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世功(琉球語:リンシコー,1842年-1880年),琉球國士族、詩人,久米村人。字子敘,號春傍,童名加那,和名名城裡之子親雲上春傍。1865年,林世功被選拔為官生(官費留學生)。1868年,與毛啟祥、葛兆慶、林世忠一起,作為琉球國4名官生的一員前往清朝留學,入讀京師國子監。4年後學成歸國,官至世子師。1876年,琉球國王尚泰因日本逼迫斷絕中琉關係,遣林世功隨向德宏赴福州,向清朝求救。1879年得知日本吞併琉球的訊息後,林世功等北上京師(今北京),多次向清政府請願哭訴,但無效果。1880年,林世功因抗議“分島改約案”而自殺殉國。
林世功通過自殺表達出四個意思:一是表達對日本侵略的強烈憤慨;二是表達對宗主國清朝的失望;三是表達對不能完成使命的歉疚;四是表達自己作為一個小人物在這種大的局勢面前的無奈。
基本介紹
人物生平,留學中國,再度來華,入京哭訴,自殺殉國,文學成就,軼事典故,朝鮮交流,遭到質問,墓地被毀,歷史評價,正面,負面,個人作品,
人物生平
留學中國
林世功與其他久米子弟一樣,自幼在明倫堂學習漢語、漢文,在1865年的官生科考試中金榜題名,與從兄林世忠以及首里出身的毛啟祥、葛兆慶被錄取為赴宗主國清朝留學的官生。官生科考試難度係數極大,“考官不僅要考核考生的知識,還要考察考生的品德。久米村的選拔考試,初試為‘錄’——考察紀事和呈文的寫作能力,複試考察奏、咨、表文的寫作能力”,林世功能通過這個考試,說明他已經到了出人頭地的程度。因為他出身林氏新垣家,所以人稱“官生新垣”。
1868年冬,林世功等4名官生前往清朝留學,並於翌年到達京師(今北京),入學國子監,這也是琉球國最後一批派往中國的留學生。在國子監期間,林世功的師傅是徐幹。林世功在國子監學習經史子集及詩賦文章,他的學業非常出色,在中國期間他的漢詩就以《琉球詩課》與《琉球詩錄》之名刊行於世。1873年夏,林世功畢業,隨貢使向德裕、蔡大鼎離開京師,踏上歸途。與他同時來華的毛啟祥死於入京途中,葛兆慶與林世忠也相繼去世,只有林世功一人學成歸國。
再度來華
就在林世功平步青雲之時,琉球正面臨著來自日本的空前壓力,逐漸淪入亡國的深淵。林世功還在中國留學時,日本就在1872年將琉球國改為琉球藩,著手開始吞併琉球的進程。林世功在福州等待接貢船歸國時,日本以為八瑤灣事件中遇難的琉球人報仇為由出兵台灣,並在其後與清政府簽訂的北京專約中取得了“保民義舉”的大義名分,等於承認琉球是日本屬國。1875年,日本派內務大丞松田道之出使琉球,強迫琉球斷絕與中國的宗藩關係,震驚琉球上下,使琉球處於風雨如晦、人心惶惶的亂象之中。儘管琉球據理力爭,反對日本要求,但仍是無能為力,與松田道之談判破裂後,只好派官員直赴東京請願。
另一方面,琉球國王尚泰擔心清朝過問此事,並且為了挽回國運,又派遣紫巾官向德宏以前往伊平屋島祈禱為由秘密出使中國,林世功以陳情通事的身份隨同前往。一行共19人,於1876年12月10日夜裡從北山名護間切的湖邊底港(今名護市許田地區的湖邊底)出發,在伊江島遭遇颱風,險些觸礁沉沒。在經過八重山群島之後,他們於1877年4月12日到達福州,與滯留福州的貢使毛精長會合,被安置於柔遠驛。向德宏、林世功等人將尚泰的密信呈給閩浙總督何璟,並提出直赴京師請願。經何璟上奏後,清廷才知道了琉球所發生的一切。然而,清政府反應消極,認為琉球價值不大,但出於保住宗主國的架子,故對日本只能“以情理二字相駁詰”,也不準向德宏等入京,令其通通回國。日本利用清政府的不干涉政策,於兩年後悍然實施“琉球處分”,在琉球設沖繩縣,將國王尚泰、世子尚典等琉球王室成員挾至東京軟禁,琉球滅亡。
入京哭訴
當時,向德宏、林世功等並未應清廷要求而回國,而是留在福州。他們是從漂海來閩的琉球難民那裡聽到了亡國的噩耗,接著又得到了世子尚典要求他們北上求救的密函,於是向德宏於1879年6月先行北上,到天津謁見清朝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到1876年9月29日,林世功、蔡大鼎、毛精長等人也從福州北上,直赴京師求救。林世功代毛精長所撰的《由閩北上實錄》對此過程記載道:“……丙子年,國王特遣陳情使紫巾官向德宏、都通事蔡大鼎、通事林世功等,捧齎咨文,詣閩告急……嗣後本國官吏先後抵閩報稱,日本遣派兵廢藩為縣,奪據王城,甚則執去國王、世子,囚官虐民,甚狀不忍盡述,當即疊次哀懇大憲,迅賜拯救。惟念在閩守候多年,竟致國滅主辱,若不晉京請救,難期再造邦國。因欲稟請閩憲,又恐多需時日,緩不濟急,而況未必允準,不如薙髮改裝,密為北上。業於己卯年八月十四日率同蔡大鼎、林世功,大文李文達,茂才蔡以正,傳譯通事謝維垣,驅使篤實之人陳學誠,從人仲村渠,三更時分坐駕河船,萬壽橋放棹,次日黎明到馬尾,轉搭海定輪船,即日開洋,十七日至上海……二十七日移寓河北(天津)宏盛客店,即與紫巾官(向德宏)議事……九月初二日,河北啟程……初五日四十里至都(北京),由沙鍋門(廣渠門)進城,寓西河沿福來客棧。”
