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村鎮

桃村鎮

是膠東歷史上三大重鎮之一,位於煙臺、青島、威海三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及福山、牟平海陽棲霞萊陽乳山六市區的中心,是以交通樞紐為主要特徵的中心城鎮。棲霞市桃村鎮地域總面積280平方公里,轄113個行政村,10萬人口,是煙臺市區域面積最大、轄村數量和人口數量第二的中心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桃村
  • 下轄地區:113個行政村
  • 地理位置:膠東半島腹地
  • 面積:280平方公里
  • 人口:10萬
  • 著名景點:特色村屯
經濟狀況,歷史沿革,遺址,人物,資源優勢,區位優勢,產業優勢,資源優勢,載體優勢,政策優勢,行政區劃,城鎮建設,工業發展,園區建設,招商引資,社會進步,特色村屯,特色農產品,村莊名錄,人口數據,鎮屬學校,由來,

經濟狀況

桃村鎮位於是煙臺市區域面積最大、轄村數量最多、人口數量第二的中心鎮,相繼被確定為“全國發展改革試點小城鎮”、“全國重點鎮”。作為煙臺的衛星城和煙臺南部經濟組團已納入煙臺市新一輪城市發展規劃,成為煙臺市城郊型加工貿易基地、半島製造業基地的重要板塊和區域物流中心
桃村鎮地理位置桃村鎮地理位置
桃村鎮黨委、政府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棲霞市委、市政府“一點兩線”和“突破桃村”的工作思路,依託自身的區位、資源、產業和載體優勢,
以招商引資和對外開放總攬全局,牢固樹立“環境第一、項目第一”的觀念,著力打造經濟發展的平台和載體,通過全鎮上下解放思想、高點定位、加壓奮進、趕超發展,有力地促進了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協調快速發展。2006年,全鎮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8.4億元,增長29.4%;
財政收入3551萬元,增長17.1%;固定資產投資16.8億元,增長29.7%;利用內資8.2億元,增長36.5%;農民人均純收入5566元,增長12%;契約利用外資1443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255.5萬美元;居民儲蓄餘額8億元。

歷史沿革

明清時期,屬文華鄉和荊風鄉地,後設桃村鎮,至民國初,桃村鎮隸屬於二區,1941年屬棲東縣,1945年劃歸牙前縣,1951年境內建11個鄉,1956年設桃村區,1958年成立桃村公社,1984年3月撤桃村公社設桃村鎮,
1992年10月撤鐵口鄉設鐵口鎮,2000年3月撤大莊頭鄉為大莊頭鎮。2000年12月撤銷鐵口鎮、大莊頭鎮建制,其行政區劃併入桃村鎮,鎮政府駐地桃村
2000年,桃村鎮被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為中心鎮,現桃村建成區面積達到8.2平方公里,城鎮居民達4.5萬人。改革開放以來,桃村的經濟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城鎮面貌煥然一新,綜合經濟勢力不斷增強,實現了由農業型鄉鎮向工貿型城鎮的轉變,為推動桃村跨越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005年3月,由於國家巨觀調整,煙臺市撤銷原棲霞市桃村特別工業區後,為了加快桃村發展,經省政府同意,上報國家有關部門申請設立桃村為省級經濟開發區,區域面積與原桃村特別工業區相同。

