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瑞芬

楊瑞芬

楊瑞芬(1950~)北京人,中國當代著名花鳥畫家。師承田世光,工筆花鳥畫的革新派代表人物。20世紀80年代開始活躍於全國美展,多次在海外舉辦畫展,作品多次獲獎並被中國美術館、美協及海外等結構收藏。藝術風格有“大寫意工筆花鳥畫”之稱,開創象徵性現實主義的“擬態”變形法,將潑墨法引入了工筆花鳥畫,走出一條新時代中國花鳥藝術的特色之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楊瑞芬
  • 外文名:Yang RuiFen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北京
  • 出生日期:1950年
  • 職業:畫家,藝術家
  • 代表作品:《蜀葵》《地涌金蓮》《雨後》《京城春色》《舞女蘭》等
  • 主要題材:蘭花,令箭,睡蓮,玉蘭,荷花,牡丹
  • 著作:《楊瑞芬花鳥畫集》
  • 類別:中國畫,花鳥畫
畫家簡介,獲獎及收藏,獲獎,作品收藏情況,專家評論,邵大箴評楊瑞芬,賈方舟評楊瑞芬,賈浩義評楊瑞芬,其他名家評論摘錄,藝術風格賞析,藝術特色,藝術家闡述,代表作品,作品《京城春色》,作品《虞美人圖》,作品《晨曲》,作品《蜀葵》,作品《春天的日子裡》,作品《飛燕花》,作品《舞女蘭》,蘭花系列,玉蘭系列,荷花系列,潑墨系列,寫意畫系列,相關新聞,拍賣記錄,出版著作,

畫家簡介

楊瑞芬,女,1950年生於北京。中國當代著名花鳥畫家,師從著名畫家田世光先生。
楊瑞芬楊瑞芬
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炎黃女子書畫家聯誼會理事,馬來西亞草堂門金石書畫會理事,榮寶齋畫院特聘教授,北京畫院專業畫家。
擅長花鳥,風格高雅大方、剛柔並濟妙想豐富,是獨具特色的中國當代女畫家。作品有《雨後》、《京城春色》、《晴霞》、《玉簪》、《冰清玉潔》、《蜀葵》、《地涌金蓮》等多次獲獎,被中國美術館、中國美協、中國展覽公司、北京美協、北京畫院等單位及國外機構和個人收藏家收藏,多次在內地及中國香港地區、中國台灣地區、日本、澳洲、韓國、瑞士、美國、馬來西亞等國家舉行畫展。
著有《楊瑞芬作品選》、《楊瑞芬畫集》、《當代名家工筆花鳥精品·楊瑞芬》、《楊瑞芬花鳥畫集》、《中國當代名家畫集·楊瑞芬》、《榮寶齋國畫技法叢書——工筆畫范·玉蘭》等。入編《中國當代花鳥畫》、《當代中國畫精品·花鳥卷》、《中國工筆畫全集》、《中國現代花鳥畫全集》、《中國花鳥畫名家》、《中國當代國畫家辭典》、《世界華人美術名家年鑑》、《世界華人美術名家書畫集》等。

獲獎及收藏

獲獎

1977年,調入北京畫院。
付家寶,張仁芝,楊瑞芬,王明明四人聯展付家寶,張仁芝,楊瑞芬,王明明四人聯展
1981年,一九八一年度北京美術作品三等獎。
1984年,第六屆全國美展,北京乙等獎。
1984年,全國青年美展,優秀作品獎。
1985年,北京八十年代畫展,優秀作品獎 。
1986年,北京《七一》畫展,優秀作品獎。
1986年,北京新時代畫展,優秀作品獎。
1986年,北京八十年代畫展,優秀作品獎。
1988年,中華杯中國畫大賽,三等獎 。
1994年,新鑄聯杯中國畫展,優秀作品獎 。
1994年,亞洲女畫家作品展,優異獎。
1998年,韓國國際美術交流展,優秀作品獎。
2002年,全國第五屆工筆大展,學術獎。
2003年,亞洲女畫家作品展,優異獎。 

作品收藏情況

中國美術館:《蜀葵》(1983)
美協:《雨後》(1983)《京城春色》(1985)《晴霞》(1986)《玉簪》(1986)地涌金蓮(1988)
北京畫院:《爆竹花》(2003)《蘭花》(2003)《睡蓮》(2003)《清韻》(2004)等

