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長城

楚長城

楚長城始建於公元前7世紀,主要分布在豫南的南陽、平頂山駐馬店、信陽4個地級市的25個縣(區)。2010年3月8日,河南已用考古學的方法,第一次確定了楚長城的地理位置和走向。

2013年7月,河南省頒布了第六批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魯山、南召、葉縣、方城、舞鋼、泌陽縣、桐柏的部分楚長城位列其中。

2015年1月底,河南省公布南召縣為長城遺址縣,從而使南召縣進入了長城遺址的國家名錄,為楚長城研究、保護、搶救和合理開發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楚長城
  • 外文名:the great wall of chu
  • 所在區域南陽 信陽駐馬店 平頂山
  • 年代:春秋戰國
  • 著名關城:武勝關、九里關、平靖關 田王寨
  • 榮稱:中國第一長城
簡介,記載,溯源,位置,北線,東線,西線,建築與形制,特徵,歷史地位與價值,遺址現狀,

簡介

楚長城始建於公元前7世紀。西起湖北省竹谿縣,跨漢水輾轉至河南的鄧州市,往北經內鄉縣,再向東北經魯山縣、南召縣、葉縣,跨過沙河直達泌陽縣,往南經鎮平縣,東南至桐柏縣,信陽地區,總長500多公里,是中國最早的長城。最早修築長城的是楚國。從遺址的情況看,又較為複雜,楚長城並不是單一的線路,除北面南召至魯兩縣間是單一線路外,東線和西線又各有內線和外線,東西兩線形成四條線路。確定的楚長城牆體30.51公里,被歷代破壞而消失的楚長城牆體約25.37公里、山險81.34公里,總計137.22公里。此外,調查和發掘確定了方城縣大關口和泌陽縣象河關等楚長城關堡2個,葉縣保全鎮前古城、泌陽沙河店古城、付莊古城等位於楚長城線上的城址3個。通過此次調查,目前已基本掌握了平頂山市葉縣、舞鋼市南陽市方城縣和駐馬店市泌陽縣境內的楚長城分布線路。
楚長城楚長城
同地段的楚長城特點是不一樣的。葉縣夏李鄉高樓山以東及方城縣楊樓鄉的楚長城特點一致,即以綿延幾十公里的人工修築的牆體為主。舞鋼境內的楚長城則是山險和扼守山谷的人工修築的牆體相結合,共同組成防禦線。泌陽境內的楚長城則是以山險為主,以關堡或城址扼守古道、關口為主的防禦形式。

記載

根據文獻記載,最早修築長城的是楚國。楚長城在歷史文獻記載上稱作“方城”。《左傳》上記載有這樣一個故事:公元前656年(楚成王十六年),齊國要出兵攻打楚國,軍隊已經到了陘這個地方,楚成王派了屈完去迎敵,到了召陵地方,屈完對齊侯說,你如果真正要想打一仗的話,楚國有方城可以作為城防,有漢水作為城池,足可以抵擋一陣子的;齊侯見楚防禦工事果然堅固,只好收兵。
戰國時楚長城邊各國形勢圖戰國時楚長城邊各國形勢圖
像這樣別的諸侯國家去攻打楚國,到了方城就被阻擋而回的情況,在古代文獻上還有不少記載。如《左傳》上記載公元前624年(楚穆王二年),晉國的處父楚攻打以救江,到了方城,遇到息公子朱,便回去了。又如公元前557年(楚康王三年),晉國的荀偃欒帥師伐楚,入侵到了方城之外,由於防禦嚴實,沒敢攻打,結果只好攻打了一下別的地方就回去了。這些情況不僅說明了楚方城在防禦其他諸侯鄰國侵擾上的功用,而且也說明了方城不是一般孤立城市的城垣,而是連綿不斷的城防。構成了一個完整的防禦工程。這便是長城的開始。
關於楚方城就是楚長城的記載,在古代歷史文獻中,得到證實。《漢書·地理志》上說:"南陽郡,葉,楚葉公邑。有長城,號曰方城。"北魏酈道元水經注》上記載更為詳細。《沅水》條上記載:葉縣東面有故城一道,從魯山縣(今魯山縣東南五十里)開始,東至瀙水(今泌陽縣北),南達比陽(今泌陽)界,南北連聯數百里,號為方城,也稱作長城。酈縣也有故城一面,未詳里數,號為長城,也即是這一道長城的西段,其間相去六百里。《水經注·汝水》載:"醴水逕葉縣故城北,春秋成公十五年(前 576),許遷於葉者。楚盛周衰,[莊王]控霸南土,欲爭強中國,多築列城於北方,以逼華夏,故號此城為萬城,或作方字。"
據史料記載,桐柏在戰國時歸屬於楚國,該縣現存楚長城遺址散落於大河鎮、城郊鄉、淮源鎮、安棚鎮一帶,多由不規則石塊堆砌而成,楚長城依自然山勢而建,所處地形易守難攻,現仍存有部分城門、關隘、城寨及古道等遺蹟,具有較強的研究價值和觀賞價值。據悉,該縣文物部門曾在楚長城附近發掘出戰國時期文物,當地村民在放牛時也曾發現過石斧和銅劍等冷兵器,在國內革命戰爭及解放戰爭時期這些古長城也發揮過重要的軍事作用。

