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縣八大山峰之一,位於葉縣保全鎮境內,第六批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闖王寨
- 外文名稱:Kingspeed village
- 地理位置:葉縣保全鎮
- 氣候類型:暖溫帶和亞熱帶氣候交錯的邊緣地區
- 占地面積:約1平方公里
- 城牆周長:940米
- 城牆高度:2.8米
- 城牆寬度:2.5米
- 建造時間:明清時期
- 文保級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簡介,追本溯源,歷史謎團,文獻記載,遭破壞事件,
簡介
闖王寨山是伏牛山余脈,山略呈三角形,北坡陡峭壁立,南坡較為平緩。山頂西北隅最高處海拔404米。而闖王寨就位於闖王寨山山頂,闖王寨是一座橢圓形古城寨,城郭遺址完整,東、西、北三面俱為懸崖峭壁。城牆採用內土外石築法,殘垣最高處將近5米,殘寬2~3米。城內有水井多眼。房屋布局以東北部較為集中,其它地方零散分布,現仍殘留著石砌房基。城內殘存房屋基址數百間,石牆及腰高,仍能看出房間間隔的痕跡,房屋均座北向南,依此排列,只是叢生的雜樹把石牆都密密地覆蓋了。山頂上,到處是開鑿過的累累大石。闖王寨一共有三個寨門,東南角是大門,西北角和東北角的都是小門。此寨傳說為明末起義軍將領李自成所築。根據調查,發現在城牆東部殘留有少量漢磚,分析此寨很可能要早於明清時期。另外,此處是否為楚長城殘留遺蹟上建造起來的關城,還有待於進一步考察研究。
葉縣闖王寨
追本溯源
歷史謎團
《呂氏春秋》記載:天下有九塞,“大汾、冥厄、荊阮、方城、崤、井陘、令疵、句注、居庸。”塞即要塞、關隘。我國疆域上橫亘著一系列走向不同的山脈,山脈間存在著天然豁口,歷代當政者在此建軍事工事,控制豁口通行,有阻塞之意,因此稱塞。方城塞是楚長城的重要關口,它具體在哪裡呢?《辭海》對“方城”註解為:“春秋時楚國所築長城,北起今河南方城北,南至今泌陽東北。戰國時又展築,自今方城北西向循伏牛山脈,折南循白河、湍河間分水嶺至今鄧州市北。楚恃以守衛其北境。”據記載,楚國是以方城塞為端點逐步向東西拓築,以至於到公元前656年,屈完對齊桓公稱“楚方城以為城”,標誌著整個楚長城防禦體系之完善和成熟。方城塞史籍無明確記載,今天有河南說、湖北說等說法多種。河南有今方城縣獨樹大關口和今泌陽象河關兩處之說。第三種說法是葉縣文化局原局長李元芝先生根據自己多年的研究,認為方城塞在葉縣闖王寨山。李元芝先生認為:“《後漢書》上講‘葉縣有方城’,酈道元《水經注》進一步交代了它的位置:‘苦菜、於東之間有小城,名方城,東臨溪水。’苦菜山現名花山,而闖王寨山便是花山的一段。於東是後來念訛了字音,就是現在的余溝山。山下有河,東約兩公里處現已闢為水庫。這些地理概況和描述中一致。”李元芝指點:“闖王寨山與余溝山對峙,兩山中有一馬鞍形山包,馬鞍凹槽里,有一條蜿蜒崎嶇的道路,無論南進北出,都需要翻過一個長逾4公里、海拔300多米的陡坡。這條道路陡峭狹窄,僅容腳踏車,若道中放一巨石即可阻斷交通,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三關”分扼三條“夏路”依仗楚長城,楚國北向中原,進可攻,退可守。而“楚長城”以北的葉縣、平頂山、寶豐、郟縣等在歷史上被稱為“方城之外”。而“方城之外”的大部分地方,都歸葉縣葉公統轄。
文獻記載
