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澄(清代末期官員)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毛澄,自光緒十年起,毛澄先後歷任山東數十縣知縣,皆勤政愛民、政績卓越。

基本介紹

  • 本名:毛澄
  • 字號:字叔雲,號瀚豐
  • 所處時代:清道光三十三年
  • 出生地:四川眉山市騎虎鄉
  • 出生時間:1843
  • 去世時間:1906
  • 主要作品:《群經通釋》、《三禮博義》
  • 主要成就:治水、治學、治匪
個人簡介,主要政績,個人 作品,

個人簡介

毛澄(1843-1906),字叔雲,號瀚豐,清道光三十三年(1843)生於四川眉山市仁壽縣鎮子場(今騎虎鄉)。
幼即聰慧好學。及長,專攻經史,旁及諸子百家,對於學術源流、政治興廢無不研習。其為文無不切合時宜,且義理精當。
光緒三年(1876),以縣學生考取優貢第一,四川督學張之洞很賞識他。當時,張之洞在成都創辦尊經書院,四方俊秀之士趨聚一堂,都以經史詞章互爭高下,毛澄獨兼眾長,同輩尊之為兄長。光緒六年(1880)會經試,毛澄中進士,殿試三甲、朝考第一等,授翰林院庶吉士,以知縣待選。

主要政績

自光緒十年起,毛澄先後歷任山東數十縣知縣,皆勤政愛民、政績卓越。
治水
在荷澤時,縣西北的賈莊一帶,黃河堤坎隨時崩潰,毛澄親自察看規劃,先疏通河身,再厚築堤基,水患遂得排除。又一年,夏遭霪雨,禾稼欠收,毛澄上書免去十餘村捐稅。去職時,士民挽留不讓去。 光緒十七年(1891)任歷城知縣,夏季洪水,境內濼口水漲,深夜得報警,毛澄親臨指揮搶險,才得轉危為安。在泰安時,崔莊、三娘廟兩渡口原用瓦罈並排浮水為渡,暴水漲時多有覆沉之患,毛澄捐出自己的工資造船三十餘艘供渡用。光緒二十一年調任益都,境內堯溝以南20里地勢低洼,隨時都有淹沒之患。毛澄考察水源後,派民工以工代賑加以疏導,並於支渠中間分段築堰,汛期便排洪,冬春可蓄水。就這樣,變數百年毀棄荒地為良田30萬畝。在邱縣,逢連年乾旱,毛澄上報動用倉庫糧撥款賑恤、平價售糧,使民得以安居。五月,蝗蟲四起,毛澄親率軍民分區捕埋,並設價收買蝗孽,當年非但未成災,反而獲得豐收。
治學
毛澄知定縣時,為書院添置圖書,對學生補以津貼。在會縣整飾書院,購書六七百種,並隨時與諸生講授。回任益都時,邑中有雲門、海岱兩書院,皆習科舉,毛澄親臨指導,講求經世致用之學,更為置購中外科學書籍,由是益都英秀之士兼通西學,開啟了學科學的新風。光緒二十八年赴任泰安知縣,毛澄於城西上河橋天書觀舊址創建高等學堂,選拔其中優秀生分班授業,親登講壇勉勵諸生要成為通才。又於城關設“學養國小”。兩校均設外語。改舊時仰德書院為師範學堂,培養師資。在城關分設平民半日學堂和工藝養局,先後舉辦各類學校,規模宏大。山東巡撫到泰山祭岳時巡視其校,對其辦學所訂章程、功課、管理、教授法等一一予以肯定。毛澄辦學規劃的詳盡實為全省第一。
治匪
毛澄在荷澤時,縣境盜匪橫行,於是自捐薪俸招募馬、步隊兩百餘人,先捕治悍首,脅從者逃散。光緒二十三年,毛澄奉調單縣,數月內親審盜案數百起,其毗連的直隸、江蘇、河南等省向稱匪窩,匪首人物上百,此剿則彼竄,稍松又來。澄復募馬隊100名、步隊300名,親自訓練,購置槍枝,將縣境劃區聯編,相互策應,一莊報警,九莊協捕,各隊亦自巡查搜緝,先後獲悍首數十名。光緒三十年(1904)調諸城,正值日俄戰爭爆發,境中西人往來不絕,彼等仗勢擾民,滋生事端。毛澄親自巡視各地,設定報警,嚴加防範。有西人博爾德自稱船主,來縣投控王氏兄弟貸款不還,竟大鬧公堂。經毛澄查訪質訊,內容不實,即曉以法紀,博爾德乃驚恐,被逐出境。冬初,又一西人懷呈來縣署,毛澄察狀詞系無理干擾鄉民,勒索錢物,遂怒斥無理,當即驅趕出衙,並下令查其主謀,西人畏其嚴威,當夜逃跑。
光緒十六年(1890)調會縣。值大刀會起義,鄰縣多有相互傳習者,毛澄則嚴令禁止,違者法辦。二十六年(1900)調泰安,值義和團起義,有三百餘義民由河北入境,毛澄聞警馳往堵截,所轄境內獨安。光緒二十年(1894),中日戰爭爆發,泰安適當數省交通孔道,軍旅過境頻繁,百姓差役負擔特重,毛澄即組織民眾共紓國難。他愛惜民力,實行官捐辦法,凡取物於民則由政府付款。因此,毛澄所轄境內社會秩序良好,百姓也得安寧。
愛國
滿清末葉,政治腐敗,對外喪權辱國,毛澄對此不勝憤慨,作有《感興》詩多首,詩中有句云:“一卷北盟猩印在,傷心江上麗華船”(中英條約是在麗華船上訂的)。“飛章北渡求援夜,長跪東華請命時,容得包胥連夜哭,當年豈不畏吳知”(當時琉球遣使向清廷求救,清廷不理睬,使者長跪不起,放聲大哭,反使人慰之曰:“禁聲。”此時,日本和清廷談條件,故恐日本聽到琉球使臣的哭聲。毛澄此處借用申包胥哭泣秦廷的典故)。
毛澄歷任知縣二十餘年,勤政愛民,不治家產,死後囊空如洗。

個人 作品

毛澄在任時,公務之暇則博覽群書,著有《群經通釋》、《三禮博義》、《秦蜀山川紀要》、《齊魯地名今釋》、《遼、宋、金元中外形勢合論》及《治河心要》等,除《稚澥詩集》尚存外,余均散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