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平歷史文化

東平歷史文化

東平,古稱東原,處於東夷文化華夏文化齊魯文化中原文化的交匯處。東平擁有悠久而燦爛的歷史文明,自西周至清代,東平曾經為國、郡、路、州、府,並以鄆州、京東西路、山東西路著稱於唐、宋、金時期,一直是我國北方重鎮和區域性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千百年來,一代代東平人用勤勞的雙手創造了高度的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經濟文明,使東平成為華夏大地上的一顆璀璨明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平歷史文化
  • 外文名:History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of Dongping
地域介紹,語源簡析,政區沿革簡況,地名語詞特徵,文物古蹟,古遺址,古建築,古墓葬,古石刻,重大歷史事件,傑出歷史人物,地理文化,

地域介紹

東平地處古濟水(今黃河)下游,汶河流域,是我國古代北方文化發祥地之一,與海岱文化圈和黃河文化帶有著密切的聯繫。據考證,境內的丁塢、虹橋、井倉、煙墩、溝壩、莊科、朱橋、屯村鋪、舊縣村,以及東平國故城、無鹽故城等,從新石器時代一直延續到隋唐時期的大量的文化遺存足以證明,遠在五、六千年前,人們就在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繁衍生息。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已達4000餘年,歷為國(諸侯國)、郡、路、府、州、縣,曾是中國北方地域性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悠久的歷史,必然形成豐富的文化積澱。漫漫數千年的歷史長河,大浪淘沙,給東平留下了數不勝數的文物古蹟遺存,一些重大歷史事件和知名人物,更形成了一道獨特的文化風景線。

語源簡析

“東平縣”一詞屬於漢語政區地名。其標準讀音為“Dongping Xian”。它所指代的縣級行政區域(地名實體),位於山東省西南部,地處北緯35 36ˊ~36 10ˊ,東經116 03~116 39ˊ。東北與肥城市毗連,東南與汶上縣相鄰,西北與東阿縣交界,西與陽穀、河南省台前縣相接,北與平陰縣為鄰,西南與梁山縣接壤。面積1324平方公里。人口77.8萬。縣人民政府駐地東平鎮,在省會濟南西南方向100公里處。為泰安市轄縣。
東平歷史悠久。《尚書 禹貢》載“大野既瀦(瀦,水退之意),東原厎平”,此為東平得名之始。

政區沿革簡況

東平,古稱東原。唐虞夏商時期屬徐州。“東原厎平”是為東平得名之始。
西周,境內置須句、鄣、宿等諸侯國。春秋,須句屬魯;鄣屬齊;宿屬宋。戰國時,鄣、宿為齊無鹽邑。
秦代,始設須昌縣(治今埠子坡)、無鹽縣(治今無鹽村)、張縣(治今霍莊),屬薛郡。
西漢,增置富城、章縣,與無鹽縣先後屬梁國、濟東國、大河郡、東平國(國治無鹽縣宿城。)須昌、壽良二縣時屬東郡。
東漢,須昌、無鹽、壽張、富城、章縣同屬東平國。
三國魏,撤章縣,另四縣沿屬東平國(治遷壽張縣治霍莊)。
西晉,東平國治遷須昌城。東晉,改東平國為東平郡(郡治宿城)。晉代境內四縣沿襲。
南北朝,隸屬未變。南朝宋,撤富城,北魏又復置。至北齊,富城縣廢制,無鹽併入須昌縣(治遷宿城)。北周,境內須昌、壽張二縣屬魯州。
隋代,壽張縣治壽張集,屬濟北郡。596年(隋開皇十六年),須昌縣遷回原治;就原無鹽縣境置宿城縣(治宿城)。此須昌、宿城二縣屬鄆州(州治鄆城)。
唐代,須昌、宿城縣與壽張縣同屬鄆州(州治遷須昌)。鄆州先後為平盧、天平軍節度使治。627年(唐貞觀元年),宿城併入須昌縣。707年(景龍元年),復置宿城縣。788年(貞元四年),宿城縣改名東平縣,與須昌同附郡郭,此為東平縣名之始。830年(太和四年),改東平縣為天平縣。832年(太和六年),撤天平縣併入須昌縣。
五代,須昌、壽張縣沿屬鄆州。923年(後唐同光元年),改須昌為須城縣。
宋代,隸屬沿襲五代。997年(宋至道三年),置京東西路安撫使於鄆州(須城)。1000年(鹹平三年),河決鄆州,州城浸沒,遂移州、縣城於五陵山前五里平原處(今州城)。1119年(宣和元年),改鄆州為東平府(治須城)。
金,1128年(金天會六年,)立劉豫為“大齊”帝,先治大名,後遷須城偽稱東京。並以須城為山東西路首邑。境內須城、壽張縣仍屬東平府(治須城)。
元代,須城、壽張二縣屬東平路,須城為路城。
明代初年,須城為東平府治,壽張沿屬。1370年(明洪武三年),壽張縣分並須城、陽穀縣。1375年(洪武八年),東平府降為州,同年撤須城縣併入東平州,屬濟寧府。1380年(洪武十三年),復置壽張縣於王陵店(今台前縣),始離本境。1385年(洪武十八年),東平州改屬兗州府。明代東平州領轄汶上、東阿、平陰、陽穀、壽張5縣。
清代前期,東平州仍屬兗州府。1730年(清雍正八年),升東平州為直隸州,領轄東阿、平陰、陽穀、壽張4縣。1735年(雍正十三年),撤直隸州為散州,沿治東平州城。
1913年,改東平州為東平縣,治所沿襲,屬濟西道(駐聊城)。1928年,裁道制,直屬山東省政府。1935年,屬省第一實驗區行政長官公署(駐濟寧)。1938年,改屬省第二行政督察區。
1939年9月27日,東平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後,先後屬泰西行政委員會和泰西專員公署。1941年6月,屬冀魯豫第一專署。1942年7月,改屬冀魯豫第二專署。
1945年5月,東平解放,屬冀魯豫第八專署。1947年7月,屬冀魯豫第七專署。1948年5月,復屬泰西專署。
1950年5月,屬泰安專署。1958年12月,平陰縣併入東平縣,屬聊城專署。1959年8月,改屬濟南市。同年10月,撤銷東平縣,恢復平陰縣,其縣境大部屬平陰縣。1962年1月1日,恢復東平縣建制,復屬泰安專署。
1985年8月,泰安地區改為泰安市,東平縣沿屬。