溯源

楚長城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楚王頭腦中固有的或靈機一動產生的,楚長城是對豫西南的史前城堡型防禦工程的模擬、延續和演進。具體地說,在屈家嶺文化時期的江漢一帶,已經出現中國考古上最早的城堡。

位置

楚長城的全線分布情況,此前論者將其分為北線、東線、西線三部分,整體輪廓略呈“∩”形,故稱方城。從遺址的情況看,又較為複雜,楚長城並不是單一的線路,除北面南召至魯兩縣間是單一線路外,東線和西線又各有內線和外線,東西兩線形成四條線路。造成東西兩邊各有內線和外線的原因,可能有兩點:一是楚國向北擴張所占領的區域由小到大,先占領的地區修築長城(楚長城內線範圍內基本上是申國地)後,又在新占領的地區加修長城,形成長城套長城;二是從綜合戰略防禦考慮的,充分重視和加強對於古道、河口、關隘等這些容通行地段的加固防禦,不惜重複建設,層層設關。因為從交通條件上看,從中原和關中到達楚國所屬的南陽,自西北有藍田、武關孔道,自北部洛陽南下有三鴉路孔道和馬市坪孔道,自東北有陘山至方城縣孔道,楚與齊、晉、秦、韓、魏等國都非常重視利用這些古道展開激烈的爭奪,楚更不惜代價修筑北部三面頗為複雜的綜合性防禦工程。
楚長城楚長城
楚長城分布楚長城分布
南召縣楚長城只是整條楚長城的一部分,但卻是線路最長、關城最多、起的作用最大、保存最為完好的部分,集中反映了楚長城的諸項特徵,不少寨城具有研究價值和觀賞價值。
現將楚長城北、東、西三線情況分述如下:

北線

北線為東--西--西走向。《水經注》稱“其間相去六百里”是指自東部的葉縣向西經魯山縣、南召縣至內鄉縣酈長城之間的大約距離,長城線路位在南陽盆地北緣東西綿亘的伏牛山沿線上。北線的四分之三在南召縣境內,共發現石砌關城53座,重要關門東有魯陽關,西有野牛嶺關,其次還有中部的分水嶺關,都分別扼守著自洛陽南下的南北古道。魯陽關,位於南召縣東北部,南召與魯山兩縣交界處。《水經注》雲“魯陽關,左右連山插漢,秀木乾雲”;《淮南子?覽冥訓》雲“魯陽公與韓戰酣,日暮揮弋,日返三舍”,可知關名因魯陽而得名;《明嘉靖南陽府志》雲魯陽關“兩山壁立,中有流水,蓋魯山南去之關”,又稱三鴉路之第三鴉口;《南召縣誌》雲,魯陽關前名武城,又名武延城、平高城,魯僖公引蔡穆公會楚成王於此。舊時關門跨古道而建,民稱過風樓,已毀廢;現遺存有魯陽關寨和老雪頂寨遺址。野牛嶺關,關門在崇嶺之巔(已毀廢),扼守著由洛陽經嵩縣南下的馬市坪古道,又稱灌溝孔道:嶺脊上有“楚界”碑,並有8里長土夯牆長城遺址;周圍有東寨、西寨、土門寨、白莊寨、穆老莊寨、黃雞朵寨等石寨城,顯示其戰略位置十分重要。其次的分水嶺關,亦為南召、魯山兩縣分界,兩山夾峙,十分險峻,舊時有關門跨古道而立,並有敵台,已毀廢;現殘留有800餘米邊牆,鎖住古道,周圍還有北寨、南寨、青石板寨三座石寨城。《南召縣誌》記載:分水嶺關緊鎖著由魯山縣通向南召縣的回龍溝古道,縣內長18公里。楚長城北線還遺留有玉皇頂寨、雙朵寨、東西花園寨、演藝山寨、上官莊寨、老虎頭寨、毛家寨(群寨),荊子朵寨、周公朵寨、昭君朵寨、桃花庵寨、將軍帽寨等著名石寨城。

