穆天子傳》,是中國遊記的開山作,也是先秦獨具特色的地理之著。上述三書可視為中國地理學發展的雛型和濫筋,因以我們做為本章講授的重點。此外,淌有一些裁籍含有一些地理篇章抑或具有地理價值,主要者如《周禮·職方氏》、《爾雅·釋地》、《管子.地員、度地、地圖》氓也應簡扼說到。
禹貢》的體裁屬於地誌。是篇遲於《山經》,早於《漢書·地理志》,是先秦最富於科學性的地理記載。有人說:“禹貢一書,古今地理志之祖者。”此不無道理。它和《山經》有些地方相像,諸如題材也是托古於夏禹治水的神話傳說;其分區標準,打破當時邦國割據、諸侯林立的局限,而以大一統思想著眼(這自與先秦其它古籍如《春秋》、《左傳》、《國語》以及《詩經》、《國風》等,迥然不同),以名山大川為界等等。不同的是,《禹貢》利用了戰國時期發達的地理學知識,超脫了《山經》極原始的地理概念,揚棄了神話成分而專就人類力所可及的平治水土方面來講;擺脫了《山經》確認四方為溝說,而已知惟東方是海,超過了《山經》東西南北中“五方”的極原始樸素的區劃,代之以實際得多的“九州”的區劃。因此,我們可以說,產生於春秋末戰國初的《山經》,是中國地理著作最古的開山之作;產生於戰國中期的《禹貢》,運用戰國時期迅速發展的地理學知識,則突破原始的幻想階段,以徵實為目的,尚實地考察,比《山經》又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也可以說,《山經》作者在中國地理學史上率先開了結集的一派,《禹貢》作者則“青出於蘭”開了徵實的一派。《禹貢》對後世地理學發展的影響,甚深且巨,以至清代學者李振裕說它“自禹治水,至今四千餘年,地理之書無數百家, 莫有越《禹貢》之範圍者。”

穆天子傳

《穆天子傳》是記述西周的歷史神話典籍之一。西晉初年(太康二年),在今河南汲縣發現一座戰國時期魏國墓葬,出土一大批竹簡,均為重要文化典籍,通稱“汲冢竹書”,竹簡長二尺四寸(古尺),每簡四十字,用墨書寫。其中有《穆天子傳》﹑《周穆王美人盛姬死事》,後合併為至今流傳的《穆天子傳》。由荀勖校訂全書六卷。《穆天子傳》是一部記錄周穆王西巡史事的著作,書中詳載周穆王在位五十五年率師南征北戰的盛況,有日月可尋。名為傳,實際上屬於編年,其體例大致與後世的起居注同。要記載周穆王率領七萃之士﹐駕上赤驥盜驪﹑白義﹑逾輪山子渠黃驊騮綠耳等駿馬﹐由造父趕車﹐伯夭作嚮導﹐從宗周出發﹐越過漳水﹐經由河宗﹑陽紆之山﹑群玉山等地﹐西至於西王母之邦﹐和西王母宴飲酬酢的神話故事。其中的宗周﹐經學者研究﹐認為是指洛邑(今河南洛陽)﹔穆王的西行路線﹐當是從洛邑出發﹐北行越太行山﹐經由河套﹐然後折而向西﹐穿越今甘肅﹑青海﹑新疆﹐到達帕米爾地區(西王母之邦)。《穆天子傳》所提供的材料,除去神話傳說和誇張的成份,有助於了解古代各族分布、遷徙的歷史和他們之間的友好交往,及先秦時期中西交通徑路以及文化交流的情況。它說明遠在漢武帝劉徹張騫通西域以前,中國內地和中亞之間就已有個人和團體的交往接觸。這一點已有不少考古材料可資證明。