地名語詞特徵

由於東平縣的歷史久遠,文明發祥較早,境內古老村落亦多,如鄣城(古鄣國)、宿城(古宿國)、後亭(古後亭國)、無鹽(古無鹽邑)、丁塢等老村,歷史都在3000年以上;具有五百年歷史以上的自然村562個,占全縣村莊總數的63.4%。東平因其歷史悠久,語言文化積澱相當豐富。據專家考證,東平史前文化時期屬東夷族的一支,我國南方少數民族如傣族、佤族等與山東有一定的淵源關係,有專家認為“雲南傣族的地望就是東平宿城”。至今東平有些地名仍與少數民族有關,如東平湖西尤其戴廟鄉、銀山鎮一帶,不少村莊名稱中帶有“那裡”的稱謂,如郭那裡、段那裡、龐那裡等。“那裡”一詞在狀侗語裡就是水邊稻田的意思。有稻田就會有水牛,湖東岸有座水牛山。古代盛行祭祀后土女神,東平湖中有丘埠,其上村莊曰“後(山莊)土(山莊)”。
古人多依山傍水而居,其村名多與山、水有關,如香山、山嘴、山窩、井峪、崑山、狗山、朱山、溝壩、清水坦、匯泉、武家漫、陳流澤等村莊。有些與名人有關,如張文遠、徐把式、霍莊等村莊。有些與傳說有關,如誦堯台、孫家皋、桂井子、九女泉、子路、馬涼莊、浮糧店、淹王溝等村莊。有些與村內所建寺廟有關,如東嶽廟、洪福寺、三官廟、呂祖廟等村莊。有些與商業經營有關,如紙坊、茶棚、豆腐營等。有些與盛產土特產有關,如蔴子峪、蒜園子、柿子園等村莊。有些與武術有關,如徐把什等。有些與歷史事件有關,如赤臉店等。有些是古代方國、城池之名,如宿城、遂城、鄣城、後亭、無鹽等。有些是與京杭大運河有關,如運河帶上的村莊有王仲口、常仲口、義和堤、郭堤口等民眾所說的“一溜十八口”。有些是與古代驛站遞鋪有關,如沙河站、十里舖、屯村鋪等。有些村莊取名與古代駐軍有關,如唐營、營子、北城子、煙墩等。有些與宋代梁山好漢有關,如龍山、辛店鋪、石廟村等。有些與宋代真宗東封泰山有關,如望駕村、駐駕村、接駕山、護駕村、席橋等。有些與乾隆下江南有關,如鳳凰台、王官村、郭官村、尹官村等。還有些與村內或村旁明顯建築物、官宦名人墓地等等有關,如樓岔、楊閘、梁林等。

文物古蹟

東平境內遺存文物古蹟十分豐富,自周迄清,歷朝歷代,皆無缺遺。據縣文物部門1981年對全縣文物普查登記和1986年、1996年文物補查登記證實,境內目前古遺址、古墓葬群、古建築和石刻雕塑以及近現代重要史跡等共300多處。其中已公布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1處,待批2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7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72處,被山東省文物部門列為“重點文物縣”。

古遺址

(1)東平國故城 位於東平縣東平鎮宿城村西北部,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故城大體呈長方形,東西長約1600米,南北寬約1300餘米。城垣輪廓尚能看清,明顯高於周圍田地。遺址西北角仍有北城牆的殘存,高1—2.5米,長180米,寬15米,夯土層、柱洞明顯。據歷史記載,宿為西周諸侯小國。春秋時期,宿先屬魯,又屬齊。魯、宋兩國曾兩次結盟於宿城。兩漢、三國期間,東平為國,國君皆為皇子,以宿為王城,轄無鹽、宿城、任城、東平陸、富城、章、寧陽等縣。晉至南北朝時,改東平國為郡,郡治宿城。唐貞觀八年 (634年),撤宿城縣併入須昌縣。景龍元年(707年),復置宿城縣,治宿城,屬鄆州。貞元四年(788年),宿城縣改為東平縣。大和四年(830年),改東平縣為天平縣,三年後併入須昌縣。自此,宿城不再設定縣以上的政權機構。但它至今仍是東平境內的一個重要集鎮。城址內遺存文物十分豐富,地表暴露物有路釘磚、灰陶豆、瓮、罐、板瓦、筒瓦殘片和大型陶磚以及青瓷豆、盤、罐等。出土文物有泥質五銖錢範、鐵質五銖錢範、錯銀銅虎符、金銀器和鋤、犁等鐵質農具,均是國寶級文物。
東平歷史文化
東平宿城古城
(2)鄣城故城 鄣國,姜姓。位於東平縣接山鄉鄣城村及其周圍地帶。鄣城為西周、戰國時鄣國國治。魯莊公三十年(公元前664年)秋七月,被齊國滅。《春秋》莊公三十年載:“齊人降鄣”。漢時為鄣縣縣治,三國魏時廢制。遺址東西1300米,南北650米,文化層的中心地帶被今鄣城村占壓。村東北處,發現地表下0.5—0.8米處有較多板瓦、筒瓦及罐、瓮、盆等殘件。
(3)遂城遺址 位於東平縣接山鄉上遂城村南。據《左傳》等史書記載,商湯滅夏,封虞舜之後於遂,始建遂國,戰國時為魯之附庸,國人四姓,即遂因氏、頜氏、工婁氏、須遂氏。魯莊公十三年(公元前681年)春,為平宋國之亂,魯、齊二國會於北杏,因曾遭齊人侵害,遂人不至,後終被齊國所滅。遂城遺址屬山間台形地,東西450米,南北350米。文化層堆積厚約0.6米。表層黃土,地表暴露物有灰、褐、紅色罐和鬲口沿、豆盤等器物陶片以及飾繩紋的灰黑色較薄形小陶磚等。遺址區內西南部有一高土台,為當時遂國內城城址,當地民眾俗稱“南城台子”。
(4)郈邑故城 位於東平縣彭集鎮後亭村一帶。為春秋時魯叔孫私邑。魯定公十二年(公元前498年)夏,孔子言於定公曰:“臣無藏甲,大夫無百雉之城”。定公使仲由季氏宰,將墮季孫氏、孟孫氏、叔孫氏三人封地之城邑即“墮三都”。於是叔孫仇帥師墮後阝三尺,即用駟赤為後阝宰。該遺址屬平原區,今整個後亭村座落在遺址之上,上為堆積沙層,2—5米以下為文化層,農民挖沙曾出土過一些泥質夾砂灰陶飾繩紋瓮、罐殘片和豆柄、筒瓦等。
(5)陽穀邑城遺址 位於東平縣舊縣鄉王古店村東1000米處的山坡上。遺址東西800米,南北900米。據《左傳》記載,陽穀邑在春秋戰國時為齊國城邑,也曾是齊國名相管仲的采邑。魯莊公、魯僖公、魯文公都曾在此地與齊桓公會盟,魯季孫行父和公孫歸父在此會見過齊桓公。古陽穀邑,北有燕趙,西有魏鄭,東有強大的齊國,三面環山,西部臨水,具有重要的戰略價值。魯國、齊國君主曾多次會盟於此。
(6)無鹽故城 位於東平縣東平鎮無鹽村南。周、秦時無鹽為縣城,兩漢曾為東平國治。遺址南部被大清河沖刷掉,現存遺址東西約150米,南北約300米。遺址內暴露物有灰陶素麵罐、瓮、盆、瓦當等殘片及較大型殘磚石等。曾出土漢代鎦金三足雙魚紋青銅洗等文物。
(7)須昌故城 位於東平縣老湖鎮埠子村西東平湖內,周朝至隋代時,為須昌縣治,唐為東平郡郡治、鄆州州治、天平節度使使治、須昌縣縣治。宋鹹平三年(1000年),城圮於水,須昌城治遷王陵山前五里平原處,須昌城遂廢。清末湖水乾涸時,尚能見西南坡中“南門”二大字刻石。
(8)古運河 自元代開通由東平至臨清的會通河後,京杭大運河流經東平。明永樂九年 (1411年),工部尚書宋禮重開會通河,東移新開河段。南自靳家口入境,中經大安山、戴廟等集鎮,河段長60餘里,河寬3丈2尺,深1丈3尺,並設閘調濟水位。東平成為漕運要樞,歷時600餘年。江淮一帶漕糧船,每年400萬石皆取道於此運往京都。運河沿岸集鎮商旅雲集,店鋪遍布。大河上下,日有百舸爭流,千帆踴躍;夜有桅燈高掛,漁火如潮。成為極壯觀的風景,“會河帆影”,是東平著名舊八大景之一。
東平歷史文化
京杭大運河東平戴廟段
(9)州城 位於東平湖畔,始建於宋鹹平三年(1000年)。時因黃河決口,水淹鄆州城(今東平埠子坡),知州姚鉉奉旨移建於今址。這裡地處古濟水、汶水和運河交匯的地區,是歷史上南北水路的咽喉,北通燕趙、南控江淮,風物繁華,商賈雲集。宋、金先後為鄆州、東平府及須城縣城,元為東平路城,明清為東平州城,民國至1982年為東平縣城,歷經千年。州城地勢低洼,平均海拔38米,大隅首為全城最高點,城內面積4.3平方公里。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四隅皆為常年積水窪,盛產魚、葦、蒲、蓮等,水面積占全城五分之二。舊志云:“夏秋之交,荷花半城,漁舟唱晚,風景清幽,不亞於江南。”成為縣內一大景致。城內古蹟眾多,有宋父子狀元坊、“龍門連躍”坊等72架;有清真寺、關帝寺、火神廟、文廟、馬公祠等古建築20餘處。州城人傑地靈,這裡曾孕育過“建安七子”之一劉禎,父子狀元梁顥、梁固,戲曲家高文秀等一代名士;萃集過司馬光、辛棄疾、文天祥、元好問、王士禎等傑士英才。州城是老革命根據地,曾為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做出過重要貢獻。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萬里就出生在州城,並組織和領導了東平人民的革命鬥爭。
東平歷史文化
州城古城

