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楚長城遺址
- 地理位置:河南省南陽市
- 榮稱:中國第一長城
- 文物保護: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地理地勢
歷史由來
建築類型
地圖信息
地址:楊集鄉大河口村七峰山生態旅遊區內
地址:楊集鄉大河口村七峰山生態旅遊區內
楚長城遺址主要位於河南省南陽市的南召縣和方城縣拐河鎮,多為土築,東北至西南走向,東接小擂鼓台山,西連大擂鼓台山,殘高1—1.5米,寬約4米,全長500米,東擂鼓...
楚長城始建於公元前7世紀,主要分布在豫南的南陽、平頂山 、駐馬店、信陽4個地級市的25個縣(區)。2010年3月8日,河南已用考古學的方法,第一次確定了楚長城的...
國家AAA級旅遊景區。位於鄂陝交界的竹谿縣蔣家堰鎮境內,以蔣家堰鎮佛台管理區秋溝塘村關埡子為中心,綿延長度100餘公里。楚長城遺址竹溪段,在起伏連綿的幾百里山戀...
楚長城是公元前611年楚莊王滅庸以後,為爭霸北上創造條件,以山脊作界,用石灰粉、黃泥和野生植物洋桃液粘築而成的城牆,歷經千年風雨,仍然堅硬如石。經古長城專家...
周家寨古名金斗關,位於板山坪南3公里的華山上,楚長城遺址是一道近20公里的石城牆。它把6座崇峻的山峰連成一座山間石城,牆高4~6米,底部寬3米餘,頂寬2米...
中國的長城遺址有燕古長城,齊長城,趙長城,明長城,楚長城,漢長城,最著名的是明長城。甘肅靜寧縣入境,進入寧夏西吉縣,沿葫蘆河東岸北行,經西吉縣將台鄉的東坡、...
南召楚長城遺址長20多公里,占地面積20平方公里,在南召歷史上,只有楚國時才有修建長城的必要;在南召發現的古長城,山寨與山寨之間有聯繫,城牆占據重要軍事通道,屬軍事...
大關口楚長城遺址位於縣城北25公里處獨樹鎮中信莊村。東邊為黃石山西麓擂鼓台、北嶺頭、尖山諸峰,西邊為伏牛山東麓的對門山、旗桿山、香布袋山諸峰,東西山峰並列...
景區位於平利縣城東20公里,是陝西與湖北兩省邊關,現有戰國楚長城遺址。考古認為,楚長城為中國內陸最古老長城之一,歷經春秋楚文王至戰國楚頃襄王,其間四百六十餘...
古城北面緊鄰甘江河支流寨河,南面不遠即是古楚長城遺址。該城位於荊襄夾道咽喉處,扼守江漢地區北往中原的隘口,戰略位置非常重要。城西五里即是伏牛山,城東六里即...
河南省葉縣西南部保全鎮的馬頭山上,有一條當地人口中的“土龍”,這便是我國現存最早、距今約2600年的春秋時楚長城的遺址,去年年初,葉縣馬頭山風電場工程選址此處...
楚長城 關埡子楚長城遺址,位於湖北省竹谿縣蔣家堰鎮與陝西省平利縣長安鎮的交界處,346國道(上海—安康)穿越而過。 楚長城建於戰國末期,是楚國為抵禦秦國的侵犯而...
現有的楚長城遺址,西起湖北的竹山縣,在河南境內呈一個巨大的“N”字形向東延伸,橫跨現在河南省平頂山市的魯山縣、葉縣、舞鋼市和南陽市的方城、南召等縣,總長度...
“玉照堂”、北有張翟莊新石器仰韶文化早期遺址、中國最古老的長城——春秋戰國時期的楚長城遺址和與武當山齊名的黃石山(又名北武當山,小頂山),該山高716.8米,...
九峰山楚長城遺址 在九峰山主峰區四寨山上,均殘留有石頭圍牆,有些看似古城牆城垛,為古代壘砌的石寨。據考證,四寨山上的石牆垛,是春秋戰國時(公元前540年左右...
不遠的地方還有古楚長城遺址,保存較為完整,國家及地方政府才開始重視古民居,對一些保存較好的古民居開始進行搶救性保護。自此西河古民居開始正式進入外界的視野。西河...
神牛大峽谷歷史悠久,文化積澱濃厚,這裡有伏牛大戰的神話,有古代楚長城遺址,有王莽攆劉秀的傳說故事,有農民起義軍居住的山頂石洞,有紅軍長征的足跡,出現過劉鄧大軍...
其古城牆可以考證的歷史最早建於前827年——前782年的周宣王時期;保存最完善、年代最久遠的古城牆為楚長城,位於河南省南召縣板山坪鎮周家寨楚長城遺址,經專家...
在舞鋼境內發現古代遺址300多處,古墓葬80多處,古建築50多處,古石刻200多通,如廟街恐龍化石區、趙案莊遺址、柏國故城遺址、楚長城遺址、石門郭等冶鐵遺址、東漢...
齊天大聖古廟右側800米的山頂上是比較出名的“玉皇寨”--古楚長城遺址。左側下方1000米處在河邊矗立著形如觀音菩薩坐姿的巨石,這也是西河有名的“觀音石”觀音廟...
神牛大峽谷歷史悠久,文化積澱濃厚,這裡有伏牛大戰的神話,有古代楚長城遺址,有王莽攆劉秀的傳說故 神牛大峽谷(5張) 事,有農民起義軍居住的山頂石洞,有紅軍長征...
自然人文景觀眾多,其中內鄉寶天曼國家森林公園,內鄉縣衙,西峽恐龍遺蹟園,西峽老界嶺風景區,淅川丹江風景區,鎮平五朵山景區,鎮平菩提寺,鎮平杏花山楚長城遺址早已名聞...
十八里長峽,楚長城遺址等 車牌代碼 鄂C-5 行政區劃代碼 420324 目錄 1 歷史沿革 ▪ 地名由來 ▪ 建置沿革 2 行政區劃 3 地理環境 ▪ 位置境...
楚長城遺址主要位於河南省南陽市的南召縣和方城縣拐河鎮,多為土築,東北至西南走向,東接小擂鼓台山,西連大擂鼓台山,殘高1—1.5米,寬約4米,全長500米,東擂鼓...
楚長城遺址:公元前611年楚莊王滅庸以後,為爭霸北上創造條件,以脊作界,修築龐大的防禦工程,與天然屏障連線一體,作為爭霸楚國的前沿陣地。用石灰粉黃泥和原始植物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