專家評論

邵大箴評楊瑞芬

雅麗而質樸——邵大箴(1993年)
楊瑞芬花鳥畫《冰清玉潔》玉蘭楊瑞芬花鳥畫《冰清玉潔》玉蘭
楊瑞芬女士是近幾年來活躍在大陸畫壇的著名花鳥畫家。她的畫風意境清新,格調高雅,深得行家和觀眾的好評。我注意楊瑞芬的畫也有好幾年了。在一些展覽會上我常常在她的作品面前駐足觀賞,為其獨特的構思和技巧所吸引。
畫最忌匠氣,工筆重彩尤為如此。工筆重彩雖然是用細緻精工的技巧來呈現物象的美,但它不要求面面俱到,更排斥冷漠的描繪。因為缺乏含蓄的描繪,會使讀者覺得一覽無餘而無咀嚼餘地;缺乏作品的感情投入,又會使讀者在作品面前感到索然無味,調動不起欣賞的趣味。當然,要做畫得工整而不膩俗,細緻而不繁瑣,作者不僅要有熟練的技巧,更需要藝術修養和悟性。為了使自己的作品有新的創意,楊瑞芬從藝術構思到繪畫技巧,都力求突破傳統程式。她不求構圖的“完整性”,力求構圖的自然和隨意,在自然隨意中追求奇特性和新鮮感,在造型上,有意識地在工整中加入不工整的因素,在寫實中加入寫意的成分,以求奇、新、雅的藝術效果。我想,楊瑞芬的創作之所以取得這樣的成就,除了技術、技巧的因素外,還和她新的藝術觀念有關。
畫,要靠技藝。可是起決定作用的不是技藝。畫是人的內在生命和感情的表現。楊瑞芬深知此理。她說:“藝術創作直接反映畫家的思想情感,反映時代的變化。”她不滿足單純地對自然現象及事物的寫生和再現,她時時注意用自己的眼睛構建藝術的世界。看得出來,一幅幅神奇美妙雅麗質樸的畫幅,都滲透著作者熱烈的情感。
畫,有中西之分,畫的各個品種、門類也有自己的特點,但這些層異、區別和特點,不是一成不變的戒律,即使中西不同的繪畫表現體系,也不是完全互相排斥和對立的。它們可以相互融會和互通有無。傳統的工筆重彩,前人已達到極致境界,今人要有所突破,一是要深入研究自然對象,體現時代情緒,使作品富有深切得的自然感受、和前人、他人拉開距離,避開模仿之路;一是善於從其它民族的繪畫,從包括寫意在內的其它畫種中吸收養料,以彌補工筆重彩傳統技巧之不足。
楊瑞芬的革新是建立在鑽研傳統和鑽研外國藝術的基礎之上的。她自幼喜愛美術,曾師從著名花鳥畫家田世光先生學畫。她深入研習過宋、元時代以及陳老蓮吳昌碩任伯年陳之佛鄭乃光等名家作品。她從西洋繪畫、日本繪畫中得到許多啟發,引進設計意識和構成因素。她還關注裝飾繪畫和攝影藝術的成果。多方面的修養使她作品的格調有明顯的變化和提高,近些年來,她更注意工整的描繪和寫意水墨的結合,賦予裝飾意味很濃的畫面、以及豐富的表現力和更為開闊的意境。
楊瑞芬善於在創作過程中捕捉瞬間即逝的機遇和偶然性,根據自己的生活感受,加以伸引和發展。她的畫有的是胸有成竹的產物,有的是隨機應變的即興創造,有的是這兩者的有機結合。正是因為生活經驗、感情體驗和豐富幻想力的融匯一體,人們讀她的作品感到一種勃勃生機,感到生命力的躍動。不願墨守成規的楊瑞芬還在繼續探索創新之路。我相信,這位剛過不惑之年的畫家,通過不斷的實踐,會取得更大的創造成就。

賈方舟評楊瑞芬

山花野卉中的生命激情——賈方舟(2011年)
楊瑞芬花鳥畫《鬱金香》楊瑞芬花鳥畫《鬱金香》
在傳統繪畫中,花鳥畫是一個很早就已經成熟的畫科,它所以能夠在早期得到充分發展,是因為花鳥畫和山水畫一樣,它所表達的是一種天人合一的自然觀,符合文人的審美理想。所不同的是,山水畫所畫的是一種“全景式”的自然,是人對自然的巨觀觀照,而花鳥畫則是人對自然的局部性體察,是將“鏡頭”對準自然之中花與鳥的一個“特寫”,是對自然的“微觀”觀照,從而體現出人與自然的親和、人對自然的嚮往。山、水、花、鳥都是自然的組成部分,山水畫家、花鳥畫家都是自然的歌手,在謳歌自然這一總的主題面前,又都是一致的。
楊瑞芬最初走的也是和大家相似的路,她的以花鳥為主題的作品曾多次獲獎。隨著不斷的寫生,不斷尋找新的表現對象,楊瑞芬逐漸找到了自己的興趣點,並且摸索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表現方法。這個興趣點來源於一種“生命意識”,她不再像過去那樣,只是把花當做一個好看的描摹對象,而是看做一個生命符號,看做一個孕育生命的母體,所有新生命的徵候都來自於她的美麗姿容,以致她本身就是一個生命體。正是畫家對花所具有的這種獨特視角和深度理解,才使她有了獨特的表現。
我曾在前兩年看過一個紀錄片,題為《植物的私生活》,拍攝者以全新的生命視角,完全把植物當動物來拍,從它們的發芽、生根、開花、結果,以及為了自己的生存、“種族”的繁衍和免遭滅絕,所採用的各種富有智慧的生存策略,看後令人驚嘆不已。植物本來就是自然生命的一個部分,與其他生命所不同的只是它的生命過程是在生長它的原地完成,於是,人們將它們與動物區分開來。而在楊瑞芬的作品中我所看到的正是類似紀錄片那樣以一種全新的生命視覺對待她的表現對象。
花苞的形成和綻放是個體生命生長到一定時期最富有魅力的生命現象,它們以自己艷麗的色彩、細膩的質地、優美的身段以及誘人的芳香氣息,竭盡全力去吸引傳遞花粉的蜜蜂和蝴蝶。而這一切都是為了家族的繁衍,但給人帶來的卻是賞心悅目,成為畫家持久的藝術描繪的對象。
從楊瑞芬的作品中不難看到,她所畫的花大多叫不出名字,因為它們不是花匠在花房中培育出的名貴花種,而是從自然中得來的奇花異卉。畫家以寫生手段從南北各地自然中獲得素材,並且在此基礎上加以創造。她敏感於花的不同形態結構,敏感於花心花蕊那富於生命感的特徵,在描繪中加以形式上的誇張變形,將某些造型元素重組以改變原有的結構方式,甚至按照自己的想像“臆造”出一個花的新樣本來。但這樣做的目的並不在臆造本身,而在將那些處於靜態的花“動態化”、“擬人化”,使它們或像一排蹁躚的舞者、或像一群翻飛的蝴蝶,有時又像游弋在大海中的水母,抑或是一隊展翅飛奔而來的群鳥……此時,“花”似乎不再是“花”,但又是什麼呢?是人?是蝶?是鳥?定睛再看,花,依然是花。是有身姿、有動態、有生命感的擬人態的花。於是,這種富有創造性的、對自然生命活潑躍動的詩意描繪,就成為楊瑞芬作品最為重要的風格特徵。
楊瑞芬對花所作的這種擬人化的大膽描繪,作為一種新的嘗試過去還不曾有過。她在那些富有生命感的花中看到的是一種與自然生命息息相通的品格,從而通過強化或改變花的形式結構,設法讓花“活”起來、“動”起來,這種新的思路和新的表現途徑,正好避免了一般花鳥畫中常見的積習,一些不求進取的花鳥畫家不是從生活的感悟出發去尋找自己喜愛的題材,而總是喜歡因襲前人現成的探索成果,將某花當作某種人格象徵來表現。例如古人常畫的梅、蘭、竹、菊,以其象徵“君子”的高潔品性,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象徵人格的清正,牡丹象徵富貴,松鶴象徵延年益壽等等,但因襲者並沒有現實的觀察和體驗,因此只能是陳陳相因,了無新意。楊瑞芬畫的花顯然與這些概念化的陳詞濫調毫不相干。這是非常值得首肯的。
在藝術處理上,楊瑞芬的花卉也有自己的特色,即色彩與水墨並置,工筆與寫意同構。這一手法齊白石曾經用過,以工筆畫蟲,以意筆畫草。而楊瑞芬則是以工筆畫花,又將水墨手法融入其中,兼工帶寫,形成粗礦與細膩的對比,水墨在恣肆撒潑中也增加了一種山野氣息和生命能量,構成其作品的另一個特色。