秦漢至南北朝

主要著作

《史記·河渠書》《史記·貨殖列傳》,《漢書·地理志》,《華陽國志》,《法顯傳》,《水經注》,《洛陽伽藍記》。

河渠書簡介

《史記·河渠書》記載了大禹治水,西門豹治鄴,孝文治水酸棗等一系列治理河道的事件。《史記·貨殖列傳》中記載 《老子》一書中說:“最清平的政治達到頂峰,(應該是)鄰近國家的居民可以互相望見,雞犬的聲音也能互相聽到,百姓們各自品嘗著甘甜的食品,穿戴著美麗的服裝,習慣於安寧的風俗,從事於快樂的職業,直至老死之時也不相互往來。”如果一定要按照這種方式去生活,那么,對於近世來說,無疑等於堵塞了人民的耳目,(實際上)則是行不通的。

河渠書具體資料

太史公認為:說到神農氏以前的情況,我不知道。至於象《詩經》與《書經》上所描述的虞舜以及夏朝以來的情況,則是人們總是要使自己的耳目盡情地得到音樂和女色的享受,使口中盡多地品嘗牲畜肉類的美味,身軀儘量安處於舒適而快樂的環境,而精神上還要炫耀自己的權勢與才能的榮耀,使這種風俗浸染百姓的思想已經很悠久了,即使用老子那樣微妙的言辭逐家逐戶地去勸說他們,終究也不能使他們的精神淳化。所以,(掌權者對於人民),最高明的辦法是聽其自然,其次是誘導他們,再其次是教育他們,又其次是(用典章制度來)束縛他們,最愚蠢的辦法是與百姓爭利。太行山以西饒有木材、竹子、楮木、野麻、旄牛尾和玉石,太行山以東多出魚、鹽、漆、絲和音樂、女色,江南盛產楠木、梓木、生薑、木犀、金、錫、鉛礦石、丹砂、犀牛角、玳瑁、珠璣獸角、皮革,龍門山、碣石山以北廣產馬、牛、羊、毛氈、毛皮和獸筋、獸角,銅、鐵則往往在千里山巒中布滿,如同擺滿棋子的棋盤一般。這還僅僅是物產分布的大概情況。這些物品都是中原人民所喜愛的,是百姓們衣著飲食與養生送死所必備的東西。所以,人們依賴農民耕種來供給他們食物,虞人開出木材來(供給他們使用),工匠做成器皿來(供他們的所需),商人輸通這些財物(供他們選購)。這難道還需要政令教導、徵發人民如期集會來完成嗎?人們各自以自己的才能來行事,竭儘自己的力量,以此來滿足自己的欲望。因此,物價低廉,他們就尋求買貨的門路,物價昂貴,他們就尋求銷售的途徑,各自勤勉而致力於他們的本業,樂於從事自己的工作,如同水向低處流,日日夜夜而永無休止,他們不待召喚自己就趕來,物產不須徵求而百姓們自己就生產出來。這難道不是合乎規律的而自然就是如此的證明嗎?

