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平硪號子是山東省傳統民間小調,屬於民歌一類,也叫打夯號。它取材於生活,不受任何條件限制,曲譜獨特,隨編隨唱。
簡介,歷史淵源,主要特點,遺產保護,
簡介
歷史淵源
元、明兩代為了開挖大運河,役使大量河工,使用十分原始的勞動工具,經過曠日持久的奮戰,終於完成了這一舉世公認的人間奇蹟。廣大河工在戰天鬥地的勞動過程中,創造了許多勞動歌謠,其中以夯歌、硪號子、縴夫謠等最具代表性。這些歌謠生動地反映了運河兩岸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和當時的生產、生活狀況,再現了當地的風土人情和社會面貌。
主要特點
號子是打夯、硪、拉縴、捕撈等帶有集體性勞動的號令。夯一般用一塊大青石,上頭稍小下頭稍大,鑿成四方稜台形。靠近小頭,在石上一邊鑿出一道淺槽。用鉛絲把木槓牢牢絞在一起,固定在石槽里。這樣,木槓和石塊就成為一個整體,四周用繩子綁住,七八個人圍著夯,手拉繩子高高舉起,再同時鬆手,夯就重重地落在地面上,一夯一個坑。也有的夯是用腰般粗的木樁或用上百斤重的鐵餅製作而成的。濟寧東平縣一帶稱夯為硪子。打夯要有一個夯手,一邊打夯,一邊喊號令,這號令就是夯歌或硪號子。人們隨著夯、硪的起落,夯歌手現場發揮,隨口喊出,要做到不重複,夯歌時而唱得快而急,夯就起得快而急,時而唱得緩而平,夯就起落得慢而平。
夯歌的內容很廣泛,把歷史人物、傳說人物和並不是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故事,胡亂地拉扯在一起,形成一種怪誕滑稽的笑料,既能提高人們的勞動興趣,同時也能依照歌的節奏協調動作。甚至把某個夯手的特徵、軼聞、笑料也編進夯歌隨口而出,摻雜一些土語、俚語,幽默詼諧,使這一重體力勞動的氣氛活潑熱烈。
遺產保護
20世紀80年代,濟寧市在開展民間文學“三集成”普查時,記錄整理了許多開挖運河時的夯歌、硪號子,這些流傳久遠的勞動歌,在後來的修路、修水壩、修河渠或建房打地基時仍在傳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