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境域
台州因境內天台山而得名,天台山西南與括蒼、雁盪兩山相接,西北與會稽、四明兩山相連,向東北延伸入海形成舟山群島。
主要山脈
天台山由許多風景名山組成,其主要山峰有赤城山、桐柏山、紫凝山、寒石山及華頂峰、玉霄峰、雙女峰等11山27峰。山峰蜿蜒起伏,景色奇麗。其中,桐柏山是一座值得重視和研究、需要加以開發與建設的道教名山。
主要山峰
《天台山方外志要》“桐柏山”條也說:“九峰者,玉女峰、玉泉峰、華琳峰、香琳峰、瑞雲峰、臥龍峰六峰皆觀側近衛,玉霄峰、紫霄峰、翠微峰三峰稍遠。”
主要景點
當年建造水庫而淹沒於水庫底下的桐柏宮,近年得以易址重建。新桐柏宮具有宋代建築風格,氣勢恢宏,特色鮮明,已經成為非常重要的道教場所。
孫綽在《游天台山賦》中寫道:“赤城霞起而建標,瀑布飛流以界道。”他所寫的瀑布就是桐柏瀑布,近年恢復後被稱為天台山大瀑布。王羲之在華頂山上跟白雲先生學書法期間,足跡亦曾踏至桐柏山。謝靈運對桐柏山念念不忘,在《山居賦》中寫下了:“遠東則天台桐柏、方石太平。”之句。
瓊台仙谷是桐柏山作為道教仙山的重要組成部分,景區內有碧波蕩漾的八仙湖,有呂洞賓詩碑,有別具特色的九峰八仙台等景點,突出了一個“仙”字。同時,具有道教特色,比如根據黃帝在桐柏山設壇祭天傳說修建的天壇、地壇和人壇,蘊含著諸多道教元素。
山峰景點
蓮花峰
蓮花峰是環繞天台桐柏的九峰之一,在
瓊台西十里。蓮花峰峰頂海拔722.4米。
蓮花峰東、南兩面的半山腰,有一條繞山的台地,寬約幾十米到一、二百米,是蓮花峰的精華所在,有蓮峰道院、證教寺、普慈寺、蓮花岊等名勝古蹟。
蓮峰道院
蓮峰道院建於唐鹹通13年,即公元872年。系桐柏高道
葉藏質所建。因以層巒疊嶂,狀似蓮花,故號蓮峰道院。宋治平三年(1066)改額為法蓮院。葉藏質除蓮峰道院外,還在桐柏建有洞天宮,即原來
玉霄峰上的石門山居和玉霄宮。葉藏質還在玉霄宮建藏經殿,稱作玉霄藏,開後代《道藏》的先聲。葉藏質,字含象,處州松陽人,自稱“三洞弟子”,享年七十有四。葉藏質祖上都崇道,尤其以葉法善最有名。
唐玄宗李隆基有《
葉法善像贊》:
詞江瀉液,義苑含芬。別有真氣,青溪出雲。卓爾無對,超然不群。幽人薊子,道士封君。
蓮峰道院的存在時間,跨越唐、五代、北宋,至南
宋寧宗時編的《嘉定赤城志》,它都還存在,當時還有田70畝、地33畝、山421畝。但到元朝王中立編的《天台山志》,它已不存在了。所以,一般認為,到南宋末,或元初,它才消亡。存在時間約四百年。現在,當地農民叫建院的地方為蓮花大宮,都是梯田了。於此派生出來的還有大宮嶺、大宮崗、大宮殿等名稱。院前還有一口圓形的放生池,是蓮峰道院的唯一遺物。
南宋初期,高道毛洞元曾隱居蓮花峰庵,曾任過宋參政知事(相當於副宰相)的大詩人
范成大晚年曾有《寄題毛君先生蓮花峰庵》詩贈毛洞元,詩云:
天台一萬八千丈,蓮華峰在諸峰上。
峰前結屋屋打頭,獨有幽人自來往。
湖海雲遊二十春,歸來還做住庵人。
漫山苦蕒食不盡,繞屋長松為四鄰。
丹訣三千滿雲笈,往來且喜無交涉。
清晨石上一爐香,此時無地昏忻合。
我衰無力供樵蘇,尚能相伴暖團蒲。
但願瘦筇緣未斷,會把蓮峰分一半。
證教寺
證教寺,老百姓都叫蓮花寺。它位於台地位置的最西面。與蓮峰道院比較,蓮峰道院開闊,可以一覽無餘,證教寺卻十分幽靜。證教寺剛好坐北朝南。後山即蓮花峰主峰,高大雄偉;前山小巧靈瓏,但比寺院高,能遮擋住視線;象徵青龍白虎的左右山齊全。如果換個方向,坐西朝東,仍舊青龍、白虎、朱雀、玄武齊全。緊鄰寺前,現在是一座現代建的、貯量十萬立方米的水庫。庫水清綠如鏡,視界開闊,令人心曠神怡。