賈浩義評楊瑞芬

楊瑞芬的工筆大寫意——賈浩義(2011年)
楊瑞芬是北京畫院我的同事,著名的工筆花鳥畫家。凡熟悉她的人在展覽會上一眼就能認出她的作品。她最明顯的特點是工筆大寫意!她走的不是死套傳統工筆畫的路子,雖然她早期認真地學習過傳統,不過她離開傳統程式是比較早的,她邊研究學習傳統邊開始了新樣式的探索和建造。她是有強烈個人感覺的工筆畫家,而古往今來,工筆畫的傳統程式比其他畫種更加根深蒂固,開拓創新是很多工筆畫家不敢觸及的事。
她首先擺脫了中國工筆花鳥畫的傳統構圖模式,多為橫式方構圖並多為特寫形式,而不是中國傳統的豎構圖。八十年代她的畫便顯現了強烈的個性,或可以說她走上了“大寫意”的路子。她顛覆了中國傳統意義的工筆畫,不強調對物象如實的描摹,而是取其一點加以強烈的誇張。因此才能狠狠地撞擊觀者的視覺與思維。她的花有時只取一點,而在這一點上下的功夫是全力的,狠抓其畫龍點睛的一點,其餘的畫面都是配角。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她解構了整個畫面與物象,再作出一個新的組合,或叫新的構成。她拋棄了自然界提供的“真實”,使其成為意象的畫面,是意象的真實,所以我說她是“工筆大寫意”。
她不但畫面結構形象為大寫意思維,她的色彩也充分作了大寫意的處理,她的施色方法與色彩取向都完全不是傳統的延續,她是以當代人的審美習慣與要求尋找新的色彩語言及實施方法,創造出一套嶄新工筆畫色彩與模式。色彩強烈、沉穩、豐富,微妙處、概括處並不單調,千變萬化而不覺做作……。
總之楊瑞芬默默地進行了幾十年的工筆創作實驗,創造出一批批可圈可點的花鳥畫作品,並且現仍在繼續著矢志不渝的創作。