《左傳》中有“葉在楚國,方城外之蔽也”,意思是葉縣是楚國在“方城之外”的屏障,戰略要地。楚國在“方城之外”是用心經營的,早就在“方城之外”設立了縣制。依據是《左傳》中記載,穿封戍曾為方城外之縣尹,由此還引出一成語“上下其手”。故事大意如此:公元前547年夏天,楚國進攻鄭國(國都在今新鄭市)。楚軍前鋒將領有兩位,一位是平民猛將穿封戍,另一位是楚康王的弟弟公子圍。穿封戍將鄭軍守將皇頡活捉,公子圍想搶功。兩人請隨軍太宰伯洲犁做公證人。伯洲犁把皇頡帶來,把手抬得很高,畢恭畢敬指著公子圍說:“這位是公子圍,他是國君最寵愛的弟弟!”伯洲犁又把手壓得很低,不屑一顧地指著穿封戍說:“這個人叫穿封戍,是我國方城外一名小縣尹。你看清楚了,是哪位生擒了你?”皇頡從伯洲犁的手勢中明白了其意圖,指認公子圍俘獲了自己。結果公子圍加封,伯洲犁提升,穿封戍被貶,皇頡脫險。“上下其手”成語就此誕生,表示玩法作弊,顛倒是非。楚國用心經營“方城之外”,更加用心經營“方城之外”的葉縣。原因是“葉縣有三關分扼三條夏路”,李元芝先生認為。“夏路”是什麼?大抵在春秋早期,楚國已完成北進中原的準備工作,開闢道路成為北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葉縣位於楚國和鄭國、晉國之間,是楚國北方門戶和北擴跳板。古時中原稱華夏,楚國所開闢的“北向中原諸國必經之路”便稱為“夏路”。楚國自南陽盆地出發,通過葉縣“楚長城”上的三個關口,都可走上“夏路”。長城有城便有關。長城關城,一般設定在谷口或隘路口,以控制主要通道。關城是萬里長城防線上起支撐作用的防禦要點,“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生動說明了關城的重要性。長城學家董耀會先生講道:“以明長城為例,關城大小有近千處,山海關、居庸關、八達嶺、雁門關和嘉峪關等,都是大名鼎鼎的關口。”葉縣楚長城上,分扼三條“夏路”的“三關”又是哪三關呢?《水經注·汝水》中記載:(春秋之時)“楚盛周衰,控霸南土,欲爭強中國,多築列城於北方,以逼華夏,故號此城為萬城,或者叫方城。”這些列城皆建在低矮山頂或山麓等險要之地。《漢書·地理志》記載:“葉,有長城,號曰萬城。”即指此而言。清人姚鼐在《左傳補註》中說:“楚所指方城,據地甚遠,居淮之南,漢江之北,西逾桐柏、東越廣黃,止是一山……然則方城連嶺可七八百里也。”方城既連嶺七八百里,其間必設有通道關口,這是合理推測。依據李元芝的研究成果,“三關”第一處在葉縣常村鄉東南之點軍場,南為小關口。關口東、西側山嶺上均有石築城牆。其西屬方城縣管轄,其東在葉縣境內。在葉縣境內的城牆和寨堡均築於歪頭山上。寨堡面積約5平方公里,寨堡北為主城牆,殘留城牆長度數百米,基部厚度6~10米,頂部1~2米,保存較好的殘高尚有6米。此外,東部還建有烽火台,台現已被破壞,但民眾仍稱之為“煙筒”。“這裡的古城牆,是就地取用山上紅石築成,年代久遠,許多地段石塊已被民眾運走修房、砌渠。但至今還有4公里左右長的遺址清晰可辨。城南為小關口,沿此城東行約1公里,另有一城堡,比此城略大,疑為楚國駐守大、小關口交界處的部隊營寨。”李元芝先生講道。第二處是葉縣保全至獨樹的方城缺口(又稱荊襄夾道),即今許南公路經過處,在平頂山葉縣與南陽方城縣交界處,兩座山峰對峙,東邊的為桐柏山余脈,西邊的為伏牛山余脈,兩山之間形成隘口,俗稱“方城缺口”,或“荊襄夾道”。通過這個隘口,有一條貫通南北方的狹窄通道。第三處就是引子中我們所講的“保全鎮西花山余溝山之間的山路”,貫通南北狹窄崎嶇,南端出口為方城縣大關口,其北端路東為楚國方城塞(即闖王寨)。這條山路不但南鎖入宛之途,而且西扼楚長城點軍場缺口東進之路。經“三關”通行三條“夏路”,具體怎么走?在李元芝所繪的線路圖上,我看到,第一條“夏路”在葉縣常村鄉東南點軍場(這個名字便和戰爭有密切關聯),東南行過小關口、大關口,可達今方城、南陽。