證教寺建於北宋建隆元年(960),此時
吳越國還沒有納土歸宋,而北宋太祖趙匡胤已經登基。是
德韶在天台山建的第十道場。它初叫無量壽塔院,祥符元年改額為證教寺。
北宋開寶五年(972),在天台山一口氣建了13個寺院的德韶國師圓寂了。但關於德韶的圓寂地點和歸葬地點,至今仍有不同的說法。
以上論點的有力證據是明傳燈作的《天台山方外志》,該書在“證教寺”一條中說:“(證教寺)蓋僧德韶第十道場,後於此示寂。”同時,該志卷五“宋德韶國師”一條中又說:“開寶四年辛未,華頂峰忽摧,聲震一山。師曰:‘吾非久矣’!明年六月,大星殞於峰頂,林木變白,師乃示疾於蓮花峰,參問如常。二十八日,集眾言別,跏趺而逝。”
證教寺到南宋嘉定年間,還有田114畝,地126畝,山1753畝。可見規模不少。延至清代,度日艱難,規模逐漸縮小,直到民國時,附近大悲山將軍殿旁邊一個小殿,因為漏水,雨淋天尊面。
普慈寺
普慈寺,它位於台地的最東面。它比以上介紹的兩個寺、院要高些,但不是蓮花峰頂。有的書說“舊在蓮花峰頂,名大慈院”,其實不可能,因為那不是宜居的地方。
普慈寺,舊名大慈寺。北宋開寶七年(974)重建,治平三年(1066)改額為普慈寺。熙寧三年(1070)遷縣西北二百步。中間曾廢過,以後不知何年,又搬回蓮花峰原址。
普慈寺,當地民眾更喜歡叫猴丁寺。所謂丁,是寺前有段小嶺,一邊是原始岩石,一邊是卵石彈成,剛好彈成了以前大方釘的形狀。所謂猴,是寺前靠右有兩隻天然花崗岩石猴,石約兩人高,確實生得微妙微肖,非常有趣,現在仍在。
解放後,普慈寺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首先是明鑑劃成為地主。他年齡本來就大,沒過幾年就辭世了。土改時,住進了一戶無房的農民。桐柏水庫開始建設後,又住進好幾戶移民。破四舊時,把所有的佛像全都搬出來,給一把火燒了。這些佛像,全為香樟木所雕,點火後,火光沖天,足足燒了一整天。以後,老和尚都死了,小和尚也散了。改革開放後,連這些農民都奔向城裡。因為整個村國小沒有了。本來,這裡周圍的農民都靠賣柴過日子,現在日子好過了,賣柴的早斷種了,
這樣一來,山上林木生長很快,野豬連村邊的作物都敢吃了。獸進人退,農民只好移走。但這是一種社會進步的反映。
蓮花岊
蓮花岊。蓮花岊位於蓮峰道院和證教寺之間最為突出的岩石群。東西約長三百多米,高也有一百米左右。因頂平如岊,又位於蓮花峰,所以它和東林的青山岊、西張的西張岊,合稱天台的三張石岊,並一向有“天台三張岊,名人永不絕”的傳說。游過三張岊的人,都夸蓮花岊最秀麗。蓮花岊最高處海拔578.2米。如果爬上峰頂,只見那些線條柔和分明的花崗岩巨石,千姿百態。有的如石老人,有的如石烏龜,有的像襁褓中的孩子,有的如盤據著的野獸。你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就有不同的答案。深邃的岩隙,迂迴曲折,膽大的人可在其間攀爬穿行。那些乾淨的岩石,可坐著遠眺群山,也可袒腹仰天舒坦地睡他一覺。總之,大家對這些岩石都愛不絕口,讚不絕口。
玉霄峰
玉霄峰就是九峰之一,女梭溪源自玉霄峰上的大坪崗。桐柏山被道家稱為不死之福鄉,養真之靈境。
桐柏宮【桐柏觀、桐柏崇道觀】
三國吳烏元年,高道葛玄來此煉丹,則是有歷史記載的,他在此築成了桐柏宮最早的稚形——法輪院。