古建築

(1)清真寺位於東平縣州城鎮州城內,占地約6畝,初建於明代萬曆年間,明、清、民國及現代均有維修,為魯西最大的清真寺。寺坐西朝東,從東向西依次為大門、天井、前殿、後殿、觀賞台等。其中前殿為主殿,起脊灰瓦頂,歇山式建築。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內為四梁八柱結構。左右各有耳子一所,木柱支撐,灰瓦頂。後殿和前殿有天溝相邊,五脊攢尖式頂,斗拱結構,造型奇巧,巍峨聳峙,與北京天壇祈年殿的上頂有異曲同工之妙。
東平歷史文化
州城古清真寺
(2)戴村壩 素有“北方都江堰”之稱,是我國古代著名水利工程之一。位於縣境東南部,南城子村東北大汶河上。明永樂九年(1411年),尚書宋禮採用當地白英老人的建議,在此築土壩,將大汶河攔截南趨。明萬曆元年(1573年),侍郎萬恭在土壩迎水面砌石坡,以防水沖。萬曆十七年(1589年),總理河道潘季訓將此段拆除,另築石壩,取名玲瓏壩。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尚書舒應龍在玲瓏壩南增築二石壩,取名滾水壩、亂石壩,並在壩面鑄鐵扣,以連線壩之石料。清雍正四年(1726年),內閣學士何國宗將壩增高一尺。乾隆九年(1744年),總理河道朱藻將滾水、亂石二壩降至原有高度,並拆除玲瓏壩,改建涵洞。乾隆十三年(1748年),太學生高斌、漕運總管劉統勛改建玲瓏壩,並將大壩降低一尺五寸。道光二年(1822年),中承琦善於坎河口增築三合土壩,以保玲瓏等三壩之安全。光緒元年(1880年),山東巡撫周恆祺復修玲瓏、亂石、滾水三壩,並在南北各築壩頭一座。光緒三十年(1904年),撫東使者周馥將戴村壩浸口用土石堵塞,束水歸槽,添建片石大堤,又將玲瓏、亂石、滾水三壩和灰土壩修葺完整。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山東建設廳長張鴻烈、總工程師孔令溶將大壩坍塌處進行修整,並改名北部曰灰土壩,中部曰太皇堤,南部曰滾水壩,總稱戴村壩。戴村壩三位一體,相互配套,在當時經濟比較落後、科學技術尚不發達的條件下建成此壩,是非常驚人的。其設計之巧妙,造型之美觀,在我國水利發展史極為罕見。雖歷經數百年浪濤衝擊,仍鐵扣緊鎖,巋然不動,充分體現了我國勞動人民在治水方面的高度智慧,連康熙皇帝也不得不嘆服:“此等膽識,後人時所不及,亦不能得水平如此之準也。”民國初年,美國水利專家方維來華,觀看戴村壩後,由衷讚嘆道:“此種工程,當十四、五世紀工程學胚胎時代,必視為絕大事業,彼右人之綜其事,主其謀,而遂如許完善結果者,今我後人見之,焉得不敬而且崇也!”
東平歷史文化
戴村壩
(3)月岩寺 位於東平縣銀山鎮崑山西麓,座北向南,寺門向西,面積約3千平方米。寺院內有大雄寶殿、藏經閣及左右配殿和後殿,為前後雙重院落,其中大雄寶殿向南,面闊三間,進深7.4米,高8米,抬梁式木質結構,歇山式瓦頂,脊上有磚雕雙龍戲珠及花卉圖案。院內有明代萬曆七年全石質鐘樓一架,高4.5米,四角攢頂;宋代小虛觀塔一座,全石質,高3.5米,瓦壟頂,均造型精美;碑刻數方及摩崖榜書“南海別院”、“昆岩瀑雪”等題字。根據碑刻所記,月岩寺不但是古代聞名的寺院,還是學子聚會講學的場所,為研究“東原文化”提供了重要物證。
東平歷史文化
崑山月岩寺
(4)清水石橋 又名清河橋,建於隋仁壽元年(601年)。此橋在《太平寰宇記》、《元和郡縣誌》、《東原考古錄》均有記載。大橋宏偉壯觀,橋南水泊風景秀麗,古有“小洞庭”之稱。洄源亭座落湖上,為著名勝跡。唐詩人高適從魯西至東平路經石橋,觸景生情,曾寫下“石橋水橫流”詩句。《元和郡縣誌》載:清水石橋,在縣西三里。隋仁壽元年,造石作華巧與趙州石橋相埒,長四百五十尺。

