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能農業區位論

杜能農業區位論

德國農業經濟學家約翰.馮.杜能(Johan Heinrich von Thunnen,1783-1850)於1826年出版了《孤立國同農業和國民經濟之關係》一書,首次系統地闡述了農業區位理論的思想,奠定了農業區位理論的基礎。作為農業區位理論的開山之作,杜能的農業區位理論同時也是影響最大、最主要的農業區位理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杜能農業區位論
  • 別稱:同心圓結構,即杜能圈
  • 提出者:約翰.馮.杜能 
  • 提出時間:1826
  • 套用學科:地理學 經濟學
  • 適用領域範圍:區域分析與規劃
  • 適用領域範圍:城市空間結構分析
背景與目的,背景,目的,理論概要,理論前提,形成機制,農業生產方式的空間配置原則,套用研究,巨觀尺度,中觀尺度,微觀尺度,

背景與目的

背景

企業型農業的成立時代:杜能農業區位理論是19世紀德國(普魯士)特殊社會經濟背景下的產物。19世紀初,普魯士進行了農業制度改革,取締了所有依附於土地所有者的隸屬關係,所有的國民都可擁有動產,並可自由分割及買賣,農民在法律上成為了自由農民,可獨立支配屬於自己的農場。這次農業制度改革,取消了貴族階級的許多特權,但也促使貴族成為大的土地所有者和獨立的農業企業家。
同時,大量獲得了人身自由的農民成為能夠自由出賣勞動力的農業勞動者。於是,出現了由農業企業家和農業勞動者構成的農業企業式經營。杜能的《孤立國》正是試圖解釋企業型農業時代的農業生產方式問題。

目的

農業生產方式的地域配置原則
杜能出版《孤立國》之前,在普魯士的農業領域,與之同時代的著名學者泰爾提出的合理農業論在理論界占主導地位。泰爾認為,改變普魯士農業的落後狀況,應該以輪作式農業生產方式全面取代三圃式農業生產方式。
針對泰爾的合理農業論,杜能的《孤立國》試圖論證對於各地域而言,並非輪作式農業都一定有利,並回答了以合理經營農業為目標的農業生產一般地域配置原理。為了研究需要,杜能本人於1810年在德國梅克倫堡購置了特洛農場,詳細記錄了十多年的農業數據。在構建其農業區位理論體系時,他採用了科學抽象法,設定了“孤立國”這樣一個假想空間。因此,杜能的農業區位理論並非說明當時普魯士實際的農業區位狀況,而是一種關於農業經營方式區位的理想模式。

理論概要

理論前提

杜能對於其假想的“孤立國”,給定了以下六個假定條件:
1.肥沃的平原中央只有一個城市;
2.不存在可用於航運的河流與運河,馬車是唯一的交通工具;
3.土質條件一樣,任何地點都可以耕作;
4.距城市50英里之外是荒野,與其它地區隔絕;
5.人工產品供應只來源於中央城市,而城市的食品供應則只來源於周圍平原;
6.礦山和食鹽坑都在城市附近。
於是產生了下面兩個問題:第一,在這樣一種關係下,農業將呈現怎樣的狀態;第二,合理經營農業時,距離城市的遠近將對農業產生怎樣的影響。換句話說,即為了從土地取得最大的純收益,農場的經營隨著距城市距離的增加將如何變化。
孤立國的前提條件除上述給定的六個外,從需要解答的問題中可知,企業經營型農業是追求利益最大化(即合理的)的農業,因此,追求利益最大化也是其重要的前提條件。
杜能考察問題的方法是“孤立化的方法”。利用這一方法是為了排除其它要素(像土質條件,土地肥力,河流等)的干擾,而只探討一個要素(即市場距離)的作用。即不考慮所有的自然條件差異,而只是考察在一個均質的假想空間裡,農業生產方式的配置與距城市距離的關係。這種研究方法即我們通常所利用的兩種基本科學方法(演繹和歸納法)之一的演繹方法。

