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瓊(五代時期楚國將領)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5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李瓊(841年-908年),《三楚新錄》作李勛,蔡州汝陽(今河南汝南)人,唐末五代時期楚國名將。

李瓊早年先後效力於秦宗權、孫儒,在孫儒敗死後隨劉建鋒、馬殷轉戰入湖南,任武安軍親從都副指揮使。他在馬殷升任武安軍節度使後,先隨張佶攻取邵州,又作為主將連取衡州永州道州郴州連州五州,協助馬殷統一湖南。後又攻取靜江軍所轄桂州宜州岩州柳州象州五州,輔佐馬殷建立楚國,官至靜江軍節度使同平章事

開平二年(908年),李瓊在桂州病逝,終年六十八歲。

基本介紹

  • 本名:李瓊
  • 別名:李勛 、李老虎 、李大蟲 
  • 所處時代:唐末五代
  • 出生地:蔡州汝陽
  • 出生日期:841年
  • 逝世日期:908年
  • 主要成就:輔佐馬殷建立楚國
  • 所屬政權:楚國
  • 官職:靜江軍節度使、同平章事
人物生平,早年經歷,攻略湖南,平定桂管,晚年及病逝,主要影響,軍事,治政,軼事典故,李大蟲,坑降兵,歷史評價,人際關係,人物爭議,史料索引,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李瓊年輕時便在蔡州節度使秦宗權的軍中效力,以驍勇著稱,後隨孫儒轉戰淮南。
景福元年(892年),孫儒敗死。其部將劉建鋒收攏殘部七千人,以馬殷為前鋒,南下攻掠江西,很快便發展到十餘萬兵力。他們後來又攻入湖南,最終在乾寧元年(894年)奪取潭州(治今湖南長沙),控制了湖南道(又稱武安軍)。李瓊當時也在這支南下的隊伍之中,隨劉建鋒、馬殷一同進入湖南。

攻略湖南

乾寧二年(895年),劉建鋒被唐朝任命為武安軍節度使,並以馬殷為內外馬步軍都指揮使。李瓊則被拜為親從都副指揮使,隸於馬殷麾下。後來,馬殷又率軍攻打邵州(治今湖南邵陽)。李瓊當時亦在馬殷軍中。
乾寧三年(896年),劉建鋒為部將所殺。馬殷當時正在邵州前線,被諸將請回潭州,擁戴為主帥。李瓊則被留下繼續攻打邵州。不久,馬殷被唐朝授為潭州刺史、判湖南軍府事。他又命行軍司馬張佶督軍攻打邵州,最終於次年(897年)二月攻取了邵州。李瓊後來又升任親從都指揮使。
李瓊攻略湖南路線圖李瓊攻略湖南路線圖
光化元年(898年),馬殷被唐朝正式任命為武安軍節度使。當時,武安軍管內七州,衡州(治今湖南衡陽)、永州、道州(治今湖南道縣西)、郴州、連州皆被當地豪強割據,馬殷僅能控制潭、邵二州之地。不久,大將姚彥章建議出兵攻取衡州、永州等五州,並推薦李瓊為統軍主將。馬殷遂以李瓊、秦彥暉為嶺北七州游奕使,率李唐、張國英等攻略湖南諸州。他們先取衡州,斬殺刺史楊師遠,隨即又引兵攻永州,圍城月余。刺史唐世旻棄城而逃,結果在途中被殺。永州亦被馬殷所控制。
光化二年(899年),李瓊又攻打郴州,大破郴州軍,斬殺刺史陳彥謙,隨後進圍連州。刺史魯景仁據城堅守,但僅三日便被李瓊攻破城池,被迫自殺而死。道州此時也已被李唐攻取。至此,湖南全境皆為馬殷所有。