歷史資料

《周書》上說:“農民不生產出來糧食,食物就要匱乏,工匠不生產出器物,勞動與生活就要陷於困厄,商人不進行流通,那么糧食、器物、財富就要斷絕,虞人不開發山澤,資源就會缺少。”反過來,資源缺少,山澤也就不能重新得到開發。這四種行業,是人民衣著食物的源泉。源泉廣闊,就會富饒起來;源泉窄小,就會貧窮下去。它們對上可以使國家富強,對下可以使家族富有。貧富的形成,沒有入能給予他們,也沒有人能剝奪他們,只是聰明的人能使財富有餘,愚蠢的人只能使財物不足。所以姜太公呂望被封在營丘,那裡的土地本來是鹽鹼地,人口稀少,於是姜太公就鼓勵女子紡績,極力提倡工藝技巧,把魚、鹽運到別處去銷售。這樣,其他地方的人民歸附於他,貨物也源源不斷地運來了,象錢串一般,絡繹不絕,又如車輻一般,向這裡集中。所以,齊國生產的帽子、帶子,衣服、鞋子暢銷天下,從海濱到泰山之間的諸侯都整好衣袖來齊國朝拜。此後,齊國中經衰落,管仲又修治姜太公的事業,設立調整物價的九個官府,而齊桓公因此能夠稱霸天下,多次以霸主的雄姿盟會諸侯,匡正了整個天下的政治,而管仲自己也修築了三歸台,他的地位在陪臣之列,財富卻勝於列國的君王。從此,齊國又富強起來,一直持續到齊威王、齊宣王時期。所以說:“倉庫充實了,百姓才能懂得禮節,衣食豐富了,百姓才知道榮耀與恥辱。”禮儀產生於富有而廢棄於貧窮。所以,君子富有了,喜歡行仁德之事,小人富有了,就把力量用在適當的地方。潭淵深了,裡面就會有魚,山林深了,野獸就會到那裡去,人民富了,仁義也就歸附於他們了。富有者得勢,越加顯赫;失勢了,客人也就沒有去處,因此也就心情不快。諺語說:“千金之家的子弟就不會因犯法而死於市井。”這並不是空話。所以說:“天下之人,熙熙壤壤;為利而來,為利而往。”即使有千乘兵車的天子,有萬家封地的諸侯,有百室封邑的大夫,尚且擔心貧窮,何況編在戶口冊子上的普通百姓呢!

地理志簡介

《漢書·地理志》包括上、下兩分卷,是班固新制的古代歷史地理之傑作。歷史的時、空不可分,故寫歷史必記及地理。此志,首先敘述漢以前的地理沿革,著重寫了《禹貢九州和《周官》九州;接著敘述西漢的地理,以郡國為條,用本文加注的形式,依次寫各郡國及其下屬縣、道、侯國的地理概況,諸如郡縣的民戶、人口,廢置並分更名的歷史,各項特產,都尉、鐵官、鹽官、工官等治所,山川湖澤,關塞要隘,各勝古蹟,道里交通,等等;並總記了西漢平帝時郡、國、縣、道、侯國的總數,全國的幅員,土地面積,定墾田、不可墾地、可墾不可墾地,民戶、人口總數等;

地理志的意義

再就是參考了《史記·貨殖列傳》寫各地風俗特產的內容,匯總了劉向“略言其地分”、朱贛“條其風俗”的成果,加以班固本人對歷史和地理的了解和研究,按經濟和風俗特點區分地域,寫了各個地域的範圍、歷史、地理、民生、風俗和特點,以及中外交通和交流的情況。從而大大地拓展了史學研究的範圍,對後世發生了深遠的影響。本志重點在“風俗”,意在說明地理與政治的關係,提示為政者注意各地風俗,從地理實際出發以施其政。

華陽國志簡介@

《華陽國志》是宋以前流傳至今最古的地方志。從前的目錄書,或者把它列為霸史,或者把它列為偽史,也有歸入別名或雜史的。但是從來沒有人把它列入地方志。根據它敘述古代雲南、貴州、四川三省的歷史地理情況來看,作為地方志比較合理。共十二卷,包括巴、漢中、蜀、南中公孫述劉二牧、劉先主、劉後主、大同、李特雄期壽勢各志、先賢仕女總贊、後賢志,卷末為序志並益梁寧三州先漢以來士女名錄。記錄了從遠古到東晉永和三年巴蜀史事,記錄了這些地方的出產和歷史人物。《華陽國志》十二卷,本文約十一萬字。其卷次為:第一巴志,第二漢今志(以J:梁州>,第三蜀志(益州),第四角中志(寧州),第五公孫述劉二牧志,第六劉先主志,第七劉後主志,第八大同志(記漢晉平蜀之後事),第九李特雄期壽勢志,第十光賢士女總贊(晉前人物),第十一後賢志(晉代人物),第十二序志並益、梁、寧三州光後以來士女目錄。是書記事範圍,從時間上說,姑於開闢,終於晉水和三年;從地域況為梁、益、寧三州三十三郡一百八十縣。全書包括三部分:一至四備寫歷史、地理,以地理為主,類似正史中的地理志;五至JL卷,以編年體的形式叔述公孫述、劉焉劉球父子、蜀漢、成雙割據政權以及西晉統一時期的歷史,略似正史中的本紀,十至十二卷,記載自西漢迄東晉初年的“賢士貞女”,相當正史中的列傳。這種寫法,劉琳光生概括為,“從內容來說,是歷史、地理、人物三結合,從體裁來況是地理志、編年史、人物傳的三結合。”這是符合是書實際情況的。然而歸根結帶,《華陽國志》是一部方誌。