遺址

膠東革命烈士陵園。位於桃村鎮政府西北1公里牙山前懷,是國家級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和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陵園占地面積50公頃,建有烈士紀念堂、紀念塔、烈士名錄塔、著名烈士墓、紀念亭等300多處烈士紀念建築物,抗日烈士紀念塔矗立在英靈山巔,高聳入雲。
膠東抗日烈士紀念塔。高21.37米,由960塊花崗石組合而成。紀念塔雄偉壯觀,氣勢磅礴,潔白的花崗石上鐫刻著5716名烈士的英名,塔座上鐫刻著1945年7月7日膠東區黨委、膠東區臨時參議會、膠東區行政公署、八路軍膠東軍區政治部、膠東各界抗日救國聯合會、膠東人民自衛委員會聯合題寫的《膠東抗日烈士紀念塔序文》。紀念塔於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告投降之日落成。膠東革命烈士雕像由著名雕塑家、上海美術學院教授章永浩設計,1993年清明節前完成。烈士紀念堂內懸掛著張靜源、張連珠、理琪、王文於克恭、林江、任常倫解文卿等著名烈士的圖片、事跡介紹,陳列著大量革命文物。
抗日軍政大學三分校舊址。位於鳳凰莊村。1941年5月,八路軍抗日軍政大學三分校(膠東支校)由掖縣(今萊州市)三元村遷至牙山西麓刁崖後、麻地一帶。後移駐牙山北麓東夼村(今鳳凰莊),各營隊分駐在雀劉家、小莊(今富莊)、上崖頭等20多個村莊。校長聶風智的辦公室在鳳凰莊,今保存完好。
中共膠東區黨委《大眾報》社舊址。位於桃村鎮牙子夼村。1941年春,《大眾報》社於良臣、胡華山、常其京等工作人員,就曾住在牙子夼村的3間草房裡。時報社全部家當為包袱包著的一台油印機,民眾稱為“包袱報社”。報社在艱苦的環境中編印了4年報紙。報社所在的三間草房如今仍然保存完好。

人物

理琪,原名游建鐸,原中共膠東特委書記,河南省太康縣人。1937年10月組織領導了天福山抗日武裝起義,宣布成立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三軍,任膠東軍政委員會主席兼第三軍司令員。1938年2月13日在牟平城南雷神廟遭日軍襲擊犧牲,時年32歲。
任常倫。一級戰鬥英雄。黃縣(今龍口市)人。19歲參加八路軍,身經大小戰鬥120多次,負傷9次,身上傷痕11處。1944年11月帶領33名戰士擔任阻擊日軍任務。一個小時中殺死日軍135名、偽軍123名,任常倫和33名戰士全部壯烈犧牲。

資源優勢

區位優勢

桃村地處膠東半島腹地,是膠東歷史上三大重鎮之一,位於煙臺、青島、威海三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及福山、牟平、海陽、棲霞萊陽乳山六市區的中心,是以交通樞紐為主要特徵的中心城鎮。
桃村鎮桃村鎮
桃村臨港優勢明顯,距煙臺萊山機場25公里、煙臺港42公里、青島流亭機場130公里、青島港150公里,204國道、煙鳳公路、文三公路縱橫貫通,藍煙鐵路桃威鐵路在此交匯,煙大鐵路輪渡工程縱貫渤海灣,該工程的開通,又將構築一條北起哈爾濱、南至上海新的東部沿海大通道,直接縮短煙大兩捷運路運輸距離1654公里,
乘火車渡過渤海海峽僅需4小時,與此同時,正在建設的“青煙威輕軌”,又把桃村納入了膠東半島“1小時經濟圈”,從而使桃村具備了四周輻射範圍大、周邊需求拉動大、交通承載能力大、自身發展空間大的最佳區位,在膠東具有獨特的比較優勢。

產業優勢

桃村工業經濟獨成體系,現有各類企業660多個,其中外商獨資、合資企業30多個。形成了機械製造、電子信息、針織服裝、醫藥化工、食品加工等支柱產業。桃村商貿經濟發展迅速,自古就是商貿重地,近幾年桃村按照“打造區域物流中心”這一目標,採取招商引資等有效形式,以發展各類專業市場為突破口,
大力培育商貿物流載體,使商貿物流業迅速發展,成為帶動桃村經濟發展的又一重要板塊。以煤炭、建材、果品蔬菜等為主的專業批發市場也正在規劃培育,桃村將成為南北農副產品的交匯中心和流轉外銷的吞吐中心以及物流配置中心。

