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彙起源,心理學觀點,表象,尚存爭議,表現對象,內容與形式,文體分類,常見技法,內心獨白,內心分析,自由聯想,蒙太奇,詩化和音樂化,代表作家,代表作品,中國文學,五四期間,八十年代,套用,設計,動畫,電競,電影,
辭彙起源 美國
機能主義 心理學家先驅詹姆斯創造出意識流(stream of consciousness)這個詞,用來表示意識的流動特性:個體的經驗意識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但是意識的內容是不斷變化的從來不會靜止不動。
詹姆斯提出的“意識流”概念,強調了思維的不間斷性,即沒有“空白”,始終在“流動”;也強調其逾時間性和超空間性,即不受時間和空間的束縛,因為意識是一種不受客觀現實制約的純主觀的東西,並被他們借用、借鑑,從而進入文學領域,作用於作家的創作,從而導致“意識流”文學的產生。
意識流 心理學觀點 反省心理學繼承了美國機能主義心理學家詹姆斯的“意識流”觀點,在此基礎上提出完整的四大意識流學說,對意識流做出了詳細的定義和分類,意識流指“來自外界或內部無意識中的某些信息、情感、欲望以連續運動的方式進、出意識的過程”。根據意識流內容的不同,把意識流分為信息意識流、情緒意識流、欲望(意志)意識流;根據意識流的來源和形式的不同,把意識流分為內吸流、內闖流、外吸流、外闖流四大意識流。人腦(心理)“做夢”和思維的過程(包括靈感、直覺、想像等高級思維過程)就是意識流的流動過程,如,靈感思維和夢的過程都為:外闖流(內闖流)——內吸流——靈感(夢)。又如,人腦聯想的過程就是“內吸流”流動的過程;人腦觀察的時候就是“外吸流”流動的過程;人腦思想開小差的過程以及強迫思維、幻聽 、幻視、幻嗅、思維插入等心理疾病之症狀的過程就是“內闖流”流動的過程;外界的聲音、視像等信息意外地進入意識的過程就是“外闖流”流動的過程。強迫症中的“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也是由內闖流所引起的,其過程為:內闖流——強迫觀念——強迫動作,人腦靈感、直覺、想像等創造性思維的過程就是四個意識流之間的切換過程。所以,掌握了意識流知識就可以用來分析夢,分析一個人的
心理活動 和性格特徵;分析和判斷心理疾病的一些症狀(如幻覺、強迫思維、強迫行為等),分析和調控智力活動、情緒活動;分析人腦的邏輯、靈感、直覺、想像等高級創造性思維的具體過程,從而提高自己捕捉靈感的能力、想像的能力以及直覺思維能力等,同時也是人工智慧中用計算機模擬靈感、直覺、想像等高級思維的基礎;分析意識流和心理疾病的關係,掌握用意識流治療幻覺、強迫思維、強迫行為等心理疾病的方法!總之,掌握意識流方面的知識無論對心理調控、心理潛能開發或是心理保健、心理治療等都有重要意義!
表象 意識流是作家和批評家慣用的容易引起誤解的術語之一。它之所以會引起誤解是因為它聽起來很具體而用起來卻像“浪漫主義”、“
象徵主義 ”和“
超現實主義 ”一樣變化無窮--甚至含糊不清。確切地說,意識流是心理學家們使用的一個短語。它是19世紀由美國
實用主義哲學 創始人、心理學家
威廉·詹姆斯 創造的,指人的意識活動持續流動的性質。他在1884年發表的《論內省心理學所忽略的幾個問題》一文中,認為人類的思維活動是一股切不開、斬不斷的“流水”。他說:“意識並不是片斷的連線,而是不斷流動著的。用一條‘河’或者一股‘流水’的比喻來表達它是最自然的了。此後,我們再說起它的時候,就把它叫做思想流、意識流或者主觀生活之流吧。”後來,他又在《
心理學原理 》(1890)一書的第九章中加以詳盡的闡發。
意識流 詹姆斯提出的“意識流”概念,強調了思維的不間斷性,即沒有“空白”,始終在“流動”;也強調其逾時間性和超空間性,即不受時間和空間的束縛,因為意識是一種不受客觀現實制約的純主觀的東西,並被他們借用、借鑑,從而進入文學領域,作用於作家的創作,從而導致“意識流”文學的產生。
實際上,詹姆斯的心理學理論並非意識流文學產生的唯一誘因。與其他現代主義文學流派產生的因由相同,它也是在20世紀西方資本主義高度發展的情況下,在新的經濟結構體系中,人對自我重新定位後被開掘出的—片文學新領地。
在這種社會背景下流行開來的西方非理性哲學和
現代心理學 又為意識流文學創作提供了理論依據。法國哲學家
柏格森 (1859~1941)非理性主義強調直覺是認識世界本體的唯一根據。他認為,世界的本體是“生命衝動”,即“意識的綿延”。只有它才是宇宙運轉的唯一動力,客觀萬物無非其外在表現形式而已。因此,靠理性分析永遠不能把握世界的本質,只有依靠直覺才能獲得實在的知識,才能認識世界和解決社會的一切問題。在他看來,潛意識應該成為文學的表現對象,作家必須深入到人的內心世界、甚至潛意識領域中去,把握理性不能提供的東西;打破傳統的時間觀念,按照“