唐景雲二年,睿宗下詔在法輪院墟址上建立桐柏觀,
五代後梁開平間升為桐柏宮。在桐柏宮周圍,以前還有福聖觀、鳴鶴觀等道觀。
至宋朝,桐柏宮進一步擴大。宋祥符元年,改名桐柏崇道觀。政和六年,在後山按照宮殿規格建玄命殿,瓦用青色琉璃,內有方丈、齋堂、雲堂、土地堂、三清殿,還有上清閣、御書閣等,觀前玉梭溪上架起二座石橋,橋上建會仙亭,成為桐柏宮一個輝煌的時期。
經過唐、宋兩朝及五代帝王擴葺,和這一時期高道大德們的努力,桐柏道統由衰轉興,四海之內好道之士無不雲集桐柏。宋時桐柏宮占地規模數千畝,周圍宮觀林立,棟宇交接,鼎盛時期桐柏山中有三十六宮,七十二觀,共有一百零八大小道廟。桐柏宮香火旺極一時,收入豐厚,
朝廷先後任命
曾幾、
陸游、
朱熹等為
桐柏宮執事領管。一來以示欽重隆寵,二來命官俸祿增加,而且道觀事務或有需用朝廷調解可以及時處理。
桐柏宮的衰退從明代開始。明初時,桐柏宮遭受火災,化為灰燼,此後雖然作過幾次整修,但規模已非往昔。清代學者潘耒在《游天台山記》中說:“又南十餘里,得桐柏宮遺墟,是道家金庭洞天也……今皆鞠為茂草,惟存三清殿一間,雨淋天尊面,淚下蘇蘇。”
清雍正十二年有過一次重建,得到
雍正皇帝的支持,敕命糧道
朱倫翰督造,並賜額“萬法圓通”,豎
御筆《崇道觀碑》,
桐柏宮再次興盛。
此後又逐漸衰落,即使如此,桐柏宮還是具有一定的規模,我見過一幅民國時期的老照片,也是今日由鳴鶴觀改建的桐柏宮所不可比擬的。1973年,桐柏水庫建成蓄水,桐柏宮完全消失在水底。
在國家宗教政策的支持下,道教南宗文化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關注。自2005年開始,天台縣啟動了桐柏宮重建工程,已先後完成了紫陽殿、玉皇殿、三清殿等六大主體工程。目前,已建和在建的大小建築共有40多處,比桐柏宮全盛時期還要壯觀。
浙江道教學院於2016年經國家宗教事務局批准設立,由浙江省道教協會主辦,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宗旨,是一所集教育、培訓、研究、交流於一體的高等道教專業院校。
自葛玄以後,許多高道,如葛洪、陶弘景、司馬承禎、呂洞賓、徐靈府、杜光庭、張伯端、白玉蟾等到此修煉。呂洞賓有詩寫道:
青蛇繞地月徘徊,夜靜雲閒鶴未回。
欲度有緣人換骨,暫留蹤跡在天台。
洞天宮【玉霄山居、玉霄宮】
玉霄峰下,唐宋時期有一座道觀,稱洞天宮,現在有一座村莊,稱桐天村。這是洞天村諧音而來。
唐調露二年,
司馬承禎在玉霄峰結茅修道,稱玉霄山居。“不踐名利道,始覺塵土腥。不味稻粱食,始覺精神清。”是《洗心山居》中的詩句,頗能反映出司馬承禎隱居玉霄山居時的心境。玉霄山居吸引了眾多從道弟子,他們也在玉霄峰下築廬修道,遂開創天台仙派。
葉藏質於唐鹹通五年隱居於此,築石門山居。他留下了玉霄藏。
葉藏質為
司馬承禎四傳弟子,居石門山居時,他想著在此建一座道觀。鹹通十三年,他為石門山居奏請賜名,
唐懿宗準奏,命為玉霄宮。 宮內建有鐘樓和經樓各一座。鐘樓的鐘為禹鐘,有隱文,傳為越王勾踐宮中的樂器,形如鐸。
建玉霄宮,真正目的是為了整理道藏。葉藏質將原藏於桐柏宮藏經殿內的七百多卷道書移到了玉霄宮的經樓。之後的數年,葉藏質在經樓整理這些道書,編纂後的道書,題“上清三洞弟子葉藏質,為妣劉氏四娘造,永鎮玉霄藏中”。葉藏質整理的道經稱“玉霄藏”,玉霄藏約千餘卷,為當時全國兩大