資源優勢

境內花崗岩資源豐富,儲量達40多億立方米,是膠東重要的石材生產出口基地。農產品主要盛產無公害蘋果、食用菌和蔬菜,素有“大櫻桃之鄉”的美譽,全鎮果品儲藏能力突破10萬噸,是“蘋果之都”——棲霞的重要果品儲藏流通基地。
桃村鎮桃村鎮
旅遊資源豐富,境內擁有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膠東革命烈士陵園、國家級森林公園——牙山、省級生態旅遊區——國路夼等旅遊資源,目前正在規劃建設福海生態旅遊度假區,逐步形成融革命傳統教育、人文景觀、自然景觀、田園風光和“農家樂”於一體的旅遊格局,是煙臺旅遊業的一個重要板塊。

載體優勢

桃村基礎設施完備,城鎮功能完善,載體優勢明顯。擁有22萬伏輸變電站1處,3.5萬伏變電站5處;擁有自來水廠3處,日供水能力5萬立方以上;擁有郵政、網通、移動、聯通、廣播電視等部門。程控電話設計容量4萬門,無線網路覆蓋全境,有線電視普及率達到96%以上;擁有中國銀行等10多家金融機構和一處二級甲等醫療機構;煙臺市級規範化中學4處,國小20處。一個設施完備、功能齊全、環境優美的小城鎮正以每年約2平方公里的發展速度快速膨脹、擴展。
蘋果蘋果

政策優勢

山東省委、省政府以及煙臺市委、市政府相繼提出了建設“半島城市群”、“中國食品名城”和“半島製造業基地”的戰略決策,棲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一點兩線”和“突破桃村”的工作思路,作為省、市、縣三級戰略構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桃村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桃村正成為推動煙臺市經濟發展的重要板塊和產業轉移的重點區域。為加快桃村發展,各級領導經常蒞臨桃村檢查指導工作,煙臺市委把桃村作為市委書記的聯繫點,給予了高度關注和政策扶持,提出了打造煙臺衛星城和棲霞新的經濟中心的目標定位,這些政策優勢,為桃村的發展加足了馬力。

行政區劃

營盤村新莊村富莊村、宋家埠村、安東村、宅頭村、鎮孔家莊村、橋子溝村、大白馬夼村、大楚留村、大莊村、大莊頭村大岩村圈裡村國路夼村唐家溝村、後肖格莊村、後白馬夼村、史家莊村、原有夼村、臥龍村、南澇都村、北澇都村、北泊村、北楚留村、前肖格莊村、前埠村鳳凰莊村、史家莊村、河崖村、元莊村侯家村蔣家莊村東草埠村、東瓦屋村東王莊村、東牟家莊村、東澇都村、東柳子頭村、東務家莊村、東下夼村、下郁都村、下裕家溝村、上郁都村、上裕家溝村、上桃村、上崖頭村,西莊村,靈山夼村,西劍鋪村,接官亭村,石字線村。

城鎮建設

2003年初,鎮黨委、政府按照“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速度配套、高水平管理”的原則,聘請了山東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的專家編制了《桃村鎮總體規劃》。按照這個規劃,全鎮形成規劃面積22平方公里的加工貿易區、商貿流通區、行政文化娛樂區、生態旅遊度假區等幾大區域。計畫用3至5年時間使城鎮規模比目前擴大一倍,城鎮居民達到5萬人以上,8至10年時間建成區面積和城鎮居民數量再翻一番,一、二、三產業的比例達到18:50:32,人均公共綠地10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積25平方米,努力把桃村建成村鎮布局合理、基礎設施完善、經濟發展有序、社會服務健全、生態環境優美的現代化中等城市。2004年,《桃村鎮總體規劃》順利通過了專家的評審和有關部門的審議。依據這一規劃,鎮黨委、政府不斷創新投融資機制,加快城鎮建設步伐,大膽運用“經營城鎮”理念,發揮金融、企業、外商、民間投資的作用,運用市場化、多元化機制,多渠道籌集城建資金,做活“經營城鎮”文章,走“以鎮養鎮、以鎮建鎮、以鎮興鎮”的城鎮建設路子。2003年以來,通過經營城鎮,先後籌措資金4.3億元用於鎮區和園區建設,堅持舊城改造和新區建設同步進行,為城鎮開發建設探索出了一條成功的路子。在舊城改造方面,對鎮區內道路、供排水、綠化等基礎設施全面改造,進一步完善了城鎮載體功能,提升了城鎮形象。在行政新區建設方面,按照總體規劃,先後完成了行政中心辦公大樓、清泉陽光小區一期工程、廣場以及工商、法庭辦公樓建設,桃村村民小區、桃源御景高檔住宅小區的開發建設正在進行,對拓展鎮區規模、加快城鎮發展將起到積極地拉動作用。同時,按照建管並重的原則,進一步規範城鎮管理,健全城鎮管理隊伍,完善城鎮管理機制,打造靚麗的城鎮形象。為進一步提升城鎮建設層次,按照煙臺市衛星城的定位,2005年又聘請上海同濟大學的專家在原有規劃的基礎上進行了完善,為桃村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健康有序發展提供了更加科學的依據。