其他名家評論摘錄

范曾:寄意花魂鳥魄。
楊瑞芬的畫使我感觸很多,她的思路廣,新精神多,在畫院是比較突出的一位。她有開拓精神,不斷在演變自己的畫。她在傳統之上,加上新東西重新組合,如《蘭草》很有特點。
楊瑞芬的畫力圖把傳統的畫往前推動一步,改變了一種視覺效果,比較有張力,像用長鏡頭取景一樣,改變視覺方式。
楊瑞芬的工筆花卉,從宋元院畫入手,廣泛吸收西方和日本的裝飾繪畫、現代攝影等表現手法,細緻地感受自然之美,納入獨創的典雅、純淨的藝術美之中。
華夏:( 摘自《創造物我交融的美》)
楊瑞芬別具一格的花鳥畫,生意盎然,清麗典雅。從生活中來而重意境的表現;有傳統功力卻不墨守成規;吸收西洋技法在為我所用。而且,畫法不斷更新,為探求風格的新穎而努力不懈。可謂是中國畫壇新秀中的佼佼者了!
她不重複古人,不照搬自然,而致力於藝術形象的創造。不是憑空臆造,而是能動地反映客觀,是自覺不自覺的傳統的繼承與發展。像她那樣的既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又富誘人的藝術魅力,既有傳統特色,又富新穎意境,出手不凡、獨創一格的工筆花鳥畫,是畫壇罕見的。
楊瑞芬進入微觀世界發現美,與眾不同,她的藝術含有很深層的思想。
吳休:( 摘自《楊瑞芬的藝術世界》)
當代著名畫家楊瑞芬女士,是一位出類拔萃、成績斐然的工筆花鳥畫家。
她曾在著名花鳥畫家田世光先生的指導下,深入研習宋、元、明、清時代的花鳥畫傳世經典,和近、現代吳昌碩、任伯年、陳之佛、鄭乃珖等著名畫家的作品,打下了傳統技法的堅實基礎;她還從西洋繪畫、日本繪畫中吸取營養,豐富了表現手法和審美意蘊,她大膽引進現代設計意識和構成因素,並關注多種近現代新興藝術將其融入到作品情感的表現中,作品中透露的魄力與優雅皆使人印象深刻。
她的藝術創新建立在繼承優良傳統的基礎上,並且,無論在作品的立意、構圖、造型和色彩等方面,都形成了個人獨具的風格,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
看了楊瑞芬的作品,感覺別開生面,整體有力度,表現手法有層次,色彩處理很新穎,作品有時代精神。所有這些,自身有感受,沒有一股激情是不可能達到的。
她的畫總是十分突出自我性格色彩的感覺。《京城春色》很古樸,既有傳統,又有時代感。在技法上有新的地方,在色彩運用上、肌理效果處理和構成上也都有所突破。還有《睡蓮》,工筆畫能畫出寫意的感覺來是非常可貴的。
張仁芝:(摘自《追尋藝術美神的召喚——觀楊瑞芬花鳥畫有感》)
楊瑞芬的畫要給人以視覺衝擊力,她面對蜀葵速寫,細緻觀察、精緻入微,下了很大功夫。在藝術上有想法,從傳統形態走向了現代形態。她在工筆畫中加進了潑墨,出其不意。
她是一位在藝術上很有想法,並肯於探索的女畫家。藝術處理上不落俗套,設色非常大膽潑辣。
從深入觀察體驗物象神態中獲得創作靈感,對眼前的花草植物進行大膽剪裁重構畫面,進而營造心中理想的神奇藝術境界。
楊瑞芬的藝術完全是自己的面貌。
她在處理傳統和創新之間非常成功,個人風格特彆強烈,可謂是“一花獨秀”。
楊瑞芬的色彩獨到,她在色彩上的突破是帶有劃時代性的。
她的畫取法傳統,又不拘於傳統,敢於大膽地吸收西洋、日本繪畫技法。
朦朧的色彩又帶有較強的現代抒情意識,與當代人的審美心理十分默契,從而達到了一種東西方觀眾共賞的藝術效果。
楊瑞芬往往能抓住其形象中具有獨特性的一面,並將其予以誇大、變幻。
她既能把握花鳥形體的整體姿致形態,又能敏感和洞察到花鳥形體的微觀質地之美,並運用富有裝飾意味的造型和色彩處理手法,精描細染,兼施一些具有現代意識的新技法,創造出一種充實、飽滿、清新而又深邃的畫面境界。在這種意境中,畫家心性的淳樸與執著已昭然呈現在我們眼前。
在自然色彩的基礎上,浪漫地加以變色,展現出新穎的藝術魅力。
真和美,是藝術作品最為可貴之處,楊瑞芬在這一點上非常難得的成功。
最本質的,是她有真性情,所以她的藝術有包容性,有探索性和創造性。
她的觀察精緻細膩,她的作品是在和生活中的美對話。
很純真,每幅畫都反映了她純真的天性。
楊瑞芬的中國畫把西方的顏色、現代構成都揉進去了,恰到好處。尤其是那些肌理做得很好,工細和放鬆形成節奏感和對比感,色彩豐富和諧,給人一種非常美的享受。
她的變形、藝術提煉比現實更美。
藝術的核心是創造和情感,我很喜歡楊瑞芬的工筆畫,有裝飾性、視覺性、包容性,情感表達得很充分。
藝術在感情表達時最有個性,楊瑞芬的畫很真誠,她在寫生的時候,就把對形的情感帶出來了。
吳剛:(摘自《因心造花 以墨運心 映當代之美》)
她發現了一種截然不同的美麗——自然界中的奇花異草,百合、枸杞、蜀葵、芍藥……幾百上千種叫不出名的花花草草簇擁著她,多么奇妙啊,那些花經過太陽的妝點魔變,枝枝葉葉,花花蕊蕊都舞起來、飛起來了,可惜夢幻般的花仙子世界逐光消逝,世人難尋。
她不甘心它們的消逝,她要留住它們,讓它們鮮活起舞,她要與人們分享她的夢幻。
無數支畫筆的潤染,無數碟色彩的調配,無數次心靈在山野間徜徉,無數遍技法的探索、融合、誇張、放大、縮小、疊加、沖淡,不斷的實驗、總結,終於找到了自己的表現筆觸,讓花草愉悅地飛舞起來,夢幻盡顯在畫紙上。
誰見到《舞女蘭》都會立即想到芭蕾舞劇《小天鵝》中的四隻可愛的小天鵝,一朵朵蘭花高高地踮起足尖踢動著矯健的大腿,表演著多情婀娜的舞姿,但是她們又好似小天鵝那樣雅雅活活,嬉笑玩鬧,她們是一群成熟了的青春倩女,嫵媚中透著端莊,絳紅色的幕布更增添了幾分沉穩的氛圍。
楊瑞芬花鳥畫《舞女蘭》楊瑞芬花鳥畫《舞女蘭》
那朵朵爆竹花,誰又能說不是當代青年們夢寐以求的愛情模式呢?兩朵花緊緊相依,並蒂而生,紅得濃艷,就像愛情之火突然迸發,熊熊燃燒,燒得熾熱絢爛,不顧一切。退到後面背景里的花葉,虛虛實實,影影綽綽,以至於花實反似夢,葉虛倒似真,夢耶?真耶?你可看得真切?
還有桔梗、鶴蕉、鴨嘴草、瓷玫瑰,以及那些說不清、叫不出名的仙花奇草一個個在中國畫壇上亮相。著實讓人眼目一新,大為讚賞。楊瑞芬的畫筆始終追求自然界的奇花異草,開拓前人未曾表現過的領域,既充滿感性化的想像力,又極富現代裝飾觀念地再現出理性化了的自然,欣賞她的畫作,感受畫中的樸實和真摯,讓我有一種坐飲清泉的感覺。