北行過點軍場沿澧河南岸折而向東可達葉邑古城。過澧河可達古韜(chōu)城,再經韜城可達禹州、汝州、洛陽、鄭州一線。第二條“夏路”是經荊襄夾道,東北可達卷城,北可達葉邑。但此路須經數條河流,受地理條件限制較多。趕上雨季,道路難以暢通。第三條“夏路”是經第三個關口即今闖王寨山,北可達葉邑,東南可達卷城,西北行至韜城。李元芝分析:“春秋戰國時期,平原河溝交織,低洼之地遇雨則泥濘難行,戰車輜重受限,部隊行動的陸路運輸不得不經過像葉縣這樣的淺山區。這就突出了‘夏路’的重要。總之,保證‘夏路’暢通,是楚國北進中原的首要任務。故而楚三公之一的葉公沈諸梁在平定白公之亂後,辭去令尹兼司馬之職,仍還歸葉邑,正是由於葉縣位置極為重要。”“楚長城”下多古城歷代長城沿線都有許多著名古城,葉縣楚長城附近的古城有哪些?它們有哪些故事流傳呢?葉縣境內,楚長城沿線,春秋戰國時期的古城址有方城、葉邑、卷城、舞陽、昆陽、韜城六個。方城古城址即上文所講闖王寨所處城寨,此處不再詳述。葉邑故城,北臨澧水,南依方城(指方城塞,以下皆同),始築年代不詳。但據城周出土的商代酒爵、玉器等文物分析,它在商代已相當繁華。春秋早期楚國占領葉邑,將城周長擴至9000多米,被稱為楚國北部邊境四個大城之一。《左傳》記載,楚子城陳、蔡、不羹,次年楚靈王對楚國大臣子革講道:“今我大城陳、蔡、不羹,賦皆千乘,子與有勞焉,諸侯其畏我乎?”子革回答:“是四國者,專足畏也。”在古代,大城為國,楚靈王講三個城,子革講四個國,是怎么回事呢?清代大學者顧炎武、洪亮吉分析認為,此處是楚靈王口誤,少講了一個葉邑。葉未列入三城而列入四國,主要是葉建城遠遠早於三城。葉邑故城南屏方城,北面中原,四通八達,是方城外一個交通樞紐。楚國從春秋早期北擴之後,一直以其為重要據點。楚國和鄭、陳、蔡、宋、齊、晉、衛等國的戰事,基本上都是以葉邑為大本營進行的,所以才會有“葉在楚國,方城外之蔽也”,它在保障楚國北方安全上,舉足輕重。卷城,為楚國出方城東下道路上的又一據點。它在舞水南岸,城周長約3公里,已廢為台,正當方城去舞陽邑的要衝。戰國後期,楚失昆陽、葉邑,但方城、卷城一直據守。楚國經營陳、蔡諸地,全賴此路連線。它在晉代一直比較繁華,曾設過建南郡,唐代後開始蕭條。舞陽城東南都臨舞水,地據要道,始建年代不晚於戰國中期。故城遺址周長6公里有餘,為古代楚國出方城關口東北至陳、蔡的又一必經之路。《史記》記載,公元前656年齊桓公以兵破蔡,遂伐楚,至召陵。舞陽西行可至葉邑和昆陽邑。昆陽城即今葉縣縣城,北臨 (chì)水,南依昆水,城池周長約4公里,城牆殘高1~4米,戰國以來,史書中多有提及。它曾是軍事戰略重地,漢代曾發生過著名的昆陽之戰。韜城,位於楚經方城北上的戰略要地,土地肥沃,是當時楚國重要的產糧基地。具體位置現存爭議,但應當距離魯山、寶豐、葉縣交界處的韜河店不遠。“以上城邑基本都是楚人所築。且各城均依山、傍水、據道、臨險,這是我國古代選建城址時最起碼的要求。這些城池的坐落分布,也說明了葉縣是楚國北方的重要據點,更加突顯楚長城之重要地位。”李元芝先生講道。據記載,楚國是以方城塞為端點逐步向東西拓築的。而方城塞史籍無明確記載,現有河南說、湖北說等多種說法。葉縣文化局原局長李元芝認為,方城塞在葉縣闖王寨山。
遭破壞事件