工業發展

桃村工業企業發達,現有山東野夼集團、煙臺中大針織有限公司、煙臺市塔峰實業有限公司、煙臺滙豐石材有限公司等工業企業340多個,其中私營企業130多個,固定資產投資在500萬元以上的工業企業80多個,煙臺中林鋼構工程有限公司、煙臺日升果蔬食品有限公司、煙臺三碟塑膠製品有限公司等外商獨資、合資企業32家,主導產業涉及石材加工、汽車配件、針織包裝、建材陶瓷、商貿服務等領域,占地200畝的國家糧食儲備庫暨糧油交易批發市場以及多處規模較大的各類商品交易市場。鎮區賓館、飯店、舞廳120多處。
桃村鎮桃村鎮

園區建設

按照園區就是新城區的發展要求,全面推進園區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建設了石材工業園、民營工業園、外向型工業園,投資2.2億元配套完善了園區的路、電、通訊、供排水、綠化等基礎設施,全部達到“七通一平”。其中,外向型工業園規劃占地2500畝,入園項目達到93個,總投資22.38億元,建成投產項目68個;石材工業園規劃占地1500畝,入園項目達到28個,總投資5090萬元,全部投產;民營工業園規劃占地800畝,入園項目22個,總投資2.8億元,全部投產。由國家農業部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批准設立的山東棲霞台灣農民創業園落戶桃村,為桃村乃至棲霞的發展提供了全新的平台,創業園位於桃村鎮東部,規劃占地12平方公里,分為核心區和綜合項目區。其中核心區面積4平方公里,包括兩岸農貿港、出口加工區、中華農學村、台灣村、台灣農企總部基地、兩岸農民創業基地、農業示範基地、大中華休閒農業博覽會8個功能區,由棲霞市台灣農民創業園開發有限公司投資3億元配套園內基礎設施,農業項目區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項目為載體,以引進台灣農業優良品種、先進農業技術、資金和管理理念為核心,計畫經過3-5年的開發,建設成為聯通煙臺、輻射山東的農業高新技術研發基地、農產品加工基地、設施農業基地、外向型農業基地、觀光農業基地和海峽兩岸農業科技培訓基地;綜合項目區面積8平方公里,分兩期配套建設,一期配套面積6平方公里,現已投入資金1.1億元,完成了13公里的路網、3.5萬伏變電站和水電管網建設,基本達到“七通一平”。已落戶項目35個,其中內資項目29個,總投資32.9億元;外資項目6個,總投資9088萬美元。與此同時,物流園區的規劃設計也正在抓緊推進,將逐步實現台灣農民創業園、物流園區、石材工業園、民營工業園、外向型工業園和鎮區“六區合一”,進一步膨脹鎮區規模,實現聯動發展。

招商引資

桃村的出路在招商,關鍵也在招商。鎮黨委、政府堅持“大開放、大招商、大發展”的工作思路,不斷最佳化招商環境、強化招商措施、創新招商方式、營造招商氛圍,招商引資取得了可喜成績。近年來,全鎮共引進項目226個,總投資96億元,其中10多個過億元項目組成的億元項目群,撐起了桃村加快發展的大框架。桃村最大的優勢是區位優勢和交通優勢,發展商貿物流業最能體現這種優勢。桃村鎮黨委、政府按照“打造區域物流中心”這一目標,採取招商引資等有效形式,使物流產業短期內迅速發展,規劃面積6平方公里,正在快速推進膠東國際物流港、桃村農用物資交易中心、煙臺桃村商貿中心、膠東農產品交易中心、東方商城“五大市場”建設,總建築面積82萬平方米,擁有各類攤位8000多個,初步撐起了桃村的市場商貿體系。此外,以煤炭、建材、果品蔬菜等為主的專業批發市場也正在規劃培育,桃村將成為南北農副產品的交匯中心和流轉外銷的吞吐中心以及物流配置中心。
桃村鎮桃村鎮