東線

東線為北--東--南走向。其中東內線,自魯陽關南下,沿三鴉路至南端的第一鴉。三鴉路,為洛陽南下經魯山、南召通向南陽的著名古道,《南陽古代史話》稱三鴉路為古“夏路”。三鴉路段均在南召境內,中流魯陽關水(簡稱關水,今名鴨河)。《清一統志》云:“三鴉路以百重山為第一鴉,分水嶺為第二鴉,魯陽關為第三鴉。”《南召縣誌?交通志?古道》稱:“宛洛大道,即古三鴉路,亦稱魯關道,是南陽通往洛陽的一條重要通道。始建於公元前9世紀西周時期,昭王、穆王為溝通宛洛,防楚北侵,故修此道。”第二鴉所在的雲陽關,鴨河、雞河在此會流,會流處兩山並立,三鴉路古道在此通過,故歷史上被稱為“北扼汝洛,南扼荊襄”的咽喉之地,為歷代兵家所必爭。魯陽關水之濱的杏花山下,發掘有五六十萬年前的“南召猿人”遺址,說明此地歷史文化悠久。雲陽關現遺存有“古雲陽”石刻,在雲陽鎮內有楚王行宮遺址,在其周圍有韓信寨、羅圈寨、一峰寨、馮莊寨等石寨城;三鴉路第一鴉亦有曹店寨、東西抬頭寨、白花寨(又稱沽沱寨,今皇路店鎮)等寨城。楚長城的東外線。已多見於史籍,如《水經注.水》稱“葉東界有故城,始犨縣東,至瀙水,達比陽界,南北聯聯數百里”,作了全面勾畫。即楚長城自魯陽關向東南經犨縣故城(位在今魯山縣東南50里,與葉縣為鄰),到葉縣故城(位在今葉縣西南30里),再到瀙水。《水經》稱瀙水出舞陰縣東上界山,注文說瀙水所在的陰又作舞陰,今為泌陽縣羊冊鎮、黃山口鄉一帶。由此可知,楚長城沿葉縣、方城兩縣交會地東南行,直達舞陽地,再沿方城、舞陽交會地向東南行至泌陽。方城縣東北獨樹鎮有大關口,又名繒關、方關、仙翁關、方城關,是歷史上著名的南(陽)襄(陽)隘道,南北交通要孔。《呂氏春秋·有始》列天下九大要塞,大關口居其第四。大關口東側為黃石山,方城、葉縣各居其半,方城一側有兩道楚長城遺址和敵台、跑馬道遺址,現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比陽,《古今地名大辭典》稱其亦作沘陽,在今泌陽縣,故可知楚長城又南行到泌陽縣東部。
楚長城楚長城

