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區位論

農業區位論

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業布局的理論。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全部或絕大部分農產品都要以商品形式投入市場,因而利潤(純收益)的大小成了農業布局的決定性指標,任何無利生產在經濟上都是不可行的。

簡介,古典農業區位論,理論,意義,現代農業區位論,理論,意義,

簡介

農業區位論指以城市為中心,由內向外呈同心圓狀分布的農業地帶,因其與中心城市的距離不同而引起生產基礎和利潤收入的地區差異。
由德國農業經濟學家杜能(J. H.Thünen)首先提出,他的學說又稱杜能農業區位論。他根據在德國北部麥克倫堡平原長期經營農場的經驗,於1826年出版《孤立國對農業及國民經濟之關係》一書,提出農業區位的理論模式。即在中心城市周圍,在自然、交通、技術條件相同的情況下,不同地方對中心城市距離遠近所帶來的運費差,決定不同地方農產品純收益(杜能稱作“經濟地租”)的大小。純收益成為市場距離的函式。按這種方式,形成以城市為中心,由內向外呈同心圓狀的6個農業地帶:第一圈稱自由農業地帶,生產易腐的蔬菜及鮮奶等食品;第二圈為林業帶,為城市提供燒柴及木料;第三至五圈都是以生產穀物為主,但集約化程度逐漸降低的農耕帶;第六圈為粗放畜牧業帶,最外側為未耕的荒野。杜能學說的意義不僅在於闡明市場距離對於農業生產集約程度和土地利用類型(農業類型)的影響,更重要的是首次確立了土地利用方式(或農業類型)的區位存在著客觀規律性和優勢區位的相對性。
農業區位論
杜能以後百餘年來,有大批農業經濟學家先後多次論證、套用和修訂杜能的農業區位學說。如勞爾(E.Laur)套用杜能原則,把全世界農業經營類型按集約程度排列為七大農業經營地帶,並以西北歐工業區域為世界農業集約化中心。由於杜能學說只考慮市場距離對農業布局的影響,現代農業區位論者除考慮這一因素外,還考慮自然、技術、社會、行為、政策因素。同時,研究農業區位更多注意農業區域的最佳化組合,以便為農業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古典農業區位論

理論

指以單因子孤立化方法研究農業區位的理論。農業區位論最早並具代表性的學說是由德國農業經濟學家 J.H.von杜能首創。他根據在德國北部麥克倫堡附近平原長期經營農場的經驗,在1826年出版的《孤立國對於農業及國民經濟之關係》一書第 1卷中,提出了一個農業區位的理論模式。他假定:有一個與外界無聯繫的孤立國,在孤立國內,只有一個中心城市(市場),環繞它的是一個廣闊的、自然條件到處一樣的可耕平原,由各地向中心城市只有一種運輸方式(馬車),農民是自行運送農產品的,各種農產品單位距離的運費到處一樣;大平原上均勻分布著具有相同的技術素養的農民,他們適應任何新出現的經濟條件,隨時調整其生產方向(土地利用類型)沒有任何經濟技術上的困難。這樣,不同地方對中心城市距離遠近所帶來的運費差,就決定著不同地方農產品純收益(杜能稱之為“經濟地租”)的大小,純收益成為市場距離的函式。一定地方生產的農產品,應當是獲得純收益最高的那種農產品。隨市場距離增大,運費增高,該種農產品的純收益下降,到達一定距離後它將讓位於純收益比它高的另一種農產品,也就是說一種土地利用類型被另一種類型所取代。按照這樣的方式,形成以城市為中心,由內向外呈同心圓狀分布的6個農業地帶:第一圈陳“自由農業帶”,緊接城市,生產易腐食品,即蔬菜和鮮奶;第二圈是林業帶,是體積大而不宜遠運的城市燒柴及木料來源;第三至第五圈是生產穀物為主但集約程度逐漸降低的3個農耕地帶,即無休閒的輪作穀物帶、帶有長期休閒的多螟輪作帶和三田制農耕帶;第六圈(最外圈)是粗放畜牧業帶。再外則為未開墾的荒野。杜能也討論了可航河流或衛星城市的出現使同心圓帶局部變形的情況。

意義

杜能學說的意義不僅在於闡明市場距離對於農業生產集約程度和土地利用類型(農業類型)的影響,更重要的是它首次確立了對於農業地理學和農業經濟學都很重要的兩個基本概念:土地利用方式(或農業類型)的區位存在著客觀規律性和優勢區位的相對性。此外,杜能的理論模式對於區位論的建立起到奠基作用。杜能以後百餘年來,有一批學者如F.艾列波、T.布林克曼、E.勞爾、A.廖什、E.M.胡佛、E.S.鄧恩、L.H.魏貝爾等,論證、套用和修訂了杜能的農業區位學說。如勞爾套用杜能原則,把全世界農業經營類型按集約程度排列為七大農業經營地帶,而以西北歐工業區域為世界農業集約化中心。

現代農業區位論

理論

杜能所採用的方法是農學試驗中慣用的單因子孤立化方法。他把引起土地利用和農業生產類型的地域差異的許多自然因素(土壤、地形、氣候、水文等)和社會經濟因素(人口密度、居民勞動素養、經濟文化水平等)都假定為到處一樣的常數,而後單獨考慮市場距離一個因素的影響,從而得出經濟地租與市場距離的函式關係。在這個假定里,所謂空間或區域是不包括任何物質內涵而只有相對距離的純粹幾何空間,這也是杜能以來許多經濟學家的區位論以及直到今天美國的區域科學學派關於“區域”的共同概念。實際上,正是那些自然因素和社會經濟因素的多樣性引起了極為複雜的農業生產地域分異,永遠不可能有“到處一樣”的情況,農業生產因地制宜的必要性就根源於此。由於現代交通運輸、罐頭製造和冷藏技術的迅速發展,運費大幅度下降,市場距離在決定土地利用方式中日益成為次要因素,而土壤、地形、氣候等自然條件以及技術經濟條件的地區差別對農業的影響,往往比市場距離更加顯著。這就是說,由於近代技術和經濟的發展,杜能學說的直接適用範圍已大大縮小,只在交通不發達的一些城市郊區,尚能見到市場距離對土地利用方式或集約程度的顯著影響。

意義

和杜能試圖解釋大範圍地區巨觀的農業區位不同,現代的農業區位論者更多地注意研究具體農場的“農業決策”。在一些農業經濟學者看來,一個農場的生產類型即它的生產專業化方向不過是代表一個農場主決策過程的最終結果,由若干個具有類似生產類型的農場所組成的土地利用區域,不過是各個農場主按照他們自己的條件所作出的若干種決策的混合物;解釋和論證一定的農場生產類型的區位,必須研究農業決策。這類研究廣泛運用了各種數學方法,如運用線性規劃確定總生產費用最小而純收益最大的農作物最優組合;運用博弈論研究面對種種不確定性和風險(如天氣變化、市場變化等)的農場主如何作出生產上的最優決策,以爭取最壞情況下的最好可能性;運用馬爾可夫鏈研究生產革新的空間擴散等。影響農業決策過程的因素,不僅有各種社會經濟因素、技術因素、自然因素,而且有農場主的行為因素,如個人業務知識、經驗、偏好以及冒險精神,等等。通過農業決策論的研究,不僅可以論證解釋已有的農業區位,而且還可能預測它的變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