社會進步

累計投入2000多萬元,在全鎮範圍內開展了以硬化、亮化、綠化、淨化、美化為主要內容的生態型文明村鎮創建活動,統籌了鎮村發展,提升了桃村整體形象。積極開展“平安桃村”、“誠信桃村”、“文明桃村”創建工作,加大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力度,促進了全鎮社會治安穩定。強化社會保障工作,建立“政府牽頭,部門配合,社會參與”的勞動力轉移機制,加速農民向居民的轉變。千方百計做好失地農民生活保障和弱勢群體的救助幫扶工作,積極探討困難失地農民養老保險制度,努力使失地農民的生活得到有效保障。積極實施“科教興鎮”戰略,不斷加強科技陣地建設,廣大民眾依靠科技發家致富的意識進一步增強。教育事業穩步發展,義務教育、成人教育成效顯著,中高考升學率位居全市前列。其它社會事業也都取得了可喜成績,全鎮呈現出經濟快速發展、社會和諧穩定的良好局面。
桃村鎮桃村鎮

特色村屯

後馬夼村隸屬於山東省煙臺市棲霞桃村鎮(原鐵口鎮),人口2000餘人。自然環境優美,民風淳樸。盛產各種北方水果,由於這裡的土質特殊,這裡長出的紅富士蘋果格外脆、甜。每年的秋季,外地的客商慕名而來,將本地的蘋果大量運到外地。村名由來:古時,在村前有一座古廟“白馬寺”,香火鼎盛;村子四周為青山環保,故人稱廟後的村為“後馬夼”,也稱為“白馬夼”,廟前的村稱為“大馬夼”。廟前廟後,村風大為不同。
桃村鎮桃村鎮
後馬夼村民歷來淳樸好客,性格開放,為人熱情大方,所以國內各地客商非常喜歡到這裡做客。村子的人口雖然不多,但姓氏卻不少,王、柳、盛、宋。其中王、柳較多,有北王南柳之說。
後馬夼村現有一個衛星村“聚龍夼”,在村北3華里的“聚龍夼”山腳下,二三十戶人家。相傳唐李世民東征時,兩軍在此山上勝利會師,興之所致,李世民便賜此地名“聚龍夼”。此處為棲霞一地理分界嶺:山嶺北面水向北流直至渤海,山南面水向南流,折而東去。從飛機上下看去,這裡這裡環山彎水,綠綠幽幽,是一個很容易記住的好地方。地靈之地:本村醫才輩出,本村醫生的醫術聞名全國各地,著名中醫盛華海就是出生於本村。
後馬夼村後馬夼村

特色農產品

果品,糧油

村莊名錄

上桃村
巨夼村
南澇都村
北澇都村
東澇都村
方格莊村
前肖格莊村
後肖格莊村
楚留店村
大楚留村
北楚留村
東瓦屋村
西瓦屋村
李老鋪村
牙東村
東務家莊村
西草埠村
石劍鋪村
接官亭村
石字線村
靈山夼村
西柳子頭村
東柳子頭村
老樹夼村
大莊頭村
窯夼村
小芹子夼村
甲格莊村
野夼村
東下夼村
西下夼村
沙講村
桃林夼村
虎鹿夼村
上崖頭村
吠忿糯迕裎?被幄
雀劉家村
原有夼村
下郁都村
上郁都村
清香崮村
神道夼村
艾子夼村
店西莊村
東蔣家莊村
蔣家溝村
道柱夼村
肇甲莊村
東牟家莊村
上裕家溝村
下裕家溝村
荊子埠村
泉水莊村
芝麻嶺溝村
油家夼村
迎旭埠村
肖靈夼村
大白馬夼村
後白馬夼村
西牟家莊村
橋子溝村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45163