心理時間 ”結構作品。另一位深刻影響現代主義文學、尤其是意識流文學的理論家是奧地利心理學家
弗洛伊德 (1856~1939),他對潛意識和無意識的充分肯定無疑為意識流文學創作思想
張目 。他的精神分析學說中關於潛意識和無意識的理論,意在反駁“人是理性動物”的傳統觀念。認為潛意識乃至無意識是人的生命力和意識活動的基礎,人的行為動機出自人的本能衝動;人類的本能衝動經常受到社會規範及理性良知的束縛,使人充滿矛盾。作家的創作活動就是衝破理性,發揮本能衝動的過程,藉此釋放受到扼制的本能(力比多)。
意識流這一術語用於描述心理過程時顯然是極其有用的,因為作為一個修辭用語它具有雙重的比喻意義,就是說,"意識"這個詞和"流"這個詞都具有比喻的意義。這一思想為小說家運用意識流手法來展示人的內心世界,並通過展示人物的意識活動來完成小說敘事提高了理論依據。小說中的意識流,是指小說敘事過程對於人物持續流動的意識過程的模仿。具體說來,也就是以人物的意識活動為結構中心,圍繞人物表面看來似乎是隨機產生,且邏輯鬆散的意識中心,將人物的觀察、回憶、聯想的全部場景與人物的感覺、思想、情緒、願望等,交織疊合在一起加以展示,以"原樣"準確地描摹人物的意識流動過程。西方現代小說史上,如
馬塞爾·普魯斯特 、
詹姆斯·喬伊斯 、
維吉尼亞·伍爾芙 、
威廉·福克納 等,都以成功地運用意識流而聞名於世。
尚存爭議 意識流文學的創作高峰期基本上集中於20世紀二三十年代。關於它是一種文學流派還是一種
創作方法 的問題,長期以來頗多爭論。實際上,它難以算作一種嚴格意義上的文學流派,一方面因為被公認的意識流作家之間在創作上沒有溝通,沒有發表宣言闡述共同的宗旨,也未形成具體的組織;另一方面,意識流文學發展的時間較長,早在19世紀末,這種方法就在文學創作中得到運用,而整個二十世紀世界各國不同時期仍有意識流文學作品出現。這種情況是“文學流派”的概念難以涵蓋的。
儘管意識流作家在創作思想和
藝術風格 上表現出很大的差異,如普魯斯特能藉助“本能的回憶”,嚮往著一種神奇的力量從潛意識中喚起從前的光明畫面,留住幸福和快樂;喬伊斯則熱衷於表現人的罪惡和獸性,描繪意識活動中充滿黑暗和盲目的混亂畫面;福克納的意識流作品與美國南方社會的現存狀況息息相關;而伍爾芙的
意識流小說 則具有濃郁的精神幻想和傾向。但意識流作家們在創作中仍表現出一系列根本性的共同特徵。
表現對象 首先,在表現對象方面,意識流文學脫離傳統
現實主義文學 反映現實生活,描寫真切可信的
典型人物 形象的規範,完全面向自我,重在表現人的下意識、潛意識乃至無意識的內心世界。在意識流作家看來,現實主義和
自然主義 僅僅反映了外在的現實和表面的真實,而這個外部世界並不真實,真正的真實只存在於人的內心主觀世界。因此,作家應把創作重心放在對人的精神世界的描繪上,寫出人內在的真實。從這一
文學觀念 出發,意識流作家把創作視點由“外”轉向“內”,小說中的人物心理和意識活動不再是一種
描寫方法 ,不再附著於小說情節之上成為達到某種
藝術效果 的手段,而是作為具有獨立意義的表現對象出現在作品中。意識活動幾乎成為作品的全部內容,而情節則極度淡化,退隱在小說語言的帷幕後面。福克納《喧譁與騷動》中的四個部分——班吉的部分、昆丁的部分、傑生的部分及迪爾西的部分均由不同人物的紛繁複雜、理性與非理性相混的意識流動構成小說的基本內容。
因為意識流文學重在表現人的意識領域,所以作家的敘事角度與傳統文學相比也發生改變,意識流小說的敘述焦點已由外部描寫徹底轉向內心活動的呈現,即人物的意識流動過程的直接呈現。按照法國敘述學家日奈特《敘事話語》中沿襲韋勒克和沃倫創用的“敘述聚焦”一詞劃分出的“零聚焦”、“內聚焦”與“外聚焦”等幾大類來看,意識流文學多選擇“內聚焦”的敘述角度。內聚焦的意思是敘述者與人物知道的一樣多。小說所展示的僅僅是某個人物或某些人物的所思所想、所見所聞,全然不同於傳統現實主義小說中敘述者全知全能、無所不在的“零聚焦”方式。採用內聚焦的敘述者必須跟著人物走,小說世界的廣闊與否全憑人物的視覺來定。人物視點消失,所敘事物的有序性也應中斷。例如,福克納在《喧譁與騷動》第二章“昆丁的部分”中,就以昆丁敘述突然中斷來表明他的自殺身亡。
內容與形式 其次,意識流文學不按照客觀現實時空順序或事件發展過程結構作品,而根據意識活動的邏輯、按照意識的流程安排小說的段落篇幅的先後次序,從而使小說的內容與形式相交融。人物意識滲透於作品的各個畫面中,起到了內在關聯作品結構的作用。
這種“隨意調度”的本領得自於意識本身不受時空限制的特性。《喧譁與騷動》中班吉和昆丁的意識不斷跳躍,不存在現在、過去和未來的界限,書中內容在時間上顛倒混亂,作者對此不作解釋,也不交待,只以變換字型或改換稱謂來提醒讀者。如小說第一章《1928年4月7日》“即班吉的部分”的一段:
我們順著柵欄,走到花園的柵欄旁,我們的影子落在柵欄上,在柵欄上,我的影子比勒斯特的高。我們來到缺口那兒,從那裡鑽了過去。
“等一等。”勒斯特說。‘你又掛在
釘子 上了。你就不能好好的鑽過去不讓衣服掛在釘子上嗎。”