藝術風格賞析

藝術特色

象徵性現實的擬態花形 ——讀解楊瑞芬的藝術風格
中國工筆花鳥畫從唐朝至宋元,在造型上一直崇尚嚴謹寫實。從明清陳老蓮開始注重意象的概括和變形,惲南田則開創了沒骨法的工筆花鳥,在技法上靠近了寫意畫。到了近現代,畫家求變的思想日益增強。於非闇的雙勾重彩花鳥畫在宋朝院體的基礎上吸收了裝飾風格,一改柔弱,提升了工筆畫的氣勢。陳之佛為色調統一、營造意境,開始渲染底色,鄭乃珖為畫面需求截取花卉的局部與青銅器進行組合,工筆花鳥畫開始向形式的表現力伸展。近三十年,在觀念革新形式創造上,楊瑞芬的‘寫意’工筆花鳥畫尤顯突出。著名畫家賈浩義先生稱楊瑞芬的風格為“工筆大寫意”,我認為這個‘寫意’,主要表現為三個方面:
一是造型上的‘寫意’。
楊瑞芬在工筆花鳥畫中開創了擬人擬態的變形法。她將花向人、動物等想像的物體進行了變幻,賦予花擬人擬物的形態或姿態,在觀念上突破了傳統題材對‘花’的界定,提升了心象的境界。在她之前,工筆花鳥畫雖有意象變形,卻都沒有掙脫原有物象的結構束縛,形式手法仍滯留在畫面上的設計,這方面,楊瑞芬的變形是具有開創性的。她從研究花形構造中挖掘美,塑造美。誇張的、裝飾的、圖案的、解構的、重象的皆為創造嶄新的形象服務。最終以肯定、典雅的輪廓,為世人展現充滿想像力的夢幻花形。以往,工筆畫是以實造象,寫意畫是以虛活象。楊瑞芬能以實寫意,在千百年來的中國畫演變史中立足,並自成一體,極為難得。
楊瑞芬花鳥畫《爭春》楊瑞芬花鳥畫《爭春》
二是技法上的‘寫意’。
傳統工筆畫是在熟宣上進行繪畫的,楊瑞芬卻常用生宣,她從實踐中摸索出屬於自己的技法,手法不拘一格,其中最具獨創特色的,是她將潑墨法引入了工筆花鳥畫,並在背景使用了水墨,及揉紙的技法,將寫意與工筆作為形式手段巧妙結合。這種別開生面的妙境,是含有寫意意味的整體把握,同時也是細膩刻畫對肌理層次的進一步追求。然而,在楊瑞芬之前,工筆花鳥畫壇中還從未出現過如此魄力。潑墨在工筆中的對比非常強烈,它打破了安穩的格局,爆發極致的張力,不免讓人以為畫家是在險中求奇。豈料,有一種美,正是要在打破原有平衡後,重新建立起更加微妙的平衡。恰恰是從楊瑞芬的這類作品中,我們更能看出其在傳統與現代的多樣技法間收放自如的才華造藝。
楊瑞芬花鳥畫《春光》楊瑞芬花鳥畫《春光》
三是色彩上的‘寫意’。
隨著世界文化的融合發展,色彩作為視覺語言的要素,為畫家提供了更廣闊的表現空間。齊白石的紅黑對比,林風眠的彩墨,黃永玉的彩荷,中國畫已經顯現出重視發揮色彩功能的面貌。楊瑞芬用色意識的獨到之處在於以意設色、活色活象。不拘泥於固有色環境色、印象色、主觀色、想像色,活用色彩,移色造意、闊色造勢,形成了寫意的情趣。在其畫中,經常出現意想不到的,與客觀似是而非的顏色搭配。整體觀之,各色間卻呈現出一種相互呼應的和諧美,達成了意“真”的效果。有時,她誇張了固有色或環境色,反而形成了一種印象中的物象本色。這種不固守單一模式的靈活用色,依賴的是藝術家的直覺天分,造成其作品的千姿百變。
楊瑞芬的畫,給人的總體印象是氣勢上的寫意精神,造型中透著大氣,技法中透著率性,色彩中透著靈慧。正如佛語:“一花一世界”,楊瑞芬的花鳥是一個康壯的世界。
曾經有個美國朋友感慨美國有個喬治亞·歐姬芙,中國有個楊瑞芬。她們都是個性強烈的傑出女性畫家。歐姬芙的微觀花卉,是將花的微小局部放大成特寫,從中發現和組織了植物輪廓的曲線美。楊瑞芬的擬態花卉,是將花的外形想像加工成變體,積極於創造出的形態美,而特寫只作為其中一種手法。兩者的藝術角度不同,都是獨一無二、不可替代的。兩者不謀而合之處則是都達到了半寫實抽象的境界。在歐姬芙的畫中,我看到了“寫實性主觀”,即客觀景物中的主觀視角。在楊瑞芬的畫中,我看到了“象徵性現實”,即以象徵營造的現實情景,這種“現實”不是“真”的客觀物象,它符合了中華藝術精髓之“神似”,是心靈景象的真實再現
楊瑞芬的工筆花鳥畫紮根於本土,樹風於時代,她的革新成果已成為歷史發展必不可少的一環,由她啟發拓展的新形式,也必將為之後的工筆花鳥畫帶來不可忽視的影響。
(作者:立儒 發表:《榮寶齋》2012年第3期(總88期))