法顯傳簡介

法顯傳》又名《歷游天竺記》、《昔道人法顯從長安行西至天竺傳》、《釋法顯行傳》、《歷游天竺記傳》、《佛國記》等,一卷。東晉法顯撰,成於義熙十二年(416)。《佛國記》一卷,全文13980字,全部記述作者公元399至413年的旅行經歷,體裁是一部典型的遊記,也屬佛教地誌類著作。這部書是研究中國與印度、巴基斯坦等國的交通和歷史的重要史料。伴隨佛教而來的西域、印度文化,在語言、藝術、天文、醫學等許多方面,對中國文化產生了積極影響。本書記敘了法顯與同侶發跡長安,度沙河(又稱流沙,指敦煌以西至今新疆若羌縣之間的沙漠),逾蔥嶺(指喀喇崑崙山),歷經艱辛而至北天竺,爾後週遊西天竺、中天竺、東天竺,最後從海上返回的全部行程及其見聞。所記凡三十二國,依次是:乾歸、耨檀(上二國在長安至敦煌之間,分別是北方十六國中的西秦和南涼)、鄯善、焉夷、于闐、子合、於麾、竭叉(上六國在敦煌至蔥嶺之間,在今新疆境內)、陀歷、烏萇、宿呵多、犍陀衛、竺剎屍羅、弗樓沙、那竭、羅夷、跋那、毗荼(上十國是北天竺和西天竺諸國,分別位於今克什米爾西北部、巴基斯坦北部、阿富汗東部和印度北部一帶)、摩頭羅、僧伽施、沙祗大、拘薩羅、藍莫、毗舍離、摩揭提、迦屍、拘睒彌、達□、瞻波、多摩梨帝(上十二國是中天竺、東天竺諸國,大部分在今印度境內,個別處於尼泊爾南部)、師子、耶婆提(上二國為歸途所經)。其中達□國系作者聽聞所見,其餘的三十一國均為作者游履所及。此外,還有一些未標國名的城市,如罽饒夷城、迦維羅衛城、拘夷那竭城等。書中不僅簡要地記載了法顯遊歷天竺的行進路線、住留時日及主要活動,而且真實地記敘了所經亞洲各國及中國新疆地區在公元五世紀初的歷史狀況,如里程、方位、山川、氣候、人口、語言、風俗、物產、政治、宗教等,特別是佛教的寺廟、遺蹟、僧尼數目、所習教說,以及眾多的佛教傳說。它是漢人從長安經西域至印度的陸路行程,和從印度泛海至中國的海路航線的最早記錄。

法顯傳的重要意義

由於書中記敘的西域古國早已滅亡,典冊罕存,本書便成了研究這些古國的歷史變遷的稀世珍寶,因而受到了中外學者的高度重視。自十九世紀以來,先後被譯成法文、英文、日文等,出現了一批專門研究此書的著作。法顯傳》是法顯唯一的著作,寫成於他歸國後不久。法顯的事跡今天能為人所知,絕大部分亦依賴於此書。但此書的價值,不僅僅限於記述了法顯個人的經歷,更重要的是,它是中國人最早以實地的經歷,根據個人的所見所聞,記載一千五六百年以前中亞,南亞,部分也包括東南亞的歷史、地理、宗教的一部傑作。與它同時,世界上沒有任何其他人有類似法顯的經歷,或者寫有類似的書,《法顯傳》因此有它的特殊的地位和價值,這種地位和價值獨有而不可取代。