凱蒂把我的衣服從釘子上解下來,我們鑽了過去。凱蒂說,毛萊舅舅關照了,不要讓任何人看見我們,咱們還是貓著腰吧。貓腰呀,班吉。像這樣,懂嗎。我們貓下了腰,穿過花園,花兒括著我們,沙沙直響。地繃繃硬。我們又從柵欄上翻過去,幾口豬在那兒嗅著聞著,發出了哼哼聲。凱蒂說,我猜它們準是在傷心,因為它們的一個夥伴今兒個給宰了。地繃繃硬,是給翻掘過的,有一大塊一大塊疙瘩。
把手插在兜里,凱蒂說。不然會凍壞了。快過聖誕節了。你不想讓你的手凍壞吧,是嗎。
“外面太冷了。”威爾許說。“你不要出去了吧。”
(威爾許是康普生家的黑小廝,迪爾西的大兒子。前後有三個黑小廝服侍過班吉。1905年前是威爾許,1905年以後是迪爾西的小兒子T·P·威爾許,“當前”即1928年則是迪爾西的外孫勒斯特。福克納在小說中用不同的黑小廝來標明不同的時序。)
由於作家打破了傳統小說的條理和順序,重新組建時空秩序,如實地呈現了小說人物在感觀、刺激、記憶和聯想等作用下出現的那種紊亂的、多層次的立體感受和意識的動態,所以讀者能始終體驗作品人物所經歷的那個時刻——心理時間。
喬伊斯 《
尤利西斯 》最後一章描寫女主人公
莫莉 睡意艨朧的情態,其意識自由漂浮,模糊不清,最後完全消失。整段不使用標點符號,不斷句,顯示出意識流動的不間斷性。
文體分類 意識流文字中所有的內容都是對主人公內心意識活動的忠實記敘,因此本質上可以認為一篇完整獨立的意識流文章屬於記敘文體裁,但由於其特殊的表述形式和較為高級的表述技巧,暗合形散神聚的散文特徵,因此我們也可以把它當成散文來看待。意識流文字先天優勢讓它更適用於現代詩的寫作,以及短篇小說,長篇的意識流小說過於複雜,會加劇作品內容的理解難度,讓人感覺隱晦以及陰暗。目前的絕大部分意識流文學作品體裁都是小說,但實際上中國古詩中有非常多的意識流寫作手法的體現,而且很多宗教經典中也含有非常多的意識流寫作手法的體現。意識流文學由於過於晦澀強調無秩序,難以被大眾理解,所以無法成為通俗文學的主流。
常見技法 內心獨白 在假定沒有其他人傾聽的情況下,一個人物把自己的所感所思毫無顧忌的直接表露出來,就是“內心獨白”。這是意識流文學最常用的技巧。如喬伊斯《尤利西斯》中就有大量獨白。其特點是在獨白中完全看不到作者的行跡,純粹是小說中人物自己的真實意識流露。這種內心獨白被成為“直接內心獨白”。
此外,還有一種“間接內心獨白”,雖然也是描寫人物的內心活動,但是作者不時出來指點和解釋。這種內心獨白所展現的意識活動通常屬於較淺的層次,比較連貫和合乎邏輯,語言形式也比“直接內心獨白”正常。
內心分析 所謂“內心分析”,是指小說中的敘事人或人物很理智的對自己的思想和感受進行分析追索,並且是在並無旁人傾聽的情況下進行的。它與“內心獨白”的區別在於它以理性為指引作出合乎邏輯的有條理的推理或說明,而非任意識自然流動。普魯斯特的《尋找失去的時間》(一譯《追憶似水年華》)中就大量運用這種手法。英美有些研究者斷然否認普魯斯特是意識流小說家,主要就是因為他的“內心獨白”只是受到理性控制的“內心分析”,而不是意識徹底的自然流動。
自由聯想 人物的意識流表現不出任何規律和次序。其意識一般只能在一個問題/一種事物上作短暫逗留,頭腦中的事物常因外部客觀事物的突然出現而被取代;眼前任何一種能刺激五官的事物都有可能打斷人物的思路,激發新的思緒與浮想,釋放一連串的印象和感觸。
蒙太奇 蒙太奇是電影中用來表現事物多重性的一系列手法,如“多視角”、“慢鏡頭”、“特寫鏡頭”、“閃回”等等。意識流小說家為了突破時空的限制,表現意識流動的多變性、複雜性,經常採用這類手法。對這一手法採用最多的意識流作家包括維吉尼亞·伍爾芙和威廉·福克納。
詩化和音樂化 意識流小說家為了加強象徵性的效果,有時採用詩歌和音樂的手段。他們廣泛運用意象比喻、樂章結構、節奏韻律、標點符號甚至離奇的拼寫方式來暗示人物在某一瞬間的感受、印象、精神狀態或作品寓意。伍爾芙的《海浪》的語言就和意象派詩歌非常相似。喬伊斯的《尤利西斯》第十一章“海妖”則運用了巴赫賦格曲的結構。
代表作家 埃杜阿·杜雅爾丹
(1861~1949)
19世紀末,法國作家
埃杜 阿·杜雅爾丹發表了小說《被砍倒的月桂樹》。該作因始終運用“內心獨白”藝術手法,被後人視為意識流文學的先聲。進入20世紀後,意識流文學家們將意識流創作方法加以完備化並使之走向成熟。至20年代前後,意識流文學進入興盛時期。
馬塞爾·普魯斯特
(1871—1922)
意識流文學的奠基者是
馬塞爾·普魯斯特 。他是20世紀法國最偉大的小說家,意識流文學的先驅與大師。也是20世紀世界文學史上最偉大的小說家之一。1984年6月,法國《讀書》雜誌公布了中 法國、西班牙、聯邦德國、英國、義大利王國報刊據讀者評選歐洲十名“最偉大作家”,所排名次,普魯斯特名列第六。
其代表作七卷本長篇小說《