河南省葉縣西南部保全鎮的馬頭山上,有一條當地人口中的“土龍”,這便是我國現存最早、距今約2600年的春秋時楚長城的遺址,去年年初,葉縣馬頭山風電場工程選址此處,兩者相遇的結果是,楚長城遺址被毀十多處,長度累計達2.159公里,而目前能確定的楚長城牆體為30.51公里。楚長城遺址並不明顯,因施工需要而修建的S形盤山土路,在楚長城遺址上來回穿梭,將遺址多處攔腰切斷。據曾在2007年被文化部和國家文物局授予“全國優秀長城保護員”的葉縣文物保護志願者董中峰介紹,經初步統計,楚長城有十六七處被破壞,最長處有近300米長,短的有五六米長,多分布在楚長城闖王寨兩側。雖然項目施工被當地政府叫停,但風力發電項目不能因噎廢食、楚長城必須保護、被毀之處還要修復……留下的這些問題和後遺症等待著當地有關部門去破解。7月7日,葉縣文物局工作人員介紹,風力發點項目如何施工、楚長城如何保護和修複目前專家正在論證,何時開始修復和發掘沒有確定的時間。
楚長城被稱為“長城之父”,2010年3月,河南省文物局發布新聞稱,已用考古學的方法,找到了被稱為中國“長城之父”的楚長城,楚長城主要分布在豫南的平頂山、南陽、駐馬店、信陽4個地級市的25個縣(區),目前確定的楚長城牆體30.51公里,被歷代破壞而消失的楚長城牆體約25.37公里、山險81.34公里,總計137.22公里。在國務院公布的第六批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名單中,長城河南段名列其中,但並未詳細公布哪一區域。不過,楚長城葉縣段是考古人員重點調查過的區域,已基本掌握該縣內的楚長城分布線路,保存較為完好,並發掘確定了葉縣保全鎮前古城城址。現有的楚長城遺址在河南境內呈一個巨大的“N”字形向東延伸,總長度約800公里,具有極高的文物考古價值。楚長城民間保護人張建國是葉縣楚長城研究會副主任,是楚長城保護的發起者和宣傳者之一,他對葉縣境內的楚長城遭到破壞感到痛心。他講葉縣境內的楚長城是縣級歷史文化保護文物,對研究中國古代軍事防禦工程,對我國長城歷史研究具有重要價值。一旦破壞,修復的意義不是很大,恢復的只是外形,因為歷史磚塊或石塊裡面的文化無法恢復,只有對其發掘才能把歷史斷層搞清,才能體現其價值。在葉縣保全鎮楊令村所轄的馬頭山可以看到了楚長城被破壞的現場。若隱若現的楚長城,盤旋在山間,雖然施工已經停止,但是牆體多處被攔腰截斷或被掩埋的現象已經十分突出。張建國介紹,楚長城遭到破壞是葉縣馬頭山風電項目施工所致,馬頭上的五里坡、闖王寨、牤牛蛋等處保留完好的楚長城遺蹟被破壞。楊令村一位在牤牛蛋山頭放羊的村民介紹,風力發電施工是今年3月份開始的,被當地祖祖輩輩稱為 “土龍”的楚長城, 多處遭到破壞,現在施工已經停止多日。這裡的村民把“土龍”看作神聖,對遭到破壞也有很多怨言。葉縣政府在輿論的壓力和民眾的怨聲中叫停了項目施工,根據損毀情況對項目建設方進行處罰,對遭到破壞的楚長城遺址責令項目建設方儘快修復。7月7日,葉縣文物局不願透露名字的張姓工作人員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坦言,楚長城遺址遭破壞,雖然他們在開工前告知了施工方,在施工範圍內有楚長城遺址,在巡查時也發現了被破壞的現象,但是畢竟文物被破壞了,還是有一定的責任的。這位張姓工作人員介紹,文物要保護,風力發電項目還要繼續,二者要兼顧。目前河南文物保護專家正在論證,如何保護、如何修復和發掘、如何施工還沒確定,具體時間還不清楚。雖然當地政府下決心要保護楚長城遺址,但讓那些楚長城民間保護者仍惴惴不安,他們擔心的是,由於項目施工涉及的範圍多有楚長城遺址分布,一旦開工可能還會造成新的破壞,但願專家的科學論證在保護文物中發揮實效,施工方遵守科學的施工方案。近日,有中國“長城之父”之稱的春秋時期楚長城遺址,因河南葉縣一風電項目,遭毀2公里。目前,風電項目停工多時,葉縣文物部門對工程方處以40萬元罰款。葉縣文物局已請示縣政府,提出成立楚長城保護管理所,並為其豎立保護標誌和保護界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