水經注簡介

《水經注》是公元6世紀北魏時酈道元所著,是中國古代較完整的一部以記載河道水係為主的綜合性地理著作,在中國長期歷史發展進程中有過深遠影響,自明清以後不少學者從各方面對它進行了深入細緻的專門研究,形成了一門內容廣泛的“酈學”。
《水經注》全面而系統的介紹了水道所流經地區的自然地理和經濟地理等諸方面內容,是一部歷史、地理、文學價值都很高的綜合性地理著作。《水經注》全書三十多萬字,詳細介紹了中國境內一千多條河流以及與這些河流相關的郡縣、城市、物產、風俗、傳說、歷史等。《水經注》文筆雄健俊美,既是古代地理名著,又是山水文學的優秀作品。

水經注評價

中國古代記載河流的專著就叫《水經》,其作者歷來說法不一,二說晉郭璞撰,一說東漢桑欽撰,又說郭璞曾注桑欽撰的《水經》。當代酈學家陳橋驛認為即使漢桑欽撰有《水經》,晉郭璞為其作注確有其事,但這部《水經》和《水經注》也都已失傳,今本酈道元所注的《水經》當是另外一部,是無名氏所為,其成書年代,諸家說法不一,全祖望認為是東漢初,戴震認為是三國時作品,今人鐘鳳年又認為是新莽時所作,諸說尚難確認,不過大體應為漢魏之作不成問題。《水經注》則是以注《水經》而得名。內容包括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各個方面。在自然地理方面,所記大小河流有1252條,從河流的發源到入海,舉凡幹流、支流、河谷寬度、河床深度、水量和水位季節變化,含沙量、冰期以及沿河所經的伏流、瀑布、急流、灘瀨、湖泊等等都廣泛搜羅,詳細記載。所記湖泊、沼澤500餘處,泉水和井等地下水近300處,伏流有30餘處,瀑布60多處。所記各種地貌,高地有山、岳、峰、嶺、坂、岡、丘、阜、崮、障、峰、磯、原等,低地有川、野、沃野、平川、平原、原隰等,僅山嶽、丘阜地名就有近2000處,喀斯特地貌方面所記洞穴達70餘處,植物地理方面記載的植物品種多達140餘種,動物地理方面記載的動物種類超過100種,各種自然災害有水災、旱災、風災、蝗災、地震等,記載的水災共30多次,地震有近20次。

洛陽伽藍記

《洛陽伽藍記》是南北朝時期(公元420年~公元581年)記載北魏首都洛陽佛寺興衰的地方志,共五卷,作者是東魏陽(或作楊、羊) (音眩)之,北平郡(今中國中部河北盧龍)人。
東魏遷都鄴城之後,在武定五年(即公元547年)他再到洛陽,看見當地遭受東、西魏戰爭破壞後,滿目創痍,一副破敗景象,感慨極深,所以寫了這本書,回憶魏孝文帝元宏遷都後,洛陽的繁榮昌盛。由於他反對佛教,認為貴族的施捨浪費,以及國家對佛教的扶植影響了賦役收入和兵源,所以書中對寺院的華麗和貴族的奢華進行了大量譏刺。
此書按照城內、城東、南、西、北的次序,以四十多所名寺院為綱,兼顧所在里巷、方位以至名勝古蹟,同時敘述相關事跡。從書中可以了解孝文帝遷洛陽到爾朱氏之亂,四十年間洛陽的故事和台省坊市的分布,甚至於外商來洛陽居住和各國的風土人情、道里遠近書中都有所涉獵。內容包括了政治、經濟、社會、文學、藝術、思想、宗教等方面,史料價值極高。其中,第五卷收錄的宋雲《家紀》、慧生《行記》、《道榮傳》,詳細記載了宋雲去天竺的情況,成為現今研究中印交通史的珍貴史料。此書的文學價值也很高。