西線

西線為北---西---南走向。其西內線,
由南召縣喬端鎮的野牛嶺南下,經板山坪鎮的周家寨(古名金斗關),南入鎮平縣,繼向南入鄧州市境內的穰故城。據《南召縣誌》記載,與西內線相聯繫的古道有兩條:一條是馬市坪古道,由洛陽向西南經嵩縣沿白河入南召縣喬端鎮、馬市坪鄉李青店(今南召縣城關鎮),南達南陽,中間有著名的灌溝孔道,縣內總長45公里:一條為板山坪古道,由李青店經白土崗鄉、板山坪鎮西入內鄉縣馬山口,遠入武關,縣內總長45公里。另有白河航道,下通漢江,北至板山坪鎮余坪。位於板山坪鎮的周家寨,為楚長城的一座大型關城,位於金斗山(今名華山)上。《明嘉靖南陽府志》稱“金斗山在縣西南一百六十里”,並稱“明會典有金斗關,關因山蓋置,跨內鄉、南召二縣”;到明代更名為蓮花寨,清初經此地周姓旺族復修後又更名周家寨。此寨緊鎖著板山坪古道。周家寨周圍沿古道分布著黃路岈寨、樓子垛寨、黑溝頂寨、小曼寨、青風崖寨等十餘座石寨城,集群分布;向南入鎮平縣境又有菩提寺寨等有名寨城。《括地誌》稱“故長城在鄧州內鄉縣東七十五里,南入穰縣”,應是指這裡的楚長城西內線。楚長城之西外線,自南召縣西北喬端鎮境內的桃花庵寨、八里坡寨向西南,經京子垛寨、老界嶺寨等入內鄉縣境。《水經注》稱內鄉“酈縣有故城一面”、“湍水出弘農農界翼望山---經南陽酈縣故城東”;《括地誌》又雲長城“北連翼望山”。據清康熙《內鄉縣誌》載,酈縣故城在內鄉縣西北二十里(一說十二里)酈城堡,此地還有長城鋪、長城河,西峽縣內還有屈原崗等地望名稱。從現存遺址看,西外線長城又由西峽的漢王城南入內鄉縣,沿湍河南行,達酈縣故城,再向東至鎮平、內鄉交界,抵鄧州市西北土谷山,再南行交故穰縣長城。今鄧州市西南隅與淅川縣交界的杏山上,也新發現一段長約30里的長城遺址,其間有軍營石牆基遺址百餘間,有多處烽火台,有的地方長城呈縱橫交錯之勢。長城北部為丹江水庫,即楚始都丹陽所在地。這一發現,為羅哲文先生提出的楚長城西線南起湖北竹山縣提供了依據。
楚長城-關埡(西線)楚長城-關埡(西線)
綜合以上所述,楚長城所經之地,其西線,大致自湖北竹山縣起,向西北交於淅川縣、鄧州相毗鄰的杏山,入鄧州市東北的穰縣故城,再轉向西北,逾湍河,經內鄉縣酈故城,連西峽、內鄉兩縣間的翼望山,復折向東行,沿伏牛山脈入與南召縣;西內線循鎮平、內鄉交界北行到南召板山坪鎮周家寨(金斗關),再向北抵達喬端鎮野牛嶺關。其北線,自南召縣喬端鎮沿崇峻的伏牛山脈迤邐向東,經南召馬市坪、崔莊、留山、小店、雲陽幾個鄉鎮,入東北皇后鄉之魯陽關,東進到魯山、葉縣。其東線,東內線由魯陽關南下,沿三鴉路經雲陽關和楚王行宮處,至第一鴉所在的白花寨;東外線,自南召縣東北部入魯山縣,轉向東南,經葉縣與方城二縣交界的方城山(一作黃城山,又作黃石山),再向東沿舞陽、方城兩縣間而南入泌陽中部,即瀙水發源地,又向南入桐柏縣界。楚長城的相對長度約一千六百餘里,絕對長度難以數計。