道藏之一,對道教的傳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吳越王
錢弘俶與
桐柏宮道士朱霄外為友,受錢弘俶之召,朱霄外去錢塘講論道經,回天台後,
錢弘俶為他在玉霄宮前建三清殿,那是廣順元年(951)。
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玉霄宮奉旨更名為洞天宮。唐宋之際是洞天宮的鼎盛時期。石門關的山嶺上,道袍飄飄,朝拜者聽著女梭溪的流水聲,就翻過了陡峭的山道,嶺頭上建有一亭,名著衣亭,朝拜者在此更衣,然後走向洞天宮。
歷史上除了眾多高道修道於洞天宮,許多文人墨客在游訪時,也留下了許多詩句。宋代詩人
陸游曾隱居洞天宮,在此讀書、採藥,他稱
天台山為家山。在他巡察四川邛州白鶴山天台院時,寫下了《玉霄閣》詩,
竹輿沖雨到天台,綠樹蔭中小閣開。
榜作玉霄君會否?要知散吏案行來。
他將天台院榜作“玉霄”,表達了他對桐柏山上玉霄峰深切的眷戀。
元末,社會動盪,許多道經都遭焚毀,桐柏山上的道觀也走向了衰落。
在明代漸漸走向衰落。道士們走了,大殿也就空了下來。王氏族人在洞天宮建起了民居,就這樣洞天宮從一座道觀變為了一個村莊,村莊還是沿用宮名,稱洞天村。
民國年間,玉霄宮前的洞天宮正殿已毀,方丈樓和偏殿還在,但已破爛不堪,洞天宮早已沒有道士相守。後來,方丈樓和偏殿拆了,建起了民房,洞天宮原建築現已無存。村中的老人還能指出當年大殿和方丈樓的具體位置,現還存有山門和放生池遺址,村民稱“山門頭”和“山門塘”。
洞天村南邊有一座廟,廟為三開間,門楣上掛“洞天金庭玉霄宮”匾,廟內供奉右弼真人王喬,
王喬為周靈王太子,號
桐柏真人,他生而神異,幼而好道。後修仙升天為右弼,理金庭洞天,成為
天台山主神。洞天村的王氏族民奉王喬為先祖,民國時期,村中有迎神習俗,每年農曆七月初七,村民將桐柏真人王喬座像抬出巡遊,沿途各村都設案祭拜,祈求風調雨順,生活安康。
玉泉峰
鳴鶴觀
鳴鶴觀,舊名仙壇院、又稱
王喬仙壇。相傳王喬升仙后,封為“右弼真君”,號天台山主,住管吳越水旱,後被佛教
天台宗祖庭國清講寺奉為護法伽藍。公元239年,高道葛玄為祭祀王喬而在玉泉峰上建起了這座道觀。上世紀60年代,小小的鳴鶴觀承載起傳承中國道教南宗法脈的重任。
王喬為西周靈王(前371-545)長子,又稱
王子晉,賢明直諫,失太子封號,後來修煉跨鶴成仙,負責治理桐柏,兼管吳越水旱,成為
天台山的主神(王喬不但被道教尊為神仙,也被佛教尊為護法伽藍之神,不少佛寺內的伽藍殿供奉他)。這裡原有太子庵、吹笙台、上真亭、朝斗壇、妙樂院等眾多紀念性建築,桐柏宮遺存移出來後,即可按原狀規劃配置建設,重點恢復王喬遺蹟。此觀建在桐柏山沿,凌空屹立,仙風徐來,翠鳥之聲似仙鶴和鳴,非同凡響。
鳴鶴觀之西,原有瓊台仙人座、瓊台觀、瓊台廟、黃帝祭壇等名勝古蹟,現已規劃整修。仙人座通道已改建,黃帝祭壇的祭天、祭地、祭祖(人)三壇也已建成,250米的龍形神道將三壇聯成一個整體,風水龍脈均已展現;此地為天台嘉祥靈異之仙山福地,現在軒轅祠(瓊台觀)已奠基開工。幾年後,桐柏宮、瓊台觀、鳴鶴觀三觀鼎足而立於波光粼粼的桐柏湖周邊,光照日月,確是人間天上之美景。瓊台之下有八仙湖、百丈湖鑲嵌在翠綠的山谷中,輕波拍岸,濤聲悠悠,更添奇妙空靈的仙道之氣。
歷史傳說
在歷史上,桐柏山是一座道教仙山。有不少傳說與桐柏山相關。傳說
