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束髮
- 外文名:hairdo
- 拼音:shùfà
- 基本解釋:繫結頭髮
基本解釋

詞語出處
- 去而官於 陳 ,五年乃歸……婦曰:‘子束髮辭親,往仕五年乃還。’”
- 仕若干季,剖劇無艱,鋤奸不懦。
- ”
- 指用以束髮的頭飾。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晚霞》:“ 龍窩君 嘉其惠悟,賜五文袴褶,魚須金束髮,上嵌夜光珠。”


束髮,讀音為shùfà,即繫結頭髮。清朝以前漢族男孩15歲時束髮為髻,成童;20歲時行冠禮,成年。因此用束髮指代成童的年齡,即15至20歲。束髮又分全束和半束半披...
《為君束髮》是一部連載在起點中文網的網路小說,作者是六月木槿。...... 《為君束髮》是一部連載在起點中文網的網路小說,作者是六月木槿。中文名 為君束髮 作...
束髮器,大汶口文化特有器物之一。當時的人們用以束髮的器具。均用豬獠牙或獐牙稍加磨製而成。形如彎月,一端較寬,一端成尖狀。一般在寬端或中部有小穿孔,...
束髮封帛,指婦女忠貞不渝,出自《新唐書·列女傳·賈直言妻董》。...... 束髮封帛,指婦女忠貞不渝,出自《新唐書·列女傳·賈直言妻董》。中文名 束髮封帛 出...
留辮束髮編輯 鎖定 本詞條缺少概述、信息欄、名片圖,補充相關內容使詞條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級,趕緊來編輯吧!元朝並沒有完整的冠服制度。蒙古人入主中原後仍保持...
清軍入關,揚言“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這對漢人來說,當然無法接受,一縷青絲,不僅受之父母,而且成了忠於明朝的象徵,因此奮起反抗,“寧為束髮鬼,不作剃頭人...
《束髮攜劍起》是連載於起點中文網的小說,作者是布客。...... 《束髮攜劍起》是連載於起點中文網的小說,作者是布客。中文名 束髮攜劍起 作者 布客 小說進度...
束髮減肥法是澳大利亞一家俱樂部發明的一種新的瘦身法--用束髮的方法來刺激頭髮的神經反射點,這些神經反射點連線人體各相關部位,而束髮可加速血液流動,增加肌肉活動...
《南鄉子·束髮領西藩》是宋代大臣趙葵的一首詞。上闋是鋪墊,敘事之由,下闋則全寫行動。白描的詞,語言是沖淡的,感情卻是強烈的。特別是以巨大的黑暗勢力為背景...
束髮小生,shù fà xiǎo shēng, 猶言毛頭小子。引用自 魯迅 《華蓋集·補白》。...... 束髮小生,shù fà xiǎo shēng, 猶言毛頭小子。引用自 魯迅 《...
據《唐五行志》記載“貴妃假鬢為首飾,曰義髻,僖宗內人束髮甚急為囚髻,唐末婦人梳發以兩髻抱面為拋家髻”。今京劇旦角仍延用之。★傾髻、墮馬髻★...
垂髫,chuí tiáo,古時兒童不束髮,頭髮下垂,因以“垂髫”指兒童。語出陶淵明《桃花源記》:“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結髮是一個漢語辭彙,拼音是jié fà。一指束髮。古代男子自成童開始束髮,因以指初成年;二指成婚。古禮。成婚之夕,男左女右共髻束髮,故稱;三指妻子。後亦指...
《大戴禮記·保傅》:“束髮而就大學,學大藝焉,履大節焉。”弱冠:古代男子20歲行冠禮。所以主以“弱冠”代稱20歲,弱是年少,冠是戴成年人的帽子,還要舉行大禮...
束髮類髮型,根據不同的操作方法和造型,分為髮辮、髮髻、扎結等髮型。髮型女士髮型 髮型永遠是女孩子談不完的話題,也一直是女孩子關注的“頭”等大事。人造假髮...
束髮是男子十五歲(到了十五歲,男子要把原先的總角解散,紮成一束)。弱冠是男子二十歲(古代男子二十歲行冠禮,表示已經成人,因為還沒達到壯年,故稱“弱冠”)。...
他也是一個藝術理論家,他著有關於人體塑造的著作《法則》(conon)。他的代表作有《荷矛者》、《束髮的運動員》、《受傷的阿瑪戎》。...
髻鬟,是通過漢語詞語,拼音是jì huán,是指環形髮髻。古代中國婦女髮式。即將頭髮環曲束於頭頂。束髮而結之於頂為髻,環發為髻謂之鬟,連用統指發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