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本名:李衎
- 所處時代:南宋
- 出生地:紹興上虞
- 職務:官員
墓志銘
記載

介紹

李衎(1245-1320年),字仲賓,號息齋道人,晚年號醉車先生,元朝薊丘(今北京市)人。元仁宗皇慶元年(1312年)任吏部尚書,拜集賢殿大學士、榮祿大夫。晚年以疾辭官,...
李衎,南宋官員,太中大夫、直秘閣致仕、歷陽縣開國男、食邑三百戶。...... 李衎,南宋官員,太中大夫、直秘閣致仕、歷陽縣開國男、食邑三百戶。本名 李衎 所處...
這幅“竹石圖”軸為元代李衎所繪,絹本,設色。縱185.5厘米,橫153.7厘米。藏故宮博物院。...
《竹石圖》是元代李衎創作的絹本設色畫,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畫郊外土坡,有奇石拱立。石體以墨筆皴擦,富有體積感。邊上數桿修竹拔地而起。竹的枝節分明,顯得...
《雙松圖》是元代李衎創作的絹本水墨畫,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此圖畫兩株巨松拔地而起並肩矗立,遒勁的枝幹直入天際,簇簇松針深郁蒼勁。畫家用濃墨圈點出老乾的...
李衎孫[清]字藩升,號味初,山東惠民人。乾隆三十年(一七六五)舉人,官沔陽知州。工書法,善蘭竹,兼畫山水。歸田後輯武定詩鈔,著炊菰亭諸集。...
《歷代名畫宣紙高清大圖:李衎沐雨圖》中畫坡石上雨竹四竿,下生蘭草數叢。竹葉繁茂下垂,將細雨淋灑下的雨竹風姿表現得十分自然。竹的枝葉用雙鉤法,筆法勁健工細,...
元李衎修篁樹石圖編輯 鎖定 討論 該圖題材還是修竹與樹石,修竹清秀流暢,層石形制奇異,樹枝則枯澀古掘,雜以蘭花野草,共同構築了此畫幽雅明快的意境。...
絹本,縱163.5厘米,橫102.5厘米。竹枝葉雙勾染汁綠,勾筆圓勁精整;石用濃淡墨暈出。無款,鈴“李衎仲賓”、“息齋”二印。李衎(1245-1320年),字仲賓,號...
《雙勾竹圖》中國書畫文物。由元代畫竹名家“李衎”( 公元1254-1330年),字仲賢,號息齊道人所畫。...
《四清圖》是元代畫家李衎創作的一幅畫紙本水墨畫,前卷現藏美國堪薩斯納爾遜·艾特金斯美術館,後卷現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此圖原為長卷,約在明代中期時被分割...
詞語解釋古代作書畫用的生絲織成的平紋織物。1詞語出處元 李衎 《竹譜詳錄·礬絹》:“近年有一種油絲絹並藥粉絹,先須用熱皁莢水刷過候乾,依前上礬。” ....
宋·蘇軾《石室先生畫竹贊》:“竹亦得風,夭然而笑。”後以“竹笑”形容竹子遇風擺動的姿態。元·李衎《竹譜詳錄·竹態》:“竹得風,其體夭屈謂之竹笑。” ...
注音 元 李衎 《竹譜詳錄·射筒竹》:“《吳都賦》雲:‘其竹射筒。’弋人有脩竿通其節,箭安其內,從本吹之,古人所謂箻筒以射鳥者也。” ...
《竹譜詳錄》是2006年山東畫報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元)李衎,吳慶峰,張金霞整理。...
《竹石圖軸》為元代李衎所繪,該畫為絹本,設色。縱185.5厘米,橫153.7厘米。藏於故宮博物院。...
《紆竹圖》是李衎的代表作品之一。《紆竹圖》具有濃厚的文人意識,它所包含的象徵意義,從李衎自題的大段款識中可見一斑。紆竹雖然“橫遭屈抑”、“蕭條寂寞”...
李衎(1244年-1320年),字仲賓,號息齋道人,元代畫家,薊丘(今屬北京市)人。李衎曾官致吏部尚書,集賢殿大學士,善畫墨竹,和趙孟頫、高克恭並稱為元初畫竹三大...
畫枯木竹石有名的大多是山水畫家,趙孟頫、柯九思、吳鎮、顧安、李衎、倪瓚等都是箇中高手,皆在文同影響下而有發展變化。張遜的雙勾竹在元代幾成絕響。畫梅...
題識:李衎。鈐印:李衎之印鑑藏印:宋犖審定、黃公虡、華亭黃氏家藏圖書印、方功惠審定、古滇蕭壽民藏、恆璟、 柳橋鑑賞、 巴陵方氏碧琳琅館珍藏書畫印...
混戰中,刑天的師父李衎出現,沖向烈炎。刑天上前接戰,竟然抵擋不住,原來李衎百餘年前已是火族屈指可數的頂尖高手,被囚秘牢,一心脫困復仇,日夜苦修真氣,紫火神兵...
《息齋竹譜》《息齋竹譜》共七卷,是元代畫家李衎的著作,對竹的結構品類、生長規律及畫法詳加剖析,是古代畫竹的重要著作。...
元代李衎《竹譜詳錄》.有圖有文,主要介紹竹的畫法。明清以來木刻畫譜大都不出以上兩類。如圖錄有《歷代名公畫譜》(即《顧氏畫譜》)、《晚笑堂畫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