追憶似水年華 》實踐了作者“主觀真實論”的藝術觀,是“單純型”意識流文學的範本。這部作品為意識流文學打下了發展的基礎。《追憶似水年華》是一部與傳統小說不同的長篇小說。全書以敘述者“我”為主體,將其所見所聞所思所感融合一體,既有對社會生活,人情世態的真實描寫,又是一份作者自我追求,自我認識的內心經歷的記錄。除敘事以外,還包含有大量的感想和議論。整部作品沒有中心人物,沒有完整的故事,沒有波瀾起伏,貫穿始終的情節線索。它大體以敘述者的生活經歷和內心活動為軸心,穿插描寫了大量的人物事件,猶如一棵枝丫交錯的大樹,可以說是在一部主要小說上派生著許多獨立成篇的其他小說,也可以說是一部交織著好幾個主題曲的巨大交響樂。
普魯斯特 小說中的敘述者“我”是一個家境富裕而又體弱多病的青年,從小對書畫有特殊的愛好,曾經嘗試過文學創作,沒有成功。他經常出入巴黎的上層社會,頻繁往來於各茶會,舞會,招待會及其它時髦的社交場合,並鐘情於猶太富商的女兒吉爾伯特,但不久就失戀了。此外,他還到過家鄉貢柏萊小住,到過海濱勝地巴培克療養。他結識了另一位少女阿爾伯蒂,發現阿爾伯蒂患同性戀,便決心娶她為妻,以改變她的性取向。他把阿爾伯蒂禁閉在自己家中,阿爾伯蒂卻設法逃跑,於是,他多方打聽她,尋找她,後來得知阿爾伯蒂騎馬摔死。在悲痛中他認識到自己的稟賦是寫作,他所經歷的悲歡苦樂正是文學創作的材料,只有文學創作才能把昔日失去的東西找回來。
在小說中,敘述者“我”的生活經歷並不占全書的主要篇幅。作者通過故事套故事,故事與故事交叉重疊的方法,描寫了眾多的人物事件,展示了一幅19世紀與20世紀之交法國上流社會的生活圖景。這裡有姿色迷人,談吐高雅而又無聊庸俗的蓋爾芒夫人,有道德墮落,行為仇惡的變性人查琉斯男爵,有縱情聲色的浪蕩公子斯萬等等。此外,小說還描寫了一些於上流社會有關聯的作家,藝術家,他們大都生前落魄失意,而作品卻永世長存。小說還描寫了一些下層的勞動者。《追憶似水年華》這部長篇巨著通過上千個人物的活動,冷靜,真實,細緻地再現了法國上流社會的生活習俗,人情世態。因此有些西方評論家把它與
巴爾扎克 的《
人間喜劇 》相提並論,稱之為“風流喜劇”。
《追憶似水年華》是一部有獨特風格的長篇小說,他不僅再現了客觀世界,同時也展現了敘述者的主觀世界,記錄了敘述者對客觀世界的內心感受。作者感興趣的不是敘述故事,交代情節和刻畫人物形象,而是抒發自己對某一問題的感想和分析。例如,敘述者參加了蓋爾芒公爵家的一次晚宴,這使他長期以來對貴族的種種幻想頓時破滅,他意識到過去對他有魅力的只是名稱,而不是真實的世界。整部作品對外部世界的描述同敘述者對它的感受,思考,分析渾然一體,又互相引發,互相充實,從而形成了物從我出,物中有我,物我合一的藝術境界。
維吉尼亞·伍爾芙
(1882—1941)
英國小說家、批評家
維吉尼亞·伍爾芙 也是一位著名的意識流作家和意識流小說的奠基者。她在對一些意識流小說家的創作進行總結、借鑑的基礎上,豐富、發展了意識流文學的表現手法,並對它進行理論闡發。1919年,伍爾芙發表了第一部意識流小說《牆上的斑點》。作品通過一個婦女看到牆上一個模糊不清的斑點而引起無限聯想的意識流動過程,揭示人類在世界的豐富和易於變化。《達羅衛夫人》(1925)、《到燈塔去》(1927)是伍爾芙意識流小說的代表作。前者表現的是達羅衛夫人在家庭晚會上重見舊日戀人彼德並得知附近一患精神病的男子自殺後二人意識的跳躍紛呈;後者大量運用象徵主義手法,表達的是作者對超越了功名恩怨的彼岸世界的嚮往盤,呈現給讀者的是人物的深層意識。
伍爾夫 伍爾芙小說不注重表現事件、人物之間的關係,而把創作重心放在對人物思想感情流程的再現上,講究環境和景物描寫的印象效果。她的文筆富於音樂性,並運用音樂上的“曲式學”結構作品,給讀者以美感。
詹姆斯·喬伊斯
(1882—1941)
喬伊斯 20世紀愛爾蘭最有影響力的小說家
詹姆斯·喬伊斯 (1882—1941)是意識流文學代表作家之一。他出身於都柏林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出生後家境漸衰。他很早就立志獻身文學事業,力圖通過創作實理其純客觀表現人內在真實的美學理想。1902年,喬伊斯赴巴黎學醫,其後一生不定時居住於歐洲多國,傾心於文學創作。
喬伊斯的作品始終未離開都柏林人和他們的生活。早期短篇小說集《
都柏林人 》(1914)由15個有共同主題的短篇小說組成,描寫都柏林中下層市民形色各異的生活,現實主義傾向鮮明。《一個藝術家青年時代的寫照》(1916)是喬伊斯思想藝術發展的轉折點。作品中大量使用內心獨白、時空交錯、自由聯想等意識流文學常用的表現手法,揭示主人公從幼年到青年時代的內心世界。作者的筆觸已伸向主人公的潛意識領域。晚年創作的長篇小說《
為芬尼根守靈 》(1939)充滿寓言色彩,通篇採用夢囈語言,表現人類歷史中死亡與復活這一循環往復的中心主題,語言晦澀、新詞迭生,艱深難懂。
長篇小說《