藝術家闡述

雅昌藝術網專稿
畫展專訪楊瑞芬:心花怒放的世界
採訪人:黃楚崴
地點:北京 798藝術區 橋藝術空間
從您的“象徵性現實”中,明顯含有一種以心靈景象再現的真實感,您可以談一下您的這種寫實手法是如何產生的嗎?
寫實,不是外形逼真就可以了,對藝術來講,遠遠不夠。傳神,才是“寫到了實處、繪出了真貌”。花卉植物都有各自的靈性,抓住了就能畫出好作品。我畫中的“真”就是靠我自己的親身體會和細心觀察。古人對梅蘭竹菊的讚頌首先來自於對它們個性和處境的體會。“天人合一”的思想也需讓心向外界敞開,才能融入宇宙自然,提升內在境界。為了畫出花與我融為一體的好作品,我切身處地思考花草的細微變化,感悟的同時讓我的心靈也得到了升華,達到心中有花、花中有我的境界。我的性格讓我總想以最美的方式來表現生命的珍貴和頑強的一面,我非常注重捕捉花朵最美的瞬間,這一瞬的象徵力最強。當然,要實現這些,我付出的也很多,必須不辭辛苦、抓準時間地堅持寫生。而寫生的關鍵是要先觀察,有了想法和感受時再去畫。每年要在花期最好的時候去畫,且年年體會有所不同,需用多年時間不斷深入對花的體會。四十餘年的藝術生活中,我一直追隨著花的美好年華,從未間斷寫生取材。
您的很多作品都特別注重對生命力的表現,常給人一種朝氣蓬勃、積極向上的感覺,是否可以理解為“生命力”是您的一個整體的創作主題呢?
是的,我的性格比較熱情,激動。我喜歡的,我愛的,我就很想把它們表現出來,尤其是那些奮力綻放的微小生命,那種健康茁壯的美,最令我感動。我希望通過表現花卉的勃勃生機,讓觀眾也和我一樣得到鼓舞。透過那些純淨的生命,讓人們感受真善之美,和一種彼此關愛的溫情。還有一點,讓我的“生命”主題會一直持續,就是我的確把花草當做了一個個活的生命對象來看待。我寫生的花卉中,有很多是年年見、來年又見的“老朋友”,其中還有特別“長壽”的。如大覺寺的“玉蘭王”——兩棵300多年的玉蘭樹,好似一對老夫妻,經歷了漫長歲月的雕琢,枝幹、花朵的美都是新栽玉蘭不能相比的,我幾乎年年去看去畫。後來有一年發現其中一棵的位置被替植了新樹,我很是惋惜,那么美的生命終有消逝,而我再也畫不到它來年的新貌了。但慶幸的是,它的美未隨死亡枯竭,而是永遠留在了我的心中和我的畫稿中。能夠用我的藝術銘刻永恆的生命,我覺得很有意義。
最後,您能具體講幾幅您此次展出作品的創作構思嗎?
好的,這次展覽的《蘭夢》是我1987年創作的蘭花作品,採用我的特色“揉紙法”和胭脂色做背景。在2米多高的畫面中,我畫了三朵從雲南寫生回來的熱帶蘭花。當時為了突出我對這種新奇花卉的強烈感受,我將每朵花都畫得很大,有選擇地提煉造型,體現兜蘭的一種莊重、典雅的氣質。我的這種為突出花卉個性而進行誇張,將畫面視線集中在花頭的“大工筆花鳥畫”,從這個時期就已經成形了。
《月季》是我90年代創作的一幅“潑墨工筆花鳥畫”。為了破除工筆畫容易太工太板的問題,我將潑墨手法融入到畫面中,讓粗礦與細膩的肌理相互照應,產生一種寫實與寫意交融的新趣味。“潑墨工筆花鳥畫”是我獨創的一種畫法,看似輕鬆,實際則需有豐富的技法、構圖經驗來駕馭。在流動的水墨元素介入後,畫面對重彩部分的處理也要求更高了,我在色彩、造型、疏密、虛實等方面都做了更全面的細節把握,並在整幅畫的大勢上,用一朵朵巨大的、熱烈的紅花匯聚了極強的力量,讓心中的花朵盡情怒放。
《爭春》屬於我 “擬態花卉”的又一代表作,畫的是一種不知名的小花,卻被我以“大花”的形式來展現。由這些小花給我的第一印象產生靈感,我用“擬人化”的變形手法,將花形描繪成好像高空中展翅飛翔的大鳥,或似節慶中歡跳的舞蹈演員;以鮮純的黃、藍兩色構成畫面色彩的主基調,達到漂亮、明朗的效果;再加上茂盛的花葉簇擁成肌理豐富的背景,一股濃郁的春天氣息,和一種躍躍欲試、奮勇爭先的青春活力,就出來了。
1989年您的作品《春天的日子裡》在中國美術館展出,當時您是怎樣在那個年代就創作出如此大膽現代的作品呢?
文革過後的80年代,藝術的創作氛圍有了很大改善,讓我能更加自由地投入到創新的探索中,讓我興奮、喜悅,動力十足。之前我已在技法探索上有了一定的積累,在吸收、借鑑了東、西方的繪畫及很多其他領域的優點後,我很順利地從傳統走向了現代花鳥畫的道路。在題材、技法、形式、用色等方面,我都更加積極大膽地去嘗試。1986年我去雲南西雙版納寫生的2個月,對我後來的創作起到了重大推動作用。我的創作靈感在進入原始森林後,徹底爆發了。我收集了大量新奇的熱帶花卉素材,如鶴蕉、鴨跖草,我畫的《地涌金蓮》恰是當時剛從原始森林中採集出來的新品種。而各種蘭花,則成了我的主要題材之一。《春天的日子裡》就是我之後比較成熟的作品,尤其是在我的“擬人花卉”風格上,很有代表性。我在畫中表現的蘭花不再是靜態的,而是可以像人一般有喜悅的笑顏,像人一般有歡快的舞姿。此外,為了增加畫面的豐富感和厚重感,我還使用了一種工筆國畫的“揉紙”技法,這是我最先採用在工筆花鳥畫中的肌理技法,也是我從80年代至今最頻繁使用的,我的特色技法之一,它至今影響很大。1985年創作的《玉簪》是我的“揉紙法”作品中最早獲獎的一幅,其入選1986年中國美術館八十年代中國畫展”,並獲 “八十年代”優秀作品獎,由中國美術家協會北京分會收藏。到畫《春天的日子裡》時,不僅題材、形式有新的突破,我的“揉紙法”在技巧上也有所提高,我使用了傳統中國畫的胭脂色,卻能把肌理表現得更強,顏色更濃郁。

代表作品

作品《京城春色》

楊瑞芬筆下的紅底玉蘭風格獨特,視覺強烈。自然界初春時節迎風綻放的白玉蘭花招所有人喜愛,也是許多花鳥畫家喜歡描繪的題材(包括寫意和工筆),而楊瑞芬從寫生中南海紅牆外的玉蘭激發靈感,創作出的白玉蘭在藝術處理上不落俗套,設色非常大膽潑辣。全畫面用暗紅色打底之後用汪水漬染硃砂色,形成一種特殊肌理,用來烘托枝、乾、花苞和盛開的花朵,畫面效果強烈、火熱,色調濃艷但又沉穩,令人感覺到畫者在用火熱的激情謳歌大好春光。這類題材她前後畫過幾幅,有橫幅,有豎幅,枝幹和花的布局都不盡相同,先後多次參加全國及各地美展,稱得上是其成功的佳作之一。(作者:張仁芝