隋唐兩宋時期

括地誌

《括地誌》 又名 《魏王泰坤元錄》、《貞觀地記》、《貞觀地誌》、《魏王地記》、《括地象》,是記述唐貞觀年間疆域政區的地理書。李泰主編。貞觀十三年(639)唐王朝對全國政區進行改革,將全國劃分為10道358州(內含41個都督府) 1551縣。魏王李泰以此為綱,編著了一部全面反映盛唐時代行政區劃和地理情況的專書,這就是《括地誌》。該書於貞觀十三年(639)開編,十五年(641)克成。原書在南宋時亡佚。清嘉慶二年(1797)孫星衍將唐宋人著作中徵引的 《括地誌》遺文輯為八卷,刻在《岱南閣叢書》中,這是《括地誌》最初的輯本。後來,朱記榮在《槐廬叢書》刻本中,又附輯了陳其榮補輯的遺文五條,曹元忠在《南箐札記》本中,也補輯了數條。1980年中華書局出版的賀次君輯校本,又從日本《史記會注考證》引古本《史記正義》,從 《通典》、《初學記》、《太平御覽》、《太平寰宇記》、《長安志》、《大藏音義》等古書中補輯出十餘條,編成《括地誌輯校》一書,這是迄今為止最為完整的輯本。

大唐西域記

《大唐西域記》系唐太宗欽定,玄奘親自編撰,由弟子辯機整理而成。貞觀二十年(公元646年)秋七月,玄奘在翻譯出佛經的同時,終於完成了著名的《大唐西域記》,於十三日進表於太宗。言道:“所聞所歷一百二十八國,今所記述,有異前聞,皆存實錄,非敢雕華,編裁而成,稱為《大唐西域記》共十二卷。”據悉,該書記述128個國家和地區的都城、疆域、地理、歷史、語言、文化、生產生活、物產風俗、宗教信仰,此外還記述了其他十餘國家的情況。本書是繼晉代法顯之後又一取經遊記巨著。書中除生動描述了阿富汗巴米揚大佛、印度雁塔傳說、那爛陀學府以及諸如佛祖成道、佛陀涅磐等無數佛陀聖跡,還有很多佛教傳說故事。內容全面系統,詳實生動,先後被譯為英、法、德、日等國文字廣為傳播,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佛教歷史及交通史、民族史的珍貴資料。《大唐西域記》實際是一部玄奘西行的實錄。在西行求法的征程中,經歷了數年時光,所到國家上百,山河城關成千上萬,觀禮佛寺寶塔成千上萬,親歷事故和接觸的人物不計其數,而《大唐西域記》里連同他每走一地所處方位、距離多少里、國體民情、風俗習慣、氣候物產、文化歷史都寫得清清楚楚,就連哪個寺院所奉某乘某宗,僧眾多少,是何人講什麼經,多少卷等,都寫得十分詳盡,準確無誤。這些記載又被後來的歷史文獻和文物考古所佐證。依據玄奘所撰《大唐西域記》記載提供的線索,對著名的印度那爛陀寺、聖地王舍城、鹿野苑古剎等遺址進行考古發掘,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古蹟,成為考古史上一大奇蹟。這些都充分證明,玄奘當年在險惡艱難的求法途中,將所經歷的大量信息和各類資料準確無誤地記錄在案。

元和郡縣誌

此書史料價值大凡有四:其一,作者久為唐相,國家祖籍文獻,地方文族案抿盡得寓日,是以此書內容豐富精核,從而見重於歷代學界,經受時代滄桑磨難,終於流傳下來。其二,是書體例相當完整地承受了《漢志》以來正史地理志以一朝疆域為範圍,以州郡為綱縣為目,記建置沿或系以戶口、山川、城邑、關塞、亭障、古蹟、物產等,以及六朝圖文相輔而行的固經體影響;又開創了府(州)境、八到、貢賦等項,又為後此諸史地理志、地理總志和州縣方誌之濫筋.其直接影響遠及清末民初。
其三,作者身為唐相,其全部著述《六代略》、《同計簿》、《百司舉要》和此書,全屬政治家安上之書,非一般封建文人之著。其四,是書行文不枝不蔓做得是突出的,惟多失於不載書傳出處,難於權衡原始資料之價值。