古墓葬

(1)土山戰國墓 位於東平湖土山島上,為戰國時土壙墓,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山東省考古隊發掘。該墓南北12米,東西8米,出土有組合陶鼎、陶罐和青銅戈、車馬器以及大量骨貝等文物,是魯西一帶最大的戰國墓。
(2)後銀山漢墓群 位於銀山鎮後銀山村前,發現的漢代墓葬較多,多是壁畫墓。其中一東漢前期磚室壁畫墓頂繪有日月流雲;西壁繪墓主人淳于口出行,圖上有榜題游徼、功曹、淳于口車馬、主簿、付戲等;南壁繪都亭和人物,榜題“曲成侯邑”;東壁近後室繪鳥樹,其前有子元、子禮、子仁等9人。這座墓葬是山東地區迄今發現時代最早的磚室壁畫墓。
(3)憲王陵 位於老湖鎮汶水之陽杏花崗東,為後漢東平國憲王劉蒼及其子孫的墓葬群。共有墓9座,俗稱“九子冢”。墓群占地百餘畝,九座高大的封土堆墓從北向南呈左右對稱式排列。北首一號大墓即憲王墓,今存封土高21米、直徑310米,夯土層明顯。2、4、8、9號墓封土基本完整,高度3—11米、直徑10—50米之間。1958年山東考古所發掘隊曾對2號墓進行發掘。墓為磚室,大型墓磚上模印有五株錢幣、四方連續回紋等圖案。墓室分前、中、後和左右耳室,出土有金銀器、銅鐵器、玉器、象牙器、陶器等一大宗文物,尤為重要的是出土銅鏤玉衣一套,形狀與河北滿城劉勝墓金縷玉衣相同。憲王陵是與歷史文獻記載相一致並且保存較好的一處漢代王侯墓葬群,對山東地區漢代考古具有重要參考價值,尤其對研究東平歷史及東平漢代政治、經濟、文化等更為重要。
(4)梁氏墓群 位於老湖鎮大望山、小望山之前梁林村西部,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東原名宦梁氏家族墓葬群,墓群座落於山前坡形地上,三面環山。呈長方形,南北320米,東西240米。梁氏墓群以五代時任太平軍節度判官的梁維忠為始祖之塋,後“父子狀元”顥、固和“祖孫三丞相”適、子美、燾及其後代,卒後皆葬於此,延續至明清。現存梁維忠墓碑、梁子美神道碑、梁固墓碑及二件大型螭首碑帽等。丞相梁子美神道碑,立於宋宣和七年(1125年)正月,通高7.5米,螭首蚨座,碑身高3.91米、寬1.6米。碑文正書,豎刻43行,滿行122字。梁子美卒後,其子揚祖請於朝廷,徽宗敕命而立,分別由太宰兼門下侍郎崇國公白時中、銀青光祿大夫少宰兼中書侍郎開國公李邦彥、通議大夫守尚書左丞開國侯趙野奉敕撰文、書丹、篆額,文書俱佳。其下部水池形底座,上刻水浪紋及水獸紋,與泰安岱廟內朝廷所立宣和碑相同,足見其規格之高。梁氏墓群是歷史上少有的官宦墓地集中的墓葬群,對於研究我國古代官宦喪葬制度具有較為重要的參考價值。
東平歷史文化
東原梁氏墓群
(5)霸王墓 位於東平縣舊縣鄉舊縣村東,當地人稱為“霸王墳”,待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楚漢戰爭時,東平一帶曾是項羽的根據地,駐紮著項羽的後方精銳部隊,故項羽死後葬此。《史記》、《前漢書》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項王已死,“楚地悉定,獨魯不下。漢王引天下兵至其城下,欲屠之,為其守節禮儀之國,乃持項王頭以示魯父兄,魯乃降。初淮王封項羽為魯公,及死,魯又為之堅守,故漢王以魯公禮葬項王於谷城,親為發喪,哭臨而去。不誅諸項氏支屬,賜姓劉”。據此可知,墓為楚霸王之頭顱墓。《皇覽》中亦載“縣(谷城)東十五里有項羽冢”。墓原有封土,高10米左右,直徑100米,墓前原有碑刻四方,漢柏數株。後代名士多有前來憑弔者,如清代進士德清人俞樾在《項王墓》詩中有“已置頭顱生贈客,還留魂魄戰死神”之句。清洪亮吉(乾隆時進士)曾來尋項王墓,並撰《東阿西楚霸王墓記》一文,其文句有“予以屠維之歲始夏之有夜抵東阿舊縣舍第及長白瘳君尋西楚霸王之墓……尋碑讀之,雲有‘李將軍從王死,實附葬’……”。
(6)東王林 位於梯門鄉梯門村西荊山之陽,為明兵部尚書王憲及其後代的墓葬群。原墓區內碑刻、石雕甚多,墓區周圍建有圍牆。現存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王憲墓碑1方;墓前神道石人、石馬、石羊、石虎各1對,均形象高大,雕刻精美華麗;石門1架,華表1對(上有望天猴)。王憲,字維剛,弘治三年(1490年)進士,為官清正,忠心報國,卒贈少保謚康毅。其子王汝孝,嘉靖丙戌年(1526年)進士,官至河南右布政使,順天巡撫,政同其父,“歷履南北皆有聲跡”。

古石刻

(1)白佛山石窟造像 位於縣城西側白佛山之陽,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存大小造像142尊,以隋開皇七年(578年)建造的阿彌陀佛像最大,該造像通高7.6米,結跏趺於束腰仰覆蓮座上,形體碩大精壯,面相慈祥,微含笑意,其西土造像之容貌已然不見,轉化成東土者形象。據專家考證,此造像是目前我國中原一帶保存最為完整、個體最大的隋代佛像,堪稱“中原隋代第一佛”。大佛兩側窟壁排列數十小龕像,大者高35厘米,小者僅10厘米。其中具有地方特色的“涅槃”龕像是國內現存較早的兩處涅槃龕像之一,“十六王子”帶銘龕像是目前國內發現的唯一像、銘俱存龕像。唐窟內一佛二菩薩像,主像高2.43米,高肉髻,面相豐滿碩長,蠶眉細目,鼻樑高挺,兩耳垂肩。左右二倚坐菩薩像,臂釧頸圈,纓珞敏縟。三像均通體磨光,雕刻細膩,比例勻稱協調。反映了盛唐時期的雕刻技巧。五代及宋窟內主像為釋迦牟尼倚坐像,通高1.9米,面部較寬圓。袈裟衣紋厚重,線條略粗。其左右為少年阿難、老者迦業立像。東壁為數尊羅漢像,均光頭結跏跌坐,慧眉善目,面含微笑。其前有明代晚期三教堂,又名“三教寺”。山西側有天仙聖母、祥雲二洞窟,分別雕刻送子觀音和天仙聖母像等。山頂玉皇閣內有玉皇大帝、托塔天王李靖像和二郎神楊戩見3尊高浮雕像。白佛山石窟造像群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東平歷史文化
白佛山石窟造像
(2)棘梁山摩崖造像 棘梁山又名司里山,位於東平湖西畔戴廟鄉,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造像主要集中於山頂呈“品”字形分布的三塊巨石上,共有大小千餘尊,完整清晰者600餘尊。東崖多為北齊、唐、宋造像,西崖多為唐宋組合造像,南崖多為唐宋時期的單體佛像和羅漢像。北齊一佛二弟子像,佛像通高9.7米,頭帶高寶冠,兩側寶繒垂巾,寬圓肩,雙肩略聳,胸部較鼓。面像渾圓寬厚,眉間有突起白毫相。手施說法印,著褒衣博帶式袈裟,是中原一代最高的造像,有“中原北齊第一佛”之美譽。左右二弟子像均高9.5米,立於蓮花台座上。三像表現了北齊造像身體豐圓健壯的風格。盛唐時期的造像多為一佛二弟子、一佛二菩薩、二弟子二天王二力士等組合像,其像多通體磨光,面相豐圓飽滿,其中十王像均頭戴寶冠,結跏趺坐,姿態各異,栩栩如生。宋代造像幾乎填充了兩宋時代的每個年號,造像神情豐富、雕刻精細,五官比例適度,近於真人形象,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嘉佑二年(公元507年)“三教通連”龕像,“文宣王”居西,“釋迦牟尼”居東,“老子”居中,每尊主像左右各立一身弟子像,是我國北方最早的造像,對於研究我國三教融和發展的歷史具有一定價值。造像多有銘文,如刻字、紀年題記等,銘文最長者達500餘字。這些題刻對於考證我國佛像石刻的名稱、年代、演變規律、書法史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棘梁山摩崖造像歷時1500餘年,猶如一部中國摩崖石窟造像教科書,被業內人士贊為“魯西石刻博物館”。
東平歷史文化
棘梁山摩崖石刻
(3)理明窩摩崖造像 位於縣境西北斑鳩店鎮六工山西南麓,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造像呈“一”字形東西排列,共有唐代大小造像49尊。最高者177厘米,最小者僅為10厘米。長安三年(701年)清信女比丘尼王八元、朱芸等造像主要為阿彌陀佛3尊大像,像著雙領下垂式衣,質薄貼體,襞褶流暢寫實具有質感。面部豐腴,眉眼細長,五官雕刻細膩,面帶笑意,神情豐富。胸部凸起,光頭並施彩繪,內有化佛7尊。可謂武周時期佛教造像的標準形象,體現了唐代石刻藝術的高度匠意,透出精神氣質的活力感。開元八年造像延續了長安三年的造像特點,形象稍遜。鹹通十四年造像多以彌勒佛為主,施禪定印。著通肩式袈裟,衣紋呈泥條狀,螺紋髮髻,頭似圓球。造像之南山腳處有建福寺,長安四年初建,為三進院落式,其中前殿為五脊硬山頂,鴟吻高大,琉璃瓦覆蓋,脊飾高浮雕龍鳳花卉等圖案。
(4)洪頂山茅峪刻經 位於舊縣鄉屯村鋪村東洪頂山西面茅峪中,待批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屬北齊時佛教文化遺存,是集經文、佛名、銘贊、題名碑於一體的大型摩崖刻經群,由東平人僧安道壹和印度僧人法洪共同刻經。刻經分布在茅峪南北兩側石壁上,峪北以僧安道壹刻經為主,峪南以印度僧法洪刻經為主。鐫刻面積共達1000平方米。刻經文6處,其中《文殊般若經》2處,《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大集經 穿普提品》、《摩訶衍經》、《仁王經》各1處,還有大空王佛、安樂佛等佛名9處,大小刻字共1200字左右,現存較完整可讀者785字,可反映當時刻經內容全貌。字徑大小不等,多在25—60厘米之間。而最小者僅7厘米,最大者360厘米。峪北中心北“大空王佛”四字,總高9.60米,最寬處達4.10米,是目前已知的我國境內最大北朝大字。
東平歷史文化
洪頂山大空王佛石刻
(5)國寶《張遷碑》 明初出土於谷城(今舊縣鄉舊縣村),是東漢中平三年(186年)谷城舊吏葦萌等人為升遷者張遷所作的去思碑。此碑出土後移州城立於州學內。1956年移至縣政府禮堂之後建亭保護,現存泰安岱廟。碑高約95尺,寬約32尺。透雕龍首下,碑文區之上,篆刻扁體“漢故谷城長盪陰令張君表頌”雙行12字。其拓片作為我國八件書法精品之一,珍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並影印在故宮編印的《國寶》一書中。
東平歷史文化
張遷碑

