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統寧夏志》是2015年5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明]朱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正統寧夏志
- 作者:[明]朱栴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年5月
- 頁數:287 頁
- 定價:78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16162255
- 版次:1
《正統寧夏志》是2015年5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明]朱栴。
《寧夏舊志研究》是2018年10月1日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胡玉冰。內容簡介 這本著作將寧夏方誌作為一類特殊的歷史文獻進行整體性研究,從體例構建上看,先通志,後分志。通志按時代順序,由明朝至民國;分志按寧夏*新行政區劃,以銀川市、石嘴山市、吳忠市、固原市、中衛市的順序分別研究。對每一種傳世...
《寧夏地方志研究》介紹了清代是我國方誌發展的鼎盛時期,各地設志局,省有“通志”,府有“府志”,州有“州志”。《寧夏地方志研究》是胡玉冰博士主持的2006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的結項成果,以著作的方式呈現最新研究成果,研究內容全面,且有較強的系統性,是第一部系統、全面研究寧夏方誌的學術著作。作者通過...
初到寧夏睹賀蘭山有感① 賀蘭天作鎮三邊②,保障中華豈偶然。流水翻成巫峽險③,峻岡高與碧霄連。招提演教存遺蹟④,仙侶逍遙遠市廛⑤。四海一家歸聖主⑥,江南塞北總山川。作品注釋 ①這首詩選自《宣德寧夏志》。②三邊:明代防邊,分為九區,稱為九邊,各設重兵鎮守。正統以後,因河套一帶蒙古部族時由...
1998年,自治區成立40周年,銀川市人民政府撥款新修了“中山公園”西大門,並保存了這段見證寧夏百年歷史的古城牆。其他遺址 ★鎮遠門舊址(元末明初)鎮遠門舊址位於進寧街與解放西街交匯處。據《乾隆寧夏府志》載:“元末因寇亂難守,棄其西半。明正統間,生齒繁庶,復築所棄”。廢棄西半城時,將鎮遠門...
明弘治以前,此關一直駐守重兵,其與南五里的黑山營,俱為寧夏北邊重防。至明正德初年因兵力不足,逐棄之。鎮遠關遺址尚存,關城居寧夏舊北長城裡側,關城北牆即是利用的長城城牆。 在今寧夏回族自治區的北部,明王朝先後修築了兩條長城,這就是舊北長城和北長城。明初特別是英宗正統到孝宗弘治年間,蒙古族...
《銀川小志》一直未能付刻,其原因很可能與非正統有關。稿本多年珍藏於南京圖書館。20世紀80年代初高樹榆先生首次製成油印本收藏於寧夏圖書館,從此得以在學術界小範圍內借閱,發揮了很好的作用。1986年天津古籍出版社據稿本抄本影印出版。《銀川小志》的志名為“銀川”,是將銀川作為寧夏的別號,並非指現在的銀川市...
朱栴撰《寧夏志》是寧夏歷史上第一部地方志,開寧夏修志之先河。朱栴所著《寧夏志》有許多歷史學術研究貢獻,朱栴在《寧夏志》提出“元末復置行省”,糾正《元史》元朝為“寧夏府路”;寧夏衛設定於洪武九年(1376年)從而糾正明史記載;收錄《大夏國葬舍利碣銘》碑陰文字,證明碑為元昊大慶三年(1038年)所刻...
朱栴在寧夏生活的時間長達45年。在韋州古城和銀川市建有富麗堂皇的園林式王府。朱栴是歷史上惟一親自撰寫地方志的親王,著有寧夏第一部地方志著作《寧夏志》。他擅長詩詞,其大量文章詩詞是寧夏歷史文化的珍品。朱栴是中國歷史上一位比較有作為的才子王爺,在鎮守邊城的同時,對寧夏歷史文化的發展做出了較大貢獻。書...