黃帝曾經來到天台山,命人在天台桐柏山建造了“天人合一”的天、地、人三個祭壇,祈願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傳說周靈王太子
王喬因勸諫其父而遭到冷落後,來到
天台桐柏山修道,成仙后成為護佑
天台山的主神,被奉為
桐柏真人。這些傳說本身並非當代人為了發展旅遊吸引人眼球而隨意編造,而是在古代典籍中有記載。如今,我們應該看重的不僅是傳說,更有歷史上那些值得關注的在桐柏山上真實發生過的事,真正來過桐柏山的人。
歷史人文
翻開民國時期陳甲林先生編撰的《天台山遊覽志》,其中所寫到的天台山古蹟中與桐柏山相關的很多。有三國吳
葛仙翁(葛玄)故居、陳徐則隱真齋居、
司馬承禎故居、
馮惟良棲瑤隱居、
徐靈府方瀛山居、台州刺史柳泌紫霄山居、
白玉蟾方瀛山居、黃雲堂(司馬承禎所居) 、吹笙台等。在不同的朝代,桐柏山上曾經出現過不少道觀,主要有桐柏宮、元明宮、洞天宮、仁靖宮、福聖觀、昌壽觀、法輪院、妙樂院等。這些古蹟和道觀雖然大部分已經消失在歲月的長河之中,但都蘊含著一段生動的歷史故事,都是桐柏山豐厚人文底蘊的體現。桐柏山是道教所列的
七十二福地之一,道書稱之為“金庭洞天”,是名副其實的道教仙山。
在桐柏山留下蹤跡的歷史文化名人著實不少,有幾位人物不得不提。唐代高道
司馬承禎,遍游名山之後,把他修道的地點選在
天台山。
司馬承禎曾先後得到
武則天、
唐睿宗、
唐玄宗的四次詔見。詩仙
李白曾兩次來到天台山,寫下了謳歌天台山的不朽詩篇《
瓊台》:“龍樓鳳闕不肯住,飛騰直欲天台去。”著名詩人
孟浩然也慕名來到天台山,留下的詩篇中多次寫到桐柏宮。隱居天台山的
寒山子,曾經寫下“仙都最高秀,群峰聳翠屏。”等詩句讚美桐柏山。著名愛國詩人
陸游,在他23歲那年就曾來到桐柏山的洞天宮隱居。他51歲被解除官職,遠在四川而被朝廷安排擔任桐柏宮的虛職,兩年之後他到桐柏宮主持宮務。在天台山的歲月,令他終生難忘。直到晚年,他還寫下“但願此身無病,天台剡縣閒遊。”這樣的詩句,真情回憶天台山。
桐柏山上,除了像
李白、
孟浩然、
司馬承禎、
陸游等歷史文化名人之外,還有許多名人雖未實地到過桐柏山但在詩文中讚美桐柏山,有的親臨桐柏山留下了瑰麗詩章。
孫綽在《
游天台山賦》中寫道:“赤城霞起而建標,瀑布飛流以界道。”他所寫的瀑布就是桐柏瀑布,近年恢復後被稱為天台山大瀑布。
王羲之在華頂山上跟
白雲先生學書法期間,足跡亦曾踏至桐柏山。
謝靈運對桐柏山念念不忘,在《
山居賦》中寫下了:“遠東則天台桐柏、方石太平。”之句。曾任台州刺史的唐代道士
柳泌,與桐柏山有一段奇特的故事。他以道士身份擔任台州地方長官,不在台州府辦公,直接到桐柏山幹事,其主要職責是組織民眾為皇帝採集長生不老之藥。唐代詩人
元稹,在擔任浙東觀察使時,對天台山的景色特別喜歡,在桐柏山住過一段時間。他捐出自己的俸祿資助修復桐柏宮,桐柏宮修成後還寫了《重修桐柏觀記》。此外,
劉禹錫、
白居易、
皮日休、
陸龜蒙等唐代詩人也都留下了與桐柏山有關的詩。
北宋時,一代高道
張伯端寫出了道教史上的重要著作《
悟真篇》,成為道教南宗的創立者,其三教合一、性命雙修、重視內丹修煉的思想,對道教的發展影響很大,而張伯端在歷經千難萬險走過南北各地之後最終成就功業的地方,便是在桐柏山。
宋代以降,蒞臨或吟誦桐柏山者,有官員、道士、學人,各色人等,數量很多,難以盡述。直到清代以後,
康有為、
郁達夫、
潘天壽等名人蒞臨桐柏山,留下了不少讚美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