林世功及蔡大鼎、毛精長等人在1879年10月19日到達京師後,就積極展開救國活動,與在天津向李鴻章請願的向德宏相互呼應。從1879年10月23日到1880年11月18日,他們共9次向總理衙門或禮部請願,呼籲清朝討伐強暴的日本,幫助琉球復國,但清廷只勸他們儘快回福州。他們甚至還在百官上朝必經的東華門守候,碰到大臣就跪著向他們哭訴,許多清朝官員深受感觸,但只得安慰他們不要哭出聲,免得日本人知道。官員毛澄賦詩道:“彈丸吹桂榑桑枝,三十六家歸路遲。龜背負橋迎冊使,龍涎染殿引朝儀。飛章北渡求援夜,長跪東華請命時。容得包胥連日哭,當年豈不畏吳知?”另一官員楊道南賦詩道:“開國中山海上漚,扶桑東望戰雲愁。龍涎春貢經三佛,鼠尾雲開望七洲。秦地有人思破釜,漢庭何日急同舟?淒涼馬齒垂垂盡,三楚纍臣一哭休。”此外,林世功等還寄希望於神佛,他們每月朔望都會去正陽門關帝廟祈禱國運迴轉。
自殺殉國
就在林世功等想盡一切辦法復國時,清政府正在與日本進行針對琉球的秘密外交。原來經美國前總統格蘭特的斡旋,日本想出了一個“分島改約案”,即將琉球南部的先島群島讓給中國;作為交換,中國修改《中日修好條規》,給予日本片面最惠國待遇。清政府有意接受,並試圖在先島群島恢復琉球國,因此清朝總理衙門和日本駐華公使宍戶璣便就“分島改約案”於1880年8月至10月展開八次談判。林世功、毛精長、蔡大鼎等人已聽到了關於“分島改約案”的風聲,他們於1880年9月28日向總理衙門遞交反對分割琉球的請願書,稱先島群島貧瘠不能立國,請求恢復琉球全境。但這無濟於事,總理衙門還是於10月21日同日方草簽了分島改約的協定。其後清廷內部圍繞該案發生爭論,林世功似乎也察覺到了。他感到必須以死來拯救琉球國運,於是在1880年11月20日(陰曆十月十八日)以個人名義向總理衙門呈遞了一封請願書,寫道:
“琉球國陳情通事林世功謹稟,為一死泣請天恩,迅賜救亡存國,以全臣節事:竊功因主辱國亡,已於客歲九月,隨同前往進貢正使耳目官毛精長等改裝入都,疊次匍叩憲轅,號乞賜救各在案,惟是作何辦法,尚未蒙諭示。昕夕焦灼,寢饋俱廢,泣念奉王命抵閩告急,已歷三年,敝國慘遭日人益肆鴟張,一則宗社成墟,二則國王、世子見執東行,繼則百姓受其暴虐。皆由功不能痛哭請救所致,已屬死有餘罪,然國主未返,世子拘留,猶期雪恥以圖存,未敢捐軀以塞責,今晉京守候,又逾一載,仍復未克濟事,何以為臣?計惟有以死泣請王爺暨大人俯準,據情具題,傳召駐京倭使,諭之以大義,威之以聲靈,妥為籌辦,還我君王,復我國都,以全臣節,則功雖死無憾矣!謹稟。”
除了請願書以外,林世功還給蔡大鼎、毛精長等人留下一段遺書,寫道:
“此稟並無與人牽涉之語,雖遞無妨,祈諸公裁奪施行。如曰無補於事,不必投遞,則功亦末如之何。雖然,與其事後遞稟,有名無實,曷若事前以死請救,以全臣節哉?再,功謂奉主命告急,五載於茲。乃上不能救君,下不能存都,何以覆主命,何以對國人?世子如問父王,又將何以為對?此功所以捐生請救也,伏望諸公憐其愚而宥其罪。臨命痛哭,箋此謹白。”
當日上午,林世功自殺殉國,留下絕命詩(辭世詩)二首:
古來忠孝幾人全,憂國思家已五年。一死猶期存社稷,高堂專賴弟兄賢。
廿年定省半違親,自認乾坤一罪人。老淚憶兒雙白髮,又聞噩耗更傷神。
文學成就
林世功非常擅長作詩。他在國子監留學時,不僅蒙師傅徐幹的指點,還私淑於另一名清朝大儒孫衣言。林世功的詩作被贊為“詳雅有中朝館閣氣象”、詩意“新穎絕倫”、“音節壯闊格律渾成”、“語語雅切亦細密亦大方”。林世功的詩以《琉球詩課》和《琉球詩錄》之名刊行於中國。前者多為上課時所作的試帖詩,價值不高;後者則是林世功自由發揮作品,總計82首,附上老師徐幹的評語,其內容包括吟詠北京名勝風物、思念故鄉親友、歌頌中琉友誼、留行送別等,體裁不僅有格律詩,也有古詩。從《琉球詩錄》可以看出林世功的詩作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沖繩學者上里賢一認為林世功“詩文中所見的他是平穩而沉著的,一反其激烈的行動”,“林世功的悲憤慷慨之氣不僅沒有特彆強烈,反倒在性格上恰恰相反,至少從詩文中所見的林世功是一位懷有溫和性格的人”。台灣學者楊仲揆則認為林世功的詩歌造詣超越了蔡溫、程順則、蔡鐸等過去琉球的任何漢詩詩人,即便在清朝士人中也是不可多得的,“惜以琉球亡國,子敘壯烈殉國,客死他鄉,未得回國弘揚文教,綰領一代風騷,時耶命耶?”