重大歷史事件

1、東平立國 漢代甘露二年(公元前52年),宣帝立東平國,治無鹽,封其子劉宇為東平王。無帝即位後就國。宇死,其子劉雲嗣位。建平三年被誣謀反,劉雲自殺,東平國除。改置為郡。(見《漢書 宣元六王傳》)
2、無鹽大捷 西漢末年,皇族、貴戚、官僚、地主依仗政治經濟特權,兼併侵吞土地,迫使農民大量破產流亡。王莽篡權改新後,進行“托古改制”,造成了社會的更大混亂,進一步激化了階級矛盾。各地農民紛紛起義,在今山東境內爆發了樊崇領導的赤眉軍起義。當時,無鹽縣義士索盧恢組織隊伍,積極回響赤眉軍。地皇三年(22年),王莽派更始將軍廉丹、太師王匡統領精兵,圍剿樊崇部,企圖一舉消滅起義軍。官兵所至,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攻破無鹽縣城後,屠殺百姓近萬人。官兵的暴行,激起了赤眉軍和索盧恢部的極大憤慨,他們互相配合,協同作戰,在汶水之陽、無鹽城周圍大敗王莽軍,殺死更始將軍廉丹及部將20餘人,官兵1萬多人,太師王匡狼狽逃竄,一舉收復無鹽縣城,創造了舉世聞名的“無鹽大捷”。現北京歷史博物館存有“無鹽大捷”巨幅油畫,再現了當時起義軍英勇殺敵的壯烈場面。
3、宋江起義 宋宣和二年(1120年),宋江等36人聚義於梁山(今東平棘梁山一帶),轉戰齊魏(今山東、河南)之間。本年在沂州(今臨沂)為知州蔣圓所敗,餘部北走龜蒙(今新泰境內)。(見宋史侯蒙傳)
4、金代立為京城 齊阜昌元年(1130年)九月,金策立劉豫為帝,年號阜昌,國號大齊,始建都大名,後遷東平府須城,稱“東京”。(見《宋史劉豫傳》)
5、東平成為元代雜劇創作中心 元代大宗時期,在東平行台嚴實治下,社會環境安定,經濟繁榮,東平治所州城成為中國北方大運河岸畔著名的政治經濟文化都相當發達的城市。文人、曲家及散樂藝人多聚集於此。嚴實幕僚宋子貞擇其具才幹者予以舉薦,劉肅、李昶等人皆被起用。“四方之子,聞風而至,一時人才濟濟”。東平雜劇創作由此進入高峰期,湧現出一大批著名雜劇作家,如有“小漢卿”之稱的高文秀、張時起、李好古、張壽卿、趙良弼等,他們的創作成就,對齊魯文化產生了重大影響。
6、東平龍山書院誕生 元至元三十一年(1293年),東平府在府治東三十公里處的風光名勝區龍山設立龍山書院。該書院曾是山東三大書院之一,為東平培養了很多人才。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東平知州普爾泰重修書院,並將書院移建於州城牌坊街路西馬公祠舊址。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又移建於書院街路北(今東平一中校址)。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委員長萬里早年曾在書院讀書。
7、明代東平移民 明洪武二年,由山西省洪洞縣移民東平,至永樂十一年(1414年),由洪洞縣又移民多次。今東平居民之祖,多追溯至明代移民之時。
8、東平戰役 1945年5月9日,冀魯豫軍區為擴大解放區,保衛麥收,組織了東平戰役。由分區司令員曾思玉、政委段君毅、副司令員何光宇指揮,負責消滅日偽軍,解放東平城。中共東平縣委於5月中旬召開各區委書記、區長會議,具體布置東平戰役的支前工作。縣委組織500名武裝民兵,分為4個小隊,在城周圍遊動警戒。來自解放區的800付擔架跟隨部隊進入前沿陣地,300輛大車和400輛手推車運送了3萬多斤給養和大批作戰物資。5月18日凌晨,擔任主攻任務的七團兵臨城下,一營在南門西側突襲成功,入城後,包圍了偽山東省警備大隊;三營直插城東北角包圍日本侵略軍司令部;二營包圍偽縣政府、偽縣警備隊和新民會。經過激烈戰鬥,殲滅偽省警備隊、偽縣政府、偽縣警備隊、新民會及警察所敵人。19日17時30分,包圍日軍的三營重新布置兵力,一部分在城東北、東南角佯攻,一部分在密集炮火掩護下,從西北角攻入敵司令部,擊斃日軍37名,生俘日軍顧問及士兵4人。是役共殲滅守城敵人2500餘人,繳獲迫擊炮1門、擲彈筒11具、輕機槍33挺、重機槍2挺、步槍2000餘支、汽車1輛、戰馬30匹、麥子200餘萬斤。
9、東平的農業學大寨運動 上世紀七十年代後期,在中共東平縣委領導下,全縣農業學大寨運動蓬勃發展,氣勢磅礴。全縣進行了以改土治水為中心,建設穩產高產田的農田基本建設工程。山、水、林、田、路統一規劃,綜合治理。建成穩產高產田37萬畝,取得了巨大成績。1977年至1978年先後來東平視察農田基本建設工程的國家領導人有:國務院副總理陳永貴(1977年5月30日),美國友好人士韓丁(同年10月),國務院副總理紀登奎(1978年4月16日),農業部部長沙風(1977年5月30日),國家副主席李先念、國務院副總理陳永貴和中央七個部、21個省市自治區負責同志,山東省第一書記白如冰、書記秦和珍等(1978年5月6日),水利部部長錢正英率全國農田基本建設會議代表2000多人來東平(1978年7月12日)。中央新聞電影製片廠攝製了《東平人民在大幹》的新聞紀錄片在全國放映。東平的農業學大寨運動,曾經在全國產生了很大影響。
10、2001年東平湖抗洪搶險 2001年8月上旬,地處泰萊山區的大汶河流域連降大雨。7日1時,東平湖水位達44,38米,超出警戒水位1,88米,創下建庫以來最高水位紀錄。東平湖老湖5400多米的大壩出現十幾年不遇的險情,危及壩外29個村莊3萬多民眾安全,在中共東平縣委領導下,東平人民奮起抗洪。中共山東省委、省政府,泰安市委市政府迅速組織2400名駐魯解放軍、武警官兵和5000餘名民兵預備役人員搶險。省市黨政領導現場指揮抗洪搶險鬥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山東省委書記吳官正,省長李春亭,濟南軍區副參謀長余懷謀少將、武警山東總隊總隊長楊正武少將、省軍區司令員李泉少將等多次親臨現場指導抗洪,全省各地捐款捐助救災物資和現金共折款551萬元支援抗洪搶險。先後有十萬餘人次參加大壩搶修,動用車輛48096車次,船隻1660艘次,調配搶險物資5萬餘噸,採取上堵下疏,加高堤壩、爆破清淤等措施,經過12晝夜奮戰,保證了大壩和人民民眾的安全,取得了抗洪搶險的勝利。