太平寰宇記

太平寰宇記》撰於宋太宗太平興國年間(976~983),前一百七十一卷依宋初所置河南、關西河東、河北、劍南西、劍南東、江南東、江南西、淮南、山南西、山南東、隴右、嶺南等十三道,分述各州府之沿革、領縣、州府境、四至八到、戶口、風俗、姓氏、人物、土產及所屬各縣之概況、山川湖澤、古蹟要塞等。幽雲十六州雖未入宋版圖,亦在敘次之列,以明恢復之志。十三道之外,又立“四夷”二十九卷,記述周邊各族。
太平寰宇記》卷帙浩博,採摭繁富,考據精核,廣泛引用了歷代史書、地誌、文集、碑刻、詩賦以至仙佛雜記,計約二百種,且多註明出處,保留了大量珍貴的史料。該書對後世地誌影響巨大,在體例上仿唐代總志,又有所創新,增風俗、姓氏、人物等門,雖然遭後人詬病“人物瑣事登載不遺”,但這種以人文結合地理的方式實被後世地誌奉為典範,四庫館臣認為“蓋地理之書,記載至是書而始詳,體例亦至是大變”
由於所引諸書今多已散佚,故《太平寰宇記》的記載,對於研究自漢迄宋,特別是唐與五代十國史,具有重要的資料價值。該書還首次記錄了宋朝絕大多數州郡的主戶與客戶戶口統計,這對於研究宋朝的人口、戶籍、階級狀況,也極為珍貴。
太平寰宇記》還記載了各少數民族聚居區的戶口,有的還區分漢人與蕃人,甚至主戶、客戶數,對研究宋初少數民族的人口分布,邊遠地區的經濟面貌,也有參考價值。
太平寰宇記》有清光緒金陵書局刻本傳世,其缺佚部分據日本藏宋刻殘本收入《古逸叢書》。
樂史(930-1007年),字子正,撫州宜黃(今屬江西)人,初仕南唐,入宋後歷任知州、三館編修、水部員外郎等。宋太宗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宋滅北漢,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樂史以“郡縣之書罔備”,無以頌一統之盛,又以《元和郡縣誌》等書“編修太簡”,唐末五代分裂割據,“更名易地”亦多,於是著手撰寫《太平寰宇記》,經數年完成。

元豐九域志

北宋中葉地理總志,王存主編,曾肇、李德芻共同修撰。全書分十卷,始於四京,次列二十三路,終於省廢州軍、化外州、羈縻州,分路記載所屬府、州、軍、監及其距京里程、四至八到、主客戶數、土貢、領縣數和名稱;每縣下又詳列距府州方位里程、所領鄉數鎮堡、寨名目以及名山大川。府州縣皆標出其等第。文直事賅,條理井然。書中記述州縣沿革,以元豐以前為主,涉及唐、五代只一筆帶過。 全書舉綱撮要,極為簡明,卷軼僅為《太平寰宇記》的二十分之一,但內容豐實,獨具一格。書中除記載當時疆域政區外,又備載各地戶數、元豐三年(1080年)土貢數額及城、鎮、堡、寨、山嶽、河澤的分布,據統計僅鎮即達1880餘個,山嶽、河澤亦各在1000以上。這是研究歷史經濟地理和歷史自然地理的寶貴資料。其中所列土貢數額遠較以往任何史書、地理總志為詳,而所載鎮名更為宋時其他地理總志所無。《四庫全書總目》評曰:“敘次亦簡潔有法……自序所抵文直事核,淘無愧其言矣。其書最為當世所重。”
此外還有《輿地廣記》、《輿地紀勝》、《方輿勝覽》、《通鑑地理通釋》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