正統寧夏志》《萬曆朔方新志》等。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3項,省部級項目3項(含2項全國高校古委會項目),在研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1項,全國高校古委會項目1項。成果榮獲寧夏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著作類一等獎2項,全國優秀古籍圖書獎二等獎1項。2013年入選“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正統三年(1438年)病逝,享年61歲。朱栴是一位才子王爺,他撰寫文章、詩詞、著書,成就斐然,親自撰寫《寧夏志》,開寧夏方誌先河。趙璧生平 墓誌記載,趙璧(1391-1438),祖籍安徽鳳陽定遠縣,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也就是朱栴冊封為慶王的那年,三月二十四日出生。其父趙炎,曾經擔任寧夏左屯衛同知,為正三品...
花馬池故城即花馬池舊城,由大明寧夏總兵官史昭於正統二年(1437年)春所築,距今已經有577年的歷史了。(BSL2014.9.27.)花馬池古城始建於明朝正統八年(1443年),天順年間(1457-1464年),因其地處塞外,孤懸寡援”,改建於塞內,即今鹽池縣城,牆黃土夯築,開東北二門,東門為永寧門,北門為威勝門,...
河忠堡地名可追溯至明代,明正統六年(1441年)始築河忠堡,位於黃河中洲島上,因此得名“河中堡”,屬寧夏鎮轄。明嘉靖《寧夏新志》記載,河中堡是寧夏衛所屬11個堡寨之一。《朔方道志》卷六載:“順治初(1644年),靈州被水沖齧,因於河中堡西岸挑溝以分水勢,後河竟西趨,將河中堡隔在河東”。1933年,...
《宣德寧夏志》記載:“石佛寺,古聖佛寺也,洪武間僧胥居耳著重修,在興教寺東,古靈州城上(北)”。說明古靈州城在石佛寺南。定論古靈州城在吳忠古城,則在石佛寺西北,顯然也不是古靈州城故址。據吳忠禮先生《寧夏志箋證》所述:朱栴卒於正統三年,所稱“古靈州城”應為其故城,即魏之薄骨律城。其城已...
鎮遠門舊址位於銀川市解放西街與鳳凰街的交匯處,為銀川舊城西城門,俗稱“西門”,上建鎮遠樓,據《乾隆寧夏府志》載,始築於西夏時期,元末曾東移至今進寧街與解放西街交匯處,明正統九年(1444年)西移回原處,清乾隆三年(1739年)毀於地震,五年(1741年)重修,並在原址基礎上將城門和城牆向內移動近20米,...
正統二年(1437)三月遷右僉都御史巡撫宣府、大同。嚴法令,除積弊,節浮費,廣儲蓄,摧強扶弱,人賴以安。正統五年四月以事下獄。正統六年正月獲釋,參贊寧夏軍務,四月代金為巡撫,不久還理院事。正統十一年四月再赴寧夏,遷右副都御史巡撫其地。景泰元年(1450)二月二十三日致仕,天順六年(1462)卒,年...
正統三年(1438 年)八月初三日病逝,享年61歲,葬於韋州。死後被明英宗謚曰“靖”,故史稱“靖王”或“慶靖王”。朱栴在寧夏生活的時間長達45年,在韋州古城和寧夏鎮城(今銀川市)建有富麗堂皇的園林式王府。朱栴是歷史上惟一親自撰寫地方志的親王,著有寧夏第一部地方志《寧夏志》。他擅長詩詞,其大量文章...
①這首詞選自《宣德寧夏志》(《嘉靖寧夏新志》《弘治寧夏新志》亦收錄此詞)。風流子,詞牌名。建文三年(1401年)十二月,朱栴奉命“徙國寧夏”後,集軍政大權於一身,擁有左、中、右護衛隊5600名,負責指揮慶陽、寧夏、延安、綏德諸衛軍務,儼然是皇權在西北的代表。王府下設長史司、典簿、紀善所、奉祠所、...
陳鎰於永樂十年(1412年),中進士。授四川道監察御史,遷湖廣副使,歷改山東、浙江副使,皆有政聲。宣德十年(1435年),英宗即位,陳鎰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浙江,改陝西巡撫,兼督寧夏、延安、綏德邊備。後兩次出鎮陝西。陳鎰於正統九年(1444年),進右都御史,請置靖虜衛、甘肅行省,邊防得以鞏固,...