建築與形制

楚長城年代久遠,其建築情況正史難征,僅能從地方文獻的有關記載和對一些典型遺址的剖析中,對投入築城的人力資源和建築格局作些淺探。
首先是人力資源。南召地處山區,人口稀少,歷史上曾因總人口不到一萬人,縣治屢設屢廢,因此,依靠地方政權和家族的勢力是不可能修築境內以上所述規模浩大的軍事防禦工程的,這種工程非國家行為莫屬。縱觀中國古代長城修築史,投入建設的人力第一是戍防軍隊,這是修築長城的主要力量;第二是強迫徵調的民夫,也是修長城的重要力量;第三是發配充軍的犯人,是修長城的補充力量。只有憑藉王權發號施令才能完成宏偉而又艱巨長城防禦工程,這已為歷史所證實,並成為目前學術界的共識。春秋時楚國所以能夠修長城,是因為它占據了有利條件和積蓄了雄厚的實力。首先,楚滅申國後,採取了正確的招撫政策,非常重視利用申國貴族。申國名望很高的貴族代表彭仲爽被楚軍俘虜後,楚國委任其作令尹,使楚文王“朝陳、蔡,封畛於汝”。楚國還在故申國組建了強大的精銳軍隊“申之師”,其領導權直接掌握在楚皇室手中,這支勁旅在楚國飲馬黃河、問鼎中原的征戰中發揮了巨大作用,常常令中原諸侯望而生畏。楚國以“申之師”等軍隊為主,修築規模宏大的長城這一綜合性軍事防禦體系,是令人可信的。其次,南陽盆地歷史上向為富庶之地,楚國先後占領申、鄧(今鄧州市)、謝(今南陽市與唐河縣間)、唐(今唐河縣)、呂(今鎮平南)、若阝(今淅川丹江沿岸)、蓼(今唐河、新野間)、復(今桐柏一帶)、曾(今方城、新野一帶)等西周封國,這些方國都為南陽盆地的農業和以銅、鐵為主的礦產資源開發作出了巨大貢獻,使盆地之內人口發展很快,物阜民豐。范文瀾中國通史簡編》稱:楚“熊通子文王遷都郢(湖北江陵縣),有地千里。楚在春秋時先後吞併四十五國,疆土最大。楚國君臣自稱蠻夷,專力攻華夏諸侯,五年不出兵,算是莫大的恥辱,死後不得見祖宗。”處在強勢之中的楚國,修築長城是具有比較雄厚的經濟基礎和人口資源優勢的。楚國不斷擴張強盛,但仍不能與強大的齊國抗衡,齊國隨時可以借周天子的名義率諸侯國前來征伐,所以楚國借鑑夏商之前三苗族在伏牛山以南修築城堡型防禦工程的做法,在此基礎上加以復修和大力擴展,花費數十年時間建成了抵禦北部秦、晉、齊、韓、魏等國的軍事壓力的楚長城。
楚長城的形制,從目前掌握到的情況看,我們的初步認識是,它是在長長的防線上依地形(高山、低山、古道、河口、關隘等)修築呈帶狀密集型分布的整體相連的關城,形成一個龐大的戰略性軍事防禦體系。楚長城與以後的秦、漢、明時期的長城相比,有共同點也有不同點,比較原始、古樸、單調、粗糙、笨拙,但已具備了強大的防禦功能。