傑出歷史人物

東平人傑地靈,英才輩出。數千年來,曾經產生過無數俊傑英賢。他們中的傑出代表人物有,戰國時的女政治家齊國王后鐘離春;西漢時的“大夏侯學”、“小夏侯學”的開創者夏侯勝、夏侯建;東漢時有中國文學史上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文學家劉楨;唐代有繪圖凌煙閣的開國功勳盧國公程咬金,五代有宰相、文學家和凝及樞密使兼東京留守、音律學家王朴;北宋有父子狀元梁灝、梁固,集賢殿大學士、宰相梁適,兒科醫學家錢乙,畫家梁楷;元代有狀元霍希賢、農學家王禎、魏國公王士熙、戲曲作家高文秀;明代有政治家兵部尚書王憲、大理卿杜三策、御史王彬、醫生高洞陽;清末有第一批出國留學的學者進士侯延爽,早年參加同盟會並曾參加刺殺清攝政王載灃的尹沺;民國時期有著名建築師呂彥直。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英才志士更是層出不窮,他們中的傑出代表萬里,曾任安徽省委書記、國務院副總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
無鹽娘娘鐘離春 戰國時期,齊無鹽邑(今東平鎮無鹽村)人。離春貌極醜,年三十而未嫁。雖為平民女子,但素有大志,胸有良謀。她關注國家大事,面對當時朝政腐敗,國勢衰退的局面,十分焦慮。為了拯國救民,她冒著殺頭的危險,去拜見齊宣王,指出齊王政治上有“四失”。開始,齊宣王很生氣,喝令殺她。鐘離春不慌不忙地說:“求大王讓我說明這‘四失’後,再斬不遲”。“我聽說秦國重用商鞅,國家因此富強。過不了多久,秦國就會出兵函谷關,與六國爭雄,最先受害的就是齊國;而大王一無良將,二無強兵,戰備鬆弛,人心不穩,這是第一失。我聽說:‘君有諍臣,不亡其國;父有諍子,不亡其家’,大王內沉溺於女色,外不理國政,忠諫之士,拒不重用,這是第二失。王歡等人阿諛奉承,竊取高位;騶衍等人高談闊論,華而不實,大王重用此輩,誤國誤民,這是第三失。大王大興土木,修建宮殿台榭,耗盡民力、國賦,這是第四失。大王這四失,已使國家危如累卵,而大王則苟且偷安,只知吃喝玩樂,不知發憤圖強。請大王聽民女勸告,勵精圖治,為時未晚。只要國富民強,我死而無恨。”宣王聽了非常感動,誠懇地說道:“如果你不給我指出來,我還真不知道有這些過失呢!”宣王當即讓鐘離春坐車入宮,拜為無鹽君,立為後。於是拆漸台、罷女樂、退謅諛、納忠言、選兵馬,以田嬰為相國,以鄒人孟軻為上賓,齊國從此成為強國。
“建安七子”之一 —劉楨(?—217) 字公幹,東漢末年文學家,五言詩負有盛名,為中國文學史上著名“建安七子”之一,後人將他與曹植並舉,稱為“曹劉”。劉楨作品內容多為酬答親朋或抒發個人抱負。原有集,已散失,流傳下來的較少。我國古代第一部詩歌批評專著《詩品》評價劉楨“仗氣愛奇,動多振絕。真骨凌霜,高風跨俗。”並說“自陳思(曹植)以下,楨稱獨步。”對劉楨作品給予了高度評價。明人張溥編選的《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中有《劉公幹集》一卷,其中《贈從弟》第二首“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冰霜正慘淒,終歲常端正,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即體現了劉楨作品的特點。
盧國公—程咬金(?—665) 即程齒堯 金,後改名知節,東平斑鳩店人。唐初大將。少時善使長矛,勇猛過人。隋大業十三年(617年),從李密參加瓦崗起義軍,任內軍驃騎。李密敗,屬王世充。後歸唐,任秦王府統軍,輔助李世民平定地方割據勢力。因戰功顯赫,封宿國公,領左一馬軍總管。永徽六年(655年),咬金任蔥山道行軍大總管,討伐西突厥阿史那賀魯。初戰獲勝,後被免職,任歧州刺史。麟德二年(665年)去世,賜驃騎大將軍、益州大都督,陪葬於唐太宗昭陵墓。
東平歷史文化
程公祠
北齊僧侶書法家僧安道壹 北齊時期東平人,擅長書法,與北齊的官紳有交往,是山東地區刻經活動的主要人物。據考證,僧安道壹,名“僧安”,又名“道壹”。洪頂山有“安公之碑”。主要作品有本縣境內洪頂山刻石,棗莊鐵山、臨沂嶧山、二鼓山等刻石。據有關專家考證,泰山經石峪亦出自安道壹之手,郭沫若1961年5月8日游泰山時,曾寫下《訪泰山經石峪》詩:經字大於斗/北齊人所書/千年風韻在/一畝石砰鋪/閱歷久愈久/摧殘無代無/祗今逢解放/庶不再模糊。僧安道壹是中國古代著名四大僧侶書法家之一。
東平歷史文化
父子狀元牌坊
父子狀元—梁顥梁固 梁顥(962—1004) 字太素,北宋鄆州須城(今東平州城)人,出身宦家。顥少年喪父,靠叔父撫養成人。雍熙二年(985年),進京科考,經太宗殿式,考取狀元。任大名府觀察推官,時年23歲。顥有吏才,每上朝進奏,辭辯明敏,對答如流,真宗甚為嘉賞。群臣奏章,多交其參議。景德元年(1004年),任開封知府,同年6月,暴病卒,時年42歲。著有文集15卷。
梁固(985—1017) 字仲堅,梁顥長子,幼年好學,有大志,尚節操,著《漢春秋》,深得其父器賞。父去世後,以遺蔭梁固被賜進士出身,喪服期滿,辭去賜進士。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參加勤詞學科考,考中狀元,任密州(今山東諸誠)監丞,後任著作佐郎。歸朝後,任著作郎、直史館,賜紅袍官服。後任戶部判官、戶部勾院等職。因為人爽直,善與人交往,尚義氣,重信譽,有吏才,常受使代馬元方判理三司(刑部、都察院、大理寺)案件,斷案公正,時稱“平審”。天禧建元年(1017年)病逝,時年32歲,著文集10卷。