軼事典故
朝鮮交流
遺憾的是,朝鮮使臣與林世功唱和的詩及他們的筆談內容已失傳。儘管如此,此事仍堪稱是漢字文化圈國家交流的一段佳話。
遭到質問
墓地被毀
歷史評價
正面
林世功之死被大多數琉球人所稱頌紀念。如蔡大鼎認為他“死有重於泰山”,並說:“其忠至大,而兼孝弟,則不可得而名矣”。1881年3月,清政府下令重開琉球談判,力保琉球社稷,並命沿海各省加強武備。蔡大鼎聞說後大喜,並寫道:“此事專出自保護敝國之至意,此豈非林子敘死稟之力哉?”
戰前沖繩歷史學家東恩納寬惇則謂:“我國久廢武事,專修事大之禮,以彌縫安寧為國是。士氣為衰,偷於安逸,作娛小康之風。當其時節,至如願為國家所殉者,殆無可望。……節義久亡,以偷生為其事而爭之者,蓋利己耳,而墨守之處則惟因襲,此仍無具眼達識之士使然。當斯之時,(林世功)獨引使命之責,加之當其正副使節晏如而俟百年河清之時,以一裨役之身,為大義名分而死。噫,林氏世功乃琉末一志士也夫!暫不可論其成敗,然若雲誤其名分之根本,噫!則又何謂耶?”
主張琉球獨立的人士更將林世功視為民族英雄,如為琉球復國的來台灣的琉球人蔡璋評價林世功“受著琉王的密命,重渡中國,無非為挽救國家而奮鬥,恪尊‘主憂臣辱、主辱臣死’之義,移孝作忠,以死明志,尤令我們今日深感琉球復國責任重大。”
中國也對林世功給予高度評價,林世功殉國之時,清朝官員就稱讚他為忠臣。台灣學者楊仲揆評價林世功說:“吾人於百年之後,展讀林世功的死前遺稟遺啟與絕命詩,但見其忠悃哀切,從容就義、視死如歸之堅強情態,知其哀毀之頃,已不暇計及文詞之樸實淺俗。尤可佩者,本來為臣死國,可歌可泣,可風可傳,一般人或將其揚厲鋪張,裝模作樣,表現出一副壯烈殉國的姿態,以沽世譽。而林世功乃默默然以堅定而平凡的步伐,走向死亡,真正做到視死如歸。不獨絲毫不覺得意而反覆說明,充分表現自己之渺小、誠懇與卑微。在絕命詩中,尤其充分表現為子不能盡孝的自罪情緒,可算是最偉大的平凡人。”大陸學者謝必震則評價說:“人們雖對林世功殉國的壯舉讚頌不已,然無力回天的趨勢已成定局,可憐報國無門的愛國志士林世功,終究抱恨終天,享年僅四十歲。但不管怎么說,琉球的歷史因為他有了那么醒目的重重一筆。”
負面
日本及堅持親日立場的琉球人則對林世功持負面評價,認為他是抗拒時代潮流的頑固分子的代表。如戰後沖繩學者仲原忠善說:“在日本,以德川氏為頂點的幕藩體制已經垮台,並清算封建制度,推行絕對君主制。但在琉球王國解體的過程中,其士族及與其同階級的大部分久米村人卻熱衷於反對運動,林世功為了從事反對運動,於明治九年偷渡福州,並向北京政府提出請願書。明治十二年,一接到廢藩置縣終於實施的訊息之後,就急行至北京,得知事不可為,隨即引刃自盡。當年四十歲的林世功所表現出的純情,或許有其可愛之處,然而其對時局的無知,實在不能不令人為之感到詫異。”
個人作品
林世功所作詩文被日本學者輿石豐伸輯為《林世功集》並加以譯註,於1999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