英宗正統元年,因為寧夏所轄的屯堡均在河外,曠遠難守,由總兵史昭建議,在花馬池築哨馬營,以便策應。憲宗成化七年,延綏巡撫餘子俊大築邊城,東起黃甫川,西至定邊營,共一千二百餘里。而在牆內,自偏頭至寧固,塹山堙谷,稱之為夾道。這些邊城,非常堅固,守衛的將士也英勇頑強,北人稱之為駱駝城,一時...
⑥虎節:是古代用於軍事和外交等方面的虎形信物。。三邊:明代防邊,分為九區,稱為九邊,各設重兵鎮守。正統以後,因河套一帶蒙古部族時由偏關(在今山西西北)渡河,以掠晉疆,特設重臣提督於延綏(今榆林)、寧夏(今銀川)、甘肅(今張掖)三鎮,俗稱“三邊”。也泛指邊地。⑦鸞書:此指皇帝的詔書。
圖親王一行抵達銀川後,國民黨寧夏省主席馬鴻逵表面上熱情接待,3日一小宴,5日一大宴,暗地裡卻嚴密監視。一次,圖親王與馬鴻逵談話後發現了自己的處境,心情鬱悶,沉默寡言,舊病復發,臥床不起。經過董嘉活佛誦經、醫治,病情稍有好轉。這時,北平已和平解放,馬鴻逵等人也開始轉移財產。圖親王幾次向馬鴻逵表示...
①這首詩選自《嘉靖寧夏新志》,《朔方寧夏新志》《乾隆寧夏府志》亦收錄此詩,詩題作《登廣武遠眺》。廣武營,在今青銅峽市廣武鄉一帶,原址廣武營古城在今青銅峽水庫淹沒區。廣武倚山傍河,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在明代,是西北邊防寧夏西路要衝。正統九年(1444年),巡撫、都御史金濂奏請在此築城,城周回二里,...
正統九年(1444年)九月十二日,邊境上有“比得降虜言:北虜(瓦剌)計議待我使臣回日,即攜其家屬,於堆塔出晃忽兒槐地面,潛住分兵兩路入寇。脫脫卜花(脫脫不花)王率兀良哈東侵,也先率哈密、知院西入”的傳言。英宗遂將王驥召回,加賜他祿米三百石,並命他與都御史陳鎰巡視延綏(今陝西榆林)、寧夏...
永樂六年(1408年)佩征西將軍印鎮守寧夏。次年進封寧陽侯。自永樂八年(1410年)至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參與明成祖朱棣的五次北征。宣德元年(1426年),隨明宣宗朱瞻基討平朱高煦叛亂。此後仍鎮寧夏,他久鎮西北,威名震漠北。明英宗朱祁鎮即位後,出鎮甘肅。後因被劾冒功致亂而遭奪爵,至正統五年(1440年...
明正統九年(1444年),置哨馬營,為寧夏東路。弘治六年(1493年),巡撫、都御史韓文於花馬池城(今鹽池縣城)奏置花馬池守御千戶所。正德二年(1507年),總制、左都御史楊一清奏改千戶所為寧夏後衛。領5個千戶所,50個百戶所。轄安定堡、柳楊堡、鐵柱泉三堡寨。嘉靖十八年(1539年),鑒於韃靼擾掠多在...
1394年又在韋州置寧夏群牧千戶所,也稱韋州群牧千戶所,隸屬寧夏衛,有官兵1120名,專為慶王府司牧養羊、馬之業,管理慶王府在寧夏各地牧場。後慶王府遷往寧夏鎮城,慶王每年春居韋州,秋返鎮城,韋州王府成為慶王避暑行宮。慶王於正統三年(1438年)病逝,翌年安葬在同心韋州的羅山。以後,皇帝親封的9世親王和慶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