兒科醫學家錢乙(1020—1101),字仲陽。吳越王錢俶支屬。越國亡,錢氏北遷鄆州(今山東東平),遂為鄆州人。錢乙是我國宋代著名兒科醫學家,因第一次系統地總結出對小兒病的辯證施治法,被後世稱為“兒科之聖”。宣和元年(1119年),錢乙弟子閻孝忠將錢乙的臨床經驗加以收集整理,彙編成《小兒藥證直訣》。此書對小兒生理、病理、辯證施治和制方用藥等頗有創見,比歐洲最早出版的兒科著作早三百年。清《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中說:“小兒經方,於古罕見,自乙始別為專門,而其書亦為幼科之鼻祖,後人得其緒論,往往有回生功”。
減筆畫鼻祖—梁楷 字白梁,南宋畫家。嘉泰年間(1201—1204年)任畫院詩詔,後不受金帶,離職而去。梁楷嗜酒自樂,人呼為“梁風(瘋)子”。他擅畫人物、佛道、鬼神。初師賈師古,有“青過於藍”之譽。現存作品有《太白行吟圖》、《潑墨仙人》、《布袋和尚》、《秋樹雙鴉》等。1967年以來,國際天文學家聯合會先後決定以中國歷史上的李白、張衡、蔡文姬、梁楷、關漢卿、祖沖之、李清照、魯迅等23位名人,命名外星球上的環形山。
元代科學家—王禎 字伯善,元代農學家及木活字印刷術的創造者。元貞元年至大德七年(1295—1303年),在旌德(今安徽旌德縣)、永豐(今江西廣豐縣)任縣尹時,教民農桑,提倡種植桑、棉、麻等經濟作物。元貞二年(1296年)開始撰寫《農書》,至元皇慶二年(1313年)定稿,前後用了17年時間。《農書》原有37卷,現存36卷,約13.6萬字,插圖306幅。全書分《農桑通訣》、《百穀譜》、《農器圖譜》三大部分,系統介紹了我國農業發展的歷史,記載了墾耕、播種、施肥、灌溉、收穫、植樹、飼養家畜及栽桑養蠶等方法;糧、果、菜、棉、麻、茶等農作物的起源、性能和栽培方法;以及所用農業器械的構造、來源、演變和用法等。是一部內容豐富,圖文並茂,集北魏以來農業生產經驗之大成,對我國農業及農業器械作業系統研究的巨著,為後世所推崇,被譯成多種文字傳播國外,在中外農業史上產生了深遠影響。同時,王禎還創造了木活字印刷術。大德二年(1298年),用木活字印刷的《旌德縣誌》,是我國方誌中最早的活字印本。附載於《農書》中的《造活字印書法》,是最早系統記錄活字版印刷的珍貴文獻。
元代戲曲作家—高文秀 約生活於元憲宗元年前後,早卒。少年時即以編撰雜劇初露鋒芒,後進入元大都,多有佳作,時人譽稱“小漢卿”。高文秀一生創作雜劇近四十種,名作有《黑旋風雙獻功》、《好酒趙元遇上皇》、《劉玄德獨赴襄陽會》等,另有《周瑜謁魯肅》、《惜花春起早》等散曲。目前存世作品有《黑旋風雙獻功》、《須賈啐范睢》、《保存功經赴澠池會》、《劉玄德獨赴襄陽會》等五種。高文秀善以歷史上的武俠英烈為題材,撰寫雜劇,尤以反映梁山泊英雄除暴安良為最多。梁山泊當時在東平境內,高文秀生活的年代距宋江起義的北宋末年時間很近,民間流傳著許多梁山泊英雄的故事和傳說,這為他創作水滸戲劇提供了大量生動素材。他創作的《黑旋風雙獻功》、《詩酒麗春》、《鬥雞會》、《喬教學》、《敷衍劉要和》、《借屍還魂》等水滸劇,具有較強的藝術性。《吳梅戲曲論文集》稱:“東平高氏,力追漢卿,畢生絕藝,雕繪梁山”,可見其影響之大,藝術水平之高。
東平歷史文化
羅貫中紀念堂
羅貫中(約1330—約1400 ) 明朝時期東平人,小說家。名本,號湖海散人。其故居在今東平鎮羅莊村(縣城南1公里)。羅貫中所處的時代是元末農民大起義的時代,傳說他少有大志,圖王霸業,因為碰到朱元璋才罷手。後舉家南遷杭州,為防官府追捕,三代人皆裝聾作啞。羅貫中是才華俊逸的大作家,一生寫出了《三國志通俗演義》、《水滸傳》、《隋唐兩朝志傳》、《三遂平妖傳》以及雜劇《風雲會》等幾十種小說、劇本。關於羅氏籍貫目前尚有分歧,國內學術界權威人士王利器、羅爾綱、何滿子等一大批學者,各自經過數十年研究和考證,皆一致認定,羅貫中是山東東平人。
建築設計師--呂彥直(1894—1929) 字仲宜,別號古愚,東平人,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生於天津。幼年時代去法國,居巴黎數年,常參觀羅浮宮博物館,酷愛繪畫雕塑藝術。回國後,先入北京五城學堂,繼進清華學校留美預備部讀書。1913年,由北京政府派赴美國留學,在康奈爾大學攻讀建築工程。1921年離美回國,在上海自設彥記建築事務所。呂彥直是天才設計家,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先生在北京病逝,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革命先行者,中國國民黨葬事籌委會決定在廣州建立中山紀念堂,在南京紫金山南麓建造中山陵,並向海內外徵求建築設計方案,呂彥直應徵設計,榮獲首獎。不幸的是,為了建造中山陵,他嘔心瀝血,竟積勞成疾,工程未完,即與世長辭,年僅35歲。為了紀念這位傑出的建築設計家,在中山陵後浮雕其像,于右任先生為之題詞:“呂彥直建築師建築陵宮積勞病故,特此紀念”。
東平歷史文化
中山陵