22755

22408
家庭戶戶數
15483
家庭戶總人口(總)
43052
家庭戶男
21522
家庭戶女
21530
0-14歲(總)
8505
0-14歲男
4301
0-14歲女
4204
15-64歲(總)
33062
15-64歲男
16780
15-64歲女
16282
65歲及以上(總)
3596
65歲及以上男
1674
65歲及以上女
1922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41181

鎮屬學校

棲霞市桃村鎮上郁都完全國小
棲霞市桃村鎮東下夼完全國小
棲霞市桃村鎮北楚留中學
棲霞市桃村鎮北楚留完全國小
棲霞市桃村鎮史家完全國小
棲霞市桃村鎮國路夼完全國小
棲霞市桃村鎮聖山中學
棲霞市桃村鎮大莊頭完全國小
棲霞市桃村鎮大莊完全國小
棲霞市桃村鎮孔家莊過完全國小
棲霞市桃村鎮峨山莊完全國小
棲霞市桃村鎮巨夼完全國小
棲霞市桃村鎮店西莊完全國小
棲霞市桃村鎮方格完全國小
棲霞市桃村鎮桃村完全國小
棲霞市桃村鎮楚留店完全國小
棲霞市桃村鎮水有蘭完全國小
棲霞市桃村鎮河西完全國小
棲霞市桃村鎮靈山完全國小
棲霞市桃村鎮第一中學
棲霞市桃村鎮第三中學
棲霞市桃村鎮第二中學
棲霞市桃村鎮荊子埠完全國小
棲霞市桃村鎮西草埠完全國小(已停用)
棲霞市桃村鎮鐵口中學
棲霞市桃村鎮雀留家完全國小
棲霞市桃村鎮馬夼完全國小

由來

煙臺棲霞市桃村鎮,位於棲霞城東南30公里,牙山東麓,東與牟平交界,南和海陽接壤,民國時設定,面積279.6平方公里,轄113個行政村,總人口10萬,是煙臺市轄村數量最多、面積最大、人口數量第二的中心鎮。鎮人民政府駐地“桃村”村,以村名鎮。
“桃村”,是“盛產桃子的村莊”?或是當初建村時,這裡曾是一片桃樹林?多數人都這么想。棲霞好多村莊,如榆林莊、荊林埠、栗林、棗行、槐樹等等,都是因為建村於此類樹林(或老樹)附近而取的名字。唯獨桃村,經調查,村名與桃樹毫無關係。那為什麼要取名“桃村”呢?這個謎,在建村五百年後終於被揭開。
1979年9月,棲霞縣成立地名普查領導小組,並在桃村進行了試點。查詢“桃村”地名來歷時,當時桃村聯中校長張洪成提供了一本《孫氏譜書》。據譜書載,孫氏始祖孫表,於明代成化十四年(1478年),從姑蘇(今蘇州市)閭門外桃花塢遷到山東省棲霞城東七十里蘇家莊(今蘇家疃)、南埠(今前埠),後遷到桃村定居。譜書扉頁有詩云:“桃村遍地無桃花,非是當年命名差。只因江蘇遠延脈,桃花塢里舊人家。”在宗譜旁有一副對聯:“遠延千秋江蘇脈,近披數世齊魯綿。”由此可推斷,“桃村”之名,是為了紀念故鄉桃花塢而取。
桃村建村500多年,因占了膠東半島交通樞紐的優勢,至民國時已初具膠東重鎮的規模。不僅是周圍六縣(棲、福、牟、乳、海、萊)土特產品的集散地,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1944—1949年)還成為新建牙前縣的政府所在地、膠東地區黨、政、軍機關重地及膠東抗日革命根據地的中心。
新中國建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以來,桃村不僅桃花遍野,而且成了遠近聞名的蘋果之鄉,並相繼被確定為“全國發展改革試點小城鎮”、“全國重點鎮”。如今的桃村,正如盛開的桃花,美麗誘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