尤利西斯 》(1922) 這部作品從1914年開始至1921年完成,前後歷時8年,是喬伊斯的代表作,也是意識流文學的代表作之一。它“套用”荷馬史詩《奧德修記》的框架,分為3章18部,在人物設計與情節安排上也與之相呼應。但作者卻把古希臘英雄尤利西斯(即奧德修)海上10年漂泊的神話,變成了現代普通人布盧姆一天內在都柏林街頭遊蕩的故事,以此暗示英雄時代的結束和當代普通人的命運悲劇。《尤利西斯》與傳統的現實主義小說迥然不同。它全方位運用意識流的表現手段,通過人物潛意識的流動,表現了現代西方人嚴重的精神危機。因此,小說被西方評論界奉為意識流的百科全書。作品沒有傳統小說中故事性極強的情節,只是以布盧姆和史蒂芬從1904年6月16日早上8點到次日凌晨2點這18小時內在都柏林的生活和內心活動為主要內容,把他們過去的經歷和精神生活納入其意識無秩序的流動中分別表現出來。而布盧姆的妻子莫莉在小說中大部分是通過他人視覺顯示出來的,直到篇尾才正面出現。作者以她躺在床上、在半睡半醒的狀態下的長篇內心獨白結束全作。他們的經歷不能構成完整有序的情節線索,事件的發生與時間的發展也無任何序列關聯,卻成為人物意識流動的一個又一個外在引源,帶出人物綿延不斷的薏識之流,而這種意識活動完全不同於傳統小說中有邏輯、有條理、在理性支配下的心理描寫,而是不受時空限制、不受邏輯制約、具有極大跳躍性、隨意性和不連貫性的人的意識的本原狀態的展示。
作品的核心人物只有3個,他們身上顯示出多層次的複雜矛盾的性格。某報館的廣告業務承攬人利奧波爾德·布盧姆庸碌、卑微,卻不乏忠厚、善良;他的妻子、稍有小名氣的莫莉耽於肉慾,但內心也渴望真情;私立中學歷史教師史蒂芬·代達勒斯精神空虛,卻不肯放棄幻想。通過他們,喬伊斯逼真描繪出西方現代都市中人的真實形象,他們身上不再閃耀古代英雄的光彩,精神不再崇高,但仍固守著人性的精神家園。作者向人們展現了一幅現代人靈魂全景圖。與其他意識流作家的敘事方法比較,喬伊斯在《尤利西斯》中採用“交錯式”意識流的寫法,即各人所想與其他人不相干,雖然有時出現重疊,卻是偶然造成,因為人物不需要共同面對同一件事。這種敘事方法,使小說內容更加分散,加之作品中“內心獨白”的大量運用,“自由聯想”的跨越性與隨意性極大,故而給讀者的閱讀和理解造成困難。
威廉·福克納
(1897~1962)
美國大作家
威廉·福克納 是意識流文學的又一傑出代表。福克納出生於美國南方密西西比州北部一個貴族莊園主世家。1926年在
舍伍德·安德森 的指導和幫助下發表第一部小說《士兵的報酬》。1929年其過渡性作品《薩托利斯》間世,開啟了作者終生為之奮鬥的“約克納帕塔法世系”小說的先河。福克納選取“約克納帕塔法”這個虛構小鎮上不同家族作為描寫對象,用他們的故事構成一部部小說,表現出美國南方社會近一個半世紀間的興衰變遷和各階層人物的榮辱浮沉。約克納帕塔法世系小說包括15部長篇和大量中短篇,其中重要作品如《我彌留之際》(1930)以多角度敘述方法和大量採用意識流手法創造了“關於人類忍受能力的一個原始的寓言”(麥可·米爾蓋特語);《
八月之光 》(1932)在三條平等發展的線索中重點描述了一個在社會上找不到自己位置的孤獨者裘·克里斯默斯掙扎與毀滅的故事;《押沙龍,押沙龍!》(1936)通過幾個人的敘述與分析來表現莊園主托馬斯·薩德本的盛衰史。該作具有史詩結構和濃郁的悲劇氣氛。福克納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長篇小說《喧譁與騷動》(1929)。
福克納 《喧譁與騷動》的故事背景是傑弗遜鎮。它描寫和表現了一個曾經顯赫、如今已走向沒落的家族——康普生家族後代的生活及精神世界。全書分四部分,分別截取康普生一家生活中的四個日子作標題,各部分又分別從白痴班吉、他的哥哥昆丁和傑生的意識流動以及作者本人的敘述角度講述同一個故事,故事的中心點為康普生的女兒凱蒂的命運。南方世家大族的後代康普生和夫人精神頹喪,生活空虛,對孩子沒有溫暖、也沒有愛。女兒凱蒂熱情奔 放,與家庭難融。長大後不慎失身於一紈絝子弟,後因此導致婚姻悲劇,遭到遺棄,淪為妓女。凱蒂的弟弟班吉生來白痴,對姐姐充滿依戀之情;凱蒂的哥哥昆丁對妹妹懷有亂倫的感情。覬蒂的失貞與出走,均對他們造成極大的精神打擊:班吉失去精神的唯一依靠,昆丁從小建立起的南方傳統價值觀遭到毀滅性打擊,最終選擇自殺之路。兄妹中只有傑生與時代節奏合拍,自私自利,卑鄙無恥,對姐姐覬蒂嫉恨有加,尋找機會敲詐落難的姐姐和她的私生女。在這個環境中,只有黑女僕迪爾西頭腦清醒,能理性地判斷是非;作者站在她的立場上審視各個人物,同時通過她也反映出勞動者忍辱負重、善良的品性。
福克納採用“複合式”意識流的表現手法,通過不同性格、不同遭際、不同品質的人物在不同的時間段內的意識流動來敘述同一個故事的始末,造成了一種意識複合流動的效果。其中雖有部分重複,卻毫無雷同之感,原因在於作者描寫的重心不在凱蒂母女墮落的故事本身,而是該事件在不同人的內心產生的影響及其導致的心靈變化。故事化為三個人物意識流程的有機組成部分,把讀者引入各種人物的內心世界。小說未按時序展開敘述,需要讀者在閱讀中參與創造,把事件的全過程拼裝完整,這說明表面顛倒混亂的時序下發生的故事有著內在的秩序。作品的敘述角度是由內向外的,敘述者頭腦思緒的不斷變化成為作品內容延展的主線。文中跳躍變幻的思緒不用清晰的文字作交待,而是採用諸如變換字型、口氣、稱謂等手段,需要讀者細心辨別。1949年,福克納獲得