形成機制

根據前述各種假設,以及運費與距離及重量成比例,運費率因作物不同而不同,農產品的生產活動是追求地租收入最大的合理活動等前提條件,杜能給出的一般地租收入公式如下:
R=pQ-CQ-KtQ=(P-C-Kt)Q
式中:R地租收入;
P農產品的市場價格;
C農產品的生產費;
Q農產品的生產量(等同於銷售量);
K距城市(市場)的距離;
t農產品的運費率。
地租收入R對同樣的作物而言,隨距市場距離增加的運費增多而減少。當地租收入為零時,即使耕作技術可能,經濟上也不合理,而成為某種作物的耕作極限。在市場(運費為零)點的地租收入和耕作極限連結的曲線被稱為地租曲線。每種作物都有一條地租曲線,其斜率大小由運費率所決定,不容易運輸的農作物一般斜率較大,相反則較小。杜能對所有農業生產方式的土地利用進行計算的結果,得出各種方式的地租曲線的高度以及斜率(圖3-1上部)。因農產品的生產活動,是以追求地租收入為最大的合理活動,所以農場主選擇最大的地租收入的農作物進行生產,從而形成了農業土地利用的杜能圈結構。

農業生產方式的空間配置原則

如圖所示,農業生產方式的空間配置,一般在城市近處種植相對於其價格而言笨重而體積大的作物,或者是生產易於腐爛或必須在新鮮時消費的產品。而隨著距城市距離的增加,則種植相對於農產品的價格而言運費小的作物。在城市的周圍,將形成在某一圈層以某一種農作物為主的同心圓結構。隨著種植作物的不同,農業的全部形態隨之變化,將能在各圈層中觀察到各種各樣的農業組織形式。以城市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為自由式農業、林業、輪作式農業、穀草式農業、三圃式農業、畜牧業這樣的同心圓結構。
杜能圈杜能圈
第一圈——自由式農業圈
為最近的城市農業地帶,主要生產易腐難運的產品,如蔬菜、鮮奶。由於運輸工具為馬車,速度慢,且又缺乏冷藏技術,因此需要新鮮時消費的蔬菜,不便運輸的果品(如草莓等),以及易腐產品(如鮮奶等)等就在距城市最近處生產,形成自由式農業圈。本圈大小由城市人口規模所決定的消費量大小而決定。
第二圈——林業圈
供給城市用的薪材、建築用材、木炭等,由於重量和體積均較大,從經濟角度必需在城市近處(第二圈)種植。
第三圈——輪作式農業圈
沒有休閒地,在所有耕地上種植農作物,以穀物(麥類)和飼料作物(馬鈴薯、豌豆等)的輪作為主要特色。杜能提出每一塊地的六區輪作,第一區為馬鈴薯,第二區為大麥,第三區為苜蓿,第四區為黑麥,第五區為碗豆,第六區為黑麥。其中耕地的50%種植穀物。
第四圈——穀草式農業圈
為穀物(麥類)、牧草、休耕輪作地帶。杜能提出每一塊地的七區輪作。同第三圈不同的是總有一區為休閒地,七區輪作為第一區黑麥,第二區大麥,第三區燕麥,第四區、五區、六區為牧草,而第七區為荒蕪休閒地。全耕地的43%為穀物種植面積。
第五圈——三圃式農業圈
此圈是距城市最遠的谷作農業圈,也是最粗放的谷作農業圈。三圃式農業將農家近處的每一塊地分為三區,第一區黑麥,第二區大麥,第三區休閒,三區輪作,即為三圃式輪作制度。遠離農家的地方則作為永久牧場。本農業圈內全部耕地中僅有24%為穀物種植面積。
第六圈——畜牧業圈
此圈是杜能圈的最外圈,生產谷麥作物僅用於自給,而生產牧草用於養畜,以畜產品如黃油、乳酪等供應城市市場。據杜能計算本圈層位於距城市51~80km處。該區主要分布在城市郊外,為城市提供日常所需的肉類和奶類製品,更新周期快,商品率高。此圈之外,地租為零,則為無人利用的荒地。

套用研究

巨觀尺度

巨觀尺度的研究實例以喬納森的歐洲農業分區研究為代表。

中觀尺度

真正意義上的杜能圈結構是以大城市(市場)為中心的土地利用的分圈層形態,因此中觀尺度研究的實例很多。其中完全符合《孤立國》條件的研究實例較少,但得出類似結果的卻很多。我國學者對上海和北京周圍的農業土地利用情況的研究,也分別得出與杜能圈結構非常相似的結論。

微觀尺度

微觀尺度的研究以納瓦佛等人在非洲盧安達丘陵地帶農村聚落的研究為代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