地理文化

東平山、水、田三分天下,這種獨特的地理環境,形成了北部山區群峰競秀,西部窪地碧波萬頃,南部平原一望無垠的奇特景觀。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相得益彰,從而造就了東平縣獨特的地理文化。
(一)區域地理特徵
1、地質
東平地處魯北地台區魯西台背斜的西緣,為魯西拱斷束的一部分。基地為前震旦系泰山群結晶變質岩系,蓋層為古生代及新生代之寒武紀、奧陶紀及第四紀沉積物
2、地形
地貌類型多樣,大地貌,屬華北平原;中地貌,屬魯西南平原東北低槽和魯中山區的西南邊緣丘陵。北部為低山丘陵,中、南部為平原,西南部為濱湖窪地,西北部為黃泛區。由於地形複雜,成土母質各異,使土壤形成多種類型。大體分為褐土和潮土兩大土類,6個亞類,12個土屬,36個土種。
3、氣候
東平屬暖溫帶大陸性半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
(二) 經濟概況
東平縣自然條件優越,地美物豐。境內的東平湖是山東省第二大淡水湖,屬淺水富氧型湖泊。湖內盛產甲魚、河蟹、青蝦、菱、芡、蒲、葦等多種水產品。境內礦產資源較為豐富,已探明的有金、鐵、煤、大理石、紫砂頁岩、石英、雲母等。新探明的戴廟煤田儲量達3.6億噸,而且埋藏淺、煤層厚、煤質優,具有較高的開發價值。工業已初具規模。至2005年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168家,其中銷售收入過億元的30家,形成了以日用化工、亞麻紡織、造紙、機械製造、釀造、建材、農副產品加工等為主的工業生產體系。農林牧漁業發展水平明明提高,形成了40萬畝優質小麥、15萬畝大蒜、20萬畝花生、10萬畝薄皮優質核桃、80萬隻小尾寒羊、10萬頭魯西黃牛、50萬隻麻鴨、30萬隻特種動物等八大農產品生產基地,是全國糧食、油料生產基地縣,小尾寒羊良種繁育基地縣、山東省淡水養殖基地縣。舊縣鄉被聯合國薯類研究中心命名為“中國地瓜澱粉之鄉”;大羊鄉被國家林業部命名為“中國核桃之鄉”。
(三)地理景觀
1、國家森林公園—臘山 座落於東平湖西岸,海拔258 .4米,總面積3.5平方公里,有大小72座山峰,40餘處景點。1993年被山東省林業廳批准為省級森林公園,1996年晉升為國家森林公園,1997年被評為“全國森林公園十大標兵”之一,2000年又被國家林業局授予“全國文明森林公園”稱號。
臘山脈絡岱宗,挺秀魯西,因“山奇雄,峰奇秀,岩奇險,石奇美”,自古即有“小岱峰”之稱。傳說臘山之得名始於禹王封山之時,當年大禹治水來到中原一帶,見河道為峰巒所阻,其中一山,樹茂石奇,神秀無比,便命神牛拉此山於東海之畔,與風景秀美的雁盪山毗鄰,併名之曰“拉山”。神牛拉山至古大野澤畔(即今東平湖),見波浪蕩天沃日,大水浩渺無際,誤以為來到東海,遂興盡而臥,休歇於此,這一歇竟過去了數千年。神牛臥化為石,成為“臥牛山”,而碧如青螺的“拉山”則聳立湖畔,橫空出世般成為佳絕一方的勝景。因日出之時山巔瑞氣繚繞,霞輝閃耀,狀若寶塔開光,酷似臘燭吐焰,故其名稱又演變為“臘山”。後來,太公大封諸神,見此地山青水秀,天然佳麗,遂許為仙居之所。由是八仙來此相會,丘祖親臨布道,神跡仙蹤,遍留靈石芳草之間,故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此山又叫做“聚仙山”。這些美麗的傳說雖帶有濃厚的神話色彩,卻說明這方千姿萬態,風光獨具的山水,遠在古代即被靈秀所鐘。傳說固無文字可稽,然聚仙山實有名可查。考證山上殘存的碑記石刻,遠在秦漢之際,臘山即以其獨特的風光而引人注目,山崖上那壽高千年聖賢手植的老柏古槐,荒草間那歷經風雨至今猶存的秦磚漢瓦皆可佐證。漢末道教興起,經唐而盛,唐太宗父子禮拜“太上老君”李耳為遠祖,屈尊至終南山謁老君廟,詔定道高於僧,由此道風大熾。崇神敬仙,進山修煉者一時有塞途之盛。道教勢力得到極大發展,天下名山,幾被占盡,峻岭叢林之中,處處經聲罄音,香菸裊裊。臘山成為道教名山始於何時,已無原始資料可尋,但從目前殘存的碑記石刻看,臘山道教文化至遲發端於隋唐,之後鼎盛於宋元而完善於明清。經過歷朝歷代主持道人、地方官員、黎民百姓捐資獻力,豐富發展,遂成宏大之規模,影響波及中國北方廣大地區,尤其是齊魯一帶,成為遠近聞名的道教名山。山上掩藏在懸崖峭壁間古藤老樹下的所有建築群及摩崖雕刻,如祥龍觀、玉皇殿、碧霞祠等,悉為道家所築,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文物價值。整座山上的景點,幾乎全都蘊涵著道家文化那種懷秀忘機,學曠若虛,體仁含靜,返樸歸真的高清意韻。正因為臘山卓妙不凡,內涵豐厚,在茫茫一千五百餘年的歷史歲月中,才廟貌恆新,青煙繚繞,香火不絕,以巨大的磁性,吸引無數高道名僧來此朝拜;也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民眾上山祈福、攬勝。至今,山上一年兩度的廟會(每年清明節和古歷十月初一,各持續6天)仍然場面浩大,熱鬧非凡。為了方便遊客觀覽,山上增設了美觀大方,安全可靠的吊籃式索道,使這座千古名山更增添了幾分現代化風采。
東平歷史文化
臘山國家森林公園
臘山景點眾多,重要者有祥龍觀、雲梯、玉皇殿、碧霞祠、瞰湖亭等。
祥龍觀掩映在一片碧色幽深的林海中,始建於明代,是一處類似八卦圖的建築群。這裡古木參天,老藤纏繞,飛檐翹角,丹青輝耀,朝夕經聲不斷,終年青煙繚繞。它因元代道教全真龍門派創始人邱處機曾來此修煉布道而成為著名的道教聖地。明朝時,祥龍觀十世祖楊清榮修建了樂台,他創建的道教音樂流傳至今。民國時期,祥龍觀道長齊合智曾任山東省道教協會會長。祥龍觀鼎盛時規模頗為宏大,古人曾有“樓閣森森,祥龍透乎九霄;庭堂煌煌,瑞氣充乎鬥牛”的讚辭。道觀布局北為老君堂,西為邱祖閣,東為藏經樓,南為道士伙房。進出有南北二門,門兩旁有雌雄二獅守護。北門前,古柏擎天,老藤盤繞,給人以蒼古幽遠之感。老君堂是祥龍觀的主體建築。據有關資料說,系由著名道教學者孫思邈主持修建,後逐步擴大規模,歷代皆有修繕。建國後,因道士還俗,久廢頹圯。1998年,臘山國家森林公園管理局依照原來式樣和建築風格進行重建。面闊3間,磚石結構,水泥構架,立山式灰色筒瓦覆頂,脊部飾以游龍、瑞獸雕塑,抱廈長廊設以漢白玉護欄,內外彩繪,氣勢頗為壯觀。堂內彩塑老子坐像一尊,並飾有巨幅壁畫。壁畫以三清為中心,組成層次井然的儀仗,表達出“三清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群神拱之”之意。整個畫面雲氣繚繞,金碧輝煌,莊嚴肅穆。三清宮是祥龍觀的另一重要建築,始建於元代,木石結構,拱券門窗,屋頂雉堞周匝,風格獨具。宮室分上下二層,下為三清宮,上為邱祖閣。道教以“玉清、上清、太清”為三清之界,在三清宮內供奉三清神像。另外還塑有道教全真龍門派的七大真人像。傳說道教全真龍門派創始人邱處機曾來臘山布道,使祥龍觀成為當時的“道士雲集之處,黃冠皈依之所”。祥龍觀對面即藏經樓,原來道藏曾富甲一方。
祥龍觀院內,道士膳房與三清宮之間,藏一深泉,名“玉露井”,深數十米,水質甘美清冽,冬不涼夏不溫,終年涌流不以潦而盈,不以旱而涸。常飲養顏潤容,健身壯體。民間有“拜老君,登臘山,品玉露,成半仙”之說。祥龍觀內有兩株挺拔高大的槐樹和桐樹,傳說為邱處機手植,取“懷童(槐桐)不老”之意。有古柿樹一株,涼風乍起之時,滿樹紅柿如火,隱諧“事事(柿)如意”。
祥龍觀北門外,有一幢清光緒十七年(1892年)立的道觀家譜碑,碑上楹聯為:“三寶不動尊主訓,一元復出做孫模”。碑文記述了從十世祖楊清榮始到二十九世祖郭元嵩終,臘山道教的發展歷史,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