諾貝爾文學獎 ,“因為他對當代美國小說做出了強有力的和藝術上無與倫比的貢獻”。
喬伊斯·卡洛爾·歐茨
(1938~ )
喬伊斯·卡洛爾·歐茨,美國當代享有盛名的女作家,意識流小說在美國的又一代表人物。歐茨出生於美國紐約州北部布法羅市郊洛克波特的工人家庭里。中學畢業後,她得到一筆獎金,進入錫拉丘茲大學學習文學,後又進入威斯康星大學,獲得碩士學位。大學畢業後,她先後在加拿大、美國等大學任教。
喬伊斯·卡洛爾·歐茨 歐茨的文學創作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階段。60年代創作出版的長篇小說《童年》、《戰慄的隕落》(1964)、《人間樂園》(1967)等作品,基本是現實主義方法為主的。從70年代開始,歐茨逐步把較多的注意力放到了注重心理描寫,注重對潛意識的挖掘。有人說她後來是“
心理現實主義 ”的作家,但大都把她歸入意識流小說的範疇。70年代以來,她創作的作品主要有長篇小說《任你擺布》(1973)、《刺客》(1975)、《查爾德伍德》(1976);短篇小說集《愛的輪迴》(1970)、《婚姻與失節》(1972)、《女神及其他女人》(1974)、《餓鬼集》(1974)、《誘姦及其他故事》(1975)、《有毒的吻及其他》(1975)、《通過國境線》(1976)、《黑暗的一面》(1977)等。1973年出版的長篇小說《任你擺布》具有明顯的現代派色彩。此後,她進一步接受喬伊斯、福克納和弗洛伊德的影響,以圖探索一條新的小說創作道路。她1974年出版的《女神及其他女人》中有一個短篇小說,題為《關於鮑比·T案件》,可謂她在這方面的代表作。小說描寫一個19歲的黑人青年無故受到挑釁後進行自衛,結果被捕入獄的故事。小伙子在牢房裡關了19年。等他出獄時;已變成了一個膽小怕事的小老頭。作者認為造成這一悲劇的原因是美國社會的“集體無意識”,即認為個人的一部分潛意識思維是由種族、民族、家庭、時代、歷史等因素決定的。根深蒂固的種族歧視思想深深地埋藏在人們的潛意識中,支配著人們的行動,直接造成黑人青年悲劇的小姑娘弗蘭西絲等人並不是有意去挑釁,而是因為他們受到滲透在無意識里的種族歧視觀念的支配,因而不自覺地給黑人青年帶來了一生的悲痛。小說明顯的模仿喬伊斯、福克納等人的意識流手法。在時空觀念上也接受了柏格森的學說的影響,但又沒有照抄照搬,而且有所創新。
代表作品 《追憶似水年華》
《
追憶似水年華 》(1913-1927)是公認的意識流小說的奠基之作
全書共七部,十五卷。從1905年開始創作,至作者逝世前全部完成。小說的第一部《在斯萬家那邊》於1913年問世,最後一部《重現的時光》(1927)則是普魯斯特逝世後才出版的。小說以敘述者“我”為主體,將其所見所聞所思所感融合一體,既有對社會生活,人情世態的真實描寫,又是一份作者自我追求,自我認識的內心經歷的記錄。除敘事以外,還包含有大量的感想和議論。整部作品沒有中心人物,沒有完整的故事,沒有波瀾起伏,貫穿始終的情節線索。它大體以敘述者的生活經歷和內心活動為軸心,穿插描寫了大量的人物事件,猶如一棵枝丫交錯的大樹,可以說是在一部主要小說上派生著許多獨立成篇的其他小說,也可以說是一部交織著好幾個主題曲的巨大交響樂。
《尤利西斯》
《
尤利西斯 》(1922)被認為是意識流小說的“巔峰之作”,也是20世紀現代小說中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作品之一。小說敘述1904年6月16日廣告經紀人布盧姆和他的妻子莫莉、青年藝術家史蒂芬三人在都柏林的活動情況。這天在文學史上稱為“布盧姆日”。小說通過三人一天的經歷和各個器官的感受,描繪了都柏林的社會生活全景。小說大量運用細節描寫和意識流手法構建了一個交錯凌亂的時空,語言上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風格。
《喧譁與騷動》
《
喧譁與騷動 》(1929),它和《追憶逝水年華》、《尤利西斯》並稱為意識流小說的三大傑作。小說採用多角度的敘述手法講述三兄弟與他們的姐妹凱蒂母女有關的故事,深入人物的潛意識,描寫人物內心世界和病態心理。
《牆上的斑點》
《
牆上的斑點 》全文就是圍繞主人公在家看到自己的牆上的一個小黑點,引發了她對那個小黑點有關的她能想到的一切思緒。這些思緒雜亂,沒有傳統小說的故事情節,高潮部分等等。只是主人公的一些想法和意識而已。最後發現那黑點其實是蝸牛。
中國文學 五四期間 意識流文學在中國的出現有過兩次高潮,一是五四期間,一是八十年代。
1918年
魯迅 發表的《
狂人日記 》被認為是中國最早的具有意識流特徵的小說。有人認為,五四早期的中國意識流文學的來源是
弗洛伊德 的心理分析理論和
廚川白村 的《
苦悶的象徵 》,以及日本的“