特徵

楚長城有以下幾點特徵:
一、楚長城系列建築中以關城為主體工程
楚長城的關城數量巨大,僅南召縣境內就有120多座,因而《水經注》稱“故號此城為萬城”。這可能是因為歷史上沒有可資借鑑的成功經驗,同時此地夏商之前三苗人遺留有數量頗多的防禦華夏集團的古城堡,便加以借用,再增加一些連結工程,便形成了以關城為主體的建築格局。楚長城的關城規模不等,大體上可分為大城中城、小城三類,大城均集中在要道處,中小城多作為衛星城,分布在高、險、隱處,不同的寨城應是駐軍數量不等或軍事長官級別不同。大型寨城周家寨是我們開始考察解剖的第一個歷史標本,它那宏大的規模、雄偉的氣勢和複雜的結構,顯現出建寨工藝的設計者有豐富的軍事知識和較高的建築水平。該寨位於806米的華山上,約20公里長的石城牆把六座峻峰連在一起,占地面積約20平方公里,形成一座山中石城;既有外廓牆,又有內城牆,城中套城。內城中分布有大量石房基遺址,應為核心區。寨內三個高峰上又分布著王家褰、盧家寨、華家寨三個古寨堡,堡中各有一個烽燧台。外廓牆為單護欄型,底寬2--4米,牆高約3--6米,牆上部仍殘留有大量雉堞,內為人行通道。雉堞堞口一般高0.4米,寬1.2米,厚0.8米,垛口寬0.5米,形制簡樸,有些堞口還有瞭望孔。主寨和三個寨堡共有10個大小不等的寨門。周家寨向外延伸的邊牆,西邊連大青門,扼守住板山坪通向內鄉馬山口的古道;東邊連大軍門,扼守住東線古道。周家寨的四周臨道路和河口處還有哨寨。錯綜複雜的結構,顯示出它既可攻又可防、以屯兵防守為主的綜合性防禦功能。楚長城以大量相連結的關城形成多層設防的長大城防,為春秋戰國時期其它諸侯國修長城所效法;但楚長城的連結工程相對薄弱,較之秦、漢、明長城長長的邊牆,遠不能相比,這正是楚長城相對落後的地方,而這一落後正是歷史久遠所造成的。但關城是屯兵警哨之所,為長城所必備,所以直到後來的秦、漢、明長城,也都繼承和大量採用了修築關城的形式。
楚長城地圖楚長城地圖
二、楚長城利用山河之險以為城
楚長城的大部分地段分布在南陽盆地北部、西北部和東北部的伏牛山綿延千里沿線上,山脈中群峰嵯峨,層巒疊嶂,絕壁高聳,溝壑縱橫,主峰蛤蟆石高2153.1米;漢水的支流白河(古稱育水)、鴉河(古魯陽關水)、湍河等都發源於此。這條山脈既是中國南北氣候分界線,也是楚國與北方諸侯國的國界線。楚長城沿伏牛山脈依山勢而築,在古道隘口處築關城、修邊牆、設關門,以備屯兵打仗;在高山險阻和江河為塹的難以通行地段,不再修築長城設施,省了許多工料,以達到防禦目的為度,充分體現了“用險制寨”的原則。在今天看來,這些建在險關要塞上的長城建築,順山脊十餘里或數十里蜿蜒遊走,峰巔上寨城依稀可見,頗能使人產生對古老長城文化的神奇感受。
楚長城加遙感圖楚長城加遙感圖
三、楚長城的石城牆均為乾壘石建築
《括地誌》稱楚長城“無土之處,壘石以固”,是與現實遺蹟完全吻合的。楚長城的建築原則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有土用土,無土用石。從現存遺蹟的實際情況看,因多數城段沿伏牛山而建,石城牆占絕大多數,而且全部為乾壘石建築。現在發現的幾處土築牆城段,是因為無石才用土的,如南召縣野牛嶺城段,葉縣舊縣南城段,方城縣大關口城段等,有的還是土石並用,現在土築牆基本上是殘留的痕跡,土石並用城牆還留有一定高度。南召縣境內至今保留有三四米以上的高度的,全部為乾壘石築成的石城牆。城牆石塊大小配合得體,並根據地形的凹凸變化,有平壘、斜壘、斜立壘、立壘等不同砌築形式,石與石之間沒有任何刮縫之物。城牆斷面呈上小下大的梯形構造,使其穩固,不易倒塌。較大的城牆裡外砌石,中間填入碎石與土的混合物,夯實以後頗為堅固,也使上部城道平坦易行。城牆內壁突出有上下成排的石尖,應是修理城牆的腳手架;牆內每隔一定距離或在城門等重要部位砌有登城台階,與牆內道路相通,交通頗為便利,然而對城外是全封閉的,除森嚴防守的城門外,外部的人難以入城。楚長城以乾壘石築牆,在火藥沒有作為武器使用之前的冷兵器時代,石塊也可能起了補充箭矢不足的作用。
四、楚長城大體是方形的
史籍對楚長城多稱方城。稱作方城,可能與當時人們的思想觀念有關。上文已經說明,楚長城的總體輪廓近於方形,同時從楚長城的無數座關城遺址形態看,也基本是方形或長方形,有些關城因受地勢限制會出現一些不規則變化,但修建者還是刻意按照方形的模式建造的。這大概是因為古時人們崇信“天圓地方”的說法,因而在各種建築物中注入了“方”的觀念,如房屋、城池等基本都是方形的。八卦稱,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方,八方實際上主要是東西南北四方。《詩?小雅?甫田》稱“以社為方”,毛傳稱“迎四方之氣於郊也”。周初稱周圍少數部族為鬼方、方土等,稱諸侯國為方國;稱國境之內為方內,中原以外的地區為方外。由此便可以解釋,“方城”即楚國修築的鎮守方域的長城。古代還有一種戰鬥隊形――方陣,即戰鬥時手持長矛和盾牌的兵士組成密集的方形佇列,這種方陣隊形有很強的攻防能力,因而成為著名軍陣。這些情況,都會對楚國修築長城和命名長城產生影響。