作品《虞美人圖》

創作於80年代的作品還有代表作《虞美人圖》。此畫至今畫家已創作有幾種變體,有的畫在白底熟宣紙上,有的畫在泥金箋上。花和石頭布局略有不同。以墨色勾染花葉,再以重墨漬染法(沒骨)畫大小几塊石頭。壓住方形畫面用以烘托硃砂的幾朵紅花和少量白花。畫面的色彩艷麗而不俗氣,勾葉的筆線、細緻精到的墨色分染和沒骨畫法墨染的石頭顯得既有大效果,又富於變化。虞美人花瓣的輕盈,薄薄的質感都畫得很到位,微風中飄動起來的一朵朵花,被表現得栩栩如生。(作者:張仁芝
楊瑞芬《虞美人》楊瑞芬《虞美人》

作品《晨曲》

晨曲》作於1986年,這幅四尺立幅工筆花卉,畫一叢令箭荷花,占絕大部分的畫面是在熟宣紙上用漬墨法畫的花葉,襯托著兩朵盛開的紅花,在上端畫兩個花蕾。畫上這一叢墨葉既有總體形式感,又有穿插變化,畫面效果豐富,水墨漬染形成的特有肌理效果用得恰當巧妙。畫面色彩處理上,水墨漬染的葉很沉穩,只在葉尖略加胭脂,色調統一中而有了變化。左下角點綴三隻紅蜻蜓,更添一派生機,是一幅花鳥畫的佳作。(作者:張仁芝)
1986年9月入選“新時代畫展”,於中國美術館展出,並獲優秀作品獎。
首次報導於1987年5月北京電視台新聞。
首次發表於1987《北京畫院三十周年畫冊》人民美術出版社
刊登報紙有:北京晚報昆明日報、中外產品報、深圳晚報等。

作品《蜀葵》

蜀葵》是創作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的六尺立軸工筆花卉。蜀葵花是在夏天北方城鄉街巷和庭院很常見的草本花卉。顏色多見各種粉色和白色。由於它挺直的軀幹和繁盛的花朵,常給人以生機勃勃之感。此畫選取一叢開白花的蜀葵,畫面下半所用碧綠的葉烘托,使這叢花非常潔淨、繁盛、嬌嫩、富有生氣。白花背後畫幾朵粉花和挺健的枝梢作陪襯,增強了畫面的豐富性和空間感。這幅畫多次參加全國及北京美展,被中國美術館收藏。(作者:張仁芝)
楊瑞芬花鳥畫《蜀葵》楊瑞芬花鳥畫《蜀葵》
首次報導於1983年5月北京電視台新聞。首次發表於《中國畫》1983年第四期。

作品《春天的日子裡》

內容題材:蘭花
創作年代:1989年
賞析:
奇思妙想的楊瑞芬花鳥畫
——談《春天的日子裡
中國著名花鳥畫家楊瑞芬是一位勤思敏銳、天賦異稟的女畫家。”多年來,楊瑞芬的畫能在各大美展中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也因她的藝術風格的確與眾不同。楊瑞芬的作品總是充滿了豐富的想像力。她將自然進行藝術再造,把花擬人、擬物化誇張變形,創造出獨特的意境和趣味,這是楊瑞芬藝術的一個重要特色。
楊瑞芬花鳥畫《春天的日子裡》楊瑞芬花鳥畫《春天的日子裡》
她突破了傳統題材的中國花鳥畫的觀念和模式,從80年代起的楊瑞芬藝術中,我們可以明顯的感受到中國花鳥畫的一個新發展,更有視覺力量,更加感性化,更有氣勢,以往與其他畫種相比總偏柔弱的“小”工筆花鳥畫,在楊瑞芬這裡徹底翻身,以“一花獨秀”的大膽風格,在畫壇上逐漸形成了剛柔並濟、充滿激情、魄力的“大”工筆花鳥畫。這是時代審美變革勇推中國畫演變的一個標誌性的大進步。蘇黎世東亞藝術館館長認為楊瑞芬是現代中國畫發展的一個典型,他將楊瑞芬的畫冊收藏入瑞士蘇黎世大學藝術史系圖書館時曾說:“假如辦一個中國畫的發展及演變的展覽,楊瑞芬的畫一定有代表意義。”
楊瑞芬工筆重彩花鳥畫《春天的日子裡》創作於80年代後期,曾多次參加展覽及發表,1992年榮寶齋出版的《楊瑞芬畫集》選用這幅畫作為封面,也是推崇其為楊瑞芬代表性傑作之一。1989年在中國美術館展出時也引起了不錯的反響,在那個年代是思想極為超前的一幅佳作。
在這一尺幅較大的畫中,畫家將蘭花的造型擬人化、誇張化,仿佛翩翩起舞的少女們,充滿歡樂喜悅的氣氛。花形新穎、雅麗大方;色彩絢麗、肌理豐富;風格獨特、奇思妙想、很有創意。
從這幅畫中,還可以看出楊瑞芬藝術的另一大特點——具有十分濃郁的女性特質和純淨、善良之大美。同時是傳統功力與現代技法的結合,東、西方審美的交融,描繪出一幅春意盎然、充滿朝氣,極具新時代氣息的和諧美景。(作者:周闊)

作品《飛燕花》

內容題材:飛燕花(飛燕草
畫種:工筆重彩中國畫
創作年代:80年代
楊瑞芬的花鳥畫題材廣泛,作品中不乏一些奇花異草,有些的確是珍貴罕見的花,也有些雖不知名卻是平凡地生長在我們身邊的花。楊瑞芬的作品往往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新鮮的感受,是因為她獨特的風格,也是因為她能畫、敢畫前人沒畫過的題材,能夠以自己的視角發現從未被表現過的新世界。
她敏銳的觀察,是真真正正從大自然中發現靈感。她為花花草草著迷,公園、植物園、街頭、深巷、郊區、野外、山區,都是她寫生取材的地方,是一位難得的既勤奮大膽又擁有直覺天分的女畫家。她在藝術創作上飛躍般的自由,跟她自70年代末起奔赴各地寫生有很大關係,尤其是80年代雲南之行,也可說是她靈感爆發的起點。她曾一頭扎進雲南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中一連兩個月,每天帶著學生寫生。85年去四川九寨溝寫生時,5歲的女兒也跟著她爬山涉水走入了原始森林。90 年代起曾多次遠赴海外寫生,馬來西亞種類豐富的熱帶植物,也使她獲益良多。
《飛燕花》這幅作品描繪的是一種叫飛燕的花,形態好像正在飛翔的燕子。畫家在寫生過程中,以感性進一步誇張強化了花形和姿態,又以豐富的想像力妙用了色彩和肌理,塑造出其心中充滿激情的生命印象,從而創作出比實物特徵更加強烈,個性十分濃厚的飛燕花。(作者:周闊)