私小說 ”。弗洛伊德的著作在當時已經進入中國,並且對中國作家產生很大的影響。魯迅就是其中一個最早引介弗洛伊德學說的人物。而《苦悶的象徵》正是由魯迅翻譯。
與魯迅一樣曾經留學日本的
郁達夫 也深受弗洛伊德和日本私小說的影響,1921年發表的《
沉淪 》就具有私小說的特徵,小說運用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以抒情的“自述式”筆調錶現了“弱國子民”的自慚與對性愛的渴求,郁達夫在把弗洛伊德的觀點和方法運用於人物心理和生理描寫的同時反映了一定的歷史真實。
郭沫若 也曾經在《批評與夢》等文章中對弗洛伊德的"性壓抑"理論及"夢"的理論表示讚賞。1922年郭沫若發表具有意識流風格的小說《殘春》,寫了性本能被壓抑及其夢中得到宣洩的全過程,可見他對弗洛伊德的"性本能"是人的原動力的理論產生了強烈的共鳴。
1922年11月,
茅盾 在《小說月報》第13卷11號上撰短文介紹
詹姆斯·喬伊斯 的新作《
尤利西斯 》。同年,正在英國劍橋大學留學的
徐志摩 在自己的詩作《康橋西野暮色》的序中讚譽《尤利西斯》。這是中國作家首次開始接觸西方意識流文學。
1923年
林如稷 在《淺草》雜誌發表短篇小說《將過去》,被視為最早運用西方意識流技巧的中國小說。
1927年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
鄭振鐸 撰寫的《文學大綱》,第一次提到法國意識流代表作家
普魯斯特 。
1929年
趙景深 發表在《小說月報》上的《二十年來的英國小說》一文,指出了喬伊斯的小說與精神分析學的關係,還對伍爾芙的意識流文論《班納特先生與布朗夫人》作出了解讀,這是國內第一次評論意識流小說。
1932年
葉公超 在《新月》雜誌發表了
伍爾夫 意識流小說《
牆上的斑點 》的中文譯本,這是國內第一次翻譯意識流小說。同年,葉公超的學生
廢名 發表的《
橋 》,具有明顯普魯斯特和伍爾夫的意識流風格。
到了20世紀40年代,由於受到
伍爾夫 和阿左林等西方作家影響,
汪曾祺 也開始嘗試意識流小說,比如《復仇》《國小校的鐘聲》《綠貓》等。
八十年代 1963年香港作家
劉以鬯 發表的長篇小說《
酒徒 》被視為華文文學第一部意識流長篇小說。同樣是在60年代,台灣作家
白先勇 由於受到英國文學的影響,開始嘗試意識流小說,包括《香港——一九六0》《遊園驚夢》等。然而由於歷史的原因,中國大陸的意識流文學直到八十年代才重新湧現。
1979年2月,
茹志鵑 (
王安憶 母親)在《人民文學》雜誌發表《剪輯錯了的故事》,被視為新中國第一篇意識流風格小說。隨後
王蒙 在1979年至1980年不到兩年的時間裡,相繼發表了《布禮》、《
夜的眼 》、《
風箏飄帶 》、《蝴蝶》、《
春之聲 》、《
海的夢 》這一組被稱為“集束手榴彈”的六篇中短篇小說,對西方意識流手法進行了嘗試與創新。同一時期,
宗璞 《我是誰》、
劉心武 《電梯中》也是新中國意識流小說嘗試創作的代表作品。
從1985年開始,
莫言 的出現,將中國意識流文學推向了一個高峰。他相繼發表了《
枯河 》《
球狀閃電 》《
爆炸 》《
紅高粱 》《
歡樂 》《
紅蝗 》等一系列具有強烈意識流風格的小說,引起文壇轟動。其中《紅高粱》成為了80年代中國文壇的里程碑之作,小說以時空錯亂的順序,借用意識流的表現方法,敘述了昔日發生在山東某鄉村的一曲生命的頌歌。莫言稱
福克納 為導師,他的意識流技巧也與福克納相似,多採用蒙太奇手法,例如慢鏡頭描寫、多視角敘事、意象比喻等。但和福克納一樣,莫言也並非純粹的意識流作家,他的大部分小說創作仍隸屬於現實主義範疇。
80年代之後,意識流已經逐漸成為一種常見的寫作技巧,出現在很多作家的作品裡,例如
王小波 、
余華 、
張煒 等等。
套用 設計 意識流不僅作為一種寫作流派而存在,在視覺設計發達的今天,更有諸多設計領域的
意識流風格 作品出現。
意識流設計的本質是意識流寫作手法的視覺套用,主題較為隱晦,表現手法相對抽象。因此,意識流設計更適用於
商業廣告 的創意設計。
事實上,很多的廣告招貼海報設計都可以發現意識流的影子,這是設計師對意識流設計的無意識運用。
而在CG角色造型設計上,意識流的設計會有更大的運用空間。
動畫 由庵野秀明監督指導的這部動畫,是運用意識流的動畫裡最最經典傑出的一部了。其也是與其他意識流類動畫所截然相反的受歡迎。以至於時隔那么多年之後,《EVA》又迎來了新劇場版。其實把它歸類為意識流動畫,也並不完全妥帖,但其動畫裡所運用的大量意識流手法,還是放入意識流之列。
由
新房昭之 所監督的這部動畫,因了其運用大量的意識流手法,在當時是頗受爭議實驗性動畫。它是與《EVA》一樣新意識,可其的影響程度和《EVA》比較起來,可真是天上地下。引用某位人士的評論說:[魂狩]從單個靜止畫面的著色構圖出發,連貫成動畫,營造出一個光怪陸離的世界。雖然超過劇情的要求,不過在一部卡通片里看到不同於CG技術的視覺效果,反而有如觀賞