歷史地位與價值

中國歷史上最早的長城
中國長城的修建歷史已有數千年,過去歷史學界和長城學界對於什麼時代哪個諸侯國最早修建長城不斷進行爭論,主要有兩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春秋時期的楚國長城修築最早;另一種觀點認為,春秋時期的齊國長城修築最早,甚至還有人認為就不存在有楚長城。認為齊國長城最早者援引《管子?輕重篇》的記載:“長城之陽魯也,長城之陰齊也。”司馬遷《史記》記載齊國最後一次修築長城是齊宣王時期(公元前319---301年):“齊宣王乘山嶺之上,築長城,東至海,西至齊州,千里余。”對於司馬遷的記載後人認識是一致的,而對於《管子》一書的最早記載值得研究,因為此書並非管仲所著,系後人託名於他的著作,所以不足以證明管仲時期(?--前645年)齊國已修築長城。楚長城從《左傳》的記載可以認定,從楚成王十六年(前656年)楚以長城拒齊,已有開始使用的記載,加之目前已經發現了數量很多、保存較好的遺址,歷史和長城學界的記述也頗多,理清了楚長城的分布概況,因此可以說,楚長城是中國最早的一道長城,為中國的長城修建史找到了源頭。
填補了中國長城研究的空白
對於楚長城的研究,其前還基本局限在歷史文獻的記載,雖有少量考察活動,但很不系統全面,甚至出現一葉障目的情況。中國長城學界資深學者羅哲文先生在其《長城》一書中寫到:“關於楚長城的建築形式,由於保存的遺址尚未查清,目前尚不能確證,但從歷史文獻記載上我們還能得知一些情況。”南召縣對楚長城遺址的全面認真考察,揭開了楚長城的神秘面紗,彌補了羅哲文先生的遺憾,為研究楚長城找到了大量遺址實物證據,填補了中國長城研究領域最早的春秋時期長城的一項歷史空白。
楚長城是重要的文物旅遊資源
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南陽市,轄區南綰荊襄,北屏汝洛,西控關陝,南障江淮,向為中原形勝之地,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歷史文化燦爛輝煌。恐龍蛋化石遺址、50萬年前的南召猿人遺址、眾多的新石器時期遺址、楚都丹陽遺址、秦相百里溪故里、越國大夫范蠡故里、西漢科學家張衡墓、醫聖張仲景故里、東漢帝劉秀詔以南陽為南都、三國時蜀相諸葛亮躬耕隱居地和南陽武侯祠等,編織了洪荒時代的上古文化圈、漢文化圈三國文化圈,如今楚長城的新發現連同楚國早期都城丹陽(今淅川縣),又呈現出了一個規模浩大的春秋時期的楚文化圈。楚文化圈展現給我們的是世界品牌的歷史文化遺產,成為南陽市最為寶貴的文物旅遊資源,也因此大大提高了南陽市和南召縣的知名度。
為豫西南貧困地區致富創造了重要條件
豫西南各縣市經濟發展相對滯後,地處伏牛山區的南召縣為國家級貧困縣,實施旅遊開發帶動戰略已成為各級領導和有識之士的共識,旅遊業蓄勢待發;並且由於地處中原,交通便利,前景可觀。楚長城在南召縣線路最長,許多關城遺址是楚長城最典型的歷史標本,並且經由中國長城學會這一權威機構考察認定,為南召縣乃至整個豫西南各縣市實施“以旅遊促開發,以開放促開發”的旅遊帶動戰略,辟創了一個光明的前景。在21世紀伊始,只要我們抓住機遇,利用優勢,務實苦幹,奮發精進,一定會創造出一個比春秋楚國修築長城更加輝煌的新時期。

遺址現狀

2014年10月,河南省魯山縣境內阿婆寨山嶺時發現一古城牆綿延起伏,但部分段遭破壞嚴重,坍塌、斷裂不堪。當地學者曾考察研究認為,這些古城牆是戰國時期“楚長城”的部分遺存。
位於河南境內的楚長城遺存,是2000年發現的,橫跨平頂山市的魯山縣、葉縣和南陽市的方城縣、南召縣等地,總長度約800公里。被考古界認為是“中國最早的長城”,距今2600多年歷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