作品《舞女蘭》

楊瑞芬不滿足於原樣照搬和再現眼前景物,而往往是在現實生活中從深入觀察體驗物象神態中獲得創作靈感。她從觀察自然界的花卉對象中發現某種有意味的形式美感之後,大膽捨棄物象在她心中的次要部位,如枝葉,而突出特寫放大花頭,改造並精細刻畫花蕊,重新營造畫面。這一類題材中以各種蘭花的花頭為主。這幅《舞女蘭》是楊瑞芬這類創作的代表之一。畫者將目光集中在花頭,把花瓣伸展的形象進行誇張,描繪出的花朵仿佛芭蕾舞者般,正在翩翩起舞,姿態高雅。(作者:周闊)

蘭花系列

楊瑞芬的蘭花作品有:《蝴蝶蘭》《卡特蘭》《拖鞋蘭》《兜蘭》《蘭花雙鴿》《麗人》《蘭夢》《海星蘭》《春天的日子裡》《舞女蘭》《女神之花》《走向未來》《春之舞》《爭春》《金鳳蘭》《幸運女神》《芭菲蘭》《石斛蘭》《蘭韻》《花魂》《蘭花鸚鵡》《虎頭蘭》《蘭花小鳥》《紫蘭圖》等。

玉蘭系列

楊瑞芬的玉蘭系列作品有:《冰清玉潔》《京城春色》《玉蘭小鳥》《春風》等。

荷花系列

楊瑞芬的荷花作品有:
宿雨初晴》《雨後》《雨荷》《滿泓香荷》《金風蓮動》《秋荷》《秋光》等。

潑墨系列

楊瑞芬的潑墨重彩花鳥畫有:《山花》《夢》《蒲包花》《熱帶美人》《卡特蘭》《野花》《夏趣》《南國印象》《拖鞋蘭》《月季》等。

寫意畫系列

楊瑞芬的寫意花鳥畫作品有:
《麗日》《夏韻》《蘭香圖》《晴霞》《荷香》《燈籠花》等。

相關新聞

《楊瑞芬花鳥畫集》贈書儀式在京舉行
國家圖書館授予楊瑞芬捐贈證書國家圖書館授予楊瑞芬捐贈證書
中國網・濱海高新訊 12月8日,《楊瑞芬花鳥畫集》贈書儀式在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舉行,國家圖書館首都圖書館、中國美術館、中央美院、清華、北大、人大等高校圖書館代表接受贈書。楊瑞芬,當代中國花鳥畫革新派先鋒人物,此次出版的大型精裝畫集收錄畫家從藝40載從傳統到創新的200多幅佳作。 (張瑩
楊瑞芬:捕捉瞬間即逝的花容
《北京晚報》發表楊瑞芬作品《北京晚報》發表楊瑞芬作品
(藝評:邵大箴)
刊登作品:蘭花作品《春之舞》、《幸運女神》,玉蘭作品《冰清玉潔》
來源:《北京晚報》丹青·名家寫意中國
楊瑞芬 讓工筆花鳥綻放於旗袍
本報訊 9月8日,在大連服裝博覽會開幕式表演中,四位模特身著高貴素雅的旗袍亮相,懂行的觀眾發現,這四件旗袍的花色不是一般的印染或刺繡,而是用畫筆勾勒而成。的確,這正是中國當代著名花鳥畫家楊瑞芬老師的佳作。9月9日,記者在大連星海世博廣場名家畫展現場採訪到楊瑞芬老師。(首席記者:陸彤)
來源:《大連晚報》 新聞縱貫線

拍賣記錄

序號
名稱
估價
成交價(RMB)
拍賣公司
拍賣日期
1
楊瑞芬 2012年作 京城春色 鏡心
RMB90,000-150,000
207,000
北京保利
2012-06-02
2
楊瑞芬 2006年作 花鳥 鏡心
RMB100,000 - 150,000
184,000
北京容海
2012-03-26
3
楊瑞芬 2006年作 彩霞深處 鏡心
RMB45,000 - 55,000
72,800
北京容海
2010-12-02
4
楊瑞芬 2007年作 晴霞 鏡心
RMB8,000 - 12,000
8,800
北京保利
2007-09-17
5
楊瑞芬 2006年作 虞美人圖 鏡心
RMB35,000 - 50,000
38,500
北京保利
2007-05-31
6
楊瑞芬 2005年作 新春 鏡心
RMB50,000 - 60,000
49,500
北京保利
2006-06-06
7
楊瑞芬 鬱金香 鏡心
RMB40,000 - 60,000
44,000
北京榮寶
2006-05-14
8
楊瑞芬 1984年作 宿雨初晴 鏡心
RMB100,000 - 120,000
132,000
北京翰海
2005-12-11

出版著作

《劉徳舟楊瑞芬畫集》
1988年,對外貿易教育出版社,ISBN 7-81000-219-8/T.008
《楊瑞芬畫集》
1992年,榮寶齋,ISBN 7-5003-0166-9/J·167
《當代名家工筆花鳥精品·楊瑞芬》
2002年,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ISBN 7-80526-406-6/J·233
《楊瑞芬花鳥畫集》
2011年,中國文聯出版社,ISBN 978-7-5059-7296-4
《榮寶齋國畫技法叢書——工筆畫范·玉蘭》
2012年,榮寶齋出版社,ISBN 978-7-5003-1515-5
《中國當代名家畫集·楊瑞芬》
2012年,中國書店,ISBN 978-7-5149-0624-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