後現代藝術 畫,也算是酷上一把。
這部動畫同樣由新房昭之監督,是一部充滿歌特風的意識流動畫。故事講述的是在“香
蘭堂 ”古董店打工的美術院學生倉橋永莉迷戀上“受詛咒的器皿”里的少女
柯賽特 與其發生的事情。個人感覺這部三集的OVA動畫,相較《魂狩》來講,應該更受歡迎,雖然其整部動畫多是陰暗的場景和壓抑的畫面,但其流暢的意識流轉換,再加上歌特的華麗,使得整部動畫恐怖卻有一種美感。
由
中村隆太郎 監督,小中千昭腳本,
安倍吉俊 台本的《Lain》也是實驗性質的意識流動畫,頗為經典。故事主要講述了虛擬的網路世界。動畫講述岩倉玲音——一個網路里的“神,生存於網上,有控制網路的能力,並且是“武士”(網路最高組織)的一份子。她編織了一個屬於自己的虛擬網路
現實世界 (但自己到後來才知道,之前一直以為自己是普通人),來接觸和了解人類的思想。一個在電子技術和網路發達的時代的網路少女玲音在“現實世界”的遭遇。在虛擬的現實世界中,玲音是一個
電腦技術員 的女兒,一個普通女中學生。隨著網路的高速發展,手提電話的使用已經滿足不了現代人的需要,為了與更多人的接觸,AI電腦進入了玲音的世界。 由於不斷地沉迷,使得玲音對現實生活中的事情很少理會,慢慢地,玲音成為了網路世界的名人…… 真正的故事從她接到一個神秘硬體展開,接著就發現被人跟蹤,為了弄明真相,與神秘組織接觸…… 世界已經變成不屬於自己的世界,現實生活中並沒有玲音的存在。體會到被捨棄的玲音,認識到現實終歸是現實,虛擬終歸是虛擬,最後終於退出了……
《畢卡索與公牛》
1988年由中國導演金石攝製的實驗短片。影片用動畫形式描寫
畢卡索 繪製公牛的過程。畢卡索是20世紀的
藝術大師 ,1973年去世,他的名字已成為
現代藝術 的同義語。一次,畢卡索畫一頭公牛,他畫的第一幅公牛十分寫實,結構嚴謹而逼真。但他並不滿足,又相繼畫了十次。從第一幅到第十一幅 ,形體逐漸概括,線條逐步簡練,到最後一幅只剩下寥寥幾根線條,當觀眾看到最後一稿時,無法想像畫家化去了多少心血,看上去似乎著筆不多,但那些簡單的線條,卻精煉地表現了公牛的形與神。畢卡索是立體主義的開山鼻祖,他常常用另一種眼睛觀察事物,他畫同一個題材,可以畫一百次而每次從不重複。別人認為終點的地方,他卻作為起點。西班牙詩人
拉斐爾 說:畢卡索使世界大吃一驚,他把世界翻了個身,並賦予它新的眼睛。
《貓湯》
由
佐藤 竜雄監督的這部動畫,私自認為並不能完全稱為意識流動畫,但還是提出來僅供參考意。這是一部僅僅34分鐘,根據日本連載漫畫 "Nekojiru Udon" 改編的動畫電影。片中無任何劇情對白,具顯超現實主義。本片講述貓姊弟原本受媽媽所託到街市買豆腐, 但他們卻輾轉踏上為姊姊尋找另一半靈魂的旅程。
電競 已與字典中的意識流大為不同,是指在電競活動中不同於以操作見長而以全局掌控能力為特點的流派。
由於計算機技術與
遊戲設計 的限制,電競遊戲
中遠 不能如真實中情況複雜多變,相對少的變數下,
微操作 就成了大部分遊戲者提高戰力的必修課,然而以對大局掌控與時機掌握等策略取勝仍是
戰略遊戲 的最高追求,所以在遊戲中以此類策略為長的風格就稱為意識流,其實真正含義應該為電子競技戰略意識流。
電影 意識流電影指受“意識流”小說影響,要求在銀幕上著重表現人的非理性的、潛意識的、直覺活動的電影。意識流剖析人物的心理深處,給觀眾留下極為深厚的印象。時間空間跳躍多變,大大擴大了影片的容量,深化了主題。打破了傳統戲劇化構造的電影模式。
《野草莓》
該片是
意識流電影 的代表作之一,同時被譽為開創了作者電影、主觀電影、內省電影的先河。本片是一位年邁的斯德哥爾摩醫學教授對自己一生的回顧,劇情發生在他去50年前畢業的母校接受榮譽學位的途中,通過多段閃回畫面表現出種種幻想和回憶。他跟兒媳婦同車,而此時兒媳已因為丈夫不願要小孩而決定離開他。途中,他們在教授小時候生長的故居逗留,仿佛回到青少年時代,見到了心儀的女孩摘草莓送給失聰的爺爺。他被同一個女演員扮演的女孩叫醒,她想要帶上兩個男孩搭順風車,後又因差點發生車禍,只好帶上對方車裡的一對夫妻,不料他們話不投機而被趕下車。中途,眾人下車用餐,並討論上帝是否存在。之後車子又來到教授95歲的母親家,老人家抱怨太冷。在一段幻想戲中,教授進入一幢舊宅,他必須證明自己得獎當之無愧,但他並沒成功。在真實世界中,教授拿到榮譽學位後回家,平靜地接受了曾經跟他發生矛盾的人和事。
《廣島之戀》
法國故事片。麗娃、岡田英次主演。影片中女主人公來到日本廣島拍攝一部關於和平題材的影片,與一位日本建築師邂逅,向他講述了自己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與一個德國士兵的戀愛悲劇。德國士兵被打死的那一天,也正是廣島遭到核子彈轟炸的日子。影片用大量的“
閃回 ”和畫外音把過去和現在、經驗和對經驗的敘述交織起來,探討了戰爭給人帶來的心靈創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