平定桂管

光化三年(900年),唐朝升桂管為靜江軍,以桂管觀察使劉士政為靜江軍節度使。劉士政聞知馬殷平定湖南七州,遂遣副使陳可璠屯兵全義嶺(在今廣西興安),以防範湖南軍南下。馬殷遣使與劉士政修好,卻為陳可璠所阻而無法入境,遂命李瓊、秦彥暉統兵七千,南伐桂管。劉士政命部將王建武屯駐秦城(治今廣西興安西南),與陳可璠相呼應,共同抵禦湖南軍。
陳可璠屯兵全義嶺期間,軍紀敗壞,搶奪民間耕牛以犒軍。當地百姓大為怨憤,遂自願為湖南軍擔任嚮導,並稱有一條僅容一人通行的小路可直達秦城。李瓊於是率領六十騎兵、三百步卒,由小路夜襲秦城,成功俘虜了王建武。他將王建武押回全義嶺,在桂軍大營前將其斬殺。桂軍震恐。李瓊趁機揮軍進擊,攻下全義嶺,活捉陳可璠,俘獲桂軍士卒三千餘人。
李瓊隨後將降兵悉數坑殺,乘勝直攻桂州(靜江軍治,在今廣西桂林)。秦城以南二十餘處營壘皆望風奔潰。李瓊很快便進抵桂州城下,迫使劉士政開城投降,盡取其治下桂州、宜州(在今廣西河池)、嚴州(治今廣西來賓東南)、柳州、象州等五州之地。馬殷由此控制了桂管,並以李瓊為桂州刺史,不久又表授其為靜江軍節度使(一作桂管觀察使)。

晚年及病逝

開平元年(907年),朱溫篡唐稱帝,建立後梁。馬殷向後梁稱臣,被封為楚王,建立楚國。李瓊仍是楚國治下的靜江節度使,當時還加有同平章事的職銜。
開平二年(908年),李瓊在桂州病逝,終年六十八歲。

主要影響

軍事

平湖南:李瓊早年隨馬殷轉戰入湖南,參與攻取潭州、邵州的一系列戰爭。他在光化元年(898年)作為主將攻略湖南管內諸州,兩年內相繼攻取衡州、永州、郴州、連州,又命副將李唐攻取道州。馬殷由此統一了湖南,擁有了割據建國的根基之地。
取桂管:李瓊在光化三年(900年)率七千兵馬南伐桂管,在全義嶺之戰中大敗靜江軍副使陳可璠,坑殺降兵三千餘人,繼而奪取桂州,逼降靜江節度使劉士政,隨後又取宜州、嚴州、柳州、象州等四州,進一步壯大了馬殷的勢力。

治政

李瓊在鎮守桂州期間,招納逃亡,寬簡政令,使“吏民便之”。

軼事典故

李大蟲

李瓊身材魁梧,力大無窮,而且食量很大,一頓飯能吃十幾斤肉,軍中號為李大蟲(一作李老虎)。
桂州一帶的兒童在遊戲時,常驚呼“大蟲來”而四散奔跑。後來,李瓊奪桂州,時人都認為早有前兆。

坑降兵

全義嶺之戰中,李瓊與秦彥暉俘獲桂州軍隊兩千餘人。當時,秦彥暉打算派遣一支軍隊將這些降兵押送回湖南。李瓊卻道:“我們此次南征只有七千軍隊,再分兵押送降兵,必然削弱我們的兵力。如果前方遇到強敵,我們如何對抗。再說這些降兵跟我們又不是一條心。我們不如將降兵全部殺掉,集結所有兵力直趨桂州,此席捲之勢也。”他於是將降兵悉數坑殺。

歷史評價

吳任臣:① 國家之興,豈不藉有師武臣力哉?武穆奮跡行伍之中,龍驤前驅,司馬推榖,此固屬有天幸,而瓊之驍悍,郁高郁之謀畫,德勛許德勛以威斷稱,彥暉以果毅著,環(王環)則智深勇沉,恆拓跋恆則慷慨切直,皆一代將相才也。② 楚介在蠻方,北臨吳會,南逼嶺表,中間江陵,征討捍禦,故非諸臣莫為功。許、李、秦、王,皆桓桓虎臣,允矣干城之選也。③ 霸業之興,稱名將者,唐(李唐)為許德勛、李瓊之亞。

人際關係

弟弟:李夢符,流落洪州,平日“放蕩酣飲,應口成詩”,據傳“有詞千餘首傳於江表”。

人物爭議

關於李瓊的去世時間,史料記載主要有兩種說法:
  1. 開平二年(908年),此說見於《資治通鑑》及《十國春秋·楚武穆王世家》。
  2. 天祐二年(905年),此說見於《十國春秋·李瓊傳》。
九國志·李瓊傳》及《十國春秋·馬存傳》雖未記載李瓊的具體卒年,但均稱其卒於“開平中”。故此,本詞條對李瓊的去世時間暫採納開平二年(908年)說。

史料索引

《十國春秋·卷七十二·楚六》
《九國志·卷十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