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供腔是漁民特有的藝術形式,是漁民民眾親情的紐帶、友誼的橋樑、東平湖民俗文化的代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平縣端供腔
- 外文名:Dongping County for the end of the cavity
- 別名:端供腔
- 分類:東平湖民俗文化
簡介,來歷,表演形式及特點,現有曲目,
簡介
“端公腔”又稱“端鼓腔”,東平縣境內亦稱“端供腔”,是東平湖湖民獨特的藝術形式,與揚州香火調有一定的血緣關係,和微山湖端鼓腔一脈相傳。 關於端供腔的起源,據傳說是始於唐朝貞觀年間,唐王李世民許願敬河神而來。據實際調查,至少在清朝乾隆年間,已十分盛行。 東平湖沿岸老湖鎮、大安山、戴廟鄉有漁民近5萬人,大多和南四湖的漁民有親戚關係,現在東營市東營區黃河辦事處有三處漁民村,2000多居民,就由東平縣老湖鎮遷移過去,同時也把“端供腔”帶到了黃河河口、渤海岸邊。 東平湖端供腔演出內容和形式與微山端鼓腔基本一致,只是演出地點,由過去的湖面改為湖岸,除在節會中演出外,也成為婚娶壽宴、續家譜等民俗活動中的重要娛樂形式。但演出仍需供“金龍四大王”、“柳爺”(蛇神)之神位,先鳴炮、展鼓,再起舞歌唱。 端供腔演唱時無管弦樂器伴奏,只有幾面圓形的單面羊皮鼓,鼓柄末端大鐵環上套有9個小鐵環,伴奏者用竹篾敲打鼓面,同時晃動鐵環,也頗有聲勢。端供腔過去的演出有大班小班之分:如敬自己先祖,可由小班演唱,4個人表演,唱一天一夜,供豬頭、雞、魚、水果;而在停止捕魚歡慶豐收時,則由大班演唱,十四五個人表演,唱四天四夜,供整豬、整羊、雞、魚等。“端供腔”的唱腔為聯曲體,常用曲牌有“七字韻”、“十字韻”、“上河調”、“下河調”、“衛調”、“榔頭調”等。演員表演根據人物需要簡單化裝。“端供腔”的曲目來源於民間傳說、歷史故事,內容以揚善懲惡、忠孝節義、家庭倫理、修身立德為主。
來歷
流傳於山東微山湖地區漁民生產生活中的一種雜戲,它的伴奏樂器是一面或幾面像芭蕉扇形狀的單面羊皮鼓,表演者將鼓端在手中,邊擊鼓邊演唱,故名“端鼓腔”。“端鼓腔”是微山湖區漁民在長期水上生產和生活習俗中形成的以娛神、娛人為內容,以歌舞、祭祀活動為載體,含有歷史、宗教、民俗、藝術等諸多文化內容的傳統俗文化活動,有著珍貴的歷史價值和豐厚的文化底蘊,是微山湖區歷史文化見證和研究湖區發展變化的重要歷史文化史料。
表演形式及特點
端鼓腔也稱為“端供腔”、“端公腔”,其淵源最早可追溯到古代的“鄉人儺”,與揚州由“端公”演唱的香火調(香火戲)有共同的淵源和一定的血緣關係。相傳起源於唐代的陝西,後隨民間藝人傳入微山湖。端鼓腔早期主要用於漁民續家譜、敬蛇神、請願、還願等活動,而後逐漸演變成了漁民開網漁獵、新船下水、婚慶喜事以及年節聚會等重大活動時所必需的項目。端鼓腔常用的曲牌是7字韻和10字韻,如:《七字韻》、《十字韻京調》、《念佛調》、《榔頭調》等。
現有曲目
詞都是靠漁民祖輩口傳心授流傳,現保留下來的劇目有: 《劉文龍趕考》 《張相打嫁妝》 《魏徵斬小白龍》 《禿尾巴老李》 《會情郎》《雞黎明》《張老爺下水》《六個大樣》《八個中樣》《十二小樣》等。其中《劉文龍趕考》有詞3000多句。端供腔的劇目能唱十天半月不重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