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埡子位於湖北省的竹谿縣和陝西省的平利縣交界處。這個關埡形如馬鞍,南面連線著山寶寨,北面直通擂鼓台,東為竹溪西為平利。群雄爭鋒的春秋戰國時期,這裡是秦楚交戰的要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關埡子楚長城遺址
- 地理位置:湖北竹谿縣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 著名景點:楚長城
楚長城建於戰國末期,是楚國為抵禦秦國的侵犯而修築的防禦設施。但因年代久遠,大部分城牆早已塌陷而不覆存在了,只在附近留下了一小段遺蹟。
如今這裡已是陝鄂兩省的界嶺,而據說這段楚長城的起點處在,終點在境內,綿延數百公里。
346國道過了這座城關洞口,就由陝西省進入了湖北省。
公元前611年,楚國大旱,介於秦、楚、巴三強之間的庸國趁機攻楚,不料反被以楚為首的多國部隊所滅。巴國在戰爭中獲取了魚邑,而秦國從關埡出兵攻打庸國,撤軍時為了聯合楚國對付晉國,將關埡留給了楚國,秦楚這時有了交界。楚人為了保住關埡這一帶的安寧,防禦秦國的進攻,就採取了一個長久的萬全之策——修築長城。
楚長城是集山、寨、堡、城於一身的綜合體,是我國最古老的長城,又稱內長城(或方城)。南起於鄂陝交界的鄂坪鄉青溝村的梓桐埡,北至陝西省旬陽縣銅錢關,沿著兩省交界的崇山峻岭綿延180餘公里。長城牆體或用石灰、黃泥與楊桃涎(獼猴桃的藤汁)粘合夯砌、或以岩石壘砌而成,凡至關隘路口均設城樓、哨卡。
關埡子夯土城遺蹟,原有城門、城樓、炮台、箭樓、城牆等。明代曾經維修加固,1937年修築漢白公路(“305”省道前身)時拆毀。現存有一段長300米,高5米,寬3米的內外層的夯土城垣。這段城垣呈船形,隨山而築,內空為戰時貯兵之用。
關埡子是楚長城諸多關隘中最險要的雄關之一,兩山夾峙,一線中通,春秋戰國時期,就是諸侯爭奪的軍事要塞。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說。關隘城樓高大,壯觀雄偉,拱形門洞森嚴肅穆,箭樓、炮台迄然聳立。關隘兩側的城牆,東西相距60米,呈船形向兩端延伸,成為戰時掩體。在城垣最高處(海拔870米的山巔上),有一高台,名曰“擂鼓台”,至此,東可俯瞰竹谿縣的蔣家堰鎮、中峰鎮,西可眺望平利縣的長安鎮。古時一有戰事,擂鼓為號,聲聞十里,既是預警報警的瞭望哨,又是號令將士進退的指揮所。據史載,當年劉邦、項羽曾在這裡兵刃交鋒;李自成、張獻忠也在此安營紮寨;馮玉祥、李宗仁將軍率部途經此地;民間傳說薛剛反唐,打進長安城,也是從這裡西進的。1949年7月9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進軍陝南時,楚長城咽喉之地關埡子一戰,我第二野十九軍的一六三、一六四、一六五、一七一及二六三團全殲國民黨胡宗南部三十九軍一四四師,活捉敵師長符樹蓬。
關埡子楚長城不僅歷史地位顯赫,而且與成語“朝秦暮楚”頗有淵源:“朝秦暮楚”意指在戰國時期,秦、楚兩國之間戰事頻發,攻防得失屢屢互換,早上還是秦軍埋鍋做飯的地方,晚上就變成了楚軍炊煙繚繞之地。周邊生活的老百姓和一些小諸侯國家,不敢與秦楚爭鋒,只好誰占上風就倒向誰。
然而,“朝秦暮楚”在兵家必爭之地的關埡子卻指的是一種生存的智慧。據史料記載,當年在秦楚交戰之時,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當秦軍打來的時候,就換上秦國的門牌,插上秦國的旗子,穿上秦人的衣服。晚上楚軍打來,則換上楚國的牌子、楚國的旗子,穿上楚人的衣衫。是一種為了保護自己生命和財產安全而不得不採取的一種策略。
如今的關埡子,作為我省通往大西北、出入大西南的重要門戶,既是我省經濟面向西北地區輻射的“視窗”和咽喉,也是湖北與陝西對口發展的前沿。在各級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以楚長城遺址為重點的關埡子旅遊開發,將成為“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中最亮麗的風景。
所在地 | 主要地方 | 起點 | 終點 |
北靠平利縣長安鎮南靠竹谿縣蔣家堰鎮 | G346湖北與陝西交界 | 陝鄂關埡子 | 河南省泌陽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